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功夫」才有境界,不是有境界会有「功夫」,所以见到境界二字就想屌,因为是臆妄本末倒置并是误人。那些科研机构也有在研玄学的,看似有所「获」,结果与成果如若鸡肋,没有亲眼去见或参与,也能知道其所以然,因为可以说他们根本不懂,拿鸡毛在做令箭事,且认为境界是宝,可能吗,引力波的研究也如此。


澄净明朗是心灵的感受,这与理解不相关,是理解不了的。

所谓的理解,不属于道的层面,中西文化最大的分水岭就在于此。西方崇尚逻辑,东方皈依觉悟!在修道的立场上而言,逻辑如同下棋、电子游戏、音乐一样的性质,属于游戏的范畴。逻辑完全是后天的现象,既然是现象当然无穷无尽。也就是说,在逻辑的道路上去探寻修道的层次是背道而驰的行为。

所以,老子教导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这是修道与理解思维的方向性讲说!您可以明白自己在逻辑的探求中是越来越远离了道的修养。

入道、修道,千百年来早已被宗教化了,可以说积重难返了,尽管老子时代的人也许很容易体会澄明心态,而今天的人们确不想追求,今天人们追求的是利益而已。

大儒朱熹治学很深,却背道而驰,不有晚年忽然自觉到自己方向性的错误而感叹出「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则一生被古纸笔墨所障,儒家在明代堕落成近乎吃人的礼教。幸而,王阳明出世,龙场悟道后阐扬心学,才把玩弄概念、脱离生命的惯性扭转过来,维护住了儒家的血脉。

可见,从古至今,修道之事早已另类化了,人们总觉得修道是超常识的事情,是多么深奥难明的事情。其实,修道进德是最基础的人文修养及文化教育。

例如:孔子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很明白了,问题是大家依然是没人去实践。那么多的至理名言为什么无人实践呢?问题出在哪里呢?

问题就出在对于修行、修道的基本认知,基本态度都已偏颇了、失传了、不熟悉了。以至于用我们今天人们的心态去窥探道德经的内涵,真是难入其门,这是事实。

儒家经典《大学》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这个明明德就是「大学」的基础,然后才好治国平天下。明明德,也就是入道,亲自体会到澄明的境界。可见,此事乃当时人们修养的基础、前提,不是超常识的,艰深难明的理论。

近似的比喻一下,明明德相当于先学会用镜子反过来检讨自己。人们若没有检讨自己、改正自己、迁善去恶的态度和能力,还谈什么文化?还谈什么学问?还谈什么修身养性呢!可知,对修道这件事,空谈、理解明显是错误的方向!

常见自己过的人,懂得尊重一切的人,慢慢的德行就显露了,恢复心灵本有的清明,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感受就来到心中。而这个明德智慧是本有的,不是学习而来的。

以此明德为基础,再去审视现象世界无边的缤纷,就简单而清晰,后得智慧就会萌生。

所以,老子说:美丑、高下、长短....乃至一切概念、理解的素材,都是相对而言才成立的,都是后天的现象。此圣人之感慨,也是后天智慧的发挥。

老子若无此明德,无此澄明之心,当也如我们一样迷惑于五颜六色的缤纷世界中,人云亦云了!

所以,道德经不是哲学的论述,而是对事实的澄清、对后辈的启发。如果有人认为老子谈论相对的概念就是辩证法,那是不正确的,谈论一辈子辩证法的人,与玩一辈子电玩的人很类似,这种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不会有什么贡献,反过来这种人若能有机会登堂入室、权倾一方,如特朗普一样,只有自己的利益最大,别人都是罪人,他就会危害到全人类。

综上,不要试图去理解圣人的境界,那是把方向搞错了。境界属于内在的经历,或者叫内在的经验,是不能靠理解来说明和传递的。

例如:宇航员从太空见到地球母亲后,回来大部分都会受到强烈的心灵触动,生出本有的善良心态。有很多人成了绿色组织倡导者,三观立刻就改变了。这种改变不是靠长时间学习来的,也不是靠理解和说教,因为曾经到过很高的「境界」,然后即便是返回下层,自己的内在经验而有所启发、自己的心态会自动变化。这种境界类的事情是无法与别人分享的,也不是用语言可以理解的。

说了半天,今天我们该如何入道、修道,起码如何可以稍稍体会一下澄明的心态呢?有没有比较可行的方法呢?

肯定是有的,而且并不神秘,神秘主义是宗教者的专利,希望入道修行是自觉者的诉求。

方法之一:练习、学会反省自己的言行,养成乐于观察自己的一言一行,常常留意自己,看看是否有大的错误,有则改之。这是前提,若没有这样的方向性培养训练,就不要谈与修道相关的问题,一定会走偏的,后果不好。

方法之二:亲近已经完成修养的圣人。无论是古今中外都可以的,如何亲近呢?诚心诚意的去阅读他们的文章,就是最容易实践的亲近方式。也就是先辈常教导我们的,要多读圣贤书。

现代圣人耕云导师的文章距离我们比较近,白话文也比较容易阅读。认真阅读者,自然能体会到澄明的境界,也许由于自己的惯性垃圾太多,无法体会澄明,也一定会净化我们的心灵。这不是理论,是需要常常乐而去行的。

佛祖是古代圣人,常常朗读金刚经,就是亲近圣人的实践。若拿著经文(文章),自己胡思乱想去试图探秘和理解,就不是要亲近而是在排斥了。正确的亲近方式就是朗读,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就是正确的方向。

同理,朗读道德经就是在亲近老子。

很多人说抄写经文好,实际上抄写就是用心在朗读而已,也是正确的朗读训练,总之不要三心二意的去「亲近」经典就可以。

方法之三:守戒,守戒不是宗教的,是人人可以实践的,就是「不可告人之事不做,不可做之事不想」,能守护心戒,才不会说一套做一套,让自己成为双重人格,才有恢复澄明的基础。先圣说: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这个意思。

以上实践内容,都不是宗教的,都是很平常的事情,可惜,很少人会感兴趣。大多数人好奇心重,总希望能够不劳而获,被西方的「胡言乱语」牵著鼻子走,一生过去了,可以说无论成败屁用也没有。在功利主义人格化了的今天,苦多乐少,君能有此问题提出,不论是什么动机也属于难得。胡言乱语几句,请海涵!


境界理解不来,是实证得来。假如你到了某个境界,自然会出现对应的各种现象,就会有深刻的感悟。你不到,别人描摹得再天花乱坠,理解不了。在境界面前,语言非常苍白,唯有天知、地知、你知。还有谁知?其实,先圣前贤早就走过来了。


道是缓缓运动的,而且这种运动永远不会停止,并且在达到一定的极限之后就会转向反方向运动。道体在运动中体现出的这种不动不静的状态我们可以称之为「定」;道的特性表现为「至善」,如淳朴、利他、谦逊等。万物中「水」最明显地体现出这一点;道就在我们身边,当你的行为表现符合「至善」这一特性的时候,道就会来庇佑你。

老子觉得世间万物中「水」是最符合道的「至善」这一特性的: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第八章》)水是至善的,万物的生息都离不开水,但水却从来不和万物争高下。水往低处流,而人喜欢往高处走,低处正是是常人所厌恶之地。这种不争先后的质朴谦逊便是合乎道的。

庄子也拿「水」来比喻道,但他重点关注的是道的运动不息:「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庄子·刻意》)水的特性,不掺杂外物就清澈,不去刻意搅动它才平静,但郁闭不流也不能清澈。道的运动便如同水的流动,不能过快,也不能停止。流速过快则不平,郁闭不流则不清。于动静之中张弛有度,这才是道。

由此可见,以「水」来比喻道应该是最恰当的。

《古兰经》上这样记著:

21:30 不信道者难道不知道吗?天地原是闭塞的,而我开天辟地,我用水创造一切生物。难道他们不知道吗?

泰勒斯的格言是「水是最好的。」(《西方哲学史·第一卷·第二章》)他认为万物都是由水构成的。

而修身的目的,就是为了使我们的本心,我们的良知变得「澄明」。

人的良知,便是天地万物的良知,便是包含于万物之内的道。「良知即是《易》,『其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异,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传习录·卷下》)良知是《易》,它的流动和变化,同样遵循道时时变易的规律。

夫良知一也,以其妙用而言谓之神,以其流行而言谓之气,以其凝聚而言谓之精,安可形象方所求哉?真阴之精,即真阳之气之母;真阳之气,即真阴之精之父;阴根阳,阳根阴,亦非有二也。」(《传习录·卷中》)良知是易,也同样有动静、阴阳的变化。

理无动者也。『常知、常存、常主于理。』即『不睹不闻,无畏无为之谓也。不睹不闻,无思无为,非槁木死灰之谓也。睹、闻、思、为,一于理,而未尝有所睹、闻、思、为,即是动而未尝动也,所谓动亦定,静亦定,体用一原者也。』」(《传习录·卷中》)动静一理也,理的本体自然也是无所谓动静的。我们说心即是理,心的本体(良知)也是无所谓动静的,「不睹不闻、无思无为」并不是说人像槁木死灰一样。而是说用良知本体去睹、闻、思、为。睹、闻、思、为过后便不再执著,如同没有睹、闻、思、为过一样。

良知明白,随你去静处体悟也好,随你去事上磨炼也好,良知本体原是无动无静的。」(《传习录·卷下》)良知的这种无动无静的状态便如同前文我们所说道运动中的所谓「定」的状态。

定者心之本体,天理也。动静,所遇之时也。」(《传习录·卷上》)作为心之本体的「定」,是无所谓动静的,它是指心境的稳定、平静、安宁和无烦扰。而这正是一种理想境界,也是心的一种本然状态。

物之傥来,寄也,寄之,其来不可圉,其去不可止。故不为宣冕肆志,不为穷约趋俗,其乐彼与此同,故无忧而已矣。」(《庄子·缮性》)一事一物到得你身边来,只是暂时寄存在你这里,因为是暂时寄存,所以他的来你不能防御,他的去你不能阻止。因此不要因高官厚禄的到来放肆志性,也不要因为贫穷困顿的到来就趋炎附势,在用心若「定」的人看来,显赫与穷困是一样的快乐,所以总是无忧无虑啊!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宠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道德经·第十三章》)无论一个人得宠还是失宠,都是心的状态产生了波动,而真正的正心,是要保持平和的心态,不被外物叨扰。

「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大学》)心正之后其本体的安宁状态也就如同前文我们用来比喻「道体」像缓缓流动的的水一般平静清澈。

如果您对圣学感兴趣,请关注我的专栏——《微言》


应该是庄子的内容吧。。。看道德经的话看老子帛书校注 中华书局, 高明吧。。个人觉得比较严谨。 和庄子没得缘不理解。啥子叫澄明境界。。


我们通俗的理解「澄明」的意思是清澈明洁,老子的哲学是自然哲学,崇尚自然规律,那么老子的澄明境界就是上善若水。


澄明境界是什么……老子的东西很好理解,重要的是行动


澄明的境界不好说。因为老子整篇没有澄明这个词语。明字就在多处出现。明就是明白知晓的意思。就是清明彻悟的意思。不要再去深造、添加和扩充其中的语义范围。容易造成语义的偏差。


客观角度,对起因过程结果了然。


不才的拙作「《道德至简》| 50分钟听懂道德经」(全网最简易道德经译注)已在「知乎」开通专栏,敬请关注。附喜马拉雅音频链接:

【《道德至简》| 50分钟听懂道德经】有声小说在线收听_喜马拉雅FM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