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源泉》主人公不论环境及境遇如何始终坚持做自己想做的事;比如王小波先生对理性的认识;比如《乌合之众》对群体的认识……


个人经历,说出来,仅供参考

我是自己构建的

起初只是个茅草屋

禁不起世事无常就像老天爷的天气,反复变化

第一次加固是在新华书店看到一本九型人格

当时感叹世界上居然有把人分成九类人格,太屌了,抱著书坐在过道看了一下午,没动过一下

至此我看人会把人归类,归到我认为的类别中去,个人认知有差异,不多加细述

我认为是进了一大步,在我的认知当中,看事情,看人都变得那么明朗了

第二次重建是在百度百科

没错,在词条中,有名词解释,其中包含了九型人格的词条释义

在某段时间,九型人格被推翻,并被公认,九型人格无法完整的的归纳,等一大堆的赘述

至此,我多年来的确感到其中许多奇怪与矛盾的地方

于是我紧急重建了我的思想架构

源自于百度词条中的世界观,人生观,等类似词条,我全都不漏的读完了

虽然很懵懂,觉得说的不够仔细,但大体上没什么问题,就这样一直当标准用著

还不时百度一些其他辞汇,加深理解

过久了发现自己活的很假,觉得那些理论都太过官方,令人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感觉,很多事情也感觉总抓不住要点

然后开始主动找书,豆瓣有top,我依次看下来,国外的不看,因为我们的目的是建立自己的思想体系,国外的社会与中国都不同,这就略过了很多书,自传一般也不看,比如写著某某自传啊,基本他人的自传对别人的帮助都不是特别大

其中我就看到王小波的书了,我在杂志上看过一篇很有赤子之心的短文,署名正是王小波,这点我印象深刻

然后跟著王小波走了一遍世界,我又发现了罗素,跟著罗素走了一遍,我觉得这些人写的我都能看懂,但是他们的思想体系,已经属于伟人级别了,先不说先天上资质的差距,就是别人所经历的事,别人所能够利用的资源,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拥有的,所以并没有任何的帮助

在我看来,如果有人肯为一个普通人写一本书,因为普通人肯定写不出来,但如果有人愿意帮助一般人,缓解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烦恼,或者高效的解决一些问题,我觉得这样的书才是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人格或思想体系的

而我在看完罗素的所有书后,只有一本幸福之路是为普通人而写,而王小波写的几乎都是自己对事情的感悟和看法,而不是一个普通人该持有什么看法,王小波他没写,他还在书中提到,「我的书是写给明辨是非的人看的,至于那些不能明辨是非的人,我还没打算写这样的书。」

除此之外,王小波全集中最后的结尾是,「要我的书成为嚣嚣尘世的正宗,这个想法我没有,也不敢有」至此,他的书就是一朵奇葩,你看完了他写的,最后来一句,我说的可能是错的,有点这种意味在里面,让人很难受,所以只能排除王小波的书

真正对独立人格和思想建设有用的书当属罗素的《幸福之路》以及《婚姻与道德》

这个有的是在同一本里名字为《罗素谈人的理性》,有的则是分开命名,为两本书


《黄金时代》

《亲密关系》


《东灵》

《西魂》

这两本书曾一度让我产生了自我怀疑,我自己甚至曾经把它列入了邪书之列。它们对我这个共产主义的接班人产生过巨大的震撼。如果有时间的话,一定要会一会这本书。


毛泽东选集


九型人格

乌合之众


《幸福之路》——罗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