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因是什么,教训有哪些,现实意义又有哪些呢。


按照汤婆婆的说法故障可以与长五剥离,一方面不影响下个月的新一代载人飞船首飞,二来说明与一级发动机无关;

汤婆婆此前暗示星箭坠海,加之官方通报口径与坠海的长五遥二一致,可以判断应该不是三级出现故障导致未能入轨,而是直接坠海;

根据外围网友拍摄的视频来看,故障点应该是发生在一二级分离、级间段分离、二级开机后几秒,因此这次的故障多半是出在了一二级分离这个时间节点。由于此次长征七号甲采用了全新的集束分离技术,即芯一级连同助推器一同分离,因此多半可能是在这个环节出了问题。但具体是什么样的问题不是我们能判断的,也许是一二级碰撞,也许是分离振动导致结构破坏,都有可能。

最后说一下这发失利后对后续发射的影响。既然不是发动机的问题,婆婆也说了可以与长五剥离,那么下个月的新飞船首飞、七月的火星探测器和年底的嫦娥五号应该是不会受此影响的。但如果真的是集束分离技术导致的故障,那么长八的进度或许会多少受一点影响。但不管怎样故障不涉及发动机等通用技术,就已经是不幸中的万幸。东高地的年轻人一定能从阴影中再一次站起来,像他们三年前做的那样,像他们之前所有的前辈做的那样。


有两种避免的方法:

一种是从此以后不再发展火箭技术,然后逐渐被世界先进水平所抛弃。

另一种是早日归零,然后早日替代「三姨」,成为新一代的「劳模」。

我们怎么选择,关乎到炎黄子孙未来的发展。

以前,我们错过了辽阔的大海,如今,不能再错过这浩瀚的宇宙了。


进了赌场一直不输什么感觉?


失败是很正常的,下次必定成功。

长征七号成功发射两次,说明火箭发动机和发射方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不大,但毕竟是新型号,长七甲出的问题可能还是在所里,希望归零顺利吧。


我们的道路崎岖坎坷,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大海…


正常:新技术更新换代,必定有几次是要出事的。

问题可能出在演算法上,二级姿态。

愿早日归零!


失败其实是个好事,从小时候起,我国航天在我记忆中几乎从未失败,以前认为是好事,现在看未必。因为航天最终是要商业化的,而直面问题才可以有所创新,不至于只拘泥于成熟技术,才可能真正变成航天强国


长五也失败过,能找出核心问题是关键


螺旋式上升,不可能一直成功,积累经验,才能进步


给民营航空航天放条路是关键


新型号,风险很大。

如果是设计原因,是新状态引起的原发性设计问题,是组合匹配问题,是老设计的隐患问题,原因不同那么问题意义不同。

如果是工艺和操作问题,会影响其它火箭的。

我关心设计问题,究竟是设计能力问题,还是设计方法问题。是总体的系统设计不足?会不会是到设计师层面的问题,因为设计师工作的独立性,加上现在都是超负荷工作,没有人去校对,然后在后续测试验证中或者是测试覆盖性不足,或者是无法验证,或者验证等效性不足。

个人觉得现在设计师独立工作,缺乏团队校对和复核的问题,非常要命。很多时候,不一定能在地面测试暴露出来。

说白了,基础设计师严重缺乏,这是很要命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