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巴数,又称150定律,是1990年英国人类学家罗宾·邓巴提出的,具体指人类在维持社会稳定关系时大脑的认知极限通常在150人左右。因为负责处理这些高阶认知的是我们大脑的新皮层,而它的处理极限能力决定了我们可以「舒服的」保持大约150个稳定关系。

当我们大脑遵循著古老基因内所存在的定律时,我们的现实世界在无限发展著「社交网路」。「社交网路」一词最初起源于 J·A·Barnes。 而社交网路的大小同样援引了邓巴数,并且进一步的实际定义了一个社交网路的大小,最大约为150人左右而平均大小约为124人左右 (Hill and Dunbar, 2002)。

而今天丰富的社交网路已经可以几乎可以替代「非接触型」的社交行为,尤其是疫情之后,网路社交已经开始承担大部分传统社交的作用。在通信与互联网极为便利的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被无限地缩短了,而这也直接导致了一个问题,即使刚出世便主打「熟人社交」的微信也逐渐沦为了社交表演的名利场,甚至是令人生厌的工作沟通工具,让你的上司可以24小时无间断催命,毫无个人空间可言。

个人空间位置和人际距离

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豪尔(Edward Hall)划分了四种人际距离,从小到大分别是「亲密距离」、「人际距离」、「社交距离」和「公众距离」。亲密距离是亲密无间,适合亲人、很熟的朋友、情侣和夫妻,两个人可以轻松的贴在一起,看向彼此的时候眼睛甚至无法聚焦,看不清对方的面相。而熟人聚会的,的友好交谈人际距离大约是一臂之遥,或者两人坐在沙发上对面而坐。社交距离比一臂之遥稍远,适合商务会谈,或者陌生人之间的交谈。公众距离则是陌路人之间在公共场所感到舒服的距离。

在后来针对豪尔理论的心理实验表明,每个人对距离的感知会受到焦虑情绪的影响。当你感到压力大、焦虑升高的时候,你需要的个人距离会随之扩大。

所以一个人的自我空间必须建立于心理安全感之上,仅该个体情感上已经接纳的人才能与之分享。

社交舒适意味著尊重个人空间

人类的群居性决定了人总是需要和别人交往,并建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在与人互动的过程中,我们还需要保持尊重个人空间位置和安全的人际距离。心理学认为,任何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己把握的自我空间,这个空间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把握自己的生活,从而产生更好的生活方式或产出意想不到的结果。而这一空间同样可以让别人认识到你的社交风格。

我们的个性塑造了我们不同的社交风格。

性格外向的人会在聚会的场合上大发异彩,经常能听到他们的慷慨大笑。他们自信,喜欢支配,迫切的需要朋友伙伴。他们的不会藏著自己的想法,即兴的说话能搞得像演讲一样,他们宁愿和别人产生冲突而不愿意自己一个人感受孤独。他们通过外界来获得能量。

相反,性格内向的人可能具有很强的社交能力,也可能喜欢参加聚会,但过了一会儿他们希望自己回到家中。 他们宁愿将自己的社交精力投入到亲密的朋友,同事和家人中。 他们喜欢倾听,在讲话前先思考,而且常常认为自己用书面表达的方式可能胜于交谈。他们倾向于深入的讨论,而不是左右逢源的闲聊。他们通过更深层的自己获得能量。

内向的人不是不好的或行为不当的意思,恰恰相反,他们大多数人都是非常和善友爱的一群人。在这个信息喂养的年代,在大众审美的筛选下,我们以为在闪闪发光的人都是外向的人。而我们大多时候意识不到,内向的人同样主宰了这个世界。

所以不愿与人深交是正常的,而经常与人深交才是值得警戒的事情。


不是什么人都值得深交,也不是什么人都愿意和你深交,只要自己过的开心,其他的随缘吧


我就是那种和别人深交不了的人,对别人总是很和气,不喜欢和别人起冲突。但是一有人邀请我,我就习惯性拒绝,回头望,感觉自己没有什么深交的朋友,感觉有点悲哀,甚至是孤独,很不好的感觉。可能是没有安全感吧。


不用改变,顺其自然。当你遇到合拍的人,或者说志趣相投的人,自然而然就会愿意跟ta多交流啦。


我觉得不需要改变,一个人独来独往的,可以把每一件事和每个人的做法和说法看得透明,这种类型的人可以自己一个人思考问题,思路清晰,不会去做一些无用的行为,更会在重要的时刻表现出自己的才能与技术,让人惊讶,只有心情不好和冲动的时候才会做出自暴自弃的行为,其实我就是这种类型的人,当有一个人每天每夜说你,在背后跟别人议论纷纷自己的事情,其实这些都不用生气去回应,但是一次又一次的忍,到最后脾气暴躁去骂,去挽回个人的名誉和自尊。其实独来独往性格的人挺好的,不需要去改变,因为觉得以后可以冷静去解决问题,除非到忍无可忍的地步,才会那么冲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