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論不是經濟學書籍,它是一部系統性闡述資本主義誕生,發展和必然滅亡的哲學書籍。

資本論的副標題是政治經濟學批判。德語中的批判是指劃定界限,規定範疇的意思。就比如說《純粹理性批判》不是說反對純粹理性,而是規定理性生效的範疇。

把它當經濟學來看當然正常,畢竟它裡面有很多內容在經濟學的範疇內。

PS:但是,有哪本經濟學的書籍會推導出資本主義的必然滅亡呢?這已經遠遠超出經濟學的範疇了。


諾獎得主 Robert M. Solow 對馬克思的點評

此人是198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時報》在1988年3月發過他的一篇文章,其中點評了馬克思,中英雙語對照如下:

馬克思是一個重要而且具影響力的思想家,馬克思主義教條也具有知識上和實踐上的意義。

但事實是,在所有嚴肅的、說英語的經濟學家看來,馬克思主義經濟學都被認定是一條死胡同。

Marx was an important and influential thinker, and Marxism has been a doctrine with intellectual and practical influence.

The fact is, however, that most serious English-speaking economists regard Marxist economics as an irrelevant dead end.

對【勞動價值理論】的批判

◇卡爾·門格爾:《國民經濟學原理》

  作者卡爾·門格爾是奧地利經濟學家,以他為首開創了「奧地利學派」,有時候也尊稱他為【奧地利學派之父】。

  早年在維也納大學教書,1873年成為該大學的「經濟學院主席」(年僅33歲)。他的學生和追隨者中,有很多成為經濟學大牛,比如:

弗里德里希·馮·維塞爾(他的同事,並深受其影響)

歐根·馮·龐巴維克(他的同事,並深受其影響)

克努特·維克塞爾(他的學生)

約瑟夫·熊彼特(他的學生)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他的學生)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他的學生)

......

  光看上面這個名單,不得不感嘆——門格爾真是「大師級的學生滿天下」。如此牛逼的人物,他的名氣卻不大,知道的人很少。

  此書是其代表作,英文名稱是《Principles of Economics》,出版於1871年(門格爾年僅31歲)。

  在門格爾之前,經濟學領域占統治地位的是「固有價值理論」(比如「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卡爾·馬克思」三人的勞動價值理論,都算這類)。以馬克思為例:他認為商品包含有一個「固有價值」的屬性,這個屬性是【客觀】的(所謂「客觀」就是不受人的主觀影響)。所以「固有價值理論」也可以稱作「客觀價值理論」。

  在這本書中,門格爾首次把「商品價值」與【慾望的滿足】聯繫起來。雖然門格爾這本書中從來沒有提及「效用」這個辭彙,但實際上他開創了「效用價值」理論——書中所說的「慾望的滿足」就是「效用」的另一種說法。

  由於「效用」是【主觀】的(對同一個商品,不同的人體會到的效用【不同】),所以門格爾也相當於是開創了【主觀價值理論】的先河。後來「奧地利學派」的很多理論體系就是在「主觀價值」的基礎上建立起來。所以此書亦被稱為「奧地利學派不可動搖的基石」;米塞斯對此書的評價是:The best introduction to the Austrian School of economics.

  在馬克思之後,「客觀價值理論」(勞動價值理論)的影響力僅僅停留在【政治領域】(尤其是在共產黨國家裡),在主流經濟學界是【不】受待見滴;而「主觀價值理論」在門格爾死後,繼續在經濟學的學術圈發揚光大。這可不是俺自己瞎說,下面引述維基百科關於「勞動價值理論」的條目(鏈接在「這裡」)

隨著19世紀70年代邊際效用理論的興起,主流的經濟學家更加傾向於使用較為注重人類心理變化的邊際效用去解釋商品價格的形成,而非抽象的勞動價值;他們還提出生產需依靠不同的生產要素,而非單一勞動。於是西方主流經濟學家認為勞動價值理論是錯誤的,而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則堅持勞動價值理論為正確的。

  再來引述著名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寫過一本書叫《十大經濟學家——從馬克思到凱恩斯》(俺網盤也分享了),裡面指出了「勞動價值理論」的缺點以及「效用理論」的優點。

  下面摘錄他的部分評論(出自此書第22~23頁,粗體是俺標註滴)

基本的問題不在於勞動是否是經濟價值的真正的「源泉」或「原因」。這個問題也許是社會學家主要關心的問題,他們要從中推導出倫理學的結果,馬克思本人當然並非對此問題毫不關心。然而經濟學是一門實證科學,它要描述和解釋實際的過程。問一下「勞動價值論是如何發揮分析工具的作用」也許更重要,真正的困難在於它做得是如此不好。

首先,在不是完全競爭的情況下它就不適用了。其次,即使在完全競爭的情況下,它也不能有效地發揮作用,除非勞動是生產的唯一要素,而且勞動只能有一種形式。如果這兩個條件不能滿足,則必須引入另外的假設,分析的困難又會增加,問題立刻變得難以處理。因此,用勞動價值論來推理只在很特別的情況下才可行,因而沒有實際的意義。

......

最早用於代替它,現在有些過時的理論,是邊際效用理論。一般認為,它在許多地方更為優越。但其真正的優點在於更普遍,適用性更強:一方面,在壟斷和不完全競爭的條件下適用;另一方面,在出現其它因素和其它不同類型、不同性質的勞動時也都適用。

  坦白說,熊彼特對「勞動價值理論」批判【不夠徹底】。俺之所以引用他的話是另有深意——

  如果你看完《十大經濟學家——從馬克思到凱恩斯》的第一章(關於馬克思的那章),你就能感覺到:熊彼特還是蠻看重馬克思滴。但即使這樣,熊彼特依然在書中對馬克思的「勞動價值理論」進行毫不留情的批評。這恰恰說明「勞動價值理論」有硬傷!另外,對於那些傾向社會主義的讀者,熊彼特也會更有說服力——因為熊彼特也是傾向社會主義的。

◇弗里德里希·馮·維塞爾:《自然價值》

  作者弗里德里希·馮·維塞爾是「奧地利經濟學派」早期的經濟學家,畢生在維也納大學和布拉格大學教書,與卡爾·門格爾是同事。

  此書出版於1889年,是其代表作。英文名稱是《Natural Value》。

  書中詳細解釋了機會成本(opportunity cost)的概念,並通過「機會成本」建立了「歸屬理論」(imputation theory)。

  所謂的「機會成本」,通俗地說就是:把某項資源投入某種特定用途後所放棄的在其他用途中該項資源所能獲得的利益。

  維塞爾建立的另一個概念是【邊際效用遞減】——商品的效用隨著數量而遞減。

  那麼,這些概念與馬克思有啥關係捏?

  馬克思認為: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邊際成本會持續遞減。因此資本家會傾向於把生產規模無限制擴大。從而造成嚴重的【生產過剩】。

  但是在引入了【機會成本】之後。由於「機會成本」的存在,當產量擴大之後,「邊際成本」【不一定】是遞減的,可能在達到某個程度之後反而會變成遞增。

  你看,馬克思因為不懂「機會成本」,又犯了一個錯誤。

◇歐根·馮·龐巴維克:《卡爾·馬克思及其體系的終結》

  作者歐根·馮·龐巴維克【又】是「奧地利經濟學派」滴。他是卡爾·門格爾的忠實追隨者,並與上面那位維塞爾是連襟。

  在奧地利學派中,是他首先站出來直接批判馬克思,用的武器就是這本《卡爾·馬克思及其體系的終結》(洋文名叫:Karl Marx and the Close of His System)。書中提出了著名的【龐巴維克質疑】——指出《資本論》第一卷與第三卷存在【自相矛盾】。由於他對《資本論》的批判,天朝教科書污衊他為「庸俗經濟學家」。

  剛才俺提到了熊彼特寫的那本《十大經濟學家》,其中有一章專門講龐巴維克,而且也提到了龐巴維克所寫的《卡爾·馬克思及其體系的終結》,並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

  俺再次嘮叨一下,熊彼特這本書對馬克思有很多讚美之辭,所以這就【更加有說服力】。換句話說,即使像熊彼特這種比較欣賞馬克思的經濟學家,也不得不承認:龐巴維克擊中了馬克思的要害。下面是熊彼特的原話,摘自《十大經濟學家》第138頁(粗體是俺標註滴)。

馬克思有無數的批評者和辯護者——幾乎比其他任何一位理論家都要多。他們的任何一種主要興趣都不在於馬克思著作的科學核心,而且他們總是躲到那些與這一核心觀點風馬牛不相及的問題中去——歷史問題,政治問題,哲學問題,等等——也許他們並不完全勝任評論這位作者及其著作的工作。

這正是龐巴維克的評論顯得重要的原因——他抓住了問題的核心,並且只談核心,字裡行間處處體現一位大師的匠心;從被批評對象的偉大可以衡量出批評家的偉大。這就是這篇評論在龐巴維克的全部著作中居於突出地位的原因;這就是在同馬克思體系的理論內容有關的問題上,這篇文章永遠都可以稱得上是對馬克思的批評的原因。

  除了熊彼特的讚美之辭,俺還要提醒大伙兒一點:

  此書已經出版了100多年,除了與龐巴維克同時代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的希法亭(Rudolf Hilferding)寫了一篇論文反駁此書,【沒有】再看到任何一個稍微知名的馬派經濟學家對此書進行反駁。而希法亭的那篇論文其實是蒼白無力滴——並不能幫助《資本論》自圓其說。

  上述現象再次說明——很可能龐巴維克已經擊中了《資本論》的要害。

◇為啥本章節全部引述【奧地利學派】的著作?

  除非你很粗心,否則你肯定會注意到:前面3個小節對應的3本書(《國民經濟學原理》《自然價值》《卡爾·馬克思及其體系的終結》)全都是【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著作。為啥捏?

  是因為俺比較偏愛這個學派嗎?NO,NO!俺在本章節全部引述奧地利經濟學派,是源於布哈林說過的一句話。這位布哈林是何許人捏?他是列寧欽定的【蘇共理論家】。顯然,他對馬克思的理論體系是非常熟悉的。他曾經說過:奧地利學派是馬克思經濟理論最強大的敵人。

  有這句話足矣!來自於敵人的讚美通常是最好的讚美。如果連蘇共的理論家都承認「奧地利學派」是馬克思經濟理論最強的對手,那充分說明:奧地利經濟學派的理論對《資本論》構成了嚴重的威脅。

◇為啥俺費了這麼多口水談「勞動價值理論」?

  在本文的開頭,俺已經大致梳理了馬克思的整個理論體系——

他的歷史學理論,是架構在政治學和社會學理論之上的;

他的政治學和社會學理論,是架構在經濟學理論之上的;

他的整個經濟學理論,最終是架構在【勞動價值理論】之上的。

  比如說,他根據「勞動價值」推導出「剩餘價值」,再根據「剩餘價值」推導出「剝削理論」,然後又根據「剝削理論」推導出「階級理論」......

  所以,只要你搞明白「勞動價值理論」是【錯的】,(對你來說)馬克思的整個理論體系就瓦解了。

  如果俺想偷懶的話,聊完「勞動價值理論」就可以收尾了。但為了徹底把馬列主義的理論批倒批臭,本文還需要繼續展開......

對【剩餘價值理論】&【剝削理論】的批判

◇歐根·馮·龐巴維克:《資本與利息》

  這位作者在本文已經是第二次出現,所以俺就不再介紹他了,省點口水。

  此書是其代表作,英文名:《Capital and Interest》。全書共3卷,第一卷出版於1884年,第二卷出版於1889年。第三卷在1921年出版(作者死後)。

  第一卷是【批判】歷史上出現過的利息理論(也包括對馬克思的批判),第二卷是【開創】他自己的利息理論(叫做「時差利息論」)。

  簡單說一下「時差利息論」:

  龐巴維克認為:同樣類型、同樣數量的商品,【現在得到】與【未來得到】,在價值上(此處指「主觀價值」)是有差別滴。這個差別就體現為【利息】。龐巴維克的這個利息理論並不完善,但他指明了現代利息理論的發展方向,並對經濟學的其它領域有重要影響。關鍵就在於他引入了【時間差】的概念。

  如果你學過「金融學」,接觸過「現值」的概念,就應該知道——在計算「現值」的時候,【時間差】是關鍵變數。

◇克努特·維克塞爾:《利息與價格》

  作者克努特·維克塞爾是一個類似卡爾·門格爾的牛人(這倆都很牛逼,名氣都不太大,卻都各自開創了學派)。維克塞爾開創的是「瑞典學派」(也稱「斯德哥爾摩學派」)。順便說一下,此人曾經在維也納大學聽過門格爾的課,所以他也算是門格爾的學生。

  他在經濟學發展史上有重要地位——首次把「價格理論」與「貨幣理論」結合起來。哈耶克評價他:由於這個偉大的瑞典經濟學家才使直到19世紀末仍然隔離的兩股思潮終於確定地融合起來。

  此書的英文名稱是:《Interest and Prices》,出版於1898年,相當於他的代表作。在書中,他繼承並發展了龐巴維克的「時差利息論」,並融入了另一個經濟學家瓦爾拉斯(Walras)的均衡理論。

  這本書引入了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叫做【自然利率】。何為「自然利率」捏?維克塞爾認為:當資本的供應與資本的需求相平衡的時候的利率就是「自然利率」。當「實際利率」低於「自然利率」時,投資大於儲蓄,總需求大於總供給,宏觀經濟處於膨脹狀態;反之,則總需求小於總供給,宏觀經濟處於緊縮狀態。

◇小結

  為了避免篇幅太長,其它批判「剩餘價值理論」的著作,俺就不介紹了。

  下面俺大致提幾個要點(請注意:「剩餘價值理論」的錯誤當然【不止】下面這幾點):

  馬克思【忽略】了資本家的勞動

  馬克思及其追隨者總是把資本家說成是不勞而獲。但資本家其實需要做【很多勞動】。

  在開辦企業之前,資本家就需要做很多決策(比如:把資本投入哪個領域、企業如何運作、等等),這些都是需要腦力勞動。

  開辦企業之後,資本家如果自己參與企業的管理,那麼管理工作也是一種腦力勞動;如果自己不參與管理,就要靠「職業經理人」,那麼如何挑選職業經理人,挑選之後如何評估其管理的績效,同樣需要腦力勞動。

  馬克思【忽視】了風險的因素

  如果上述這些決策失誤,資本家可能會血本無歸——就是【風險】。有風險自然就應該獲得回報。因為承受風險而獲得的那些回報,就【不】能算是剝削。

  馬克思對「利息」的【誤解】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雖然也提到「利息」。但馬克思的理解是【錯的】——

  首先,馬克思沒有考慮到【時間因素】。

  龐巴維克開創的「時差利息論」雖然不夠完善,但至少他的方向是對頭滴——他指出了資本的【時間因素】。(如果你稍微了解金融學,就知道【時間】在金融領域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因素)

  其次,馬克思不懂「自然利率」(在他的時代,「自然利率」相關的理論【還沒】建立)。

  所以他把「自然利率的那部分資本增殖」也算作是剝削所得。但其實【並不是】。自然利率所屬的那部分資本增殖,是資本持有人【應得的收入】,與剝削毫無關係。

  打個通俗的比方——你把錢存入銀行可以得到利息;在這個過程中,你並沒有剝削任何人,你的錢就增殖了。

  當然啦,上述這個比方僅僅是為了【通俗起見】。對「自然利率」的更詳細掃盲,請看下面這篇:

《掃盲「貨幣經濟學」基本概念——從「利率」到「央行貨幣政策」》

對【資本主義崩潰論】的批判

  關於這部分,俺都不需要引述什麼名著啦。光憑【事實】就足以說明——馬克思的預言【徹底失敗】(大伙兒都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並沒有崩潰)。

  當然啦,有些死硬的馬克思信徒會爭辯說:崩潰的時間還沒到。只要時間到了,資本主義社會必然要崩潰。

  為了反駁這類死硬分子,咱們需要從《資本論》入手,看看馬克思本人是如何推理出「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的結論。

  馬克思的關鍵性論點是——當生產力不斷提升,【利潤率必然持續下降】。整個推理過程又臭又長,感興趣的同學自己去看《資本論》第3卷第3篇,標題是「利潤率下降趨勢的法則」。在這個「第3篇」之下又包含:第13章、第14章、第15章(真心想看的同學,重點看第13章)。

  在「利潤率持續下降」的基礎上,馬克思又進一步推論說:因為利潤率下降,資本家不得不更嚴厲地壓榨工人(比如:延長勞動時間、降低工資水平),所以勞資矛盾會持續惡化。當利潤率趨向於零,勞工也會被壓榨得一無所有,這時候,資本主義的總危機就爆發啦。

  可惜的是,馬克思被狠狠地打臉了。事實與他的預測【完全相反】——當生產力不斷提升之後,工人的生活水平持續提高(不信可以對比21世紀的工人與19世紀的工人),工人的工作時間也在持續下降(比如19世紀的工人是享受不到「雙休日」滴)。另外,利潤率也並沒有像馬克思所說的「下降到趨向於零」。

  像新興的高科技行業反而獲得極高利潤率。鼎盛時期的微軟公司和如今的蘋果公司,他們的利潤率比19世紀的血汗工廠高到不知道哪裡去了。即使只看傳統的製造業,他們的【行業平均】利潤率也並沒有像馬克思所說的(持續下降直至趨向於零)。

  俺個人認為:馬克思實際上【說反了】。隨著生產力的提升,利潤率【不會】下降,反而會上升(至少大體上持平)。不信你可以對比不同類型的行業,越是【高科技】的行業(比如:軟體行業、互聯網行業、製藥行業),利潤率越高。

  為啥馬克思在這個方面會錯得如此離譜?關鍵就在於他整個經濟學理論的基礎(勞動價值論)是錯的。

對馬克思所用的【經濟學方法論】的批判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人的行為——經濟學專論》

  作者路德維希·馮·米塞斯是奧地利學派的幹將,並對同一學派的哈耶克有重大影響。在哈耶克的很多著作和理論中,都可以看到米塞斯的影子。

  米塞斯的成就長期被學術界忽視(甚至是排斥)。一方面是他的理論太超前,另一方面是他的性格太激烈——與人交流時總是一針見血,不留情面,毫不顧忌他人感受。

  說到【超前性】,他可能是經濟學界最早意識到「【博弈論】重要性」的那個人(時間是20世紀初期)。幾十年後,與馮·諾依曼共同發表劃時代論文《博弈論與經濟行為》的那個摩根斯坦(前面俺提過此人),就是米塞斯的學生。

  此書洋文標題叫做《Human Action——A Treatise on Economics》,另一個中文譯名是《人類行為的經濟學分析》。出版於1949年,被稱作是:闡述奧地利學派自由主義理念的【扛鼎之作】。很多人都認為這是米塞斯最重要的著作。全書950頁,共39章,分為6部分,堪稱一部巨著。

  米塞斯在本書的序言中寫道:我們必須在人的行為,或行為學(praxeology)的堅實基礎上,建立交換學(catallatics)的理論。(編程隨想註:米塞斯所說的「交換學」是指「市場交易」)

  在他看來,經濟學只是「人類行為學」的一部份,並且是行為學的科學基礎。

  在書中,他也論證了:經濟學理論只能通過【主觀主義】的方法論來建立。如果你理解奧地利經濟學派是建立在卡爾·門格爾所提出的【主觀價值理論】的基礎上,就能明白為啥米塞斯會得出這樣的論斷。

  那麼,這部著作與馬克思有啥關係捏?

  俺前面提到,馬克思整個經濟學理論的基石是「勞動價值論」,馬克思認為「價值」(固有價值)是包含在商品中的【客觀】屬性。從這裡就可以看出——馬克思的整個經濟學理論體系是基於【客觀主義】方法論建立起來的。

  在米塞斯看來:馬克思的經濟學體系,不但【理論】是錯的,連研究理論的【方法論】也是錯的。

對【階級理論】的批判

◇彼得·德魯克:《後資本主義社會》

  馬克思之後,有很多學者、從不同角度批判過他的階級理論。但是這些書的年代都比較早。今天俺想介紹的是一本出版時間比較晚的書,來自大師級牛人彼得·德魯克(又譯作「杜拉克」)。此人被尊稱為【管理學之父】,知名的《經濟學人》雜誌評價他是【大師中的大師】。

  此書出版於1993年(與本文介紹的很多書比起來,這算是很新的),英文名稱是:《Post-Capitalist Society》。

  書中主要討論:科技進步導致資本主義世界出現根本性的變化。德魯克在書中提到如下幾個觀點:

「後資本主義社會」依然是「資本主義」的,但是在社會結構上與先前會有顯著差異。

製造業工人的比例正在穩步下降(該群體的影響力也在下降)。

關鍵性的【生產資料】不再是「資本」或「自然資源」,而是【知識】。

不同於【前】資本主義時代的勞動者,【後】資本主義時代的知識工人既擁有【生產資料】又擁有【生產工具】。

在【前】資本主義社會,資本家知道如何把【資本】用於生產;在【後】資本主義社會,知識工人知道如何把【知識】用於生產。

知識工人(純腦力勞動者)已經形成一個足夠大,足夠影響力的群體(中產階級)。

  從德魯克的這本書,你可以看出——「資產階級、無產階級」這兩個概念的劃分已經過時啦!按照馬克思的劃分標準,像如今的這些知識工人,你很難把他們歸類(不管把他們歸入資產階級還是無產階級,都很牽強)

  更加另馬克思信徒尷尬的是——如今有越來越多的公司採用【員工持股】的激勵制度(比如像「微軟、Google」之類的大型 IT 公司都是這麼乾的)。這些拿了股權的員工,既是企業的僱員又是企業的所有者。

  關於「後資本主義時代」,另一個讓馬克思理論難以解釋的問題是——

  馬克思認為:資本家佔據了【生產資料】,所以工人沒有其它選擇,只能受雇於資本家,默默被剝削。

  而根據《後資本主義社會》的說法,如今的知識工人既擁有【生產資料】也擁有【生產工具】。那麼,為啥知識工人的群體不自己組織起來?為啥要繼續受雇於資本家捏?這時候,馬列主義的理論體系又慫了——它【無法解釋】這個問題。

  不過有一個經濟學的牛人解答了這個問題,就是下面要介紹的羅納德·科斯和他的成名作——《企業的性質》。

◇羅納德·科斯:《企業的性質》

  作者羅納德·科斯是芝加哥學派的重要成員,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這是他在1937年發表的論文,英文名是:《The Nature of the Firm》。該論文堪稱其成名作。

  在這篇論文里,科斯嘗試回答這樣一個問題——為啥工人要加入公司,受雇於資本家?為什麼這些工人不自發組織起來從事生產?

  經過論證,他得出的結論是——如果沒有企業,就無法解決【交易成本】的問題。那麼啥是「交易成本」捏?考慮到本文的篇幅,俺就不解釋了,直接丟一個維基百科的鏈接(在「這裡」)。

  那麼,這本書與馬列有啥關係捏?

  馬克思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企業】純粹就是一個剝削的工具。而通過這篇論文,你就能明白——不管有沒有剝削,企業都是【必需】的!只有依靠企業才能解決【交易成本】的問題。

  看到這裡,某些馬克思的信徒就會問了——既然企業是必不可少滴,那是否可以用【公有制】企業代替【私有制】企業。

  關於這個話題,俺在下面談【公有制】的那個章節會進一步點評:為啥公有制企業【不】靠譜?

對【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批判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如果你有足夠的耐心,一直讀到這段,終於能看到弗里德里希·哈耶克的大名了。他是奧地利學派的幹將,1974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俺在《蘇聯是如何被慢慢勒死的?——聊聊冷戰中美國的遏制戰略》一文中曾經提到:里根總統與撒切爾首相都受到哈耶克很大的影響。

  此書英文名稱是《The Road to Serfdom》,寫於1943年,出版於1944年。

  毫無疑問,這是哈耶克最有影響力的著作(沒有之一)。其影響力之大,首次出版時一度造成「洛陽紙貴」的效果。

  在批判「生產資料公有制」的時候,俺想引述此書第7章(經濟控制與極權主義)的內容。

  首先,在這一章的引言,哈耶克引用了希萊爾·貝洛克的名言:對財富生產的控制,就是對人類生活本身的控制。

  一旦某個國家實行「生產資料公有制」,也就意味著政府控制了所有的生產資料,因此政府也就控制了【每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請仔細想一下,這是非常可怕的!

  然後俺再引用哈耶克在此章中說的幾段話:

在一個競爭性的社會中,我們的選擇自由是基於這一事實:如果某一個人拒絕滿足我們的希望,我們可以轉向另一個人。

但如果我們面對一個壟斷者時,我們將唯他之命是聽。而指揮整個經濟體系的當局將是一個多麼強大的壟斷者,是可以想像得到的。

......

在一個經濟生活受到徹底管制的國家中,甚至形式上承認個人權利或少數人的平等權利都會失去任何意義。對於這一點,中歐各個國家的經驗給予了充分的說明。

◇米爾頓·弗里德曼:《資本主義與自由》

  作者米爾頓·弗里德曼是世界著名的經濟學家,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芝加哥學派的第二代領袖人物——是他振興了這個學派,並使之成為對抗凱恩斯主義的中堅力量。

  這本書彙集了他寫的一些評論性文章,英文書名是:《Capitalism and Freedom》。

  俺重點想說的是此書的第1章,標題是「經濟自由與政治自由的關係」。作者的觀點是:「經濟自由」是「政治自由」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換一個通俗的說法就是:沒有經濟自由,【一定】沒有政治自由;有了經濟自由,【不一定】會有政治自由。

  為了直觀,俺放一個表格並舉例:

舉例 有政治自由 無政治自由

有經濟自由 美國

英國 佛朗哥的西班牙

皮諾切特的智利

無經濟自由 (不可能存在) 蘇聯

北朝鮮

◇羅納德·科斯:《社會成本問題》

  關於羅納德·科斯這哥們,前面已經介紹過,此處不再浪費口水。

  這是他1960年發表的論文,堪稱其代表作,英文名稱是:《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此論文的核心思想後來被喬治·斯蒂格勒歸納為【科斯定理】(此定理的維基頁面在「這裡」)。

  關於「科斯定理」,有很多種表述方式。考慮到大部分讀者不是經濟學專業,給個比較通俗的說法:

當產權明確並且交易成本趨向於零,任何資源最終都會(通過交易)轉移到能最大化利用該資源價值的人手中。

  「科斯定理」強調了【產權】的重要性,而公有制企業的問題恰恰就在於【產權不明確】。雖然名義上,公有制企業屬於【國家】所有,但【國家】是個抽象概念。「國家充當所有者」就等同於【所有者缺位】。必然的結果就是資源浪費和效率下降。

  估計某些小粉紅會反駁說:兩桶油(中石油、中石化)作為國營企業,不是賺了很多錢嗎?

  俺的回答是:具有類似疑問的人,多半混淆了 「效率的高低」 和 「賺錢的多少」。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效率低的企業同樣有可能賺很多鈔票,前提是:企業具備了某種【競爭壁壘】。兩桶油代表了某種形式的【國家壟斷】——這就是俺所說的【競爭壁壘】。

  說了一大通關於「公有制企業」的弊端,可能有些同學還是沒搞明白。所以俺再引述米爾頓·弗里德曼(就是寫《資本主義與自由》那位老兄)說過的一句名言:

花自己的錢 辦自己的事——既講節約 又講效果

花自己的錢 辦別人的事——只講節約 不講效果

花別人的錢 辦自己的事——不講節約 只講效果

花別人的錢 辦別人的事——不講節約 不講效果

  國營企業(公有制企業)的領導們在做決策的時候,會是上面的哪一種捏?不用俺多說,大伙兒都應該明白吧?

對【中央計劃經濟】的批判

◇路德維希·馮·米塞斯:《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計算》

  關於作者米塞斯,前面已經介紹過,此處不再浪費口水。

  他在1920年發表了論文《社會主義國家的經濟計算》(Economic Calculation in the Socialist Commonwealth),首次提出了【經濟計算問題】,以此來質疑共產黨政權的中央計劃經濟。那一年,俄國的十月革命才結束不久,蘇聯都還沒成立,米塞斯就已經開始質疑中央計劃經濟了——再次感嘆他超前的眼光。

  米塞斯這篇論文指出:中央計劃經濟必然導致市場的【價格機制】受損(徹底的中央計劃經濟會完全摧毀價格機制,部分的中央計劃經濟會部分地破壞價格機制)。在價格機制受損的情況下,負責制定經濟計劃的官僚【無法】計算出各種資源的有效分配情況。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經濟計算問題」。

  「經濟計算問題」在學術界引爆了一場大規模的論戰:一邊是支持資本主義的學者,另一邊是支持社會主義的學者。

  對於米塞斯的質疑,某些馬克思主義學者爭辯說:可以通過建立一套完備的方程組,把社會中所有資源的信息和所有人的偏好都納入其中(成為方程組的參數),然後求解該方程組。

  哈耶克也加入論戰,他反駁說:建立這樣的方程組需要收集的信息太多,很難做到;即使真的能建立這樣的方程組,也很很難求解。

  由於那個年代的計算機技術尚未充分發展起來,對於方程組的爭論,雙方分不出勝負。

  到了上世紀80年代,蘇聯經濟學家 Alexander Nove 指出:即使能建立這樣的方程組,用當時最好的計算機,也要花上百萬年。

  俺想說的是:Alexander Nove 還是太天真了。不論是他還是早先那些企圖建立方程組的學者,他們顯然都不了解【混沌理論】。而人類社會恰恰是個典型的混沌系統。

  如果你理解了混沌理論,自然就明白——建立這樣的方程組是【沒有意義】的。

  當然啦,共產黨政府的御用經濟學家是不會認輸滴(至少在口頭上不會),他們總能找出各種理由來狡辯。所以,咱們只好以【事實】來說話。

  在二戰之後,共產黨在很多國家奪權,紛紛搞起了中央計劃經濟。結果如何捏?到了上世紀80年代末,沒有一個國家的中央計劃經濟是成功的!【所有的】中央計劃經濟最後都面臨嚴重的經濟短缺、商品匱乏、資源浪費,【無一例外】。

◇雅諾什·科爾奈:《短缺經濟學》

  作者雅諾什·科爾奈是匈牙利著名的經濟學家,匈牙利科學院院士,瑞典科學院院士。

  他本科的專業是哲學,然後通過自學成為經濟學家。1955年被開除出黨(原因:懷疑共產主義信仰)。從80年代中期開始執教於哈佛大學,直至退休。他擅長於對東歐共產黨國家的【中央計劃經濟】進行批判和分析,是這方面的學術權威。

  這本書的英文名稱是《Economics of Shortage》,相當於他的代表作,奠定了他在該領域的權威地位。

  書中論證了東歐國家出現的短缺現象【並非】個別決策者的錯誤,而是【系統性問題】。作者在書中指出:「短缺」是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系特有的痼疾。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

  關於作者哈耶克,前面已經介紹過,此處不再浪費口水。

  此書的洋文名稱是《Individualism and Economic Order》。哈耶克在書中用了三分之一的章節(總共9章中的最後3章)來介紹【社會主義的計算問題】。俺把這三個章節的目錄列出如下:

第7章 社會主義的計算(一)——問題的性質與歷史

第8章 社會主義的計算(二)——1935年爭論的真相

第9章 社會主義的計算(三)——競爭的「解決辦法」


作為一個理科女孩,表示很喜歡《資本論》這本書,大學上完馬原以後竟然把它買回來仔細研讀。經濟學有很多流派,可以從很多方面去看待,這本書我認為可以給讀者提供一個很有意思的解讀世界的角度。


《資本論》全書共三卷,以剩餘價值為中心,對資本主義進行了徹底的批判。第一卷研究了資本的生產過程,分析了剩餘價值的生產問題。第二卷在資本生產過程的基礎上研究了資本的流通過程,分析了剩餘價值的實現問題。第三卷講述了資本主義生產的總過程,分別研究了資本和剩餘價值的具體形式。

雖然資本論也較多的涉及到政治、哲學和意識形態,但是這個特點對古典經濟學尤其是政治經濟學而言是共同的,完全不妨礙將資本論視為經濟學著作。馬克思主要論述政治學、哲學和意識形態的實際上另有他著。

人大經院經濟學專業的必修課程就有研讀資本論原著,而且是分上下兩個學期共四個學分,答者覺得在課上還是很有收穫的。


若你不想把這書當經濟學書籍看,那你當哲學書看也可以的,因為這書你沒點哲學底子還真看不動。你以為為什麼說政治經濟學才是馬主義理論最難的部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