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團遊


有靠譜的,也有實際與描述差很多的。沒有絕對的分辨方法,但是可以看幾點。

1。 所有攜程跟團遊產品,都會寫明產品實際供應商。在搜索頁面會展示供應商的市場品牌。在產品頁面還會展示實際的公司名稱及編號。

自營及代理產品的品牌展示

零售產品的品牌展示

產品頁的旅行社名稱及許可證展示

攜程的產品一般分三種來源:a. 攜程自營產品。這是由攜程國旅自行組團,或者由攜程將各單一元素打包而成的自由行套餐。攜程有內部的信息真實性要求,對自營產品管理比管其他供應商的產品容易,因此自營產品披露和實際安排通常比較接近。

b. 代理產品。這通常是各大旅遊批發社,或者兼營批發零售的旅行社的產品,包括如眾信,華遠,竹園,寰宇,九州風情等幾大綜合目的地批發社。他們的產品一般是由攜程的客服進行銷售,因此他們會將產品信息通報給攜程的運營及客服團隊。如果旅客有意見反饋,一般第一時間也是反饋到攜程客服,然後到攜程運營,最後到供應商。攜程對產品信息的真實性和準確性情況也有相當瞭解。

c. 零售產品。這種產品直接寫由XXXX直售,並提供諮詢、預訂及售後服務。這類產品中很多是旅遊門店向批發社包團後在線銷售,或者他們覺得能從批發社拿到更好的價格,或者他們本身有較強的銷售能力,不需要攜程的客服介入。這種產品的操作模式類似淘寶上買東西。客人直接聯繫賣家。只有發生投訴時才會通知攜程客服。而且攜程也只審核賣家的旅行社資質,賣的產品內容細節,攜程一般並不知道。這類產品的信息真實性和準確性就層次不齊了。

不管選擇哪類產品,優先選擇大型,知名的,市場美譽度高的旅行社。

2。攜程產品的鑽級標準中包含信息披露的要求。鑽級越高,對信息披露的細節要求越嚴格。比如晚上酒店選擇範圍的數量如果超過6家,就不能參加鑽級評選了,而5鑽產品必須在3家酒店的範圍內選擇。如果產品最終沒有使用披露的酒店,是可以要求攜程按違約進行賠償。因此有鑽的產品一般更靠譜。細節可以參考攜程鑽級標準的詳細規定。下面兩條就是能看到產品有鑽還是沒鑽。

下面一條有鑽,上面一條無鑽

3。產品的點評分,出遊人數和點評細節。

攜程採用5分制,一般來說如果國內產品出遊人數超過1000人,海外產品超過500人,點評分在4.5以上,那麼產品的質量應該就沒有太大問題。如果出行人數太少,有可能是旅行社在線路前期用好評返現等手段買點評,分數可能不準確。如果分數太低,那麼說明很多人不滿意。

如果有時間,還可以直接點開產品點評,直接看差評,看看其他客人遇到過哪些問題。

這幾點看過後,最差的產品基本能被發現。


相對靠譜,攜程對於供應商的管控和服務的把握,仍然是目前在旅遊企業裡面做的最好的。

但是畢竟服務不是攜程自己來完成,這裡面有實際執行上的偏差。

說到跟團遊其實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

提到跟團遊似乎我們印象中首先想到的是大巴團、人數眾多、進購物店、很兇的導遊和很差的體驗,也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未來是自由行的天下」,今天想來聊聊我對跟團遊的一些理解。

跟團遊的興起是有歷史原因的,這種產品形態滿足了我國旅遊發展最初期人們的旅遊需求-觀光度假,直到現在,我們的父輩出去旅遊,幾乎都還在選擇跟團,這種產品形態的存在自然有其合理性。換個角度看,今天中國很多的傳統旅遊批發商也仍然有著不錯的發展,可以預見的是,批發商在未來相當一段長的時間內仍將長期存在。

因為中國巨大的人口基數和各個地區發展的不平衡,培養出了今天不同階段的「旅遊消費需求」,有的人出境次數已經很豐富了,可能有的人還沒來得及爬一次長城去一次東南亞,這個邏輯似乎有點類似拼多多的存在和崛起,身在中國這樣巨大的旅遊消費市場,自然要允許不同的業態和模式,這是我們旅遊人的機會。

傳統跟團遊顯然不是今天想討論的重點,我想和你分享的是跟團遊的未來可能會是什麼?

回到需求的原點,我們旅行的目的大概是為了滿足3層需求:第一層是功能性需求,也就是看風景和休閑,這主要依靠實體層面來滿足,比如景觀和酒店。第二層需求是體驗,希望有獨特的感受和記憶,甚至旅行結束有明顯的獲得感,這主要依靠行中服務來完成。第三層需求是個性,甚至是私密和差異感,這主要依靠產品設計和服務設計來實現。

所以,傳統跟團遊正好滿足了人們旅行的功能性需求,只要在未來仍然有旅行用戶基礎的功能性需求需要滿足,傳統跟團遊就仍然會存在,它是我國旅遊發展的階段性產物,但因為消費需求發展的不平衡,這個階段仍然會長期存在。

那跟團遊可以滿足剩下的兩層需求嗎?

如果是基於某一主題有著相同愛好的小團呢,如果是一單一團的私家團呢,如果是圍繞青年輕戶外的10人小團呢?

舉幾個例子,每個人都會因為工作或其他的機會,短暫的來到一個城市停留一到兩天,比如你出差來到廈門、西安、重慶、蘇州這樣的城市,但你可能缺少深度瞭解和接觸一個城市的解決方案,你要去搜、去找、去比較哪裡好喫好住好玩,對時間稀缺的人來說,這點特別難。

如果可以將廈門好玩的地方、好喫的美食、不錯的民宿或特色酒店、接近城市自然人文的體驗項目,打包成兩天一晚的多日遊跟團產品,和幾個同齡人一起,在導遊或領隊的帶領下去接近和了解廈門,高效地為用戶提供瞭解和接近一個城市的解決方案,這樣的體驗相信不會差。我就好幾次去到廈門,但廈門留給我的印象就只有中山路、鼓浪嶼、廈大,同樣的地方還有北京、成都、天津、杭州、南京...可能去過很多次,但提到有多瞭解,似乎總差了點什麼。

生活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一線城市的白領和上班族,尤其是這個城市的外來者,常規的生活軌跡就是出租房、地鐵和公司,週末生活也沒有太多打發的選擇,他們大部分缺少認識新朋友的場景和機會。如果有10人小團聚集同齡人甚至是有共同話題的人(相同行業、相同愛好、相似年齡)一起去城市的周邊來一場戶外,共赴一場未知晚餐,甚至結束喫一頓火鍋、做個遊戲等等,也許可以度過一個不錯的週末。同齡人的有效社交和「意外」相遇能夠擴展思維,打發週末時光的同時,旅行當中遇到不同處境的同齡人,是一件給自己增加「可能」並且有趣的事。

還有的例子就是在戶外市場,幾乎都是跟團遊,還包含了深度社交和對團友的信任。

這裡你可能已經發現,人們旅行其實不會拘泥於選擇哪種出行形式,而在於產品和服務的設計有沒有很好的滿足需求,一切對跟團遊的誤解都來源於現有跟團遊的產品設計和服務體驗沒有擊中用戶的需求。

換個角度看自由行

想想如果你要去歐洲旅行,從簽證到機票、從酒店到交通、從景點門票到當地玩樂,如果完全自由行,第一次去歐洲得花多少時間去研究才能保證一場還不錯的旅行,才能知道怎麼樣是最節省時間的、酒店訂哪個最方便、體驗有哪個不可錯過、景點怎樣不用排隊...一個去過多次歐洲的人我覺得都很難保證說把歐洲玩的深度,何況一個未曾到訪只靠攻略和百度的用戶。

我一直覺得自由行這種形態是「流量生意」,適合OTA和大的流量平臺,因為機票、酒店、玩樂、單品都足夠的標準化,只有標準化纔可以規模化,這個模式很適合平臺,標品生意的思維就是過流量。

為什麼2017年以前興起的創業公司很多是主打自由行的,比如淘在路上、愛旅行、即刻出發。2017年以後的旅遊創業更多的是圍繞跟團遊?甚至在未來,自由行形態創業的機會幾乎關閉了。

因為2017年以後流量更貴,融資更難,依靠燒流量拼補貼拉用戶的模式已經難以為繼了。換句話說,自由行也是最容易做的,因為淡化了旅行社的服務價值,依靠技術手段和API對接就完成了標品的覆蓋,這裡面缺少溫度和人的服務。也因為和用戶沒有更深度的服務和交互,無法在旅行社和用戶之間構建起足夠的信任,依靠補貼吸引而來的洶湧流量,補貼過後也毫不留情的洶湧而去。

一個自由行用戶出行結束以後的好評,要區分來看哪些是真的為服務點贊,哪些是為硬體和設施點贊,一個去馬爾地夫歸來的用戶她的體驗不會差,她的好評很可能都是因為馬爾地夫而不是因為服務,你幫用戶預定了安縵,這個好評是安縵不是你的。

朋友圈裡經常看到一些同行朋友曬客人好評的截圖,來表達自己服務的優質,很想提醒是不是真的因為你的服務而有的這個好評,有沒有提供服務的價值,是不是真的因為你服務流程的用心設計,是不是可持續可複製?否則好評只是來源於運氣和偶然,你的好評可能和你沒關係

相反,跟團遊是最難做的,要真正做出一條好的旅行產品,需要從產品設計、服務流程、領隊培養甚至用戶運營下很多的功夫,可能需要產品經理的實地考察和用心挖掘,才能真正找到原創設計、深度好玩的當地體驗,還需要真正和用戶做朋友的長期經營心態,找到價值認同的領隊,不斷傳播溫度和旅行價值觀。

在流量越貴獲客成本更高的今天,跟團遊不再適用「過流量」的思維,需要的是將流量變留量的經營思維,珍惜每一個面對用戶服務的機會,不斷積累用戶的信任和口碑,堅持長期主義的產品和服務設計,真正做到用戶為先,體驗第一。

這個觀唸的轉變太難太難了,需要創始人具備長期主義的價值觀,在商業的道路上兼具溫度和情懷。具體來說:

對產品和服務:

服務並不難,難的是紮根最後100米,把每一項服務看得精準,看得小,看得深,真正的發內心的服務每一位旅行用戶,無論何時何地和麪臨何種情況,將心比心,首先想到的都是用戶體驗怎麼樣。

對旅行的認同:

旅行不僅僅是到達某地,更要新鮮有趣、有個性、有深度、有獲得

對於產品設計:

好產品是一切的前提,也是公司生存的根本,產品設計必須原創、親自踩線和考察,產品一定要好,一定要好,一定要好,不能欺騙和消耗用戶的信任。

所有的產品設計,大到出境跟團小到citywalk,都有明確的產品標準和流程,過程很清晰,方法可複製,哪些能做,哪些傷害用戶信任的事情堅決不能做。

所有的產品都是針對用戶的解決方案,解決的問題是遊客如何快樂,每個用戶每次出行都可能有不用的旅行場景,送給妻子的一次蜜月/帶家人的一次度假/帶孩子的一次親子時光,每一個產品都要有用戶思維考慮背後的需求和心理感受,他有什麼特點,為什麼會有這次旅行,我們能不能為他的這次旅行做點什麼,能夠多給他一些快樂。

對待用戶:

和用戶是彼此認同和尊重的朋友,感謝用戶信任並選擇,同時也要值得這份信任,只有信任和靠譜,才能帶給用戶確定性和穩定的預期,因為這個確定性,他才能放心的選擇我們,並且推薦給身邊人,真正把旅行交給我們。

對於運營:

數字的背後是人,所有決策的考慮都是體驗為先

旅遊行業賺快錢的機會越來越少了,或者越來越難了,僅僅依靠信息不對稱的商業模式,會活的一年比一年差。

對未來,只要價值觀層面的理解和堅持,才能走的更遠。

如果你正在或即將從事跟團遊的創業,有這麼幾個關鍵詞分享給你:

產品原創、服務設計、場景社交、深度體驗、純玩有趣、真誠用心、長期主義、信任和價值觀

產品原創:為什麼要強調原創和設計?

中國旅遊行業的發展很多年來一直圍繞著傳遞價值,也就是渠道,解決的是怎麼賣的問題,

接下來的行業發展將更多地圍繞價值創造,也就是回歸產品設計和生產本身。

每一條線路都需要合適的人去到目的地挖掘和考察,真正找到有趣好玩的體驗,這是一件極具挑戰的事情,需要很多成本,需要長期堅持,還需要產品設計的變現能力,畢竟代理別人的產品是最簡單快速的事情。

服務設計:從首次諮詢、客服對接、領隊服務、用車選擇、活動組織等對客的關鍵環節都要精心設計。

場景社交:也許跟團遊的行程安排中,在相互舒服的情況,可以適當的做社交引導,很多人願意社交但不願意社交的開始,一個領隊將相互不熟悉人的融合在一起是一件極具挑戰的事情,但做好了,會增加獲得。

深度體驗:深度體驗有兩點,1是深度:景觀層面要貼近目的地真實一面,自然人文是最真實的樣子,當地人生活是最真實的樣子,今天很多熱門的旅遊景點除了風景其他都「長的差不多」,這不是深度體驗。2是體驗:深度體驗的用戶需要有參與感,有動手和參與環節。

純玩有趣:這是一個不用多說的標準。

真誠用心:和用戶做朋友,和用戶做朋友,和用戶做朋友,一切不會對朋友做的事,都不要對用戶做。

長期主義:在旅遊行業依靠流量思維賺快錢的機會越來越少了,只有堅持長期主義,才能建立起差異和信任,才能走的長遠。

信任和價值觀:信任是最重要也是最持久的流量,所有的旅行最後都會回到價值觀上的認可和選擇。

總結一下

跟團遊的存在有其合理性,未來依然會長期存在,只要有旅行用戶基礎的功能性需求需要滿足,傳統跟團遊就仍然會存在。

自由行淡化了旅行社的服務價值,旅行行業的未來機會回歸到人的服務價值上。

真正做好跟團遊需要創始人有旅行價值觀上的長期堅持和認同,拿出和用戶做朋友的心態,堅持長期主義,也許在跟團遊這件事上,慢慢走比較快。

關注公眾號「Travel星辰大海」,添加星星助手微信:travel0021,發送實名信息,可申請進旅遊管理專業全國交流羣/新旅遊旅業交流羣

更多交流,歡迎關注

點擊下方Travel星辰大海官方網站,查看更多旅業乾貨:

Travel星辰大海?

www.quputravel.com圖標

知乎-旅遊人的專欄:

Travel星辰大海---旅遊行業進階之路?

zhuanlan.zhihu.com圖標

關於旅遊管理/在線旅遊/旅遊創業:

許義 - 旅業媒體:Travel星辰大海創始人 | 到「在行」來約見我?

www.zaih.com圖標

這個算是利益相關了……我們有在攜程平臺上收跟團遊客人……

靠譜不靠譜,一看你如何選擇產品,二還真是看運氣了。

首先,看行程描述,特別是看費用包含條款;

其次,看點評。既然決定選擇跟團遊,就還是看下之前旅遊者的評論反饋。評論中主要看導遊服務部分,因為其它的標準都是可以搜索到詳細信息的,比如是住哪些酒店,安排哪些景點,都可從網路上找到非常詳細的介紹。唯有導遊服務,只能看點評。而這一塊偏偏又是能極大影響你旅遊體驗的部分,非常非常重要。一般來講,一條線路點評和出遊數越多,也就越靠譜;因為不靠譜的線路在自然排序機制下,支撐不了太久,也積累不起來點評數。

另外,價格也是個因素。如果對價格完全不敏感,估計也不會選擇跟團遊;但如果把價格放在選擇的第一因素,那就很容易踩坑。

最後,真就是看運氣了。如果你碰上颱風,碰上航班延誤等等不可抗力因素,這就真是沒辦法。


攜程報名的也是跟線下收的放一起


有靠譜的,也有實際與描述差很多的,怎麼分辨呢?沒法分辨……看運氣!

簡單說下吧,例如巴釐島、馬代、遊輪這種純休閑的產品,靠譜的幾率很大,因為沒法動手腳玩文字遊戲,而東南亞、韓國、澳新這種被黑心購物店玩壞的線路,不靠譜的幾率就要大一些了,在選擇的時候注意一下就是了。但是,並不是說每一個團都不靠譜,在當前環境下只能討論概率問題,不能簡單的用是與非來概括了


有供應商負責。實際上攜程就相當於做廣告的平臺。跟旅遊沒特別大關係。


攜程旅行網,你在上面報名。他們就可能會把你賣給我。而且他們多數承諾都不會給我們說。一般遇到攜程遊客會提前說明白。

別的我不說,我只講點評這一塊。我建議大家以差評作為判斷的標準。大家可能看到某線路好評佔絕對多數,那些評價確實是客戶自己評的但卻代替不了真實的客戶體驗,怎麼回事呢?因為導遊在行程結束前都會當面要求客戶給好評,一般客戶就是不願意但礙於面子就隨便評了一下給個五星好評,不然導遊會死纏爛打。拿到好評旅行社會給導遊獎勵的。

即使是攜程自營線路的導遊也是這麼乾的,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

但就是有一些倔強的客戶當面找藉口不給評價,然後回家就給了差評,差評裏說的就是真實的情況。所以大家多看看差評再去判斷要不要報這個團。


這個還是要看商家的信譽了,一般來說現在注重口碑的很多,報團之前建議多想一些問題問清楚一點。


攜程上的多數產品本身也不是攜程自己提供服務的,就像你在所有旅遊廣告上看到的產品一樣,要說光看字面還靠譜,反正該有的都會給你有,部分還會有購物、自費、最低消費等等…

看見這些字眼等你覺得你是旅遊去了?還是被當猴耍呢?你會覺得靠譜麼?

最最靠譜的旅行只有一個:自主式自助遊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