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發星際旅行時,我和老婆22歲。光速旅行回來地球,我26歲,而我老婆可能30歲。佛學如何看待這4年?


其實我很不願意討佛法與物理學的融合之類的話題,無非就是一些人不明覺厲的讚歎「佛陀智慧」與「科學成就」的高度統一,而另一些人則痛罵佛棍臭不要臉牽強附會打哪指哪,最終兩邊重複著「我牛X你傻X」結構的語言,毫無益處。

不過我倒是想起來一個事情。

很多人認為,佛陀無餘涅槃了,佛陀沒了,然而我們還存在;所以當我無餘涅槃的時候,只是我沒了,而我的朋友親人乃至世界、宇宙的一切該咋地還咋地。然後順著思路發展下去,最終胡思亂想出「我不能沒」這個結論。但是這只是你基於「我/異我」的一個意淫。

在佛陀教法中,時空是一種想。事實是,當你無餘涅槃了,從別人的角度看,你沒了;從你的角度看,整個世間一切都滅盡了。當然,這裡的「別人的角度」、「你的角度」只是方便說法,因為能夠定義「你」、「非你」的玩意都沒了。

其實你也壓根不需要考慮這麼多,專註於如理作意佛陀教法,以及努力行八正道滅貪愛就足夠了。

希望能幫助到一些人。


謝邀。

從佛法的觀點看,時空,光,都是相,本質上都是虛妄。從最高的事事無礙法界來看,光速和靜止,26歲跟30歲都沒有區別。

有為法就應該在有為法的層面討論,研究物理也是得到覺悟的一種途徑。從這個角度來講,光速旅行跟佛法並不衝突。


能回答這個問題的人需要同時精通理論物理與佛法。十分期待這樣的大佬出現。

我知道有誰了

請去看看朱清時的著作

好像就是搞量子力學和佛學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法里說時間是不存在的。你有時間的概念一是妄念產生的色,受,想,行,識五蘊的存在,二是你和這個宇宙眾生的共業,兩者共同作用讓你有了時空的概念。所以佛法無所謂你多了四年還是少了四年,因為這本身就是虛妄而不真實的。

打個比方,如果有個有幻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來問你,他在他的幻覺里突然變年輕了,怎麼解釋?你作為一個清醒的人怎麼給他解釋?你只好說醒醒吧,那只是幻覺而已。

首先,這是一個哲學概念而已。

要知道這問題我從初中開始想了,後來物理學當頭給我一棍子:光速不可超越。

後來連一些佛教徒最喜歡的量子物理學也說量子通信不可超光速實現。為什麼?這個答案說很明白了。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5403694

所以如果說物理世界中,這事不存在。

因此本質上這是一個哲學問題。

對於大部分哲學問題,佛教有三個字能回答:

分別心。如果要兩個字的:妄想。至於很多很多字的,有請各位大德。
過去心現在心將來心不可得!我,即非我,只是名我!在我們的宇宙中,那怕是時空旅行,仍是如此!時空旅行只是物質的運動規律,而物質和規律是空無自性的,即非自我主宰的!所以,在我們的宇宙世界中,在十方眾生中,佛法都是真相!無論科技怎麼發展,超光速旅行、曲殼旅行……


援引〈楞嚴經〉卷四部份如下:阿難。汝修菩提,若不審觀煩惱根本,則不能知虛妄根塵何處顛倒。處尚不知,云何降伏取如來位。阿難。汝觀世間解結之人,不見所結,云何知解。不聞虛空被汝隳裂。何以故。空無形相,無結解故。則汝現前眼耳鼻舌,及與身心,六為賊媒,自劫家寶。由此無始眾生世界,生纏縛故,於器世間不能超越。

阿難。云何名為眾生世界。世為遷流。界為方位。汝今當知東、西、南、北、東南、西南、東北、西北、上、下、為界。過去、未來、現在、為世。方位有十。流數有三。一切眾生織妄相成。身中貿遷,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設雖十方,定位可明。世間只目東西南北,上下無位,中無定方,四數必明。與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轉十二。流變三疊,一十百千。總括始終。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阿難。汝復於中,克定優劣。如眼觀見,後暗前明。前方全明。後方全暗。左右旁觀三分之二。統論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無德。當知眼唯八百功德。如耳周聽,十方無遺。動若邇遙。靜無邊際。當知耳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如鼻嗅聞,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闕中交。驗於鼻根,三分闕一。當知鼻唯八百功德。如舌宣揚,盡諸世間出世間智。言有方分,理無窮盡。當知舌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如身覺觸,識於違順。合時能覺。離中不知。離一合雙。驗於身根,三分闕一。當知身唯八百功德。如意默容,十方三世一切世間出世間法,唯聖與凡,無不包容,盡其涯際。當知意根圓滿一千二百功德。

阿難。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日劫相倍。我今備顯六湛圓明,本所功德,數量如是。隨汝詳擇其可入者。吾當發明,令汝增進。十方如來,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圓滿無上菩提。於其中間,亦無優劣。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圓自在慧。故我宣揚,令汝但於一門深入。入一無妄,彼六知根,一時清凈。

阿難白佛言:世尊。云何逆流深入一門,能令六根一時清凈。

佛告阿難。汝今已得須陀洹果。已滅三界眾生世間見所斷惑。然猶未知根中積生無始虛習。彼習要因修所斷得。何況此中生住異滅,分劑頭數。今汝且觀現前六根,為一為六。阿難。若言一者,耳何不見,目何不聞,頭奚不履,足奚無語。若此六根決定成六。如我今會,與汝宣揚微妙法門。汝之六根,誰來領受。

阿難言。我用耳聞。

佛言;汝耳自聞,何關身口。口來問義,身起欽承。是故應知非一終六,非六終一。終不汝根元一元六。阿難當知。是根非一非六。由無始來顛倒淪替,故於圓湛一六義生。汝須陀洹,雖得六銷,猶未亡一。如太虛空參合群器。由器形異,名之異空。除器觀空,說空為一。彼太虛空,云何為汝成同不同。何況更名是一非一。則汝了知六受用根,亦復如是。

由明暗等二種相形。於妙圓中黏湛發見。見精映色,結色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眼體,如蒲萄朵。浮根四塵,流逸奔色。由動靜等二種相擊。於妙圓中黏湛發聽。聽精映聲,卷聲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耳體,如新卷葉。浮根四塵,流逸奔聲。由通塞等二種相發。於妙圓中黏湛發嗅。嗅精映香,納香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鼻體,如雙垂爪。浮根四塵,流逸奔香。由恬變等二種相參。於妙圓中黏湛發嘗。嘗精映味。絞味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舌體,如初偃月。浮根四塵,流逸奔味。由離合等二種相摩。於妙圓中黏湛發覺。覺精映觸,摶觸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身體,如腰鼓顙。浮根四塵,流逸奔觸。由生滅等二種相續。於妙圓中黏湛發知。知精映法,攬法成根。根元目為清凈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見。浮根四塵,流逸奔法。

阿難。如是六根,由彼覺明,有明明覺,失彼精了,黏妄發光。是以汝今離暗離明,無有見體。離動離靜,元無聽質,無通無塞,嗅性不生。非變非恬,嘗無所出。不離不合,覺觸本無。無滅無生,了知安寄。汝但不循動靜、合離、恬變、通塞、生滅、明暗,如是十二諸有為相。隨拔一根,脫黏內伏伏歸元真,發本明耀。耀性發明,諸餘五黏,應拔圓脫。不由前塵所起知見。明不循根,寄根明發。由是六根互相為用。

阿難。汝豈不知今此會中,阿那律陀,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殑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如來光中,映令暫現。既為風質其體元無。諸滅盡定得寂聲聞。如此會中摩訶迦葉,久滅意根,圓明了知不因心念。

阿難。今汝諸根若圓拔已,內瑩發光。如是浮塵及器世間諸變化相,如湯銷冰,應念化成無上知覺。

阿難。如彼世人聚見於眼。若令急合,暗相現前,六根黯然,頭足相類。彼人以手循體外繞,彼雖不見,頭足一辨,知覺是同。緣見因明,暗成無見。不明自發,則諸暗相永不能昏。根塵既銷,云何覺明不成圓妙。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佛說言,因地覺心,欲求常住,要與果位名目相應。世尊。如果位中,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羅識,空如來藏,大圓鏡智,是七種名,稱謂雖別,清凈圓滿,體性堅凝,如金剛王,常住不壞。若此見聽,離於明暗動靜通塞,畢竟無體。猶如念心,離於前塵,本無所有。云何將此畢竟斷滅以為修因,欲獲如來七常住果。世尊。若離明暗,見畢竟空。如無前塵,念自性滅。進退循環,微細推求,本無我心及我心所,將誰立因求無上覺。如來先說湛精圓常。違越誠言,終成戲論。云何如來真實語者。惟垂大慈,開我蒙悕。好好拜閱(楞嚴經)自然可明時間空間山河大地眾生等等的實質是什麼!但〈楞嚴經〉文字堅澀,義理深邃!連很多「名師」以為了解其實都並不了解,所以依自臆思維是難得正知的!有緣者拜閱下平實導師的(楞嚴經講記)吧,若有一定正見基礎,再拜閱之,必然得生「朝聞道而夕可死」之欣喜,亦會發現原來佛法是多麼的博大精深!南無阿彌陀佛!


這就又驗證了諸法無自性,緣起性空。其實你如果真的想透徹了,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反而也證明了佛陀的教法空性法界。


您對雙生子佯謬的理解和認知有問題,建議檢索關鍵詞:慣性系,廣義相對論,雙生子佯謬 進行學習。

另外該問題具有事實性錯誤,已進行舉報


怎麼看待這4年啊,就說綠了多少回吧

無常思想是佛教的重要思想。佛陀在許多經典中都勸告弟子們要認識到人生的生滅無常,以減少人們對娑婆世界的貪戀,從而利用好自己短暫無常的人生,修到不生不滅的涅槃境界。在《大般涅槃經》中,佛陀更是全面集中地向阿難等眾弟子講解了人生的無常。

  《大般涅槃經》是一部記載佛陀臨涅槃之前言行思想的經典。在佛陀涅槃之前三個月,佛陀告訴阿難等眾弟子,自己將於三個月之後入滅。阿難等弟子聽說之後,涕泣流淚,悲不能勝。阿難等弟子懇請佛陀住世一劫,以便利益諸天人民。佛陀針對阿難等人的請求,向阿難等人講說了人生無常思想,以安慰阿難等人看破人生的無常。佛在經中云:

  阿難,汝今勿生憂悲。有為之法皆悉如是,一切合會無不別離。

  世尊即便而說偈言:  一切有為法,皆悉歸無常。  恩愛和合者,必歸於別離。  諸行法如是,不應生憂憹。  佛陀認為,人世間的一切事物都是苦空無常的,即使是親近恩愛的夫妻,也不能終生相守,最後都會有令人傷感的離別,這都是一種自然現象。佛陀勸阿難看破人生的無常,不必為自己的即將涅槃而感到悲傷。  儘管佛陀安慰阿難,但阿難想到佛陀不久即將入滅,還是禁不住悲從中來,以手拍頭高聲哭道:「嗚呼苦哉,世間眼滅,眾生不久,失於慈父。」  佛陀見阿難悲痛難以自止,便又勸阿難說,你現在不應當憂悲苦惱。你應當想到,即使我再住世一劫,在一劫之後,我也會滅亡。一切有為之法,都是如此。你不應當對我獨自生起苦惱之心。  於是,阿難在佛陀的勸說之下,與佛陀一起回到重閣講堂。  回到重閣講堂之後,佛陀讓阿難告知眾比丘,全部集中到大集講堂。阿難遵照佛陀的指令通知眾比丘到大集講堂集中。眾比丘在大集講堂集中之後,佛陀敷座而坐告訴眾弟子說,我過去為你們說各種法門,希望你們今後經常思考它們,誦習不廢。同時靜修梵行,護持禁戒,以福利世間諸天人民。然後佛陀再次為眾比丘講說了三十七道品法。佛陀告誡眾弟子,三十七道品法能令人到解脫之處。

  佛陀在向眾弟子作最後教誡時,再次提到了人生無常的道理。佛說:

  複次比丘,一切諸法皆悉無常,身命危脆猶如驚電。汝等不應生於放逸。汝等當知,如來不久,卻後三月,當般涅槃。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我欲棄捐此,朽故之老身。  今已舍於壽,住命留三月。  所應化度者,皆悉已畢竟。  是故我不久,當入般涅槃。  我所說諸法,則是汝等師。  頂戴加守護,修習勿廢忘。  汝等勤精進,如我在無異。  生死甚危脆,身命悉無常。

  常求於解脫,勿造放逸行。

  正念清凈觀,善護持禁戒。  定意端思惟,攝情於外境。  若能如此者,是則護正法。  自到解脫處,利益諸天人。  佛陀為了讓眾弟子不為自己的涅槃而悲傷,便告訴眾弟子,人的生滅變化都是無常的,人的生命就像閃電一樣短暫,大眾應當精進用功,修證菩提涅槃之果。雖然自己將於三個月之後入滅,但自己所說的佛法仍然會流傳於世,佛法就是大眾的老師。如果大眾能於佛滅之後,精進護持修習佛法,護持禁戒,就如自己在世時一樣。大眾只有護持正法,利益大眾,才是真正的尊重佛陀。  儘管佛陀向大眾講說了人生無常的道理,並作了最後的教誡。眾比丘聽了佛陀的教誡,心中苦痛,涕淚交流,乃至泣血,昏迷不起。現在一切眾生都處於黑暗之中,大眾都希望佛陀為作明燈;一切眾生都漂泊於生死大海,希望佛陀為作舟航。大眾邊勸請,邊舉手拍頭,捶胸大哭:「如來不久當入涅槃,一切眾生,何所皈依。」  佛陀見大眾如此悲傷,便告訴眾比丘說:「一切諸法,都是無常,恩愛合會,終歸別離,大眾不應請我住世。因為,現在不是勸請的時候。你們要按照我剛才給你們的教誡去做,如法奉持,就如我無異。」  此時,天色已晚,佛陀便與阿難一起回到重閣講堂。第二天早上,佛陀與阿難等眾弟子一起著衣持缽,入城乞食。化得食物之後,回到重閣講堂用齋。齋罷沐浴漱口,然後與眾比丘一起到干荼村。途徑毘耶離城。佛陀回顧,向城而笑。阿難不解佛陀為何而笑,便問佛陀:「無上大尊,從來不會沒有原由的發笑。不知現在為何而笑?」佛陀告訴阿難:「我之所以發笑,是因為這是我最後一次見到這座美麗的城市。」正當佛陀說此言時,虛空之中,無雲而雨。  於是,阿難請教佛陀:「世尊,這很奇怪,虛空清凈,沒有陰雲,為何忽然而降如此密雨?」佛陀告訴阿難說:「你有所不知,虛空諸天,聽到我說最後一次見到毘耶離城,心生懊惱,悲傷哭泣,這是天淚,不是下雨。」這時,阿難與眾比丘,聽佛此語,悲傷難止,悶絕倒地。大眾對佛陀說:「天人聽說你將入滅,都很痛苦,你又為何要入涅槃呢?」

  佛陀見眾弟子如此悲哀,便以梵音安慰他們:「你們不應當心生憂苦。」眾比丘說:「世尊現在最後見到毘耶離城,不久便當入般涅槃。我們怎能不傷悲。」大眾輾轉相告佛陀即將入涅槃的消息。消息傳到了離車(種族之名)人那裡,諸離車人聽說之後,像眾比丘一樣悲傷難耐,他們勸請佛陀說:「一切眾生失智慧眼,現在正處於黑暗之中無所皈依。希望佛陀能住毘耶離城,住壽一劫,利益世間諸天人民。」諸離車人如此三請。佛陀便回答說:

  有為之法,皆悉無常。設住一劫,若減一劫,亦歸無常。爾時如來,即說偈言:  須彌雖高廣,終歸於消磨。  大海雖淵曠,會亦還枯竭。  日月雖明朗,不久則西沒。  大地雖堅固,能負荷一切。  劫盡業火然,亦復歸無常。  恩愛合會者,必歸於別離。  過去諸如來,金剛不壞身。  亦為無常遷,今我豈獨異。  諸佛法如是,汝等不應請。  勿偏於我上,而更生憂惱。  佛陀針對諸離車人的請求,告訴他們說,即使自己再住世一劫,還會入涅槃。為說明人生的無常,佛陀還分別以須彌山、大海、日月、大地等都不可久存於世為例,告知他們,人生無常是不可逆轉的規律。往昔的諸佛如來,都是金剛不壞之身,最後都會入滅,更何況我自己呢?一切佛法也都是這樣,將來也會歸於虛無,所以,你們不應當因為我的涅槃,而生起更大的煩惱憂愁。  佛陀說完這首偈語之後,告訴諸離車人,你們當止住悲傷哭泣的感情,聽如來最後講說佛法。諸離車人止住啼哭,傾聽佛陀的教誨。佛陀於是結跏趺坐為眾離車人作了最後的教誡,令他們精修佛法,護持凈戒,恭敬供養父母及師長。諸離車人聽佛陀教誡之後,心情才覺平靜。  佛陀在本經中,以自己不能久住於世的事例現身說法。告訴眾弟子世事皆無常的道理,不應當執著現在所擁有的一切,更不應當因為自己的即將涅槃而難過。應當將自己有限的生命用到善待他人,讀誦經典,參悟佛法,受持凈戒方面來。為將來弘揚佛法,度化眾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佛法不是宗教 而是哲學 是認識世界的方法

人類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 科學再發達 總會有力所不及的地方 承認佛法的主張 並不是要否定科學的正確 我理解的薛定諤的貓 和佛法的無常觀 是一樣的 觀察的這個舉動 本身就是意識影響了物質 意識讓多種可能坍縮成一種

一秒和永恆 和4年和永恆 他們之間的差距是一樣的 我們覺得1秒和四年差很多 是因為我們的時間尺度很小 所以無法理解這個極限到永恆的概念 1和10000000在無窮大∞之前 沒有差別

我更傾向於宇宙最終會熱寂的理論 涅槃寂靜 才能在永恆中大解脫


佛曾說過一個例子,有個人身上中箭了,不急著把箭取出來,反而開始研究這隻箭的材質、花紋,射來的方向,計算它的力矩……然後這人就死了。

佛法的認識同於愛因斯坦所說的:時間是人類的錯覺。

佛法是正覺。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