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的提問沒有時間維度,如果加上時間維度的話,我覺得當前的自動駕駛還沒有達到無人駕駛的程度,肯定是不適合城市道路的。不過在未來,肯定沒有問題的,預估還需要5年左右吧,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讓自動駕駛的能力達到完全適應城市道路的狀態。

國內主流的合資車廠、自主品牌車廠,目前都集中在L2~L2.5的自動駕駛等級,而想要自動駕駛的能力可以適應城市道路,至少需要自動駕駛的能力達到L4等級,眼下大家還在集中攻破L3,這個場景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等封裝道路,所以,適應城市道路的自動駕駛能力,還要再等一等,起碼要排在L3後邊。

不過說到這裡,可能會有很多「寶寶」會說:「不對,你這個Low筆,長沙街頭已經出現了無人駕駛計程車了!」。是的,這個新聞,相信大多數知友都看到了,不過請大家不要只看標題,要看看這裡面實際點的東西。

第1, 到底是「有人」還是「無人」?

雖然長沙接頭的「無人駕駛計程車」稱自己為「無人」,但是呢,在實際乘坐這類計程車時,你會看到在駕駛位上仍然坐著一個人,只不過不許叫他「駕駛員」,要叫他「安全員」。據悉安全員是為了緊急應對突發情況兒存在的,如果是這樣,還能稱之為「無人駕駛計程車嗎?」。

去年Waymo就已經發布了沒有安全員的「無人駕駛計程車」了,Waymo所發布的「無人駕駛計程車」了,如果乘坐Waymo的「無人駕駛計程車」,你會發現真的沒有駕駛員,而且也沒有安全員,難道這就是真正的「無人駕駛計程車」嗎?答案仍然是:「不是!」。在這些「無人駕駛計程車」行駛過程中,Waymo會進行「雲監控」,遇到突發情況時,會立即進行「雲接管」。簡單點來說,就是把安全員從車裡挪到了「天上」(Ps:雲端)。所以,當前階段有人說已經實現了城市的「無人駕駛」,那99.99999%是假話。

第2, 怎麼做到的「無人」?

大家猜猜下面這個圖中的小紅圈裡面是什麼?這是激光雷達,激光雷達對於自動駕駛有著重要的意義,可以提供更高精度的距離信息,並且可以識別絕大部分物體。不過相對其強悍的能力,這個有點對應的最大的劣勢就是,一個字「貴!」。有多貴呢,我們很粗略的算一筆賬,如果你買車的預算是30萬,那麼一個激光雷達的價格差不多能買半台車了。當然,激光雷達也有貴賤,非要拿出來也別便宜的車載激光雷達來打我的臉,我也只能硬挨了(求別打臉)…………………

雖然實現無人駕駛,不僅僅只是激光雷達而已,只是舉個例子,來說明由於成本問題導致的「無人駕駛」落地困難的現狀。

第3, 只能在限定範圍內使用。

如果真的可以完全的適應城市道路,或者說真正的「無人駕駛」,那麼需要把這些計程車的行駛範圍限制在130平方公里以內嗎?

好了,不多說了,總結一句話,當前的自動駕駛還沒有達到「無人駕駛」的程度,而且還不能真正的適應城市道路。我們還需要繼續等待技術成熟。


首先,無人駕駛和有人駕駛在道路行駛的過程中,沒有本質區別,均包括感知,決策,執行。無人駕駛一直以來也是兩條路,一個是SAV,一個是CAV,單體智能和聯網控制兩條路,最終會不會融合,個人來看是趨勢。

單體智能化是理想狀態,對於現在的城市道路沒有改造的需求。

聯網控制,這個必須對基礎設施進行改造,現有城市道路肯定不能滿足,改造量非常大,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地方有智能駕駛的示範區,走的也是這個路子。

實際落地來看,未來肯定是SAV+CAV的結合,無人駕駛也是逐步商用化的。城市道路會做最小化的改造。

另外無人駕駛的商業化落地,商用車肯定是在乘用車之前,高速公路等封閉的結構化道路的改造肯定是在城市之前。畢竟前者就是為了出行,城市道路更複雜,有更多其他的含義,是公共生活空間。


現階段的無人駕駛離科幻電影里的無人駕駛還很遠,從理論上來講,城市道路有規劃,比較適合無人駕駛,但,現實中,人是個非常複雜的生物,目前來講,基本不太可能在城市裡跑,

當然來說,無人駕駛計程車以及無人公交都還是有希望達到。


不適合,或者說不適應,當達到電影那種程度吧才會適應。無人駕駛感覺最有用的應該是貨運。


目前的自動駕駛技術不適合行人較多的鬧市區。但是行人較少的結構化道路,最典型的如城市高架橋上,自動駕駛還是吃得開的。

自動駕駛有一個頭疼的地方就是不按套路出牌的交通參與者,比如加塞的汽車,突然衝出的行人(當然也不是說就會發生碰撞,只是處理的很難像人類那麼「圓滑」,卡在路口沒法切入時有發生)。總得來說目前的自動駕駛還不能做到任意場景下足夠的安全性,還是作為輔助來用。

至於高級別的無人駕駛,按照目前的定義來說,應對城市道路沒有任何問題。


現在的無人駕駛汽車技術,還很難以適應目前的城市道路,特別是國內城市中很多人的交通安全意識差,駕駛員不按交規亂開車,行人亂過馬路,不合規範的電動自行車、三輪車、摩托車、老年代步車滿街亂串,各種亂象讓無人駕駛汽車根本不能正常行駛,無人駕駛汽車特別重視的安全難以保障,如果能建設無人駕駛汽車專用道路,則從技術上看現在就能進入商業運行。


適合。因為城市道路速度相對較低,有無人駕駛後進一步降低車禍死亡率,相對較新的城市道路更平坦,維修完善,而且大城市一般交規管理有序。高速速度太快,車禍死亡率幾乎超過50%,而且可能誘發重大交通事故,風險比城市道路更高。這些都是谷歌waymo論證過的。


今天剛剛體驗過,一個「駕駛員」還有一個安全員!說還在調試階段。但是聽說以後還是會有安全員。

所以我感覺目前好像沒有節約人力成本,技術倒是要求很高的。技術的進步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但是相應的節約各項成本資源會更有競爭力吧!


根本目前的法律法規和無人駕駛技術是不現實的,你這個問題有點超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