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

硬笔楷书最好用小楷帖子。大字和小字笔法不同,不能完全等同。

硬笔受限于工具,字写不大,用小楷帖子效果比较好。

中楷字帖和大楷字帖最好使用毛笔,也只有毛笔才能表现点画的质感。

蔡邕有言,笔软而奇怪生焉。目前没有工具能够做到毛笔一样好的效果,用硬币书写也是需要模仿毛笔书写的环境和习惯,毕竟毛笔是最适合写汉字的笔。


其实小楷更难,运笔需要反复观察


硬笔为什么选毛笔字帖呢?


硬笔的用古帖话还是建议临习小楷,更接近。你想硬笔你拿榜书来临摹,效果体势都是没有的


差不多的,练好了都效果好。关键不在于选什么贴,在于怎么练。


小楷当然好啊。

大小与田字格差不多,粗细适中,结字也活泼。关键是,比起练今人的字,更有古意,也更雅致。

这就好比一大波儿美女坐在一起(波是量词,不是名词),全是网红脸,就您一位高级脸,还透著一种古典美,那多带劲儿啊。


华夏万卷 有卢中南临好的九成宫和灵飞经,原帖和钢笔字都能看到 很便宜 可以买来参考


建议先从现在市面上比较多的田英章的字帖开始练,然后再练古帖。


练字硬笔楷书,用古帖的话,是不是小楷比大楷效果好?

这个问题看上去简单,好象可以随口回答。但是,

细审未必。需要较全面的回答,以作决定的参考。

【书门答纳】,对于此问,如是复题主:

1、硬笔可以用古帖练。

稍微看得过去的硬笔现代帖的样本,

它们的始作俑者谁没有从古帖浸染过?所以,如溯其源。

2、硬笔字,用古帖练,可得文气,有隽秀味,既可适目,而不是网红腻味的漂亮字。当然这个见仁见智,需要考虑自己要什么和喜欢什么。

3、硬笔可以用古帖练时,用「摹」比用「临」好。后面讲。

4、古帖的楷书有三种。大楷,中楷,小楷。

5、大楷,也称擘窠大字。

擘窠,音博科。摩岩与题壁多见。

朱熹的千字文书法即用大楷。大楷常见尺寸二十公分、及以上。

6、中楷。古帖传者熏习者用之者,最多见。

褚遂良的雁塔圣教序,即中楷。

中楷,其最常见的尺寸,古称三寸,

现在常用的,初学所用田字格中,不大于八九公分的字。

7、小楷,小至蝇头小楷,多见者,常是与现代钢笔字类似。赵孟𫖯小楷道德经即是。

8、大楷,中楷,小楷,并非泾渭区隔。

如果以毛笔书法论,

初学,应从大,不从小。

用短锋开始,用至提斗,最后收至鸡距笔,这样的小楷效果最好。为什么?

9、苏轼讲,作大字,应如小字,作小字,应如大字。

什么意思?小字易拘役,笔划易紧且死,故应消散。

读一下钟元常宣示表即可知。

是指,笔与笔之间,存在著,即,搭,接,透,四种状态。

作大字容易垮,所以要象小字一样,能够做到均间,而不是紧一坨,松一坨。作大字如作小字者,读一下苏轼的楷书《丰乐亭记》可知。

10、回应第一个要点。

要用「摹」。因为古帖,毛笔,提按是表现力的重要部分,而硬笔不是,所以硬笔可以习得古帖的结字。结字不是结构。[书门答纳]的「结字的重要性」一文已有所述,此处不赘。

11、怎么「摹」。临取其势,摹取其质,即,「摹」,可以习得笔划每一笔落纸的位置。一个人的字,每一笔落纸的具体位置变了。其字貌一定就变了。这就是为什么毛笔书法熏习者,在得法的情况下进步了,并未刻意钢笔字提升,旁人都会评价其钢笔字写好了,的原因。

12、怎么进行「摹」的准备。把古帖,缩小复印到自己需要写钢笔字的大小。再准备多张硫酸纸,或透明的薄纸。然后,准备一支钝头的铅笔。因为太尖破纸。每天A4的,蒙在复印稿上,在原帖的笔划中心线运笔。每天不多于二十字即可。

建议。供予参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