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胰岛素泵10余年的患者,应该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

先来抛出观点:

优点:疼痛更少,肚子大腿皮肤会好一些,血糖控制更加稳定,生活更加灵活(不用一定的定时定点定量吃饭),可以适当吃零食,甜食,饮料,不用随身携带胰岛素笔和药物。

缺点:贵!皮肤感染可能,堵管后血糖升高,血糖可以自己控制后生活习惯收不回来胡吃海喝造成血糖不稳定。身上背著泵运动不方便。

正文: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问题出在胰腺无法分泌足够的胰岛素所以才需要胰岛素注射,注射胰岛素有很多种模式,常用的每天1针长效+3次餐前,每天2次70/30加或不加中午的一次短效都是最常用的方法,各种方法要的结果一样,都是血糖的稳定。不同于正常人可以根据血糖的高低自动或多或少的随时分泌胰岛素,一型糖尿病病人或者口服药物无法控制的2型糖尿病病人无法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分泌足量的胰岛素,所以我们先了解一下正常人是如何调控血糖的。

对于正常人,有一套完整的血糖反馈调节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如果血糖上升了,胰腺会接到信号,然后自己努力工作多分泌胰岛素,如果血糖下降了,胰腺会接到一个相反的信号,胰岛素不再分泌,胰高血糖素分泌从而使血糖上升。

同时应当清楚的知道胰岛素的作用。胰岛素的作用是使血中的糖进入细胞转化成能量或者转化为糖原,蛋白质,脂肪等储存或者利用,葡萄糖被用掉了,血糖就下来了。也就是说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来源于葡萄糖的能量要依靠胰岛素驱动进入细胞。

对于正常人,外部因素中,血糖上升的因素是吃饭,血糖下降的因素是运动和日常消耗。所以每天人胰岛素分泌有一个基本的规律,可以把胰岛素分泌分为2大类。第一类先称为背景剂量,就是一直在分泌的,这部分的作用在于促使葡萄糖转化成能量而使人有劲。第二类我们先把它称为大剂量,大剂量的作用是吃完饭或者零食饮料后血糖上升了,需要很多的胰岛素使血糖下降,这时候胰腺会分泌一大部分胰岛素来使这部分血糖一些变成了能量,多余的部分变成其他物质储存起来了。两类胰岛素有什么特点呢,对于正常人而言,第一类胰岛素24小时内基本上是稳定的,睡眠的时候需要能量小,背景胰岛素量就小一点,白天活动需要能量多,胰岛素多那么一点点,同时因为一些其他复杂的机制,早上5-6点和下午4-5点背景剂量会多一点,这些每天相对稳定的背景剂量保证的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第二类大剂量胰岛素,是根据吃东西多少来定的,三餐吃完,或者吃了零食饮料,身体会给一个大剂量用于消灭食物产生的高血糖,这部分剂量的多少取决于吃了多少东西以及这些东西的含糖量和升糖指数。

而对于糖尿病病人,胰腺无法得到正确的血糖升高或降低的信号通知,或者胰腺得到通知了却没能力分泌足够的胰岛素,造成的血糖居高不下。根据正常人的特点制定胰岛素给药方案最好,但是常规模式下我们没办法做到随时给胰岛素,随时调整胰岛素的多少,所以有一些固定模式,比如前面提到的1针长效+3针短效的方法,长效胰岛素释放的很慢,可以在一整天的时间缓慢起作用,这个起到了背景剂量的作用,而三餐前各给1次短效,起到的是大剂量的作用,用于抵消吃饭后升高的血糖。但是每天打4针有点多,有点疼,所以有很多新的胰岛素制剂提供了不同的释放特点,可以配合使用

比如前面提到的第二种方法,70/30每天2次。70/30胰岛素给药后有两个作用高峰,同时其他时间缓慢释放,早饭前给药的话背景剂量缓慢释放,早饭午饭后会有2个药物高峰,晚饭前再给一次药物,就能满足每天的背景剂量和3次大剂量了。

但是对于这些种种给药方式都有个问题,不够灵活,剂量不能变化,这就要求每天吃饭量,吃饭时间,运动量,运动时间相对固定,才能保持最好的血糖稳定,这也是糖尿病治疗中规律饮食和规律运动重要的原因。

然后看胰岛素泵的优势。以最为常见的胰岛素泵为例,动态血糖仪+胰岛素泵智能自动调节给药的先不算。

胰岛素泵是连续皮下给药的,软针或者硬针埋在皮下,随时给药,随时控制剂量。调节的时候有两个主要参数,一个是背景量,泵每1-5分钟给一点点的设定好剂量的胰岛素量,保证每时每刻都有胰岛素可用,这个模拟的是正常人的背景量。另外一个是大剂量,每次吃东西,不管什么时候,可以自己随时给一个自己算好的剂量,用于抵消吃的东西带来的血糖升高,这个模拟的是正常人的大剂量。发现没有,这种模式和正常人几乎一模一样,唯一的问题是现在绝大部分的胰岛素泵需要自己来控制剂量,机器不会根据你吃了多少东西自动帮你算出需要给多少胰岛素,这个需要自己根据自身血糖规律自己判断(时间稍久了以后这个不难)。

这样胰岛素泵给药和人自己分泌药物可以做到一模一样,血糖控制当然更加稳定。

更为重要的是上图中黄色部分的几次大剂量给药,我们可以发现我们能够自己随意的决定吃饭的时间,吃饭的多少,运动的时间,运动的多少以及可以吃零食。虽然吃多少东西给多少胰岛素需要自己根据自己情况计算,这中间可能会产生给药不足血糖升高或给药过多出现低血糖,但是至少胰岛素泵给了我们选择的权利,规律饮食规律运动下用常规的剂量血糖可以控制非常稳定,特殊情况下可以灵活处置,比如吃零食,计划外的运动,长时间的吃饭(比如喜宴)等状况。

但是也有缺点。

1.一次打针可以用4-7天,大部分时间受苦少的,但是长时间埋针可能造成皮肤感染,感染后疼痛加重。

2.身上一直带个东西有时候不方便,虽然绝大部分时候不疼没感觉,但是撞到了针歪了或者出来了就疼的厉害,不过注意点也不怕

3.意外情况造成无法给药,包括在外面针撞出来了,胶布敷贴松了,堵管了,平时还可以,及时发现及时更换补救没问题的,一点点不方便,但是如果晚上睡觉出现的话比较麻烦,因为胰岛素泵为了起到更好的控制,使用的胰岛素时效非常短,如果夜间断药了,可能长时间缺胰岛素作用会酮症酸中毒。

4.运动不方便,游泳的话只能拿下来,篮球足球这些也要摘下来,其他运动出汗多的话怕胶布松动造成针脱出来

5.我记得有一个大部分胰岛素泵用户的规律,我自己也符合,刚用泵的时候小心翼翼,吃饭规律,用药规律,血糖控制的非常好,第二个阶段自己掌握了自己吃不同东西血糖上升的情况以及给多少剂量能够压下来后开始胡吃海喝,解放了当然就乱吃了,大部分时间还可以,但是偶尔会血糖波动,天天冰淇淋蛋糕啥的,偶尔给药量不足了总归可能血糖高的,这个阶段生活质量极高但是血糖有点不稳定,第三个阶段又开始小心翼翼了,为了血糖的控制不乱吃,偶尔吃吃甜食控制的好就没问题,这个阶段以后血糖,生活之间就都很好了,但是就怕有些人(我认识一些)在在第二个阶段出不来,生活质量上来了,血糖基本上稳定,就胡吃海喝停不下来,血糖总归偶尔忽高忽低,有点吓人的。

虽然有好有坏,我自己作为一个70/30r每天2次打了6年,胰岛素泵用了十几年经验的病人来看,我个人来说胰岛素泵使我的血糖状况更加平稳可控了,我自己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不一定能每天准时准点吃饭,胰岛素泵也给我带来了极大便利。

但是!!!!!!!!!!!划个重点

不换用什么方法控制血糖,规律监测是最最最最重要的,监测的多血糖不可能控制不好的。

无论用什么方法,都要规律监测,包括每天血糖监测,没季度糖化血红蛋白监测,没半年眼底检查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查。糖尿病可怕的就是 并发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分割//--//--//--//--//--

新的监测技术对于胰岛素泵来说有极大的加成作用,相辅相成。最突出的就是动态血糖仪。目前动态血糖仪越来越成熟 ,耗材费用也越来越低,每月可以控制在1000以内,动态血糖仪实时监测血糖可以更好的配合胰岛素泵的使用,具体来说吃完东西动态观测血糖上升的情况,根据上升的多少以及手动用胰岛素泵追加大剂量。更加先进的自动控制技术也在完善中,自动监测自动调整胰岛素量自动给药的联合胰岛素泵已经有了,虽然还不是特别成熟,但是相信过不了多久,这种完全的体外替代之间将会是糖尿病患者的巨大福音!


胰岛素笔

缺点:

1、胰岛素笔本身比较便宜,但需使用专门的胰岛素笔芯,普通胰岛素不能放入笔中使用。我国只有国外产的胰岛素笔芯,胰岛素笔芯较普通胰岛素价格要贵一些。

2、使用胰岛素笔对血糖的控制效果并没有胰岛素泵效果好,三短一长的打针方案是前期一型糖尿病患者大多采用的治疗方案。患者多数觉得这样治疗成本低,每天只要按时打针,控制饮食,按时测量血糖,定期去医院检查即可。但是相当多的患者做不到,对糖尿病的认知不够,患者前期不重视。因此我们接触的这样的患者大多往往在出现血糖控制非常不理想,导致轻微并发症后,开始采用带泵治疗。

3、当病友需要进行两种胰岛素(如诺和灵R+诺和灵N或优泌林R+优泌林N)混合注射时,胰岛素笔无法一次完成。在这种情况下,常常用预混的胰岛素诺和锐30R或优泌林30R笔芯来代替,可以一次完成。一般来说,一种胰岛素使用一支胰岛素笔。因此当您想使用胰岛素笔治疗糖尿病时,最好让您的医生将您的胰岛素治疗方案调整到只用某一种胰岛素,如预混的胰岛素30R或50R,因为预混的胰岛素中既含有短效胰岛素R,又含有中效胰岛素N。这种胰岛素笔和笔芯尚未在我国普及,因此,在一些地区您可能无法买到胰岛素笔芯,当您长时间外出时需带上足够的胰岛素笔芯。给糖友带来不便。

图源网路,侵权私信删除

优点:

1、方便,免去病友用注射器在胰岛素药瓶中抽取胰岛素的烦琐过程。病友出门再不用带注射器、胰岛素药瓶、消毒药棉等一大堆物品,而只需带一支小小的「钢笔」即可。

2、胰岛素注射过程更加简单、隐蔽,可免去病友在公共场所注射胰岛素的尴尬。有人甚至就在餐桌下面用一只手完成胰岛素注射,而临桌的人却毫无察觉。

3、为视力不佳甚至失明的病友注射胰岛素带来方便。我们知道视力不好是无法使用注射器抽取胰岛素并进行注射的。由于胰岛素笔操作简单,而且进行剂量设定是有明确的「喀嗒」声,因此即使视力不好,经过训练同样可用胰岛素笔进行注射。

4、胰岛素剂量更加精确,可以以1个单位进行胰岛素剂量调整。而注射器一般最小精确到2个单位。

5、基本无痛,其针头比专用胰岛素注射器的针头更细,有的病友使用后认为基本没有疼痛感。

胰岛素泵

图源网路,侵权私信删除

胰岛素泵治疗是采用人工智慧控制的胰岛素输入装置,通过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的方式,模拟胰岛素的生理性分泌模式从而控制高血糖的一种胰岛素治疗方法。内装有一个放短效或速效胰岛素的储药器,外有一个显示屏及一些按钮,用于设置泵的程序,灵敏的驱动马达缓慢地推动胰岛素从储药器经输注导管进入皮下。输注导管长度不一,牢固地将泵与身体连接起来。

人体胰岛素生理功能的特点: 微量、持续的胰岛素分泌。胰岛素泵最大的特点:基础率(微量、持续)、使给入的胰岛素更生理化、合理化人体生理状态下胰岛素基础分泌,它不仅每3—5分钟分泌微量胰岛素,而且全天有波峰波谷.两个波峰两个波谷.即:早晨5点到6点达高峰,下午4点到5点达高峰;上午 10点到下午2点和晚上10点到凌晨2点是胰岛素生理需要量最少、自身基础胰岛素分泌最低的时间。

缺点

1.使用前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经济准备:

胰岛素泵的价钱昂贵,进口的泵每台2—9万元人民币,国产的泵每台1—3万元人民币,除胰岛素的费用外,耗材(胰岛素储存器、连接管、特殊注射针头、特殊粘贴材料)要经常更换,每月几百元甚至更高,未列入医疗保险报销范围,得自费。如果花了钱使用后觉得不习惯或身上带著针头不舒服不想用了,胰岛素泵不能退,几万元钱就白花了。

2.胰岛素泵使用的胰岛素是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类似物

3.胰岛素泵将胰岛素或胰岛素类似物都是注入到皮下组织,胰岛素的吸收速度和吸收曲线与用注射器皮下注射胰岛素类似,餐前追加的胰岛素将餐后血糖降低到理想水平后,皮下剩余的胰岛素作用还很强,依然可能引起低血糖,需要加餐等方法。

4.会出现水肿,淤青等少量副作用。

优点:

图源网路,侵权私信删除

1.由于胰岛素泵夜晚仅输出微量胰岛素,不再使用中效或长效胰岛素,胰岛素泵使用的胰岛素是短效胰岛素或超短效胰岛素,没有这两种长效制剂夜晚的高峰降糖作用,减少了夜间低血糖,后半夜又能自动增加胰岛素输入降低凌晨的高血糖,使空腹血糖及白天血糖正常化,并减少了全天胰岛素用量。

2.不需每天多次注射,带泵治疗的好处在于能模拟人体正常的胰岛素的分泌,是以每天24小时持续输送胰岛素到体内,所以可以设置每天每段的基础率。而换成胰岛素泵治疗后,每天胰岛素的总需求量通常会降低15%-20%。使用速效胰岛素,吸收更快,连续微量注射,大剂量注射,控制血糖的效果更好。

3.减少餐前胰岛素用量,避免了大剂量短效、中效胰岛素注射后在体内的重叠作用,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

4.1型糖尿病患者即使注射胰岛素治疗,餐后高血糖也常不可避免,使用泵后餐后血糖可有效地降低,几乎达到正常水平。

5.避免了血糖波动,降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从而延缓甚至防止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

6.增加了糖尿病患者进食的自由,使生活多样、灵活,改善了生活质量。

7.增强了身体的健康与营养状态,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生活信心,显著减轻了疾病造成的沉重精神与心理压力。

8.对一些生活工作无规律,经常加班、上夜班、旅行、商务飞行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在交通运输部门工作的人,使用胰岛素泵可以良好地控制血糖,无须定时进食或加餐,也不会发生低血糖。

9.在受过良好培训教育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可以获得完全正常的代谢状况及几乎正常或完全正常的血糖水平。

10. 带泵治疗是不会影响运动的,但是确实会有些不便。比如您喜欢打篮球,我们接触的患者会在打篮球前把血糖控制好后,把泵摘掉,带著泵打篮球确实非常的不方便,因为大量运动会消耗体内葡萄糖,这时候不需要胰岛素输注。在这期间要多次的对血糖进行监测,防止高或者低血糖的出现。胰岛素泵的收纳方法有很多,像别的运动比如爬山,跑步等也是不需要摘泵的。

图源网路,侵权私信删除

总的来说胰岛素泵治疗是要比胰岛素笔治疗要好的,但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胰岛素泵的使用者需要有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果带泵的话尽量选择进口的胰岛素泵,比如美敦力,丹纳等等。进口胰岛素泵价格相对于国内是有些昂贵的,通常技术比较成熟,质量上有保障。要经常请内分泌医生或售后服务点的专业人员检查胰岛素泵的使用情况和调节胰岛素剂量。

无论采用何种胰岛素治疗方案,患者都应该首先接受特殊的宣教,并学会定期自行监测血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促使血糖达标。


胰岛素泵治疗方案,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目前最符合生理状态的胰岛素输注方式。

在实施强化治疗中,CSII提供了几个潜在优势

1.CSII使用速效胰岛素,吸收稳定性好。

2.仅使用身体的一个部位输注胰岛素,可避免因输注部位改变而致胰岛素吸收率发生变化。

3.不存在胰岛素在皮下蓄积。因此,降低了患者因体育运动,引发皮下蓄积胰岛素加快进入血液的危险,从而减少了糖尿病患者,在运动中发生低血糖的频率。

4.CSII的程序设定,使生活更加方便。程序设定可设定两餐之间的胰岛素输注量,也可以设定夜间的输注量,餐间设定程序,为使用胰岛素泵患者提供了更加灵活方便的生活方式,夜间程序设定,通过设定夜间的基础率,有利于夜间血糖的控制,且能够防止出现糖尿病人特有的黎明现象。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在美国,为了用具有足够统计的数据回答「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之间有什么关系」,医学家们设计了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这一课题。1993年,在对9000名患者进行了数据观察后,该课题组报告了结论性的结果:血糖控制对延缓和减少1型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非常有益。从此永远改变了糖尿病必须常规治疗的手段。

DCCT将29个中心的参加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和"强化治疗"两大组。研究人员在设计强化治疗项目时,已经使用了适用性和无限性的创造性概念,使强化治疗个性化,以满足病人需要,在不断适应中达到治疗的最终目的

"强化"组治疗,包括胰岛素泵输注(CSII)或每日多针胰岛素注射(MDI),该组治疗人员,在治疗期间,都是严格注意饮食的,每月按照规定,去治疗中心检查汇报。

"常规"组治疗方式,指每天注射胰岛素不超过2次的人员,他们用尿糖监测或进行自我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每天不超过2次;治疗期间,膳食定时定量;每隔2~3月去一趟诊所。

从DCCT中观察到:在自我护理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使用胰岛素泵者比多次注射胰岛素者状况更好。

许多参加DCCT的患者,当使用多针注射胰岛素方法(MDI)不能达到控制血糖目标时,换上了泵治疗,血糖可达到控制目标水平。研究人员表示,根据经验,可以相信:CSII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特性,决定了它将成为强化治疗中最优秀的治疗手段。

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1型糖尿病和某些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CSII或每日多次注射"生理性胰岛素"的治疗方案。

胰岛素泵治疗需要泵使用者发挥能动性,患者必须对控制自己的糖尿病有高度的责任心。除了强化治疗中的一般要求外,患者还应该做到:经常自我监测血糖;学会调整胰岛素剂量;坚持饮食控制;仔细关注泵和输注器件,安全使用胰岛素泵。

相关论文由Skyler博士发表,Skyler博士是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所组织的全国范围的1型糖尿病预防研究课题的首席科学家,是位于佛罗里达州迈阿密大学的医学、儿科和心理学教授。目前也是全美最受尊敬的内分泌学专家。近20多来,他到世界各地就糖尿病课题,特别糖尿病治疗的重要性进行演讲。并且撰写和编辑了多部著作、文章和社论。他也是美国糖尿病协会前任主席及美国糖尿病协会专业杂志《糖尿病护理》的第一任主编。

儿童青少年戴泵治疗优于每日多次注射(MDI)

儿童青少年时期的糖尿病患者每天注射3-4次胰岛素,给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很多不便,而且血糖常常控制不稳定,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一直以来,如何使青少年期的糖尿病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是家长及糖尿病医学家非常关注的问题。胰岛素泵的成功研制开发,无疑是给青少年糖尿病病友带来了福音。但面对这种价格不菲的新产品——胰岛素泵,即使条件允许,许多家长,仍持观望态度。究竟胰岛素泵对于青少年的血糖控制有多大优势?孩子是否值得一试?美国耶鲁大学的一个多学科小组,为了比较胰岛素泵治疗与每日多次注射(MDI)治疗的临床及社会心理学效应,对一大群患有1型糖尿病的青少年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表)表明胰岛素泵治疗,使患者的糖尿病得到更好的控制;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案,有助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维持在更低的水平,严重低血糖的发生率明显下降,以及无任何心理社会学的负面影响。该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糖尿病护理》杂志上。胰岛素泵与每日多次注射(MDI)治疗12个月后结果比较(可参考下表):

在公布研究结果之前,该研究小组还转述了许多带泵青少年及其父母的感受:「对于接受强化治疗(每日至少需要注射3次胰岛素)的1型糖尿病青少年患者来说,持续胰岛素的皮下输注(CSII)治疗方案, 较每日多次注射(MDI)方法控糖效果更好。

这一研究得到《糖尿病护理》杂志的高度评价:此前已发表的能显示胰岛素泵治疗优越性的研究很少,即使有,也因糖尿病诊室或糖尿病办公室的病源较少,临床结果还不甚准确。因此,该项研究的结果就显得更为重要,并且更有价值。这也无疑给那些渴望胰岛素泵治疗的青少年吃了一颗定心丸。越来越多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泵治疗。如今,只要经济条件许可,那些需长期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对胰岛素泵治疗都跃跃欲试。全世界应用胰岛素泵治疗控制糖尿病的患者数量迅速增长,大约有25万人带泵。他们选择泵治疗的理由有多种,但是大多数带泵者都认为胰岛素泵使他们的糖尿病控制更严格,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方便,他们正过著胰岛素泵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自由自在的生活。


在糖尿病所有的治疗中,很多方法都能使血糖控制良好,但是很多临床观察都发现:只有胰岛素泵给予的强化胰岛素治疗可以是糖尿病患者的HbA1c最接近正常而又不增加低血糖危险。

胰岛素泵工作原理糖友天空的视频 · 237 播放

胰岛素泵治疗的优点

1,由于胰岛素泵夜间仅输出微量胰岛素,不再使用NPH或者PZI,没有这两种长效制剂夜间的高峰降糖作用,减少了夜间低血糖,后半夜增加胰岛素输入降低凌晨的高血糖,使空腹血糖及白天血糖正常化,并减少了全天胰岛素用量

2,不需要每天多次注射。

3,减少餐前胰岛素用量,避免了大剂量RI,NPH注射后在体内的重叠作用,减少了低血糖的发生。

4,1型糖尿病患者即使注射胰岛素治疗,餐后高血糖也常不可避免,使用泵后餐后血糖可有效降低,几乎达到正常水平

5,避免了血糖波动。降低HbA1c水平,从而防止糖尿病多种并发症的发生与进展。

6,增加了糖尿病患者进食的自由,生活多样化、灵活性,改善了生活质量。

7,增强了身体的健康与营养状态,提高了患者战胜疾病的勇气与生活信心,显著减轻了疾病造成的沉重精神与心理压力。

8,对一些生活工作无规律,经常加班、上夜班、旅行、商务飞行的糖尿病患者,特别是在交通运输部门工作的人使用胰岛素泵可以良好地控制血糖,无需定时进食或加餐,也不会发生低血糖。

9,在受过良好培训教育的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泵后,可以获得完全正常的代谢状况及几乎正常或完全正常的血糖水平


以上,结束~

我是旭映血糖管家,高级私人调糖服务专家,资深健康营养师,胰岛素泵认证培训师,每年为数千糖友提供科学控糖服务,帮助糖友们提高生活质量,享受自由人生。

如果你还有什么关于胰岛素泵的疑问,欢迎评论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哟~

最后,求关注,求赞o(* ̄︶ ̄*)o


每个糖友都期待一个可以不用再每天吃药、打针的糖尿病治疗方法,让血糖控制的比健康人还好,控制成一条直线。糖尿病本质是我们的胰腺出问题了,胰岛素泵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模拟人的胰腺,代替胰腺工作,目前有可以替代我们胰腺工作的「武器」吗?

目前市面上多数是普通胰岛素泵,离不开医生的处方,糖友学习泵驾照和自己操作泵,少数糖友在用较先进的智能胰岛素泵——人工胰腺,由实时动态血糖监测系统、胰岛素泵、闭环控制演算法组成。1型糖友C先生一直用国内外各种动态血糖仪、胰岛素泵,有时也用闭环演算法。今天,我们邀请控糖大咖C先生与我们一起分享一下国内外智能胰岛素泵研究的怎么样了,用户体验如何?

C先生的直线血糖

1、LGS低血糖暂停泵,需要在佩戴感测器时,才能发挥这个功能,在动态系统检测到低血糖时,可以自动停止胰岛素泵基础率输注,避免发生严重低血糖。

2、670G、780G「闭环胰岛素泵」是怎么工作的?

670G

美敦力670G、780G等人工智慧胰岛素泵,有两种模式,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

手动模式就是不使用动态血糖感测器或者将泵调整成手动模式,执行医生医嘱,泵不自己根据血糖改变基础率剂量,三餐时手动输注医生预先给定的大剂量。就和普通泵一样用。自动模式必须是在佩戴感测器(探头)的前提下使用,可以自动调节基础率,仍需要手动输注餐前大剂量,但是佩戴初期也需要医生给出基础率和进餐大剂量处方,在胰岛素泵采集到足够多的自身数据后,自动调整基础率模式会相对成熟准确,一般需要戴泵一个月左右,计算功能会比较准确。美敦力670G是人工胰腺,自带演算法,现在780G也出来了,更高级一点。糖友使用下来觉得演算法倾向于血糖「宁高勿低原则」,一般会让血糖偏高一点,最大概率减少低血糖风险。670G自己的遥控器可以和特定的蓝牙血糖仪对接,用拜尔的试纸测指血糖,自动校准动态血糖监测的数据,有条件接受校准,由演算法判断是否接受用户校准的结果,以提高安全性。670G使用有时不是很方便。之前动态准确性还不是非常好,第三代小贝壳(探头)准确度有所提高,值得期待。

3、tslim

T泵

T泵很漂亮,可以和闭环演算法、动态血糖仪联用,国外有几个控糖大咖在用。闭环技术、新泵国外的糖友用的比较多了,国内还比较少。

4、OmnipodOmnipod贴片泵最大的特点是没有管路,贴在身上的,用一个丢一个,3天换一个,有橡皮檫那么大,毕竟里面需要装200单位的胰岛素,还有晶元、针头,这也算小到极致了。Omnipod可以直接蓝牙控制胰岛素输注,可以与动态血糖仪、闭环演算法联用,类似人工胰腺。目前微型泵中,Omnipod的安全性和易用性是比较好的。

Omnipod

智能胰岛素泵主要是基于蓝牙传输的实时动态血糖数据,通过演算法自动调整胰岛素泵的基础率,达到血糖平稳的目的。

目前看来,这两种技术都有很大提升空间。

这些闭环控制系统面临的主要挑战是:

1、精度

2、微型化

3、成本

目前糖友在用的智能演算法,其实是「半闭环」,使用过程都还非常依赖现有的各种控糖技术。国外演算法技术较成熟点,国内控糖的医学实践经验较好点。

C先生说:通过对闭环app的使用和学习,理解胰岛素的作用原理、食物消化/速效胰岛素的匹配,从传统胰岛素泵的点血糖控糖理论中跳出来,发现一片动态控糖的新大陆,我觉得,这是我使用市面上这些闭环演算法和app的一点心得和体会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