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車的發展瓶頸是技術,在瓶頸的情況下,如果政府盲目扶持,只會讓更多的沒有研發能力的資本進入領域。


電動車要超越燃油車,就等人人住別墅,家家有車庫那一天吧。

每天回家往車庫裡一停,明天早上又是滿電,這體驗比每週去一兩趟加油站舒服多了。


「幾年」很難判斷,新能源受制於核心技術,而技術什麼時候突破,很難說,可能投資幾十億都試錯了,也可能一個實習生靈機一動就突破了,偶然性太大,缺乏嚴密的規律性作為判斷依據。

同時,從國家投入來說,目前新能源領域的發展,更多是留存一條後路和備選,而並不是真的國策所在。如第一段所說如果投入非常巨大到最後只能給科學發展證明瞭一條錯誤的道路怎麼辦?由此產生的巨大經濟、社會、政治成本是很難消化的。

石油目前尚未有枯竭的現象,歐佩克等產油國,鬆鬆緊緊,不斷用這個弦制約著包括中國在內的純進口國的產業發展。這一點,中國也無法完全擺脫,自然也就無法下定決心徹底拋棄燃油車。


這得看政策。

政策一日不禁止燃油車進入北京六環,電池車就一日不能超過燃油車。


需要電池技術的新的突破才能實現完全替代。

包括電池容量,溫度引起的衰減以及整車安全性等方面。


其實方法擺在那裡,但是牽涉利益方太多。

充電慢可以換電池啊,國家統一電池標準,買車租電池,加油站改成換電站。什麼你說不現實?煤氣罐用了多少年了?在不能保障管道煤氣覆蓋的時候有更好的方式嗎?

你買個汽油車家裡面還得接根管子裝個加油機嗎?那為什麼電動車非得用充電樁?

所以,不是沒有好辦法,而是牽扯利益相關方太多。何況現階段電力還是火力發電為主,新能源百公里耗電量摺合火電排放污染有人算過相當於9個油,什麼概念?就是最小的新能源污染都相當於2.5排量的轎車。這麼不環保的東西怎麼推廣,得等發電方式轉變了再說


靠行政強制,明年就行。

靠市場,30年以內都不行。

疫情和油價都不是主要影響因素,基本可以忽略。


新能源最難的就是要解決充電問題,還有汽車續航也沒燃油車長。

日本就是考慮到這個方面,所以一直都是致力於混合動力,純電動車的研發和生產起步得比較慢,哪天突破了上述的限制才能談超越和取代吧。


首先,經濟不景氣,油價是在下跌的

其次,僅僅是同一車型的電動車與燃油車的差價,就遠遠超出了電動車省下的錢。混動也是如此。

至於超過燃油車?銷量?規模?最直觀的指標就是加油站,哪天,不管是充電站也好,換電站也好,超過了加油站,那就算是新能源贏了。

至於幾年?取決於電池技術或者電容技術的發展


其實這種問題可以類比成你在2005年問蘋果什麼時候能超越諾基亞?在當時沒人能給出答案,只不過要等一個致命的技術或者機遇出現,那麼超越可能就是一瞬間的事。


原油價格維持在100美元之上,燃油車就立即少了。


根據最近的研究數據,預計2040年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能達到五千五百多萬輛。再參考一下2019年我國汽車保有量:2.6億量。

新能源汽車多少年能超越傳統能源呢,估計是時間太久變數太多,沒找到相應數據。


今年應該就可以看到大部分傳統車企全面轉型電動車


主要靠政策引導以及電動車的價格下探,最早電動小摩托剛出來的時候賣4000多一臺,大家沒幾個買的,現在滿大街都是了。

如果電動車能跟燃油車同級別配置一個價格,外加政策支持,社會配套的全面,燃油車也就慢慢沒有市場了。隨便一個電動車加速5秒左右總比現在1.2 1.3排量的汽車強多了。


別的地方不知道,廣州、深圳新能源車可以當主力車用了


只通過產品競爭來看不可能,新能源還有太多不方便的地方。歐洲是特別支持純電和氫能車的,碳稅也高。只能通過政府的力量強制讓新能源車替換燃油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