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同意這個說法。想知道你們怎麼看。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

我們很小的時候,鄰村有一個大戶人家姓胡。老胡的兒子小胡經常和一些所謂的朋友在一起四處晃蕩,老胡很反對。有一天爭吵起來,老胡就罵小胡說:你那些都是酒肉朋友,真出事兒鳥用沒有,跑的比誰都快,沒有能幫你!

小胡不信,據理力爭。為了檢驗這個結論,父子倆達成共識,把院子裏一隻公雞宰了,把血淋到小胡的衣服和手上,然後讓小胡去找他那些朋友,就說自己不小心殺人了,讓他們想辦法幫幫自己。小胡穿著「血衣」和沾滿「血」的手去找了他的每一個朋友,都不讓他進門,有的甚至遠遠的就躲開了。小胡耷拉著腦袋回家,但是心中滿是怒火。

回家後老胡對小胡說:你爸爸我沒啥朋友,就咱們村那個張某,你去找他吧。小胡還是這身扮相就去了,推門進去正趕上農村的早飯,老張一看小胡這樣就問他:咋滴,殺雞沒抓住,雞跑了嗎?哈哈 ……小胡帶著哭腔說:大爺,我殺人了,我不敢回家,所以來找你。老張一愣,隨後趕緊說:孩子,沒事兒。先把這身衣服脫下來,讓你大媽幫你找身乾淨衣服,然後洗手洗臉喫飯。邊喫邊跟大爺說說事情的經過,我聽完後我去找你爹,然後大爺和你爹去想辦法吧。咱錯了就認錯,要沒錯咱也不要慫,一會把事情捋清楚後,我和你爹陪你去先去鄉裏的公安那裡幫你問問這個事兒,順便報個案,咱們一起扛!

老張剛說完這句話,小胡就崩潰了,撲通一下跪在老張面前向老張說出了事情始末。

小胡回家後向老胡認了錯,從此以後小胡和他那些朋友斷絕了往來,一心一意的聽父親的建議,做自己該做的事情。

現在的小胡已經是一方父母官,逢年過節的也偶爾能碰到。他的故事成為我們方圓十里地教育孩子慎重交友的教材,現在的小胡(也可以稱之為老胡了,只不過他爹老胡還在,他不讓叫他老胡)依然慎重交友,只有那麼幾個能稱之為朋友的人,他爸爸老胡是他的朋友之一。

所以,我們從小的認知是好朋友是在你困難的時候與你共度時艱,在你犯錯的時候幫你設法糾正,在你孤獨的時候陪你左右,在你迷茫的時候予以你探索的指引。不以利聚,不以財散,不以禍恥的朋友,纔是真的好朋友吧!

一點拙見,僅供參考!


瀉藥...這種問題在知乎上也能討論?

朋友不分真假 關係有遠近而已


真正的朋友什麼樣 取決於你對朋友的看法……


他幫你埋了,說明他當的起朋友這個詞,你反而當不起。

他不幫你,沒把你當兄弟,你也一樣。


你確信埋了嗎?以後不會炸你。曾經不代表過往,此刻不確信那刻


就像幹架,打起來的當場我肯定先保護你。但若事後要報復敵人,報復之前那就要理清楚,這件事我們是不是問心無愧。


馬上報警,不會猶豫


不是。

害人害己,這不是真朋友會做的事。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