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喜欢学文的女孩突然对好考一些的理科动了心,周围也有的人在真心建议理好一点。(女孩以后想学语言类)望指点,蟹蟹


活在当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现在做喜欢的事,将来也可以继续做.想学文科就去学吧,为未来更好的自己作准备.就像无问西东里的吴岭澜,追求内心的那份真实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如果你经济富裕,身后家庭无负担,不需要你来承担什么责任,那么你就过好当下喜欢的生活就好

但是如果你经济不自由,家庭有负担和责任,父母年龄也大了,起码作为子女是不是应该先养好家,先努力让自己经济自由

其实有时候挣钱和干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不冲突,你用心就会发现原来你喜欢的事情可以顺便赚钱


你是高考选专业还是考研选专业,喜欢不喜欢哪个专业这事是不确定的,你现在不喜欢也许逼著自己做一段时间发现自己也很喜欢,学理比学好好找工作挣钱多,自己喜欢文科可以当成业余爱好,如果当成主业工作可能养家糊口有点难


逼自己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如果你能做的了,那说明这是你喜欢的事,但是你做不好,那么你该怎么办?还怎么做以后喜欢的事?有时候,不要好高骛远,活在当下,只管努力,培养出自己的实力,你就会更喜欢自己。


还是要做自己内心喜欢的事。无论学什么,将来都会遇到一些困难。兴趣可以支撑我们走更远的路。追随自己的内心最重要!


…如果活在当下,就谈不上喜欢和不喜欢。有分别,就不会活在当下。


为我所用自然能得到喜悦,没有过去和未来


不知道题主说的选文选理是不是高中文理分科的事。如果是的话,那我的经历和题主还蛮相似的。

我高一所在班级到了高二就直接是理科班,这个班从往年来看也一直是理科里面成绩最好的班(我们当时也是),我高一理综也比文综好,高一上学期期末理综可以拿270+,文综180-190。可以说差距非常大。而且我可能本身体质对历史有排斥,无论是历史讲得再好,再有趣,或者是长得再好看的老师,我都会犯困。我高中历史是花心思最多的一科,但依旧是最差的一科,高考估分只是刚及格。

在文理成绩差距如此大的情况下,我依旧选文的一大原因,就是因为我更喜欢文科。我可能确实高一理科好,那因为还没有学到特别难的部分,等到高二高三呢? 我高一上文科不行,一部分原因是没有用心学习,高一下学期,我开始在文科上面多花点功夫,果然成绩立马好转,文科成绩排名达到年级前列。

选择文科的第二个原因是,我对毕业后的考虑,我高中英语特别好,大学专业也想学英语或日语,而且人文科学的东西就算不为了高考,以后和别人聊天,也可能可以当作谈资,理化生除非是从事其专业,否则高考完对我是基本没啥用了,而且我本身色弱,大学跟理化生有关的专业全部不能报,所以哪怕我选了理科,我最后大学专业也只能选文。所以无论是从喜欢角度,还是实用角度,文科都是我最好的选择。

而且,当你对一种东西有兴趣的时候,即使有诸多困难,也有热情迎难而上。分班以后,我的成绩一直在年级红榜上,拿到两次年级第一,最差一次年级11。高考也已省385名的成绩出线,于我而言,已经是一个很好的结果了。(除了高考数学粗心 看题不仔细 把最简单的概率题做错)

大学志愿,我也如愿以偿选择了外语,因此也放弃了进入985/211学校的机会。不过当时因为家里反对,没选择最想学的日语,听各种人说,选了外语里最吃香的西语。不过因为国内开始西语的学校也越来越多,拉美经济却一年不如一年,西语的就业优势在我入学那年就已经开始下降了。大学四年,因为没有了那股强烈的冲劲和热情,我成绩也只能算是个中上游,大四找到的工作虽然待遇不错,但工作本身自己是完全不喜欢。

所以大四下,我又一次任性地做出选择,放弃入职,自学日语,赴日考研。这条路可以算是比高考还难的路,高考我至少准备了三年,但日本考研我真的是一切从零开始,零基础学习日语,零基础学习日本的社会学知识,除了托业啃了一下高中的英语老本,备考的一年半真的非常痛苦,但因为这是自己喜欢的事,也始终没有放弃,最终不负努力,合格了心心念念的早稻田大学修士。


所以,从我的角度,我会建议题主选择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但正因为是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才更有理由把它做到最好,得对自己做出的每一个选择负责。

没有什么东西是绝对,现在流行的东西/吃香的专业,到你毕业以后还能保持现在的热度吗?学习就一定是为了就业吗?理科就真的比文科好考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答案,所以也喜欢你能有自己的答案,将来也不后悔自己做出的答案。

以上,祝好。


看个人理解和现实条件吧,年轻人为了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打拚吃苦努力一些没关系,对于年纪大的就活在当下就好,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是吧?呵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