既然是回答关于庄子的问题,那还是用庄子天道篇的一个故事来回答比较好,庄子本人也在文中给出了确切回答。

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桓公读书于堂上,轮扁斫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问桓公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何言邪?」

公曰:「圣人之言也。」

曰:「圣人在乎?」

公曰:「已死矣。」

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桓公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可,无说则死!」

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斫轮,徐则甘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臣不能以喻臣之子,臣之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斫轮。古之人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夫!

这个故事说的是齐桓公和造车的轮扁关于圣人之言的辩论,轮扁认为圣人所传的书乃是古人死后所留下的糟粕,圣人的精神已经随著肉体的毁灭一起消亡。

距我们已经上千年之久的庄子我们早就不能亲身接触,只能通过他所留下来的这本庄子来窥其思想,书以载道,而道之妙不可言传。圣人之书与真人相比已经是云泥之别,我们却还将庄子留下的糟粕奉为圭臬。

能贴近《庄子》已经很难,想领悟庄子本人思想那就更难望其项背了。我们所看的都是我们自己对庄子这本书的想法,并不是庄子本人的想法啊。


你要是真懂这玩意儿,你就不会关心这种问题【流汗】


我懂,但是对别的人我要说不懂。


这是无法统计的,即使庄子他老人家自己活过来,也估摸不出来。

但几人懂他,跟他并无关系,这对他一点也不重要。

我跟庄子有点关系。我出生于庄子故里-------安徽省蒙城县。

在我刚考上大学去外地上学第二年,相声演员牛群先生来我们县当挂职副县长。

我只有放假才回蒙城,似乎只见过他一面。没说过话。

我也算我们县美协的,后来跟我们美协主席聊天时,主席跟我说,牛群到蒙城来,特意想找当地能聊聊庄子的人但是很难找到,也只有县美协主席能跟他勉强聊聊。(这里面或许有他自吹自擂的成分)

我想说什么呢?不管是在庄子的老家还是诺大的北京文艺圈,能聊起庄子的人都很少很少。这个话题很难聊起来。

都是务虚。

有一种说法,老子是假出世真入世,庄子是真出世。

所以道教里面有老子的位置,太上老君。几乎没有庄子的位置。(庄子曾被后来的帝王封为「南华真人」,我们县还有冠名「南华」的种种古迹,但从根本上说,庄子在道教的神仙谱系里没有重要的位置,他连在宗教传说里都不当「官」)

庄子虽然官职不高,漆园吏,但并不是避居小地方的隐士小人物。漆,是楚国的重要战略物资,能被委派管理漆园,(我们蒙城县古称漆园),非楚王非常信任的家族不可能担当。

那个关于庄子说服赵文王以「天子之剑」的文章,历来被认为是策士为了说明自己想表达的道理而假借庄子之名的伪作。但是,我们从中可以做一番推理,策士为什么把故事的主人公定为庄子呢?或许有三个考量:1、庄子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思想家,这是公认的。2、庄子这个人是懂剑术的,或者说,是一个看上去就很健壮强大若说他是剑客高手别人容易信的人。3、庄子并不是一辈子困守漆园,而是最起码从楚国远赴过赵国游历的。

让我们思考一下,假如庄子只是一个文弱的,终生守著漆树园子的小吏,在那个信息交流不发达的年代,怎么可能在他活著的时候就被天下所知呢?仅凭一些惊世骇俗的言论吗?

史书没有记载他像孔子或墨子那样广收门徒,也没有做过老子那么大的官,也没参与过国家征伐贵族争斗等重大历史事件,这样一个人,能留下姓名,且与老子齐名,是非常难得非常奇怪的一件事。

我觉得,我猜测,最起码,庄子应该具有一些基本的特征,

首先,他的血缘关系,家族可能与楚国贵族很近,他搞惊世骇俗之言论,不至于被人找麻烦;

其次,他必有异像,要么很帅,要么很怪。我推测帅的可能性很大。他极有可能年轻时英武俊美,一看就身手很好,很有魅力,别人愿意听他说话,听他夸夸其谈。在古代,别人愿意听一个人说狂涓之语而不打断他,要么因为他有权有势,要么他很能打,要么他很好看。

最后,我推测,庄子并不是喜欢困守在一地之人,而是喜欢云游,拜访全天下其他牛逼的人,去聊天,去辩论。在交友交游辩论之中提高自己的知名度。

春秋乱世,云游天下是需要基本的财力和武力值的。没钱没法出去浪,孤身一人没两下子三脚猫的功夫也没法保护自己的钱袋子。庄子出门并不像孔子那样前呼后拥弟子如云的,所以更像一个独行剑客高手。

这是我对庄子的基本认识。我推理的有没有道理?

至于他的文章,不评价,每个上过中学的人都读过他的文章。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和感悟吧。而《道德经》,不是应该跟老子联系起来的吗?老子是我们隔壁的县------涡阳县人士。


所以,怎么判断别人懂不懂庄子和道德经呢?你得先交待清楚评判标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