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13天就要考了,口语part2+part3还有三十多个话题没搞,我想先准备每个话题要说的,可口语老师让我练流利度,实在是不想搞了,想问大家如果主攻阅读和听力提分会快些吗


口语老师让你练流利度,一般情况下是值得的。

因为口语题库基本上跟考场上靠的问题是一致的,所练即所得。

只要你是那种平时看过原题,考场上能够表达更流畅的(且没有明显背诵感的),最后一定能拿一个相对没有准备更加理想的成绩。

太多学生因为没有准备,话题说不够时长、或者表述过于卡顿而5.5了。甚至都没有5.5。

那不值得的特殊情况是什么呢?

就是你们学校没有小分要求。

只要总分达到某个成绩,就能上。那快别准备口语了,听力和阅读怎么提分怎么来~


首先很多学校的录取通知都是小分不低于6。

而对于很多考生来说,雅思都会卡在口语上。5.5可能就预示著考生要去参加一个月到三个月不等的语言课程,虽然读语言有助于提前适应国外生活,可是也是真的贵。于是进入到了人生的「To be or not to be」的选择,赌注就成了「再考一次,口语能上6就不用读语言了」。作为口语,真的要经常背这个锅。那么,5.5和6为什么看上去就是一个质变呢?在我看来,其实是很多考生发力的方向不对。

首先,我和大家分享一下为什么很多考生走在错误的路上;其次,我会分享一下如何去发力打破5.5魔咒。

1、误区篇

很多考生目标6分,最大误区就是觉得越难的词分数就会越高。

在准备的时候狂背7分甚至8分的辞汇,对每个词都要进行同义词替换,即使是一个firstly, secondly,也要强行替换,但其实这其实是没有必要。

试想一下,在考试中,考生听题目都有些吃力,但是却甩出了「astonishing」这种词,再加一个不合适的搭配「an astonishing person」,真的会「震惊」到考官。

其实6分中,只需要针对特别common的词进行替换即可,比如大家一直用的「convenient」,可以具体的说一下方便在了哪里,是short distance?还是full of varieties?也就是说,考生可以用简单的词把一个题目说的更清楚,而不是老琢磨著用难词。

其次,另一个误区就是,为了「安全」起见,大家的答案会比较短,怕「说多错多」。但其实考官在6分这个band中,非常看重考生的说话意愿,「be willing to talk at length」。 所以考生可以尽量练习如何使用常用理由,多去延伸自己的答案。特别是在part 2的long-round,考生要尽量掐时间练习。

2、方法篇

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进行录音,这样既可以监控时间,又可以自己再听一遍答案中,是否有简单的语法错误或者口语,如果有常犯的错误,比如在叙述过去的事件时会出现时态的错误,那么考生就可以在以后练习part 2的时候,将时态写在key words中,有效提示自己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那如果时间上说不够,就可以通过录音来看自己是哪个问题说的少了,还可以如何去延伸。我们一般在课上会教学生如何去延伸答案,比如遇到描述类别的题目,「Can you tell me about your hometown?」,我们会建议学生从「where when who what」等方面去想,比如where,考生就可以介绍一下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when,家乡是个历史名城还是个年轻的城市;who,有过什么样的名人,或者因为有少数民族而著名;what,家乡有特色的建筑,或者食物是什么。

这些常用方向,都可以帮助考生去延伸答案。当然这也只是答案延伸的「冰山一角」。如果想要熟悉各种延伸思路,出了要上课,还需要考生每天的练习,让说口语变成一种习惯。那大家头疼的卡顿问题,也会慢慢消失。


个人经验觉得不值、口语是一个输出、一个你基本能力的体现、高分多是靠交流得来的、好的交流必然意味著英语的基本能力很好、能听懂、能组织语言、有自己的思维、而且雅思口语评分标准相对主观、所以如果想得高分、先把听力阅读提高、因为客观题多少分就是多少分、然后写作提升英语的基本能力、最后才是口语~


没有值不值得,找准目标,查漏补缺!努力达到目标分即可


如果口语差,肯定要把时间花在口语上面。


值!


看你院校的要求,某些国外大学对于写作和口语单项有分数要求,其他院校只要求总分数及单项小分的最低分。如果对于口语没有额外要求的,建议可以将复习重点放在阅读和听力的提分上


你阅读听力提分再快 总分再高 学校也会要求你小分的 而你总分高的话培训班就可以拿你成绩宣传了 仔细品哈哈哈哈哈


值得


看你需求吧,我当时口语只要6分就行所以每次基本就花了考前一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