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总是喜欢把明星和科学家挣钱的多少混为一谈,我觉得真的是大可不必。

在中国,绝大多数的科研人员都是由国家发工资,给科研经费,出成绩后也是由国家给予奖励的。

但明星不是,明星是资本的工具,酬劳也由资本负担,他们不是用纳税人的钱来养著的,相反他们还是纳税数额非常大的一种职业。

明星的片酬取决于他能为资本方创造价值的大小。三千万的片酬要交一千多万的税,再加上公司分成,到手也就几百万,很多选秀出来的流量明星分成比例更低,累死累活忙活一年也就一两百万的收入,虽然不少,但在明星群体中算是垫底的存在,就算放到社会上也不过是公司中上层领导的水平。

更何况全国能拿高片酬的就那么几十个人,全国能算是明星的也就千八百人。


之前这个问题发给我一遍,没回答,因为感觉扯著扯著就会扯到不该扯的地方,不符合我娱乐至上,安全冲浪的原则。第二次发给我,想著还是回答一下,这个问题还蛮有意思的。

我们经常听到一句话,「我国艺人的片酬超过世界所有其它国家。」其实不是的,好莱坞影星的片酬才是全世界最高,他们的经纪行业和演员公会相当强势,好莱坞巨星不乏亿万富翁,当然,应运而生,娱乐行业的税率也是相当高的。因此为了合法避税,大部分a list的明星(也就是我们的超一线明星)都有自己的慈善组织,以此避税。

我们的明星片酬再高,也没有达到能捧出亿万富翁的地步(不知道吴京和徐峥怎么说,这俩都身兼数职啊,好莱坞这种角色应该数「星战之父」乔治·卢卡斯和「世界之王」詹姆斯·卡梅隆吧人家那都是百亿身家),更没有2000万俱乐部这种壕气吧,2000万美金的片酬啊像「美国甜心」阿汤哥直接开启了2000万+20%分成的模式,娱乐市场确实发达。

我国艺人的片酬基本和电视剧挂钩,《如懿传》周迅和霍建华直接划走一亿舆论哗然,如果依阿汤哥的模式,估计很多人都坐不住了,美国影星、电视剧演员、广告演员、歌手界限还蛮清晰的,电视剧片酬低于电影地位也低于电影,基本没有影星跑来演电视剧的。

但我们现在是电影发展不如电视剧,电影圈越来越闭塞,准入门槛越来越高,基本成报团趋势,这几年演员人气再高演技再精湛没搭一个「京圈」「沪圈」「港圈」基本很难「触电」,没发现这几年电影圈来来去去就那些面孔,排列组合似的,基本靠资方。稍微有点抱负的演员,没有好父母或者好经纪人,想挤进电影圈,削尖脑袋降低片酬都来不及,哪里还能2000万加分成;至于那些熟面孔就像家养的基本和资方分不出彼此,左边口袋倒右边。所以,一直觉得骂演员没太有道理,影视剧行业占主导地位的还是资方,电视剧还好,观众的遥控器不受资方控制,算制衡,资本逐利将能担得起收视的演员捧上神坛,孙俪靳东现在每部剧都参与投资了吧。

电视剧圈没电影圈封闭,所以有些分配会根据市场来,除个别特殊情况外。要是有选择,资方肯定是第一个谴责演员高片酬的,他们是出钱的呀,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越低利润越高,所以前段时间那个「抵制演员高片酬」联盟的声明给我看笑了,「正午」「新丽」等五家投资方和制作商发这个声明,还一堆人叫好。就相当于公司老板或者甲方联合起来说员工工资太高了或者乙方收的钱太多了,这收入分配不合理我们来分配,简直是「黄鼠狼给鸡拜年」。调整收入实现社会公平是再分配的是,有初次分配啥事?

这样的情况无独有偶,这几年视频平台慢慢占据上风,把持制作运营发行甚至手都伸到艺人经纪上来,这种大包大揽的一条龙流水线作业,让人不寒而栗,在成熟的娱乐行业中是不可能允许这种「特斯拉」诞生的,好莱坞以caa为代表的经纪公司、以迪斯尼为代表的制作公司、演员工会呈三足鼎立之势互相牵制谁也别想独吞市场红利。网路平台以行业垄断的架势,不断吞噬市场,抹杀的不仅仅是市场的流动性还有艺术创作的自由,他们开始定制剧,定制话题,甚至定制「爆剧」,定制「明星」。

放到我国平均收入水平来看,确实顶尖演员收入过高,而且前几年随著影视行业膨胀,呈虚高架势。最重要的是我国演员尤其是明星们,和好莱坞影星除了电视剧外还有不同点,我们的明星代言颇有些「荤素不忌」,能不接「各类APP」和「三无产品」、「微商产品」代言已经算是业界良心了,可好莱坞顶尖影星甚至不太顶尖稍微有点追求的影星就算贷款买高定都不会去接除奢侈品和汽车外的任何代言,以前他们还会跑日本接点牌子补贴家用,现在都跑中国来秀下限了。像中国艺人趋之若鹜的「肯德基」「麦当劳」「可口可乐」等快消产品,基本是留给年轻歌手流量爱豆等青少年偶像,顶尖影星接了有损b格,我国艺人代言那叫一个「百花齐放」,基本靠商业代言去证明价值而不是票房和奖杯。更不用说还有商业站台了,我一直认为商业站台报酬比演戏片酬更虚,一场站台不过半天甚至就半个小时,基本都是十几万起价,像一线流量都得几十万近百万,这个就与劳动支出不太匹配。

然而调整分配,不是靠资方出贻笑大方的「行业自律」(没有演员工会打掉他们的大牙真是可惜),而是靠社会再分配,比如说提高税率等举措。资方调整,这些被「抵制」省下来的片酬不会进入其它领域其它市场,而是会进入他们的腰包。

ps:人家好莱坞影星2000万片酬还是8小时工作制,当然我国大部分社畜都在996,我国哪位艺人要是拒绝出夜戏估计会被骂到头掉,即便这原本是我们的休息权也是演员的休息权。所以说,纵然演员片酬放在社会中确实偏高,但其实高利润高风险的娱乐行业还是资方市场不是演员市场。应该尝试让更多因素参与行业分配,比如导演、编剧、摄像、剪辑、配音等等,调整的应该是这种「一枝独秀」的情况,而不是甲方居然要为了市场付出成本的问题。


头部明星片酬过亿,十八线明星月薪三千

头部主播月薪千万,十八线主播挣不到钱

头部商人不在乎钱,底层小老板天天和zf扯皮

头部科研人员享受各种国家级待遇,底层研究生天天水论文

你只看到头部,并且你只看得到娱乐圈的头部


简述小粉红意识形态:

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认为伦理学是指导一切的最基本的理论基础。

一件事的实然如何是根本不重要的,世界应当根据粉红伦理学认为的应然来运转。

这个世界唯有道德是真实的,无论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皆需接受道德的改造。


在粉红意识形态的指导下,粉红经济学呈现出如下的造型:

市场经济是人类社会最好的经济制度——因为国家如此宣称。

国家的政策应该可以规制经济生活中最微小的事物,但这仍然是市场经济。

国家的政策应该直接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提高特定人群的收入水平,降低特定人群的收入水平,理由是伦理学层面的:

科学技术更有用

农民不种粮食都会饿死

军人不保卫国家就会立刻灭亡

……诸如此类。


耸肩,曹大佐找的精算师比你懂也比我懂,不管怎么算,那钱拿去给谁,也绝对不能按小粉红的算盘给。

没有别的原因,因为小粉红很便宜,小粉红的伦理学更便宜。

便宜,就是卖不上价,卖不上价,就挣不著钱。


合理不合理看市场吧。

合法竞争,按章纳税。

只要一切依法办事,足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