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所求书籍,以求其广度(即各种各样社会现象及其间关系,源流)为主,深度可兼而有之,尽量不要刻意曲笔,要似论文似的「直白」。最好密切关注当下中国大陆社会。


问题太幼稚。

答案是:没有

真有这样的书籍,早就被封了,早就秘密成为高层的内部研究读物了,会给你看?

下面回答什么吴晓波吴军南怀瑾的,不用理会,都是一群文盲!吴晓波吴军南怀瑾哪一个不是搞笑的?

南怀瑾小学都没毕业。


看现象就看吴晓波系列

看历史+变革就看吴军系列

看源头就看南怀瑾全套。


给你提几本书,有的看过有的没看过,你自己去判断。

《中国西部报告》、《城市中国》、《棚户区生活史》、《双城记》——不是外国的小说,是关于北京和上海两城的,作者应该是郑也夫或者边燕杰。

《中国社会分层实录》、《我向总理说实话》、《当代中国肃贪实录》

《中县干部》——冯中旗。

《做工的人》——台湾李立青。

《蚁族》、《打工女孩》

《当前中国的贫富格局》——孙立平。

《城乡中国》——周其仁。

《中国的陷阱》


要不你看看王老师的书。《政治的逻辑》《政治的人生》,要看直接看制度设计者的想法,直接了当


《唯识》不仅可以洞悉中国,还能洞悉宇宙万物


推荐《开放中国:改革的40年记忆》

读书笔记

切入点:改革开发初期的青年与大学生群体

这本书一共从1977年-2017年,描述了改革开放四十年间,每年以当年具有代表性的具体的人物或事件为切入,以小见大;以小人物或大人物,涵盖了社会各个阶层的,展示出社会发生的变化,多条主线贯穿其中。

日常我们总会谈起,谁谁是官二代、谁谁是富二代,多少有些鄙视或艳羡在其中,可很少有人关注到官一代和富一代,据我了解,现在出于社会中层的这些人,多少是父辈中的天之骄子,或多是文革后的大学生群体,更多的是当时的乡村教师被提拔进入公务员体系;说到底,需要有一代付出过,更多的是接受更高级别的教育。

本篇读书笔记我们就从改革开发初起的青年与大学群体的思想特征进行切入,分别选定了1977年,1980年和1986年;

【1977年恢复高考改变了近5%的青年人生轨迹】

不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来说,1977年恢复高考都是一件标志著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大事。可能你无法相信,目前为全国最公平、严格的具有选拔功能的考试的---高考,在1966年6月,因为北京女一中高三(四)班学生写信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强烈要求废除原有的升学制度,在得到北京四中全校师生致信党中央响应后,6月18日人民日报发布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通知,通知决定暂停招生,以改革高等学校招考办法,废止现行办法,没错,是人民日报,《人民日报》同时还配发社论,称旧招考制度「是资产阶级政治挂帅、分数挂帅,是严重违反党的阶级路线,把大量优秀的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革命烈士子女排斥于学校大门之外,为资产阶级造就他们的接班人大开方便之门」。

「上学读书需要考试,上大学需要比较严格、全面的文化考核,这本是不言而喻的常识」,但是,这些最基本的是非观念在文革期间都被颠倒了,「四人帮」利用辽宁青年张铁生在文化考试时交白卷一事发难,把「白卷英雄」树为「反潮流的英雄」,再次掀起大批判的浪潮,广大青年的学习和上进热情受到无情嘲弄。这一套现在看起来如此可笑的东西,当时通过大肆宣传后却如此深入人心,以致让许多人觉得这一切天经地义。

如果回到那个时间点,你是某个想要通过公平的选拔考试,进入大学进行深造,可是上天无梯,入地无门。也注定了一代人中大部分命运无法改变,默默无闻,蹉跎岁月。时代造英雄,平民英雄也需要适当的时代。

1977年恢复高考,那一年的录取率只有5%不足,可谓高考录取率最低的一年,近几年的高考录取率可达到80%,年龄放宽,以至于一个班上最小的16岁,最大的已经结婚生子32岁了,有的已经参加工作,有的可能是中学的老师等。

机会永远留给有准备的人,本文作者留存了初一到高三的所有的文化课课本,并且在学校时,本身就学习刻苦,以致其十几年前学过的东西并没有忘记多少。最终,作者被四川师范学院录取;进入,大学后,本文作者有种劫后余生的感觉,特别珍惜当时的学习机会,本科还没毕业就被破格进入了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最终成为了教授学者,1977年高考前,只是一个普通的车间工人。

没错,是1977年恢复的高考改变了这些人的人生轨迹。

【1980年每代青年都曾迷茫】

谁的青春不迷茫,1980年的青年发出了他们的探讨,表达自己的困惑和迷茫。

1980年,《中国青年报》发表了一篇名为《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的文章,文章指出,社会公开宣扬的理想和道德在现实面前是那么苍白、可笑、缺乏说服力。由此署名作者潘晓得出一个结论:「任何人,不管是生存还是创造,都是主观为自我,客观为别人…只要每一个人都尽量去提高自我存在的价值,那么整个人类社会的向前发展也就成为必然了。「

但潘晓还是感到困惑:「有人说,时代在前进,可我触不到它有力的臂膀;也有人说,世上有一种宽广的伟大的事业,可我不知道它在哪里。人生的路呵,怎么越走越窄…」

潘晓的困惑也正是许多年轻人的困惑。很快,潘晓的来信引起了无数年轻人的共鸣。《中国青年》持续发表讨论文章,总共8期,一直到当年的第12期,共收到读者来信6万多封,有数千万人参与了这场有关社会伦理与人生观的大讨论。

这是一场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全民性大讨论,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青年接受的第一场思想洗礼。

就这样,潘晓,一个半虚拟的人物,一个追求自由、追求自我的勇敢者,一个与现实格格不入的孤独者,一个探求人生意义的困惑者,成为了1980年的最深入人心的人物。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困惑,每一代人又有比上一代人更加进步和成长的地方。曾经的80后,被贴上了各种标签「小皇帝」、「自私」、「垮掉的一代」等等,时至今日,80后已经成为这个社会的中流砥柱,最早的80后已经步入40岁了,89年的我也已经过了而立之年。

【1986年诗歌爆发】

在文革中被压抑了太久的情感、理想、抱负、对这个世界本真的认识等等,不能谈爱情等一切现在看来稀松平常的话题,革命样板戏中,主人公只能是高大全的形象,没有个人的感情的和家庭的感情,西方的世界文学经典为列为禁书.......

1986年,万马齐喑的10年苦难之后,一首清代诗歌充当了破败郁闷民族的心声,「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这一悲愤到斗胆劝天的诗句,频繁出现在中国的各大报刊,不仅直接鼓舞著被压抑多年的「人才」们日渐恢复的雄心,而在之后的民族精神恢复中,一年接一年,持续不断的,中国出现了一次横跨10年的,人类历史上最盛大的诗歌热潮。

青年思想变革

1978至2018年,这是一段我们曾经以不同年龄积极参与的历史,一个我们曾经以不同角色生活在其中的真实世界。

这40年,中国的复苏与开放如此充满戏剧性,它在经济上的成就如此充满魅力,它所取得的社会进步历代无双。但是,当我们试图对这个伟大的新时代进行总结之际,却发现它面对的并非总是一片讴歌与赞美,还有改革进程中的艰难与困惑。

面对这一前所未有未来的变革,我们选取了不同的亲历者,希望能通过这些人的讲述,深入考察这一段历史,记录盛与衰,权衡利与弊,评议长与短,分析得与失,探寻那些隐藏在表象之下的变革力量,学习并继承变革者的智慧和勇气。

不论对个人还是对国家来说,1977年恢复高考都是一件标志著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大事。

我还记得,1966年6月中旬,《人民日报》发出消息,北京女一中高三(四)班学生写信给党中央和毛主席,强烈要求废除原有的升学制度。紧接著,北京四中全校师生致信党中央,响应女一中发出的倡议。《人民日报》在6月18日发布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通知,通知决定暂停招生,以改革高等学校招考办法,废止现行办法,将来的办法是推荐与选拔相结合,要突出政治,要走群众路线。《人民日报》同时还配发社论,称旧招考制度「是资产阶级政治挂帅、分数挂帅,是严重违反党的阶级路线,把大量优秀的工人、贫下中农、革命干部、革命军人、革命烈士子女排斥于学校大门之外,为资产阶级造就他们的接班人大开方便之门」。

1973年的大学招生本来打算略有改进,在推荐、选拔、突出政治的原则之上加一点文化考核,这一点小小的变化在全国成千上万渴望进大学深造的青年中不知激起了多大的热情、多少的期望,因为他们除了勤奋好学之外,实在没有什么本事来满足「突出无产阶级政治」的标准。但是,「四人帮」连这一点稍微像话的变动都不能容忍。他们利用辽宁青年张铁生在文化考核时交白卷一事发难,把「白卷英雄」树为「反潮流的英雄」,再次掀起大批判的浪潮,广大青年的学习和上进热情受到无情嘲弄。这一期间积重难返,拨乱反正需要大手笔。上学读书需要考试,上大学需要比较严格、全面的文化考核,这本是不言而喻的常识,但是,这些最基本的是非观念都被颠倒了。

这一时期,「四人帮」炮制了一部以批判邓小平为主题的电影《决裂》,其中的矛盾焦点就是「什么人可以上大学」的标准问题。影片鼓吹的观点是,知识不但不重要,而且往往是负面因素,考核人的标准是「是否忠于革命路线」。影片主人公豪气冲天地举起自己的手,气壮如牛地说:「手上长满老茧,这就是上大学的资格!」这句话和这个形象,完全就是那一时期政治标准的象征。这部宣传「革命路线」的电影在全国发行,当时几乎每个人都熟悉它的观点和情节。这一套现在看起来如此可笑的东西,当时却如此有威势和深入人心,以致让许多人觉得这一切天经地义。我记得,当我向一个在大学担任系主任职务的亲戚询问自己是否还有上大学的希望时,他异常肯定地说:「你们还要上大学?想都不要想!」他指的既是政治形势和政治标准,也是年龄。在这些搞教育的人看来,年近30岁,早就过了读书的年龄。我听了他的话既伤心又寒心:在这些心地不坏的人看来,我们被耽误了,这一辈子就算完了。https://yuedu.baidu.com/ebook/c836657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4?pn=3pa=2

3、民生

《开放中国:改革的40年记忆》读书笔记-第二回

感悟:

切入点:改变人生际遇的2015年-全民股市狂欢

2000年以后的一些年份,对我们这些85后来说,可能更有人生的记忆;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你还记得这句话出自哪一年吗?

是前年吗?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的记忆有些模糊?

我来公布答案吧,是2015年一名中学女老师的辞职信中原句,当时听到这则新闻的时候,我才上班满一年,感觉充满的情怀和文艺气息。

对我老说,从2014年研究生毕业至今,时间在飞速流转。如果对2015年,你还有什么最突出的记忆,我想是哪一年的股票牛市以及后来的股灾,那个夏天,周围几乎所有的人都在讨论著股票,讨论著基金。

很清楚,当时,一位老街坊催促父亲感觉拿出10万元投资股票基金,说是保你能赚上5倍,我父亲对这些不懂的东西从来都不参与,所以也就没有参与到这场狂欢。

说说我自己吧,那年我刚参加工作1年,也没啥积蓄,只是在支付宝上买了一些股票基金,3万元的股票基金,大盘疯长的时候,每天都能赚上几百元,当时给我一种错觉,用不了太久,我就能实现财务自由了,每天光靠基金赚的钱就比上班赚的多了。

还是太年轻了,清楚的记得,2015年的6月份,周末的时候,和同事几个,下班去打麻将,那一天也是股灾开始的第一天,股票市场出现了千股跌停的场面,自己的账户几天间快把这段时间赚的钱都赔回去了。

之后的股市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故事了,一路下滑,中间还有几次谣传救市,「追涨杀跌」,一波波的韭菜交出了惨痛的学费,一些在上半年还自称股神的人,在7月很多都破产了,他们不想信这个行情会一直跌下去,在我身边就有一个资金近千万,最后在股票市场里赔干了的人。

有很多人最后走上了绝路,家庭出现了矛盾、离婚。

再次印证了那一点,股票是不可预测的,再牛的技术分析,在大行情的面前都是毛毛雨。

历时总是惊人的相似,间隔8年前的2007年,那一年就是一轮类似的国家牛市,我的亲戚在那一拨收割中,被割了韭菜,之后就没人在提及基金,完全赔了钱。

有人总结说,没间隔几年就会出现一次类似的大行情,总会有一群新的狂热者进入,认为自己可以在这一波中造富,熟不知,自己可能就是那新长出来的一茬新韭菜,等待被庄家收割。

推荐《开放中国:改革的40年记忆》

开放中国:改革的40年记忆京东¥ 51.00去购买?


在这里向题主和大家推荐张维迎教授的几本书,应该符合内容要求,我先简单介绍一下作者。张维迎教授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金光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市场网路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是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

比如下面这本《理念的力量》就涵盖了张维迎教授近年来所主张、研究的主要观念,书中论点涉及中国市场、法治、改革、未来发展等重要领域,列出了老师长期思考的影响中国社会的二十四个重大理念。这本书没有专业的经济学术语,而是用简单形象的类比说明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各类现象,解决国家的实际问题,是为普通读者撰写的经济学读物,也是获取正确的社会经济观念、理解中国社会经济和格局的第一手资料。

理念的力量:什么决定中国的未来 张维迎 读懂中国大事京东¥ 35.00去购买?

张维迎教授在八十年代即提出价格双轨制并长期坚持自由市场理论,对中国社会改革和社会观念的影响有目共睹,他的许多观点和预言已被事实所证明,他在本书中所提出的极具预见性的理念,相信也会为我们如何改变现实、面对未来提供重要的参考。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购买张维迎教授的【套装10册】系列:政府的边界+理念的力量+市场与政府+契约理论+中国经济+经济学原理+企业家等图书,比较划算。

张维迎【套装10册】政府的边界+理念的力量+市场与政府京东¥ 452.00去购买?

不差钱的朋友可以购买张维迎教授的精装版【套装10册】政府的边界+理念的力量+市场与政府+契约理论等书籍,看完收藏也不错哈,希望大家喜欢!

张维迎【套装10册】政府的边界+理念的力量+市场与政府京东¥ 944.00去购买?


数据可以洞悉社会现象,亲身经历可以洞悉社会现象。

别人书写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视角,不一定适合你。这种洞悉的书格局大的,不一定用的上,格局小的理解不了。

真想要洞悉的话,看毛选,看三个代表那些,看新闻联播,看经济学,金融学,社会学,心理学。

积累知识,增加阅历才是洞悉社会现象的正路,想靠看几本书就洞悉社会都是纸糊的深度,卖弄的思想。


分析的倒有好多,但也是夹杂了好多私货,至于洞悉,谁也不敢自称洞悉吧,如果真有所谓的洞悉,不是骗子就是上帝


可以多看,可以多看看苏立教授的书,他的书很多书都写得很见实


吴晓波,激荡系列


怕是还没出就被禁了,不许不和谐,你最好就是看各种新闻来判断社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