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他體能訓練的異同,還有為什麼要追求這種專項,決定專項的原則是什麼。。。。。。學了一兩年,但是對於這個問題還是模模糊糊沒有一個確切的認知,問一些教練他們的回答也是言語模糊,得不到一個系統整體的認識,希望有前輩大佬可以指點一下,謝謝。


嚴格意義上只有5個衡量指標:速度、耐力、力量、靈敏、柔韌

而專項體能結構要求嚴格意義上又要求均衡性、整體性、層次性、動態性、穩定性,此外在均衡性方面還有補償性和非補償性。

其實系統的全面的講,任何一個教練都很難非常學術化的給你講明白,像常做的擊靶訓練,主要練習的是反應速度,而分解訓練、減阻訓練、變換練習和助力練習等又會練習你的動作速度,所以整體的體能專項呈現一個樹狀的分布結構,每一個大項下邊又都有很多細分項。

轉項力量,常見做的甩杠鈴片、空桿或者負重平推,是為了模仿直拳發力過程,而像蹲起側踹,更多是為了耐力訓練和力量訓練中的爆發力,提升你抗乳酸能力的同時,也能幫你更好掌握這個動力鏈。

以10年河北省散打隊的體能考核標準為例,像60米單足跳為了測量優勢腿,其目的就是為了建立自己的體能分布模型後,有所側重的建立得意技,像我就比較擅長前腿側踹啟動和前腿高鞭啟動,這就是我的得意技。

很多教練其實運動水平很高,理論也不是一點不懂,但他嘴笨,然而其實嘴笨並不影響他教學,這玩意還是離不開手把手教,雲學習的最終結果就是理論知識可能懂得很多但應用不上,自己開創新的對應素質的訓練方法,效率太低。目前任何一個專項體能訓練的單個動作練習,通常是數萬個練習動作的最優解,然而即便是格鬥的專項體能,也是與技戰術相交融的,很難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在練習中思考和摸索。

最後個人建議不要看一些雜七雜八的書,如果真的對訓練理論有要求,可以嘗試看一下《運動訓練學》《人體解剖學》等體育運動科學的教科書,你會發現某些大V的書只不過是這些書的彩圖版。


格鬥體能是服務于格斗攻防能力提高的體能訓練系統。

格鬥體能是更全面的人類「生存體能」,因為除了全面均衡的力量速度耐力外,應激體能素質的閃避、格擋、接抱等素質將增加人體對抗各種突發災難和暴力侵害的防身能力。

簡單講,比如練一段時間普通的力量或者耐力,去測,拳法擊打力和拳速降了,甚至格鬥動力鏈不緊湊了,就是體能練錯了。

格鬥專項體能。包括格鬥專項力量,速度,耐力,應激,平衡,柔韌六大體能素質。還有體能模式(不展開,看我今後的著作)。代謝類型是力氧結合代謝(包括格鬥速度力量爆發力,格鬥力量速度爆發力,以及格鬥一般有氧耐力及角力耐力)。

1、就說力量,格鬥包括六種力量,都要練。

基礎力量要練,但到達相應指標就要以專項力量為主。

格鬥所需的六種力量都要練。包括:

動力力量:攻擊技術的專項力量。緩衝力量:受身技術,格擋技術與抗擊打所需的力量。靜力僵持力量:纏鬥角力,摔投僵持與關節技攻防角力所需的力量。蓄力力量:肌肉超等長收縮,長程發力的重擊力量。速度力量爆發力:打擊技所需的爆發力,格鬥專項彈跳力。力量速度爆發力:摔投技和某些關節技所需的爆發力。

2、格鬥的速度以技術動作速度與移動速度為主,反應速度在訓練實踐中被安排在了格鬥應激體能素質訓練中。

3、格鬥的耐力是包含了力量耐力,角力僵持耐力和爆發力耐力的複合耐力,不是簡單的長跑耐力。

單舉一個格鬥力量耐力的例子:

是力量耐力,而不是一般耐力。必須每次輸出大於等於一倍體重的耐力才有意義,大於等於一倍體重,代表著單次的殺傷力有效性,耐力代表著持續。

高手的格鬥比賽,主要時間在打空拳,一場MMA高手的比拼,15分鐘(3 回合)或者25分鐘(5回合),至少發出幾百拳以上,而能夠打到對方身體的可能只有十分之一,而可以打出硬直和KO的拳,一般只有個位數。這就必須用出拳的力量耐力對抗概率的客觀存在性,因為對方有良好的閃避、格擋、接抱應激體能素質。順便一提,高手打菜鳥就不太需要力量耐力了,因為菜鳥沒有良好的閃避、格擋、接抱應激體能素質,更沒有良好的格鬥專項力量耐力。

以爆發力耐力性引體向上為例,作為訓練拉力肌群的爆發力耐力,在MMA及戰術格鬥纏鬥和摔投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拉近對方和拉力控制把位也是要重複去輸出的。

4、格鬥的柔韌是符合格鬥發力的關節活動範圍柔韌,過度的柔韌會影響格鬥的發力,較差的柔韌無法完成格鬥技術動作(比如轉身後擺腿,地面下位橡皮式防守等)

5、格鬥應激體能素質包括:體能模式轉換應激,攻擊組合應激,抗擊打應激,閃避、格擋、接抱、擺脫、控制應激體能素質訓練。

6、格鬥平衡可以附帶在以上訓練中練。

本人寫過的《打造格鬥的肌肉》有比較全面的介紹。

書中部分推薦語如下:

打造格鬥的肌肉 格鬥功能訓練 推力基礎力量 單人訓練京東¥ 90.45去購買?


運動員的競技能力構成思維導圖。

體能是所有的技能的基礎,這就為什麼部隊的軍人要進行大量的超負荷的體能訓練,因為只有體能作了保障,後面所有的技能才能發揮。

專項體能與非專項體能,如果你平時每天都是跑五公里,練的就是非專項的體能,因為跑步和擂台競技的格鬥方式不一樣,你不能在擂台一直跑步五公里。等你快到了比賽的時間,你就要練與比賽近似的體能動作,例如拳擊是打三分鐘,教練會安排三個運動員,每個運動員會和你打一分鐘,這樣的車輪戰,迫使你的體能跟上,這就是專項體能。

或者,安排六個人和你車輪戰,第一人個打你30秒,你只能不接觸防守,不斷的移;第二個人打你30秒你只能往前硬抗,不能反擊,不能進攻;第三個人打你三十秒,你只能打反擊,第四個人你只能打迎擊,第五個人你只能摟抱,第六個人你只能拚命,沒有任何戰術,你只能往死里打。

這後面兩種體能就是專項體能,和比賽的內容越是近似,越有利於你的比賽。

而平時的跑五公里,也是體能,但和拳擊擂台的比賽在動作的動作軌跡,運動形式上就有區別。


卧推與葯球前推的區別 自己慢慢想


我也很想知道,但是真正懂的應該是那些頂級格鬥俱樂部的體能訓練師吧。而且根據項目不同所謂專項體能訓練也應該不同。摔柔可能更需要絕對力量,爆發力。再比如一個選手很依靠力量那他的專項可能更偏向力量比如喬治福爾曼。也就是個人風格與理念不同所謂的專項訓練不同。格鬥對人的體能要求很高因此要全面,個人風格不同因此應該有所差異


格鬥專項體能包括很多項目。協調,腳下移動能力以及爆發力,耐力,腰腹核心,心肺功能等等,格鬥專項體能相對全面,不像普通體能項目相對單一,是圍繞某種格鬥項目全面提升身體的各方面素質,所以叫做格鬥專項體能。比一般的身體素質都要全面。當然,也會相對累很多。


按我過去經歷,格鬥和別的運動在體能最大區別就是體重,體重,體重

並不是說按照比賽項目越重或者越輕就可以,格鬥很魔幻,去弄重量級內最重,還可能在不同級別反覆橫跳,體重一直在極端變化,就是去65公斤那麼體重最接近65公斤最佳,打60就拉到小於等於60以內,然後可能又要去打70,再弄回小於等於70。重量永遠是第一考慮的

能強拉體重還能保持狀態的指導就是好指導

簡單說就是能做到有限的體重根據個人優勢分配全身肌肉和脂肪,弱化一部分肌肉,然後還能確保精神狀態。

一個月提升一個或者拉下一個公斤級狀態經常是極差的

為了連續參加不同級別,避開強敵或者湊分,是必須的。

比如我的隊友在兩個月經歷了48,52,60三個級別的比賽。


總算碰到一個我喜歡的問題了

總結放前面,就簡單說吧。

格鬥就是無氧混高強度有氧

多跑步(心肺訓練),高強度間歇混高中低強度有氧(運動模式訓練),運動後合理的營養供給(運動後補充蛋白質和精緻碳水、果糖)

我們基礎有了但是適應不了這種工作模式,就比如我跑馬拉松這個體能夠好了吧,我上擂台也打不了幾個回合。供能模式不同需求不同有的只是基礎儲備,就像健美力量舉一樣的有絕對力量沒有針對性的動力鏈和爆發力訓練也是打不出重擊的。

首先三大供能系統

1.ATP-CP(磷酸原)(爆發)

這個供能系統有兩部分組成,一個是ATP(三磷酸腺苷),一個是CP(磷酸肌酸)。而CP是來合成ATP的,其他兩個供能系統也是,因為只有ATP的供能是最快的。CP是由一分子的磷酸和一分子的肌酸組成的,當它在肌酸激酶的作用下會變成ATP和肌酸,也就是CP→ATP+C。而ATP分解後會成為二磷酸腺苷和無機腺苷,即ATP→ADP+PI+能量。此外,ATP分解後形成的ADP可以在腺苷激化酶的作用下合成ATP,即ADP+ADP→ATP+AMP。這個供能系統在全力運動6~8秒就能量耗盡,所以就需要其他的供能系統來合成ATP。

2.糖酵解供能系統(無氧代謝)(無氧持續輸出 轉化成ATP)

糖酵解供能系統的主要分解糖。這個過程需要無氧的環境下運行。糖酵解供能系統在氧化糖後會產生乳酸,這會抑製糖酵解供能系統的供能,所以糖酵解供能系統的持續時間大約是全力運動2-3分鐘。因為供能需要糖,所以它的供能是這樣:肌糖原(或葡萄糖)+ADP+PI→乳酸ATP。

3.有氧氧化供能系統(有氧持續輸出,轉化成糖類)

有氧氧化供能系統需要氧的參與,所以在低強度長時間或者休息時這個供能系統才可以參與。有氧氧化供能系統會將糖、脂肪、蛋白質分解,但由於蛋白質是恢復和構造身體的重要材料,所以它會較少被分解。因為有氧氧化供能系統沒有乳酸的抑制,所以此供能系統可以功能很久,在30分鐘以上的運動佔主要的供能系統。它的供能過程是:氧氣+熱能源(糖、脂肪、蛋白質)+ADP+PI→ATP+廢氣

以上為百度複製的,侵刪。

三個功能系統並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聯繫互相關聯混合供能的。

拿拳擊舉個例子吧,首回合我們一套進攻下來就是混合供能只是比例不同,拳擊比賽前半段用到最多是糖供能,運動員在以90%一95%最大攝氧量以上強度運動時,糖供能佔95%左右,當我們肝糖原和肌糖原消耗完了身體就會加大有氧供能的比例了,所以我們去要做是盡量擴大我們三大供能系統儲備。

第一個ATP系統,決定的是你爆發,所以我們針對的訓練應該是爆發力訓練(這個自己查吧,我就不細說了細說就寫不完了),注意一點爆發力訓練一般是休息2到5分鐘(熟練後可以縮短到90s)ATP的恢復時間。

第二個糖原系統糖原的存量,決定你高強度無氧能力的時間,這個是可以通過合理的運動補充到極限的存量合適的運動存量應該也會上升。

第三個有氧供能,這個是決定你的持久能力(打十二回合的能力),回合休息,防守都可以高速參與的,其次提高擴大最大攝氧量有氧能力越強乳酸(這個自己百度吧,第二天的酸痛在延遲無菌性炎症)清除越快。

簡單來說就是多運動做有氧運動(拳擊屬於無氧混有氧的模式),做無氧爆發力運動完吃精緻碳水(充肌糖原吃果糖充肝糖原)這邊我就不細說了。

供能系統這邊講完了

接下來就講呼吸,呼吸這個東西很簡單有氧就是緩慢深呼吸,間歇就是間隔快速深呼吸(這東西自己配合節奏拉遠了用長跑的緩慢深呼吸也行),呼吸這邊要十分注意,要有序的呼吸不然就把心率拉上去,你就變成高強度無氧了很快就會沒體力,腹腔壓力也下降也更容易被擊腹ko,這個東西根據自己節奏去掌握。

感知心率這點非常要注意一般心率要控制在無氧和有氧的邊界,進攻時是無氧,防守閃躲時候是高強度有氧,這個建議你買個手環或跑表做間歇衝刺跑,你就可以根據呼吸大致知道自己心率了這樣可以更好的安排戰術。

運動模式,格鬥都是屬於無氧混有氧的,所以我們訓練也要著重訓練,衝刺跑50,100(組休60到90秒)也可以沖50跑150米這樣訓練模擬攻防轉換,高強度有氧,長跑變速跑,步伐(繩梯),閃躲,空擊等等,低強度有氧這個也是要做的這是基礎就和絕對力量一樣,格鬥要做的就是心肺訓練和抗阻力訓練(運動模式訓練,基礎力量,綜合體能,動力鏈訓練)。肌耐力和爆發力太懶就不講了,我太容易偏題了表達能力也弱,我怕我能寫成一本書,反正也就是科學訓練就完事了。

其實還想寫很多可是太懶了以及很多名稱記不住,自己表達能力也偏弱(我可能是知乎最低學歷了,中專學歷≈小學畢業,初中也沒好好上,中專也沒什麼文化課)你們看著理解吧。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