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为什各国军队都装备了冲锋枪呢?


首先是自动步枪

最早让人们熟知的,列装部队的制式自动步枪当属B.A.R.勃朗宁M1917自动步枪,该枪使用的是全威力步枪弹,在某种程度上,是扮演轻机枪的角色。因为其使用全威力步枪弹,使得该枪使用时后坐力较大,为了保证全枪的结构强度,全枪的重量也不会太轻,如果大量列装显然不太现实。

B.A.R.

另一角度,二战时期各国的弹药后勤补给普遍受限,即使是最富的美国也仅能满足半自动步枪的弹药供应,至于其他资源匮乏(如日本)或工业基础薄弱(如中国)的国家和地区就更不可能装备全自动步枪了。

接下来就是突击步枪的问题。首先要知道的是突击步枪的诞生,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德国设计生产的Stg44突击步枪,而「突击步枪」这一名称也是源于希特勒。这一切出现的基础是德国率先发明了中间威力步枪弹,通过减少装药,减轻弹头质量,使得使用该弹药的武器能够兼具步枪的射程威力和冲锋枪的火力持续性与便携性。Stg44一投入战斗便发挥出巨大威力。怎奈此时的德国已显出颓势,再多的先进武器也挽救不了第三帝国的命运。在之后二战结束,两年后,苏联列装了AK47。

Stg44

应该来说,「二战为什么没有大量使用突击步枪」是一个不成立的问题,「突击步枪」这一构想本身就是二战末期的产物,再加上当时枪械设计理念的不同,国家工业基础的差异,突击步枪必然不会大量出现在二战的战场上。


  1. 使用全威力步枪弹的自动步枪(如BAR)后坐力巨大,自动射击难以控制,适合装两脚架作为班用自动武器。
  2. 突击步枪不是那么容易大规模列装的。第一,相应的子弹是用放大的手枪弹还是缩短的步枪弹?在性能达标的情况下还要保证弹药生产性。第二,突击步枪自身生产也会遇上生产性问题,美国拖到1944左右才能大规模生产比突击步枪结构简单一截的M1半自动步枪。第三,突击步枪的使用会影响到步兵战术条令。这些问题都需要长时间解决。
  3. 冲锋枪大规模列装的原因之一是枪械制造工艺上的革新使其能大规模生产。间战期冲锋枪成本很高,但是在冲压工艺的革新后出现了不少易于生产的冲锋枪:PPsh41,mp40,sten等。再加上使用冲锋枪的步兵作战条令也比较成熟,大规模列装势在必行。


用全威力弹的自动步枪?比如苏军战前搞的AVT?后坐力过大不适合全自动设计。SVT这类半自动步枪到不错,可惜战前最重视自动步枪的苏联(1940年逐步停产莫辛纳甘,转产SVT),战时为了步枪产量选择了恢复生产莫辛纳甘。

STG44使用的是中间威力弹,如果要装备全自动步枪,就需要更换弹药体系,这在战时是无法接受的。


因为没有。

哦不对,美军有,毕竟bar归类在automatic rifle,而且老爷们一开始也觉得这玩意儿的用法是边走边啪啪啪


自动步枪指的是使用大威力弹药能够全自动射击的步枪:

大威力弹药后坐力大,枪身震动剧烈,枪口跳动严重,如果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增加枪械的自身重量,但是重量增加后士兵的负荷增加,同时无依托射击更加费力,这样下来士兵和指挥官不会接受的。

大威力弹药重量相对大,由于自动武器的弹药消耗高,需要的携带量大,但是增加携带量后士兵的负荷增加,同样无法接受。

不止士兵的负荷增加,后勤供应的压力也会增加,单位重量内的弹药数量少,需要运载里更强的载具,或者增加补给次数,或者两者的都增加。

同样是上面的原因,原材料也要增加供应。

再看突击步枪,一般认为是使用中间威力弹药:

调和了弹药威力和重量体积之间的矛盾,但是消耗量不会缓解,还是后勤的问题。

因为是新弹药,需要生产和使用的上的磨合和改进,相对风险更大。

需要重新建立或者更改原有生产体系,转产新型枪械和弹药,转产期间会相对造成资源浪费,同时后勤要供应多重弹药,压力会增加。

还有继承的关系,一战后的轻武器弹药体系一般都是两大类,步枪弹和手枪弹,这两个都有大规模生产体系,所以装备自动武器也要从这两类中间发展,另起炉灶就会遇到上面说的问题,而且冲锋枪诞生于一战,是一种近距离的优秀解决方案,在间战期间各国都进行了很多探索,所以这是冲锋枪的战时被采用的优势所在。

另外就是使用的思维模式,二战前的思维模式和战后的思维模式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实际使用得出的经验教训,所以战后有识之士会转向中间威力弹药。

如果需要举例的话,制约德军突击步枪装备数量的原因不是枪械产能,而是弹药产能。


要大规模使用自动武器,你得能供应的上相应的弹药。

比如步枪通常备弹500发就够打一阵子了,而自动步枪或者冲锋枪,打一场战斗就得200发,打一场战役1000发都未必够。

说到底跟皇军一样,不用自动武器就是因为穷。


前线部队的炮弹供应都非常紧张,没有多余的运力给步兵运子弹。运来子弹也是优先保障机枪。


因为贵。


还没彻底研发出来,因为二战前及二战中研发的自动步枪使用的依然是全威力弹,对于自动步枪来说后坐力太大,同时重量也大不适合单兵使用,比如美国的勃朗宁自动步枪实际上也可以是当班用机枪使用,真正意义上的实用自动步枪还是二战末期的德军stg44使用了新式的子弹也就是减装弹,才将后坐力控制,为什么一开始不用全威力弹主食是对射程的要求,实际上战斗中200到400米左右是步兵的主要交战范围,但是当时很多人追书大射程所以一直用全威力弹,所以走入误区


一句话,因为中间威力步枪弹出来的时间太靠后,所以木有大规模使用,德国人开了先河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