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4-V搭載一台全新2.7L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325馬力(239kW),峰值扭矩500Nm, CT5-V將搭載一台3.0L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輸出功率或為360馬力(265kw),峰值扭矩或為542Nm,然而現款凱迪拉克v部門的車型卻是搭載3.6T V6雙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大功率464馬力(346kW),峰值扭矩603Nm的ATS V和搭載6.2L V8發動機,最大功率為649馬力(477kW),最大扭矩855牛·米的CTS V, 新款ct4/5 V 分別相比老款少了140和300匹的馬力。

但是根據通用和凱迪拉克的說法,以後還會陸續推出性能更強的ct4和5 V版本, 將成為現款atsv和ctsv的真正繼任者,會搭載4.2 tt v8 Blackwing 發動機或lt系列發動機,請問凱迪拉克v和美式性能車的愛好者對此有什麼看法?


說白了就是在車型分布上和BBA看齊。以前ATS,CTS,XTS,CT6的布局很混亂,一部分延續了舊時凱迪拉克的車型策略。所以我們看到在國際市場上凱迪拉克就像是在做錯位競爭。事實上在它的主戰場北美市場,凱迪現有的車型定位是相當精準的,ATS對標3系無疑,CTS對標5系,XTS主打北美市場特有的中大型轎車和金牛座、300C還有ES這些車競爭,CT6價格上對標林肯大陸,車型上接近對標7系,當然CT6肯定是在價格上差距7系很多,但CT6最初也不是凱迪拉克設想的大旗艦而是次旗艦,CT8這不是立項又取消了么。

現在凱迪拉克是在細分的配置上跟上BBA的定位,CT4和CT5老老實實對標普通3系5系,V單獨拿出來成為凱迪拉克的入門性能符號對應BBA的高功M套件,AMG43和奧迪S。實際上這次的這兩個V也是之前就存在的V-Sport版本,補足了ATS沒有的V-Sport,然後繼承了CTS V-Sport。一脈相承的是CT6-V,這tm就是個V-Sport版本,當初面世我還吃了一驚,就這動力指標還叫V?然後看了眼空氣套件明白了這就是個V-Sport。

至於正宗的ATS-V和CTS-V的接班,反正通用都講了嘛,會有更加強的V上市,3.6TT,LT大機增,該用還是會用的,相當於換殼ZL1嘛。


謝邀 CTS-V的顏粉來回答問題了

我們先來複習一下凱迪拉克各個轎車車型的命名, 拿寶馬對比

在凱迪拉克改大改命名規則之前,凱迪拉克有以下幾款車型:

  • ATS,運動型中型轎車,相當於寶馬3系
  • CTS,稍微長一點的運動型中型轎車,定位在寶馬3系與5系之間,偏向5系
  • XTS,一輛老平台的前驅中大型轎車,和榮威950,別克君越等車同平台,靠價格和很多不同的車競爭。

    後來凱迪拉克把轎車名字改稱了CT加數字的命名方式,數字越大,車越長。

  • CT4取代ATS, 對應的是寶馬2系和3系
  • CT5取代CTS與ATS, 介於兩者之間,對應的是寶馬3系和5系之間
  • CT6對應的是寶馬5系和7系之間

*平台相關,CT4, CT5都用的是曾經ATS與CTS用的Alpha platform。

再來看一下新一代V車型的動力配置

  • CT6-V是雙渦輪V8, 550馬力, 850N*m (Blackwing V8), 2019中期發售
  • CT5-V是3.0雙渦輪V6 355馬力,542N*m
  • CT4-V是2.7渦輪直4,320馬力,500N*m

看動力參數,不是完整版的V車型,更像上一代Vsport的定位,參考上一代CTS-V的640馬力,ATS-V的464馬力。甚至CT5-V不如上一代的CTS-Vsport的420馬力。CT4-V將和奧迪S3, 賓士A35競爭。

我們還可以看出其他幾點:

  1. 凱迪拉克在追尋德系產品的思路。從ATS-V用了雙渦輪V6開始,我們就知道V全系渦輪化是不可避免的。還有,推出四驅車型。
  2. V車型的代表特點是科爾維特發動機,所以我們也可以反向推測新一代科爾維特將用雙渦輪Hot V, blackwing V8。
  3. 命名規則像AMG學習,把Vsport叫成V: amg的43系列也叫AMG, 不叫什麼AMGline之類的,不像奧迪的S,寶馬的Msport。
  4. 凱迪拉克自己說了,會推出更硬核的V作品,但要等到2020年年初。


38評福特野馬的時候不是說了么,美國人無所謂絕對排量大小,缸數多少,就v8和非v8兩種。非v8無論是四缸六缸三缸兩缸都一樣,2.3t和3.7L的野馬定位沒有區別,都是簡單代步工具,只有5.0L的野馬是性能。名字裡帶美系性能控的男人,姑且信一下他吧。

你要講絕對的性能,體驗,駕駛感受,替代車型可能都不差。但是要圓夢,對不起,對馬力正義的美系性能控來說,都不是v8,而且不是自吸,而v8才是男人的浪漫。寶馬的直六是很性能,但屬於歐洲式的體驗,還是和美系不同。

不過,真正的美系肌肉車基本在石油危機後都死絕了,福特野馬,道奇挑戰者,雪佛蘭科邁羅也不過都是標標準準的pony car小馬車,無關動力版本,都叫小馬車。

有人給我科普,好像CT4和CT5的替代車型並不完全等於ATSL和CTS。因為CTS沒有國產,國內的ATS加長照顧ATS和CTS這兩塊市場。而新CT5明明白白寫的又是對標的又是寶馬三系,目前凱迪的價格都還是錯位競爭,本來凱迪的馬力在同級就是優勢,XT4那麼小一suv,用的是2.0T的28T一個動力配置,241馬力。用更高級別更大馬力車去爭取市場,算是賣點。而凱迪的V性能部門好像都沒有引進國內。

以下口胡。似乎美國車越來越像歐洲競品了,也只能靠降價才能打市場。當下來看,凱迪拉克和本田定位差不多,冠道和XT5價格區間基本一致,雅閣和ATSL也挺重合的(搜了下口碑,花近30萬買高配ATSL的比較少,也是從寶馬三系C級之類競品來的,但是BBA沒那麼豐富的配置而選擇凱迪,買的最多的還是買最低的那兩個配置)。別克和斯柯達價格差不多,起步是六七萬的英朗,十幾萬二十萬出頭買昂科威比不了途觀L,可以和科迪亞克爭一下,君越賣帕薩特的錢,吸引來的主要還是經濟實惠有面子,性價比高,真香。雪佛蘭則是和自主品牌去打架的,旗艦是一台十幾萬的邁銳寶XL,至少是個合資牌子。

國內賣車,牌子是第一生產力,超出品牌的性能和定位都是徒勞無功的。強如大眾輝騰輝昂也爭不過豪華品牌,豐田皇冠賣停產,亞洲龍等過了新鮮勁長期不看好,目前看只值當前二十齣頭到二十五萬的售價。凱迪拉克除非能像賓士一樣,出一代特彆強的產品,否則避免不了長期打折,讓人感覺這牌子不值錢,豪華品牌守門員。車主和准車主只能用好歹這是一豪華品牌來自我安慰,主銷不那麼主流的三四線城市和市場。

所以在這種錯位戰略下,講究實惠的美國人和實誠的北歐瑞典人差不多 (沃爾沃在歐洲是不是豪華品牌有點爭議,內飾和設計和傳統的德式豪華感差距太大。據說是最早引進香港和國內經銷商把沃爾沃打造成豪華品牌的,名字就叫富豪。但北歐宜家簡約內飾,更像家的親近感,實際並不那麼豪華)。不要驚訝,CT4是和奧迪A3競爭的,CT5是和奧迪A4競爭的,CT6是和奧迪A6競爭,全部田忌賽馬式的錯位。和國內A級英朗賣A0級飛度的價,B級邁銳寶XL賣A級思域的價,君越賣雅閣的價如出一轍。當年非豪華品牌的皇冠才賣奧迪A4L的價,去錯位競爭的。沒錯,凱迪目標就是國外BBA里相對弱勢的奧迪。那麼CT4-V就是和奧迪S3,CT5-V就是S4這樣級別了。

在這樣的定位和背景下,CT4-V優勢就是動力比較強,但你說奧迪S3是四缸還是六缸重要嗎?就是比普通A3強一些,相當於GTI之於普通高爾夫,但又到不了奧迪RS3的程度,好像什麼馬力和缸數也沒那麼重要嘛…… 但定價應該會下來一些了。

祝大賣。

老美的v6沒那麼稀有。北美的豐田的皮卡,凱美瑞(有2.5四缸版本)亞洲龍(起步就是3.5的v6),本田奧德賽都是v6的車,也都不是以性能做標籤的。豐田車的標籤就是肉,開起來沒有激情。總不會覺得2.5L的v6的那代老皇冠性能吧。另外,最入門的v6豐田皮卡Tacoma和轎車比超便宜,不到三萬刀。

https://b23.tv/av54175468?

b23.tv


成功預言2.7T的V-Sport,只是馬力沒想到會那麼弱雞,看來是排放的鍋,國6的步子真的有點太快。

怎麼評價呢?

如果純粹需要一台有一點加速性能的豪華車,現在抄底ATSL,進排氣+腹內鍛造+程序就可以穩定370馬力這樣子,不僅更便宜而且更快。但是CT4-V的完整度和舒適性肯定要好得多,ATSL絕對算不上是一輛舒適的車。

對標估計是A級性能車的低功率版,比如A35三廂。


謝邀

看看動力和套件就知道了,V sport而已,大概和奧迪S,賓士C43 AMG等差不多。

不過要說動力縮水,還真是縮水了。上一代CTS V sport 可是有四百多匹呢。未來應該還會推出各種動力等級的V。

把V sport直接叫V,其實不失為一種成功的營銷策略,不然誰知道V sport啊……

以及最後題外話一句,我真的對通用這種歐化的思維喜歡不起來,CT5的外觀可以說是一點都沒繼承CTS和XTS的優點。

包括現在發布的科爾維特C8渲染圖,好看嗎?好看。但一點都不科爾維特,不過是帶著一個五菱標的歐洲跑車罷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