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如果是一年前讓我回答這個問題,我也許會說:不要先看,但可以看看,並放在最後看。

現在的我會建議說:得看啊——而且最好是先看

先說我之前為什麼會建議後看

最主要的原因,其實是 所謂「導讀」或者「序」,對應新聞或者報業來講有點類似於Opinion;比如可以去看下米國的華爾街日報或者英國衛報,凡是非事實Facts部分,都會在頁眉加上Opinion一詞,以示區別(這是本報特約的資深寫手或者評論員寫的對事件的看法),告訴大家自己理智看待;對應國內媒體就是就是有點類似 評論員社評 的感覺

我初高中英文不行時就是先讀導讀再讀正文的;後來才發現自己的看法基本被導讀框住了——還自以為「看懂了」這本書;有時候這也很難怪翻譯寫的導讀,大多數敢寫導讀的一般都是厲害的大家(我指的正經出版社出的書,包括但不限於上譯,人民文學,三聯,譯林,外研社之類),他們的意見和評論,出於科普大眾的心理,大多是其實是一些很基礎的解讀或者評論界的共識,這些基礎的共識其實根本難以體現原著的美感和力度,還會給你一種「我都懂了」的錯覺。所以直到現在我都是先看正文再看導讀。

國外類似Oxford world』s classics, Penguin classics 或者 Bantam classics這種名作彙編,一般都有非常貼心的作者生平以及對正文內容的評論。比如我手頭這本寶貝得不行的De Quincey的 On Murder,正文165頁,責編(角色類似我們的翻譯啦,intro和notes都是他們做的)寫的introduction足有27頁,幾乎是一篇小文論。想想看吧:要是先看了導讀,基本上你對這個作者心裡就有了個定論:帶著先入之見去看任何東西都是危險的。在遇到比較陌生題材或者陌生的作家時,比較好的方法是:先讀完正文,進行自己的整理和思考;再去看導讀,看看學界大佬們都是怎麼想的

而且在對陌生對象認識不足時先看好的字字珠璣的導讀,同樣也會遺漏,忽略不少東西

我舉個栗子吧

我手裡這本93年9月第1版上譯出版,由 金紹禹 先生翻譯的這本狄更斯中後期煌煌巨作 小杜麗 Little Dorrit。金先生在長達24頁的導讀的最後這樣寫道:

許多事實證明,狄更斯「在革命者的道路上走到了一半」,他所生活的時代迫使他的小說倘若要有讀者(大多數都是中產階級),就得迎合中產階級的道德標準(注釋:諾曼佩奇觀點)。我認為,這樣的評價是符合實際的。我也認為,批判現實主義大師們「還沒有清醒地徹底地成為唯物歷史觀的思想家」(注釋:茅盾先生觀點)這句話也是正確的......說狄更斯通過「拖拖拉拉部」(circumlocution office)揭穿了資本主義民主的虛偽性,這樣的評價未免太高了,狄更斯只是一個改良主義者,他只是悲嘆世風日下,但是,《小杜麗》一書倒確實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資本主義民主的虛偽性......

金先生的評論不乏真知灼見。但是沒看過小杜麗或者是對狄更斯不熟悉的人估計是看得沒什麼深的觸動,因為自己並沒有讀過。金先生後一段強調了小杜麗的現實批判力:我不是說不能拿階級史觀去評論作品,當然是可以的;但是就我的閱讀體驗以及後續拓展閱讀來講,個人覺得這本書做得最好的是:一. 監獄 和 家庭 兩個主題(是motif不是theme)以及 二. 去情節化的嘗試。家庭這個主題狄更斯愛寫,但監獄是比較特殊的。監獄的隱喻金先生在導讀的前一些部分提了,但沒有展開,有些可惜;家庭關係是這本書更為重要的地方,金先生幾乎沒有提及,或者說換了一種方式略有提及;小杜麗冗長而不自然的情節以及一種靜止感的渲染所帶來先鋒性的更為關鍵,被金先生「情節複雜,宛若迷宮」帶過了。當然囿於導讀的性質,這些都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結果就是,陌生讀者先讀完導讀,剩下的印象就是金先生之前提到的克里米亞戰爭,倫敦的金融詐騙,當年英國德雲社的辯論,鴉片戰爭,最後全部導到資本主義民主的虛偽性...這一套襲自 舊蘇聯的評論觀念;這些觀點是有價值的,但是可能大幅度阻斷讀者在閱讀正文時的散發性思維,也容易讓大家形成「我讀懂了」的錯覺並停止思考。(其實此類名著,是不存在「讀懂」這種狀態的)

當然這還是碰上正經導讀的情況下,國內某些書籍的導讀做得有多差大家估計都知道;最典型的就是對魯濱遜和格列佛;湯姆索耶和哈克貝利芬的錯誤定位和宣傳。我都不想多說...

但是

為什麼我轉變了觀點,覺得還是先讀導讀好呢?

因為我在知乎這兩年實在看到了不少「有意思」的關於文學作品的暴論

都說法律問題在知乎是文學問題(不是我說的,我記得是在知乎看別人說的,別人說的「都說」,雖說這是合理利用應該不會牽扯到著作權問題,但若原作者看到請告知,我必會加上出處)那麼文學問題在知乎就是政/治問題(特別是外國文學):凡是不合我立場價值三觀的書,都是辣雞,應該當街在十字路口燒掉,以儆效尤。

有些觀點沒有我說得那麼激進,不過也就是差不多這個意思。

如果在知乎都有這種情況的話,那麼我還是建議大家讀一下導讀比較好,至少正經的導讀會有作家生平,創作背景,告訴大家作家為什麼會寫這本書,怎麼寫的,為什麼我們奉之為經典;或者為什麼我要翻譯這本書,這本書雖然還算不上經典但是......

比如,以當代中國的觀念和倫理價值來看,一些翻譯的文藝復興時期的作品會顯得比較糟糕,比如 坎特伯雷故事集 或者是 十日談 神曲 這樣的作品。在不了解相關時代背景(比如舉一背景:經過漫長的中世紀傳統神學的統治開始鬆動,民族國家崛起的背景下需要不以拉丁文寫成的民族語言的優秀作品)又只是在讀翻譯,後讀甚至不讀導讀/序的情況下,也許會覺得這些作品低俗而又落後。讀者可能會完全不知道背後的文化價值,美學觀念,對語言發展起到的作用,對後世文學作品的影響等等。

總結,外國文學以及背後的價值觀念在我們眼裡而言可能會顯得比較陌生,在後讀或者不讀導讀/序,了解一些基礎前提的情況下,可能會出現誤解/不能理解的情況。

當然又要注釋的一點是,通常情況下我並不認為存在什麼「誤讀」或者「錯誤的理解」,但若有人覺得戰爭與和平是辣雞,就不該翻譯進國,那末我覺得可能那人對戰和有什麼誤解

另外,先讀導讀的另一個好處是,可能會了解到一些翻譯的具體情況,對閱讀是有幫助的。比如華師大 王智量 先生翻譯的《我們共同的朋友》的序中,先生提到由於身體原因,他的翻譯是以他口述,錄音設備記錄,後期落筆寫成的方式做的。再比如 薛鴻時 先生翻譯的《董貝父子》序中提到,前七萬字是 楊絳 先生翻譯的,後來楊先生身體不好才讓他來做,最後書上譯者一欄也只寫了薛先生的名字。

以上前提是,導讀是正經出版社正經翻譯者寫的導讀/序

最後,以上一切都是建議。閱讀是很私人的體驗。所以我一般不會向別人推薦書,每個人的審美觀念都是不一樣的;我現在就仍不先讀導讀。具體情況要自己看著來。但如果是萌新,之前外國文學讀得不多,那末我建議,先找到一個好譯本,有導讀的話,就先讀一讀吧。

以上~~~


要。導讀有著翻譯家的客觀性和,以及背景普及,歷史梗概。

還要說一句,還要看看翻譯家是什麼樣的,網上查查,不要讀一本翻譯混亂的外文書,既讓你吃力,還會破壞你對這本書這個作者的印象。很多好書就是在這個過程中跟你說再見的


最好的文學作品往往是不需要序的。

如果是我來編書,我會建議把序放在最後,或完全不要。

我也記得小時候看很多書,打開就是正文,根本不存在那些又臭又長的序。現在不一樣了,想出書的人多了,想賣書的人也多了,盡往書里加沒用但可以幫助賣書的東西。

有些書是一個序也就罷了,有些高達四五人,完全本末倒置,更讓人懷疑這本書是不是本身水分過多,所以作者企圖借其他人對自己的「誇獎」之辭來增光添彩、矇混過關。

現在更常見的是,因為作者本身寂寂無名,所以出版社就找名人來寫序抬高一下,有些序的稿費,可比作者本人的稿費貴多了。說白了並不是為了引導閱讀,而是促進書籍銷量的手段之一。

沒有那些序,不會影響你對整部書的閱讀體驗;加了序,會直接降低你對閱讀的期待,並延遲你的閱讀體驗。

我讀外國文學作品從來不看序,因為只想在心中留下作者筆下無與倫比的風采,作者筆下值得反覆品味的優美與詩意。

買一本書,就是為了打開就可以看到精彩的正文,讀到作者本人寫的,極富個人風格的文字,而不是為了先要去閱讀那些,跟作者毫無關係的無趣的序。

「翻譯家的序」,就更沒必要讀了。翻譯是個苦差事,最好既有文學底蘊又有學術風範,既嚴謹又開放。國內只有鳳毛麟角的翻譯家,才可以既譯出原文意思,又傳達出原作的風格。大部分都水的不行。

特別厲害的不用提大家都知道,比如草嬰譯的托爾斯泰,汝龍譯的契訶夫,周克希譯的福樓拜。

大部分的翻譯家都不太行,而出版社每年都有出書量,找好的翻譯會直接增加很多成本,所以為了趕進度,也根本不願意給足夠的時間,找足夠好的譯者去做書。低價譯者,差勁內容,精美包裝,足夠賺一筆了。因為大多數人根本也不知道,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壞的。

現在還流行一種外國文學閱讀方法,不直接看原著,看別人的讀後感,或者看別人重新用自己的語言複述一遍整個名著的故事。我要提出警惕的是,導讀和此類作品其實本質相同。想要通過一篇序來幫助理解整部書,完全是天方夜談,世間哪有這種方便好事?有句話說,員工再加把勁,老闆就換法拉利了;讀書也一樣,普通人再無知和懶惰一把,心機書商就換上別墅了。

沒讀過名著的人,才覺得讀名著是有品味,才好奇名著里寫了什麼情節,挖盡心思也要知道都發生了什麼。可是名著里的情節其實既沒有狗血,也沒有驚世駭聞。它既不會寫狗熊拿斧子砍人,也不會寫暴打小三,絕對沒有現在的新聞有意思。但它的精華,就在作者的細節和結構里,絕對不是什麼情節。不自己閱讀,是絕對體會不到的;不反覆閱讀,是絕對不可能理解的。

讀書也沒有什麼實際作用,更不能彰顯身份。不愛讀書,干點無損健康的別的事兒,一樣能增長知識,快樂的體驗也差不了多少。

自己的感受是他人無法替代的。讀書也是一樣,你自己閱讀的真實感受,要比任何東西都珍貴。讀不明白,可以多讀幾次,也都要比聽別人訛傳強多了。千萬不要花著自己的錢,給自己增加偏見和無知。

所以我建議讀書,找最好的外國文學經典,最好的譯本讀,不要把時間浪費在不值得的作品上,你的生命並不是為了投機的書商而活的。


要。

會讓你了解作家的生存背景,了解作品的社會環境,任何文學作品都是人寫的,任何文學作品又都是寫人的,這些會讓你更深入的認識作品。


大部分不要看,或者讀完全書以後隨便看看別當真,《到燈塔去》例外。

其實讀得多一點以後看兩行導讀就知道該不該看了。


最好還是要,我們一般選擇書的時候,大概率是看看出版社,看看目錄,看看前言。到這裡基本上就能確定這本書到底有沒有必要讀。

並且一般前言會概括的介紹一下這本書和作者的背景,能讓你更快的接受書里的內容。


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不要,千萬不要先看!切記切記!

我接下來說的話,可能有點對不起林少華先生。但我不得不說,林少華他應該把他所謂的序放到書的最後。我最開始看村上春樹的時候,跟大多數人一樣,也是從挪威的森林開始看的。然後當時的我還比較年輕,我就直接從林少華的序開始看了,結果他那個劇透,他那個劇透真是把我搞的……就拿林紹華做比方,他寫的很多序,其實都是對作品的評價。這些評價是非常客觀公允,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還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問題在於對他的評價,我們應該看完書之後再做,而不應該看書之前就先對他有一個評價,這樣就犯了先入為主的毛病。

再舉一個例子,英國作家戈爾丁的蠅王,上海譯文出版社,龔志成翻譯。他在序裡面寫的那個解釋真的是非常詳盡而又周到,給人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但是他居然把它寫到了書的前面,以至於我在看書之前就已經先明白這本書裡面講的都是什麼,看起來沒滋沒味兒的,也不能給我一種思考的感覺。而且正因為他先把解析寫到了前面,導致我們在看這本書的時候,思路往往被他的解析所局限,只能看到他的解析給你寫出來的部分,而對其他的部分有一絲絲的忽略。

事實上要真正讀懂一本書,看它的正文,然後再看它的序,這也還是不夠的。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看完之後再找一些那些翻譯大家對他的評價,或者是那些不錯的文學批評家對他的評價,這樣才算是最客觀公允。

這裡還有一種例外情況,就是作家本人寫的序,這個一定要看,這個一定要先看。作家本人給你寫序,那就說明他認為有些東西是你在讀之前就應該知道的。就拿博爾赫斯來舉例,他就經常在自己寫的小說之前加一個序,但說實話,看了那些序我也看不懂他寫的什麼。但是就算看不懂,那些序,也能給你指一個大方向。


以前看外國名著很少有導讀呀!有也不看,但優秀的作品,我要了解作者,一是找其它作品,二是揣磨作者的構思,換位自己對書的潤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