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说过我喜欢看野史,她直接开始批评我……


历史是由人书写的,李陵(李广的孙子)在《史记》和《汉书》两本史书中记载评价各有不同,说明什么?再公正的史官也避免不了将个人观点记载在史书中。

而野史走的路有点类似于八卦周刊,为了博人眼球,什么都敢写,各种历史人物的风流趣事,阴谋诡计之类的,所以很吸引人,但是真的不能当学习历史的资料去看!

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已经发生千百年的人和事我们没办法去判断真假对错的,所以才有了那么多天马行空的穿越小说和电视剧,我们也只能通过借鉴不同史书来了解历史,所以我个人认为,只要不是像把《三国演义》当成《三国志》去看,真正喜欢历史的人,正史和野史都有一看的必要。

但是不能读死书,需要加上自己的判断,多方取证,互相验证,才能得出结论,而不是因为野史记载的有趣的人和事,就忽略了正史的记载,毕竟正史才是官方正规的记录!


钟摆:正史和野史,看正史的为什么觉得野史是轶事??

www.zhihu.com图标

搞清楚我这个回答里提出的问题,?这个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你这问题问的不清楚啊。

你喜欢看野史,那是当做什么来看的呢?

你要是当消遣当小说当文艺作品来看,那没啥,随便看。

你要是当历史来看,觉得野史就是历史上发生的事情……

我觉得还是算了吧。


没有对错

只是一味关注齐东野语式的野史,草灰蛇线的民间传说,忽略正史,看事物不全面,会走样。

中国历史不是老百姓写的,城里不贴榜,乡下瞎胡嚷。

关羽就是师级干部,野史和传说他是战神,是财神,是义气的代表。这差距大了


喜欢看野史没什么不对,只要你不把它当正史说就行了


先区分下什么是正史,什么是野史吧。

说的简单一点,官修的是正史,民间记录的都算野史。

对正史而言,以《史记》为范本,基本都采用记、传、表、书这一个体系来记录,完整性、准确性相对靠谱,广度够,但深度不足,限于篇幅与写作习惯,很多没办法细述。

野史都为个人著述,会有不少正史没有的历史细节,可以作为正史的补充。但写的时候因为没有人监督,都是作者一家之言,容易放飞自我,可信度需要推敲。

所以在引用材料的时候,还是要注意考证的。

(举个例子吧,郭沫若的《甲申三百年祭》中猛吹的主角李岩,结果被顾城在《李岩质疑》中打脸,考证后得出李岩完全是虚构的结论)

先贴一段《如何阅读一本书》里的内容吧:

看书还是要有自己的想法的。


这么说吧,读历史不能只看单一的某一本史书,而是要看多本,将大事件结合在一起,再结合自己的推理去看。

历史书毕竟是人写的,所以多少都有些偏向,无论官修史书还是野史都是这样,只是程度问题。

但是通过多本史书的对照是可以还原绝大多数大事件的。

当然你要是把野史当小说看那确实无所谓。


这没什么不对的。

野史可以当作小说来看,不可当真。平时跟朋友聊的时候也要注意说清楚你说的是野史。或者只跟有兴趣的人一起聊。

野史就跟小说一样,有的全是编的,有的则是基于一定的现实。所以你应该分得清什么是正史什么是野史。

只要做到以上两点,没有人可以指责你。

而且我觉得一个人做的事对错与否是根据法律来判定的。如果一个人没违法,去评判他的行为,是主观的,只能用觉得好与不好来形容。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