姊妹问题:有哪些作曲家出于致敬的目的引用过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有哪些作曲家出于致敬的目的引用过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 古典音乐

可以参考@半璧的问题:有哪些作曲家出于幽默/讽刺目的引用过其他作曲家的作品? - 古典音乐

那么,作曲家在创作过程中引用自己曾经的作品(包含片段,主题,动机等)的例子又有哪些呢?

题主先(照例)以肖斯塔科维奇为例第十一交响曲(Op.103)第三乐章主题来自于作曲家早年为电影《伟大公民》的配乐第十五交响曲(Op.141)第四乐章引用/变形了第七交响曲(Op.60)中的侵略动机

第七弦乐四重奏(Op.108)第三乐章引用了《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

第八弦乐四重奏(Op.110)第一乐章引用了第一交响曲(Op.10)第一乐章以及第五交响曲(Op.47)第一乐章的动机,第二乐章引用了第二钢琴三重奏(Op.67)第四乐章的主题,第三乐章引用了第一大提琴协奏曲(Op.107)的主题二十四首前奏曲和赋格(Op.87)中的第一和第七首都来自于《森林之歌》(Op.81)《节日序曲》(Op.96)的一个小节也来自于《森林之歌》的第五乐章小提琴和钢琴奏鸣曲(Op.134)第二乐章的一个主题来自于Op.87中的第十五号赋格主题

中提琴和钢琴奏鸣曲(Op.147)第二乐章的结尾部分引用了歌剧《赌徒》(未完成)中的主题


啊啊, 谢邀~……

这个问题XD

第一反应就是共用动机额,比如巴赫的BACH和肖斯塔科维奇的DSCH,只要以后重复用到了,都可以认为是引用了这个动机最先出现的作品~

肖斯塔科维奇还有另一个动机也用过数次,之前提过一个问题:肖斯塔科维奇第八弦四第三乐章中段第二动机(D-B-Gb-F)有什么典故?与第一大协的同一动机有何关系? - 古典音乐

暂时只想到这个...感觉仔细回忆下还是能想到很多的,先挖个坑,晚点慢慢填~

请参考回复里面对本帖的异议~有朋友提到这两个动机都不是首创:)

我来讲个当代的作曲家。

日本作曲家吉松隆(Yoshimatsu Takashi),他的第五交响曲(op.87)的第三乐章引用了他悼念亡妹的作品《鸟与彩虹之颂》(Ode to Birds and Rainbows for Orchestra,op.60)的第二乐章。

还有他的第六交响曲(op.113)的第三乐章引用了他的钢协「Memo Flora」(op.67)的第三乐章,这部作品不仅引用了他自己的,还引用了西贝流士 柴可夫斯基 贝多芬三人的「六交」~


谢邀。感觉这例子有点太多了吧……动机的话就更多了抛个砖引个玉:勃拉姆斯第二交响曲引用 Lullaby Op.49-4贝多芬第三交响曲引用英雄变奏曲 Op.35当然除了肖斯塔科维奇,还有马勒各种交响曲(谁来把这个坑填了(*/ω\*)
马勒基本上所有曲子都是,流浪者之歌成了马一,马三第二乐章包括马一马五的开头还有马六的定音鼓都在马四中出现了,而马四又是从他的幽默曲「天国的生活」而来;在马五中又能听到许多的马六元素...

舒伯特先为一部德国戏剧「罗莎蒙德」写了管弦乐配乐,然后由于他太喜欢这个主题了又把它改编成一部弦乐四重奏同名作品。改完以后他还觉得不过瘾,又将这个主题改编成由钢琴演奏的变奏曲「即兴曲」(Op.142, No.3,当然这次改得有点多,其实不容易听出罗莎蒙德的主题)。这首即兴曲可能是舒伯特钢琴艺术的巅峰作品之一。


有个大俗的,亨德尔在Rinaldo里直接搬用了之前创作的歌剧里的一段咏叹调,改了改词成了那首著名的Lascia chio pianga. 进来流行文化圈里,汉斯季默作曲的为奴十二年、菲利普船长的主题动机几乎和盗梦空间的time一样,原因可能是懒。这个可能就不对题了。听得少,别的不知道了
勋伯格的教材。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