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的藝術人文專家大部分都集中在最發達的城市高校。人生知識能力積累最重要最合適的年齡段的是20-30歲之間,不可避免的還要考慮婚戀問題、房價問題。他們是如何堅持自我在物質、生活、家庭間做出選擇的?


瀉藥。據我長年觀察,以及一部分切身體會而言。基本不平衡,偶爾應激/應急性局部改造。

日本歌舞伎演員藤田十四郎說過這樣一句話,敷粉之後,我便離開這世界。敷粉是歌舞伎登台前上妝的第一步。文藝工作最重要的部分是一個實則發生在「它世界」的趨極化的過程。在作品和作品或者工作和工作的間歇,我們短暫地回到人世間,稍作休整,檢討得失,補充糧草彈藥,順便處理一下冗餘堆積的現實狀況,然後,就是再出發。

生活家庭跟工作平衡?誰規定的嗎?沒有吧。

這在很大層面上,不是理智計算選擇的結果,而是生本能。用腳趾頭想想就可以了。這當然會有一個從普通生活形態開始變異的過程,之間也少不得糾結痛苦,但從根本上說,還是一個腳趾頭想想的事情。舉例來說,從20歲開始我就覺得工作學習有趣遠大於戀愛家庭,但戀愛這個東西是新的嘛,新玩意有新玩意的色相,兩者發生衝突,要是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必須斬斷捨棄一方,總歸是有點難度的。但這個難度不是選擇的難度,選什麼,好像是一開始就註定好的,我聽陳可辛和徐克都說過同樣的話,要是有什麼真的妨礙到我拍電影,我就乾脆一腳把TA踢開。只不過,踢開本身是個技術活,到後來才會利索。當然,如果夠運,另外一半是同行了解原理,又或者補位工作完成出色,那也是求之不得。但就本人,我覺得基本就是本能驅動。

至於物質,反正幹活的時候,其實個人物質消耗是非常低的(比如作家畫家這些個人工作者),生活感官也是非常麻木,衣食住行好點差點忍忍就過去了,就跟行軍打仗一樣。心思根本也不在這種事情上面。

這個畫面從旁觀者角度來看可能非比尋常,但身在其中不過是理所當然。

至於要問比如電影或者戲劇工作所需的資金支撐--捉襟見肘是家常便飯,多有錢都是不夠有錢,但你要把這攤事做下去,搞定本金那是起碼的先決條件,坑蒙拐騙還是以誠動人本質是一回事,反正就我所見所知,會走上這條路的,他們體內確實首先有這方面的天賦基因。(另外本質上是團體作業的幹活,首先是某個人的構想能不能先吸引到一伙人,要砸鍋賣鐵也得到這個時候再說。)

這個事情看看馬雲就可以了。其實錢的問題毫不特別,也從來不分什麼領域。

只不過,能有本事過這種日子的人,不論才華能力還是品性(未必是好的那種),肯定是少數人。還能幹出成績的,肯定是少數人中的少數人。

過不下去的人自然就會被淘汰或者主動棄局離開,選擇留下的當然就是有條件或者有本事留下的。這不過是世間常理,不值得大驚小怪。

當然了,物以稀為貴,所以錢總會有的,而且一旦開張就會一而再而三的來。

你甚至不用出名,只要是專業領域的top ,那回報率就不是以常規方式計算的。說的通俗點就是拍腦袋定價。

所以藝術工作者的人品或者上升過程的背面,一般都不能近看,德藝雙馨這種事只是政治正確或不明就裡的說法。而且,這跟家裡有沒有錢沒有那麼直接的關係。最多可能就是起步高一點心態好一點,有點風物長宜放眼量的從容而已。


John Adams:

I must study politics and war that my sons may have liberty to study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 My sons ought to study mathematics and philosophy, geography, natural history, naval architecture, navigation, commerce and agriculture in order to give their children a right to study painting, poetry, music, architecture, statuary, tapestry, and porcelain.

所以說能學的起音樂並且還能去「最發到的城市高校」發展的藝術生們,可能家裡不是富貴人家也最起碼是中產以上吧。

一個朋友,以前是廣告導演,業務水平高,作品完成快,經濟上小日子過得也算過得去。平時會買一些ht tf之類的玩具來解壓,經常會用奢侈品來陪伴自己。因為並非大戶人家出身,基本屬於自食其力。

終於有一天不知怎麼地,我估摸著王家衛看多了,戴起一副眼鏡和我說,團長我要去美國學電影,操蛋的廣告片我不想拍了。一個三十多歲有著穩定女友長不大的老男孩居然這時候要轉性了?看著他油膩的小辮子我皺起眉頭,我覺得他就是想進電影圈。

他真去了,放棄了還不錯的工作和國內資源,變賣了所有的玩具和奢侈品,真的是變賣了所有的!我看來他是真想構建一個屬於自我的世界來對抗一些東西,這是廣告片給不了他的。

他在美國和我聊天的過程中,已經沒有什麼古琦lv,只有這個效果真tm貴,那個設備搞不起哦,演員還是拉丁的好,便宜。雖然嘴裡一直在抱怨,但我覺得他的言語瀰漫著幸福。

從美國回來了,他現在在幹嘛呢,繼續排著廣告片,還有一部網劇。他後悔浪費了那麼多時間么,並沒有。他說等著,等我賺到錢,我一定會搞一部好電影出來,還有,我要把賣掉的玩具都買回來。

這時候我覺得他真不是想進電影圈,他就是想拍一部好電影。


如果非要這麼干?非有話要說,吃飯重要嗎?穿衣服重要嗎?婚姻重要嗎?睡覺估計也睡不著吧,何須平衡!它就像個小生命,要鑽出來,不鑽,疼!人一代代死去,藝術品一件件留下。如果沒有東西要鑽出來,大概也無需你去平衡或者左顧右盼吧!好不好是另一回事,做不做由不得自己,大概這就是藝術的本能和殘酷吧!你以為藝術是門手藝,大概你誤會了,不是寫,畫,刻。正如畢加索傳里一句話,他不畫不雕也不刻,他不過把自己感覺完全吐出來而已,他在解刨自己的靈魂,或羞澀,或醜陋,或憤怒,他把這些拋出來發出震耳欲聾的響聲!


瀉藥 基本平衡不了 要不都是窮鬼


真正搞藝術的人都是孤獨的、孤僻的,不能接受長期的普通生活。一旦真這麼生活了,他也搞不了藝術了。當然,以賺錢為主的不在此列。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