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知乎被邀請回答...

莫非是當年喫涼皮的時候被發現了

記得高一時段走讀生,每天五點多放學肚子最餓的時候要走過通往車站的一段充滿罪惡的道路,我被那小小的小小的陝西涼皮攤位迷住了。每天放學一碗不要太美好。

有次在等待製作的途中下起的小雨,我拿出了放在揹包裏的傘,繼續等待,等涼皮做好我才反應,撐著傘就不能邊走邊喫了,我只猶豫了兩秒就把傘收回了揹包,端起涼皮,邊走邊喫,雨落在頭上,身上,碗裏,我感覺碗裏的湯汁越來越多的時候,突然有把傘撐起在了我的頭上!當時她彷彿踩著七彩白雲般發光,默不出聲的陪我走到車站。當我喫完後,沖揹包裏拿出傘說了聲謝謝時,我明顯感覺她身體有些僵硬。最後涼皮真的好喫,陝西涼皮為最。

謝邀。

你太殘忍了,涼皮是我家的貓。

…關鍵是我還沒想好要怎麼做,大家說是紅燒還是清蒸還是爆炒呢?

(生無可戀臉...)


適合我這種夏天食慾不振的人當午飯喫,涼皮肉夾饃再來瓶冰峯 絕配

哈哈,謝 @我是萌萌噠女王 邀請。

我對涼皮兒的感覺大家從我ID就可以感受到 。在西安呆了好幾年了,對西安的涼皮兒的感覺就是:失望!大寫的失望!

為什麼呢?

第一次喫涼皮兒是在家鄉的高中門口的小攤上,3塊5一份。涼皮切成細條,加上一些麵筋兒,調料,撒上幾大勺麻醬,然後再加上超多超多的黃瓜絲兒。。。夏天裡喫涼皮兒簡直不能更爽!當時小攤上可以按顧客要求放辣椒,那時候經常和同學比賽喫辣,最多一次加了十七勺。當時我們高中要上晚自習,我的幾乎每頓晚飯都是在門口小攤兒上喫的涼皮兒。

上大學來到了西安,本來是十分期待的,起碼大一頭半年一有時間就出去逛街,找涼皮兒喫。然後呢,越喫越失望。家鄉的涼皮兒雖然招牌叫做「陝西涼皮」,但進行了本地化改良,突出特點是放麻醬,放黃瓜絲,但在西安喫到的正宗涼皮兒,放黃豆,放豆芽,就是沒放黃瓜的,估計調料也有不同,反正在西安呆了幾年了還是喫不慣這裡的涼皮兒。每次寒暑假回家,我第一件事就是買幾份涼皮兒喫。對我而言,家鄉的「山寨」涼皮兒纔是最正宗的涼皮兒。

我想,喫慣了一個東西,很難改變的,那可是家鄉的味道啊。


我走過很多地方,最好喫的涼皮還是在新疆石河子。

它不只是對小時候味覺的一種依念。

在石河子人都知道,什麼東西能24小時營業 ,那就是拉麵和涼皮。

石河子人的主食 拉麵,米飯,饅頭,涼皮。

小時候上街必喫涼皮,酸奶。

我最很的一年 幾乎天天喫涼皮,各家不同味道的到處喫。

過年回家,父母大晚上跑半個城就為給我買幾份涼皮喫。性福啊

在四川來了 什麼都不想念就想念涼皮,之前發現一家店鋪新疆人過來做的 還行 只能說還行 我需要一口氣喫兩碗 在打包一份。哈哈


好喫好喫好喫好喫好喫好喫

想喫七彩涼皮,厚款的皮子,可以來寧波,我請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