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有问题的、不严谨的:

长就是长,短就是短,什么叫长度不在于长短?而觉悟不觉悟的,并不具备什么标准。他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世人看不穿。山究竟是山还是不是山?

不过,理解其中的意思就好了:

人生无论十年也好,百年也好,其实都是短暂的,所以从某个角度来看,无所谓长短。重点还在后半句,即觉悟,不过大家对于「觉悟」的理解也不尽相同。

有人认为,认识到应该做对社会有意义的事、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就是觉悟了。

有人认为,认识到何谓人生之乐,就是觉悟了。

有人认为,认识到万事皆空,就是觉悟了……

题主可能认为,有人能给出一个完美的答案,自己看了就觉悟了,其实差老远了。没有完美答案,觉悟这个事儿,别人也帮不上忙。


「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说的挺好,无论美梦还是噩梦,归根结底都是梦,最重要的是何时醒来。


这是「能级跃迁」之后的生命质量问题,故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说。


前几天看李银河给王小波40年后回的一封信,忘了原文,感兴趣可以看看,觉得就是楼主这个题的答案


(兄弟我是真的困的要睡著了.....不..已经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睡了好几波了hhhhh....好啦,说正经的)

先要问问,想要觉悟什么呐?关于生命的那些问题吗?

生命的长短不会变。就算觉悟了也不会变。你可以拉长生命的宽度,但阻止不了生命的消耗殆尽。人无论怎样活都是活著。这不是老生常谈的废话,而是要告诉你,生命不会因为谁觉悟了就给谁特别的恩惠。

其实你不妨想想,这生命终归要归于平静,我们始终在这过程上。「我们从很远的地方来,到很远的地方去。我们是地球上的朝圣者和陌生人。」没有什么是结果,哪怕你认为那是结果。甚至死亡也不是终点——终点在你想明白如何去活著的时候便已经出现在眼前了——死亡也是个过程。(我喜欢把它叫成「回归」(你可以想想,难道不是回归吗?(笑)))

其实答到这里,也就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说些「没用的」。

——————————————————————————————————————————————————————————

想点儿什么有意思的。出生到死亡像哈雷彗星飞过地球旁边的一瞬,剩下的大半时光灵魂便是在黑暗中彳亍著梦游,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反正能忘的是都忘干净了...好,嗯..这也就能继续找个肉身了。下一个76年中的一瞬间开幕了。

生命的长短没那么重要,重要的是如何才能坦然地面对死亡。对,就是说,如何才能让现在的你在死的时候觉得「我这辈子没白活,我没白走这一遭」。「我满足了」。

就这么简单?对。

但注意了,为什么很多人觉得生命的长度重要呢?为什么有些人觉得生命的长度在于(时间的)长与短呢?与其去问人为啥要去活,不如问自己为什么不去死。因为你还不满足——你期盼生活可以给你些恩惠。

我看过一句话,说快乐是痛苦减轻而产生的幻觉——觉得不对。应该是痛苦是快乐减轻的幻觉才对。要不然谁还活著干嘛。我们即是舍不得这被我们时常厌恶的「痛苦」才是。该来的来,该走的走。

  •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你该做的,就是让自己可以在死时,能够觉得满足地、安心地面对死亡。

满足很重要。什么情况下人会满足呢–––兄弟,这得问你自己。是爱还是什么别的,这得你来定。

如此一来,谁还在乎活得多长呢?觉悟就看到了终点,死亡都也只是个过程而已。但是生命的长度并没有因此而变。我们知晓了生命的无奈,明白一切都只是过程,就会想去好好活著。比如找一个爱你的,你爱的人——生命本就没什么意义。与其一辈子拼了命地去找寻所谓真理,最后撒手人寰。不如握住谁的手,最后平静而满足地告诉自己此生无憾。

个人见解。以上。


有些人25岁就死了,75岁才埋起


觉者才能真正对生命的理解,才不不让自己迷失,不然也是枉然一世。如朝闻道,夕死可矣!虽很短但比茫然一世更有价值......


悟与不悟真的很重要,你觉得你长,相比人类历史,宇宙存在时间,就很短,相比小草,自然界的小生命我们就很长,人活著不知为活著,不只是是呼吸,和心脏跳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