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餐》里有三首都是伍佰的:《世界第一等》《突然的自我》《浪人情歌》。

而这次《地球最后的夜晚》又出现了伍佰的《坚强的理由》。

毕赣为何喜欢用「伍佰」的歌?


感谢题主提了一个这么好这么有意思的问题!

我能想到的理由大致有三个:

1.伍佰的歌有上世纪90年代到世纪初的独特年代感,在毕赣电影塑造的时间幻觉里,音乐的作用占很大一部分。

2.《路边野餐》和《地球最后的夜晚》里,伍佰歌曲出现的时候,时间线都(隐藏地?)指向过去。《路》和《地球》里,都有2000年左右的故事,那时候伍佰是很红的,出现伍佰的歌曲在情理之中。

3.毕赣导演很喜欢伍佰的歌。(我也很喜欢!)

btw,已邀请毕赣导演本人来答题~


伍佰的歌有种倔强的自由感,现实的剥离感,无奈的模糊感。

因为导演是伍佰的脑残粉(他自己说的)

当然选歌的具体内容肯定是切合当下情节的


毕赣导演作为贵州人,《野餐》和《地球》两部电影都在贵州不知名的小县城丹寨拍摄,离毕赣家不远。

作为一个同样是贵州小县城生长的年轻人,我理解丹寨乃至贵州都是被世界遗忘的角落,经济落后,基本文化沙漠,没有人关心这里发生了什么,正在发生什么,这里的大部分人受教育程度低,内心也极其空虚,毕赣作为土生土长的丹寨人,在丹寨这个世界的边缘,用伍佰貌似五音不全,乍听难以入耳,其实饱含深沉情绪,极富想像力和余韵的声音来呼应丹寨的荒凉、废墟、空虚,恰恰表达的是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以此引起世界的共鸣,同时呼吁世界关注贵州和丹寨。


导演本来很讨厌伍佰的歌,但是他爸很喜欢。听著听著,他就发现了自己内心对伍佰的爱~惊呼狂热的热爱。导演认为伍佰的情感表达很直接,很有力量,跟现在那种扯犊子的妖艳贱货不一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听摇滚健康


我觉得跟一个人的生长年代有关,一个普通人十几岁时受到流行音乐作品的影响应该是最深的,因为那时候还是学生,最美的年华,青春懵懂,有时间有心思听音乐,70后拍电影可能爱用崔健,郑钧的音乐,80后可能是beyond,伍佰,导演89年生的十几岁时刚好是伍百最红的时候,将来90后拍电影了可能就喜欢用周杰伦,林俊杰,梁静茹,00后可能就是Tfboys,鹿晗,吴亦凡,蔡徐坤了!


可能他喜欢伍佰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