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直板的反手和横板区别已经不大,许昕反手完全不虚林高远,甚至远台对拉还有优势。正手就更不用说了,直板正手发力比横板要集中一些。

希望以后多看到一些直板选手


比赛没啥多说的,许昕牛逼,反手势均力敌,正手这条线许昕咬的死死的。邓亚萍都说林站位有问题,两腿太开不容易接中间偏正手。而且缺乏耐心总想著一板打死,导致反手变直线总是出界。可以去看看央视解说,要论比赛评价,邓女皇的评价是我认为央视解说嘉宾里最中肯也最一针见血的。

许昕是直板打法,但是许昕的崛起不能代表直板的崛起。虽然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握拍分直横。但是仔细观察这三十年来的直拍名将,你就会发现,刘国梁,马琳,王皓,许昕同样是直拍,可是四个人的直拍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从握拍就可以看出明显差异,更不用说四个人风格迥异的打法了。

直拍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打法,天赋摆在那里谁都没法被复制,许昕的条件更是别人无可比拟的,身高臂长更适合塑料球,惊人的上旋球承受能力,身体素质更是逆天到这个年纪身兼多项还能三金一银。

所以用许昕的成功,来证明直拍的崛起本身就是不合理的。许昕就是许昕,他的成绩只能证明直拍在他手里不比横拍差。

等啥时候同一辈球员里直拍出的世界冠军不比横拍少了,像04,08那样奥运会上两个直拍单打了,或者像上古时期那样直拍占据了国家队半壁江山了,这才意味著直拍重新崛起了。

(握拍就可以看出刘国梁侧重快攻所以有些吊手腕,马琳重视小球所以握拍偏浅,王皓重横打所以偏反手利,许昕强调中远台发力所以握拍较深。这四位直拍的成功者,都属于把自己的天赋利用到了极致,所以走出了四条截然不同的路线。许昕只有一个,他打法的成功很难去影响其他直拍选手,几乎没有复制和借鉴的可能,所以他也代表不了所有直拍选手。)


不是 意味著许昕的崛起 粘一个想法吧 可能不完全对题

看完孙颖莎的球 有点感想 打现在的球 如果你是偏正手的 那就要求非常高 比如孙的球在女子还行 但是同样的正手能力拿到男子这边就会比较吃亏了 孙的正手打死刘诗雯都比较费劲 这种杀伤力被人一调动会很累 因为正手的动作大 你的连续性和质量都得非常高才能不被速度型选手制约住 不说非得到许昕那个级别 至少也得是王楚钦这样吧 不然的话还是老老实实的多练一点反手进攻吧

现在的球逼著你做出选择 要么反手能发力 要么正手逆天 从打出来的几个人看 也是这样 林高远 大胖都是反手有很强的发力能力 而所谓偏正手的选手打出来就很难 只有拔尖到许昕这个水平 才能生存


这是一个技术性话题。

直板和横板,外行觉得可能只是握拍不同,实际上是完全两套技术体系和打球思路。

直板的握拍实际上有王皓、马琳、许昕三种。同样是食指松开中指顶起反面,许昕的握拍方向更平行于手臂方向。

直板的优势永远在于比横板多一个腕关节,弱点则在于正反手的力量。

国内现在除了许昕以外的直板,除了一米八的薛飞,其余直板都存在正放手单板质量不足的问题,现在球更大更重胶水无机,直板反手手指顶板以及挥拍范围小的问题在顶级水平比赛里面就会凸显。

许昕的路子就是未来直板的路子。以及许昕这种打法需要极高的天赋,乒乓球的正手是最难练的一块。

国内这批新直板的培养思路完全是错的,过于强调横打,都想著复制王皓的思路。

王皓的横打更多的是快撕,打球节奏非常快,现在这批横打直板完全继承不到王皓的点,且王皓那种摩擦多的横打打现在的新球完全不合适。


只是许昕的崛起


某位alpha又在抖机灵了 业内教练都夸孙是女队第一正手 alpha专注黑孙一百年前孙的正手不行 动作大片那你把其他人的正手动作叫做啥哈哈哈哈哈


直板在发力结构上是违背上旋理论的,少一面。。

王皓的反手横拉是天生的,后天不好练。

专业领域,直板看一场少一场。

业余还是可以生存的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