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细节来说,王皓的反手领先所有直板运动员的原因,只有一句话:食指扣住。

直板反手难打,最难的是亮板形。横板自然地握拍,拍形就很亮了,直板则是会很自然地压得很平(其实相对应的,直板正手天然好亮拍形,横板则比较容易压拍形)。太平的拍形几乎全是坏处:击球面积小容易漏球,击球不实容易打薄皮,球的质量低,也不容易制造弧线。大多数直板运动员的反手为了亮拍,都让拇指往里伸,拇指发力往下摁让板子亮起来,同时食指放松以避免压拍。但这么调整的代价就是,第一,正手可能就有点吊腕,或者亮不开拍面(典型如薛飞。刘国梁倒是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正胶本来就是吊著手腕打的),第二,用不上食指的劲,触球瞬间手腕手指的爆发力用不上。我是业余直板,反手残废,问遍了认识的高手,看遍了除了王皓的教学视频,所有给直拍横打的建议都是「拇指稍微用力摁住拍子,食指放松,把拍形亮起来」。

许昕早年大钳握拍,握拍很实,正手很扎实,反手就随意发挥(听天由命),偶尔还来一下推挡。后来改成偏小钳,反手调整空间大了点,也放弃推挡了,但食指还是没有怎么放松。所以他反手还是没有太多调整拍形的空间,高速高质量的反手对抗中容易失误。

王皓最诡异的地方就在于,他是食指扣紧的,但反手依然能亮拍,同时也没有很明显地影响正手。。。所以说王皓古往今来只有一个,我至今也想不明白他是怎么做到的,只能说天赋异禀。你可以去看一下王皓的皓令天下教学视频,他原话是「食指扣住,触球时手指手腕甩出去,从上到下把球撕出去」。就这句话,至今没有任何直板能做到,也许最接近的是黄振庭。

技术层面的不同决定了两人反手的战术选择。王皓能从容不迫地站在反手打相持,他根本不怕对反手,不管是快节奏的对撕,还是中远台的拉,或者是反手贴一板。王皓反手就像个无级变速箱,所有节奏所有类型的球都有稳定高质量的处理办法(当然,防守还是会比横拍差一点)。许昕的反手没有这么多挡位可供选择,他的反手没有办法打快速连续对抗,所以他反手要么等对面起板时搏一板,上台就赚了,要么拧一板后面争取用正手解决,总之就是不打反手对抗。

再啰嗦一句,老有人看许昕反手打上几个好球,就说「反手有进步」,都是扯淡。遇上反手不那么强势的对手时,他反手调整的余地就大一点,搏杀成功率就高一点罢了。碰上樊振东张本之类,反手还是被打花。


用途和意识不同。

王皓的横打是为了把对手打退台

许昕的横打是为了为自己退台争取缓冲


王皓的拍柄更歪,基本上全躺在食指上了。整个拍子就像一个飞碟卡在食指上,食指在扣住,后三指顶著,拇指斜插抵住拍柄(拇指侧面)。卡好了,手腕就相对固定了,想往里别,都觉得不舒服。王皓其实是把直拍当横拍握,打。强调整体握拍,发力。

王皓07年以前正手更流畅,之后反手更顺手,正手感觉有点磕磕绊绊,我猜是因为他握拍更加偏向反手利了。b站就有这么一个视频。我还看到王皓有一次搓球,情急之下是横著搓的,既不是竖著搓,也不是斜著搓,而是利用反手直接横搓。所以我猜王皓反手大成是建立在反手利的基础上的。

薛飞握拍就像夹筷子,拍柄还是不够歪(不够反手利),他反手拉球,手腕明显容易晃。因为薛飞受传统直拍影响,喜欢像动筷子一样动手腕手指,没有充分利用前臂,力气都别在手腕了。他小路球容易失误估计也是因为反手动力不定型,手腕往里别找角度,找发力空间;到大路球,薛飞就用不著费劲找角度,力量稳定就出来了。

我感觉,都是自己个人猜想啊,学直拍横打首先握拍要跟横拍学,感觉手里卡著一张飞碟,手腕手指只起到固定调节拍型的作用,而不是夹筷子的感觉。然后要认识到正反手的关系是一种角度关系,不论直拍横拍,球拍越往大拇指方向上靠,越正手利;越往食指后三指方向靠,越反手利。马龙握拍就是轻微反手利,所以他正手动作看上去有点夹臂,动作偏小,早些年在削球上栽过跟头。王皓正手短,正手位长下接不太好,也是因为他为了兼顾正反手,选择了反手利。影响正反手的除了胳膊肘,还有虎口位置和手指手腕的感觉。

我试了一下王皓卡球拍的握法,食指就能扣住了,也能亮板面发力了……

ps:王皓由里到外是个横拍选手,却能吸收直拍优点——手指手腕灵活,发力效率高,更适合寻找发力空间 /角度。

我本身是先学马龙(横拍),再学王皓。我感觉两人貌离神合……自己仔细对比一下,我发现直拍拍头更容易降下来,发力空间要求低,更适合打角度。也许横拍以后的优势是正手中远台呢?

许昕,我没仔细看过。他的反手动手腕,这个很明显。


其实已经大同小异了,主要还是对手不同,现在的樊振东包括新生代横拍反手技术,基本上都是王皓反手的移植版本。王皓当年的对手,国内马琳王励勤还没有现在新生代的反手技术。国外格林卡,还是远台大动作的爆冲,好看不实用。波尔反手算当时比较先进的,然而正手夹臂杀伤力有限。乒乓球是两个人打的,你比对手强就行。


许昕的反手是开路和干扰用的 起个球或者对方起板的时候顶一下马上就换正手了 或者相持当中用反手的快节奏干扰一下对方 他是在用反手的同时就已经在考虑下一板转正手的衔接

王皓的反手是用来占便宜的 上手之后强力相持几板质量占到便宜或者在主动情况下变线之后才用正手 他用反手的时候是站的很稳的 不到比较从容的机会出现不会也没有必要忙著转正手


不客气的讲,肥皓的反手整个体系领先许昕不要太多…从台内的拧拉,近台的快撕快拉,中台的拉球,都比许昕的要强,而且体系完整,肥皓的反手技术即便是放在现在,也是当世顶尖水平。

许昕打法反而更接近同为上海队的王励勤,正手出众,反手只能算辅助, 三驾马车里面唯一一个单打只拿了世界杯的人,反手确实是拖后腿了……再一次证明,肥皓只有一个…


许昕反手快,一板过,为正手创造机会,中近台能正手不用反手,远台反手基本放高球,反拉感觉手腕手臂发力为主,基本都是反手位大角度,不拉就被人拍死了

王皓正反均衡,正反转换快,连续进攻,制造机会,下杀板

业余建议学王皓,天才和鬼才还是天才好学一点


反手发力最佳机制是:

由后往前撕(从人的视角看是左右发力充分)

原因:①反手发力点高于正手;②反手发力空间有限;

关键点:①拇指必须低过食指。这样就能腾出角度给后三指,又能保证食指发力。②球拍得高过球。比如:王楚钦反手③后三指并拢,顶住拍面中间,这样就能正反手平衡。

难点:①很难意识到反手发力点高过正手,球拍得压这球拉。(王皓反手发力效率远高过横拍。王皓不用过多架肘。)②王皓正手撞击不够,用小臂过多。可以改用前后撞击摩擦,正手更稳,更冲。


大家好,【乒谈】来回答这个问题。同为直板选手,王皓和许昕的反手还是有很大不同的。


1. 目标

王皓横打反手的目标就是得势得分,许昕反手目标就是为了不被针对的太厉害。

王皓会推挡,但是从小就不用推挡,反手位的球基本都是横打横拉或者侧身解决,比赛中极少用推挡。因为打法标新立异,王皓的打法在刚开始的时候受到过很大的质疑,而围绕著推挡该不该放弃,横打和推挡如何结合,曾经也是业内研究的重点。但是王皓用成绩证明了这个打法的合理性。


许昕以正手著称,以前反手薄弱。虽然贵为世界第一,但是世锦赛上的表现难以令人满意,反手被严重针对。下定决心技改的许昕,反手有了很大提升,但是确实是被逼出来的。因为这样能节省体力,也能为正手创造机会。


2.用法不同

王皓的横打是体系化的,而且得分比重甚至比正手大。从发球接发球都有一套衔接,主要以中近台为主;许昕更多的是处理对手给到反手的球,远台也可以反拉,到手主动进攻偏少。王皓的反手有实力,可以连续进攻,许昕反手没那么强,但是手感和弧线很好,能打出神球,能为正手创造机会。两人的反手是两个系统。


我是【乒谈】,12年乒乓经验。普及乒乓技术、解读乒乓人物、带来乒乓资讯、推荐乒乓器材,只想为您展示有意思的乒乓。如果您觉得我的回答有道理,欢迎您关注我,一起探讨乒乓事。


王皓的手小指头短握拍靠上,反手正反手好调节亮板型,手臂短稳定性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