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的不错,只是很奇怪他好不容易有在这么大的舞台上表演的机会为什么不唱自己的歌呢,听说他为做自己的专辑花费了不少的心血。


之前看到了很多repo, 说曾一鸣唱的挺好的很让人感动,萧敬腾唱的也挺好,感觉支持比例似乎俩人不相上下,就猜也许真的不好说。但是听完之后,这个结果和票数我个人认为很合理。

我能感觉到曾一鸣有那种扎实稳定的唱功,撕心裂肺的感情……但是时代变了,我不是很专业,但是总体感觉是他可能想结合新的声乐运用形式和老歌的充溢的情感,很可惜却呈现出来一种两个都没达到的感觉。他对情感和声音的控制在几个瞬间很漂亮,但是整体却有点「平庸」。

就是 听完之后我就觉得胜负已分,他的对手这场表现也不好,不大高级的曲目,比较好的唱功和音色,还不够亮眼,所以排名靠后,但是击败曾一鸣已经够了。因为真的是感觉不是一个年代的对决,可能埋没的七年真的让曾一鸣这么有天赋有才华的歌手远离了前沿的圈子跟不上了。尤其是后面听到梦碎认命了,华晨宇说的那段话,我也是冷门专业的学生,感同身受。我就立刻想起以前有一门哲学课的老教授,他备课真的很认真,我们有问题很耐心地解答,曾经在国内学术界到过很重要的职位,写过很经典的教材,但是 但是 他面对我们的问题给我们推荐的参考材料还是很旧的文献,一些解释也明显看得出来没去对学科前沿的二手文献做了解(主要是英文的)。就是那种,你会很尊敬他,但是要想学好这门学问,不如自己去看优秀的外文材料。因为你知道自己是要面向未来的,但是他的学术视野还是二三十年前的,即使在那个时候他是顶尖的,但是现在更新换代太快了。一句话,他曾经很好,但落后于这个时代了。

更令人叹惋的是,这样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我们现在的感触不到一个星期就会被遗忘。这次可能真的是他最后的挽歌了……


徐佳莹第一。个人最爱。曾一鸣第二。曾经最爱。以下是我对所有表演的依次评价:

【袁娅维:做一个被记住的的歌手有多难?】本期《歌手》,袁娅维选唱的是她和常石磊共同创作的《Love Can Fly》。主持人对这首歌的介绍很有意思,说它集合了多种音乐风格于一体。好吧,这几种单拿出每一种,都是难演唱唱且非主流的。袁娅维把它们合为一体,最后形成的整体听感就是没有记忆点。袁是当之无愧的唱将,也有创作才能与审美能力,只是始终坚持著自己的一面,让外界似乎很难扎进这层屏障,进而让音乐略带自嗨的倾向。你可以说,袁娅维无可取代。但你也可以讲,袁娅维,嗯挺好的,下一个。有时候,存在感真是很悬的东西。

【周深:翻唱毛不易暴露了自己的短板】周深会唱,也能唱,但再独一无二的好嗓子也急切需要好作品。翻唱毛不易的作品或许是扣题之举,但长久下去能否让类似《大鱼》的高水准作品,多留在自己身边,才是跨越嗓音之外的未来道路。不然,光靠会唱和卖萌,以及一时的高人气,实际上作为歌手并非不二之选,这种把续命的资本压在一处还是很有风险。再多几首好歌对周深来说,才能在未来走得更远。

【米希亚:新晋中日关系大使,唱了一首中国歌迷听不懂的《后来》】上一场一万支蜡烛的绝妙现场后,米希亚已经成了新晋中日关系大使。日本歌手擅长「翻唱」在中国拥有高传唱度的本国名作。《后来》经过刘若英的当年的演绎,早已经在中国家喻户晓。米希亚的原版演绎,很容易把听众带回《后来》的情境里,这就在旋律上占了认知度高的便宜,也就让语言的障碍变得不那么重要了。米希亚坚持这个路数唱下去,可以坚持到决赛,甚至冠军也不是没可能。

【来打歌的萧敬腾,希望说到做到】还记得本季第一期萧敬腾面对炒冷饭的质疑时说,他是来打歌的,因为他有作品。这季《歌手》舞台本来就少原创,目前还没出金曲,希望他说到做到,多拿自己满意的原创来拼一把。

【曾一鸣,憋了七年的一声吼】按照《歌手》观众目前的主流审美,曾一鸣比萧敬腾更适合这个舞台。所以这是明智且有胜算的奇袭,但怕是知名度也会让观众在投票时手下留情。萧敬腾的串讲人身份曾经被视为免死金牌,但现在云录制恐怕要把既定剧本打回变数。拭目以待吧,加之最近《歌手》猛料不断,节目还是有点意外才好看。

【华晨宇+左立,豪宅里的对话比表演好看】同是快男出道,一个选秀冠军,如日中天。一个结了婚,很多人都还不知道他的身份。有时候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看著华晨宇在自家豪宅里跟左立排练弹琴,喝水还得别人下楼去给他拿,这一番对话不是强行怀旧和刷好感,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尴尬和勉为其难。有时候我们需要话题,比如2013届快男陆续登上《歌手》。有时候我们也需要安静,唱好歌就行了,别让背后的故事比音乐更重要。

【黄霄云的真情流露,挺让人意外】表演前的一段采访,得知黄霄云本人对外界的差评很是知晓,一方面接受了现实,一方面又显示出内心的强大。年轻有时候就是可以不为所动,但一时的挺立不代表没有作品加持,这个人设就不会再次跌落谷底。对黄霄云的考验恐怕还没来,这个剧本还没看出一丝能逆风翻盘的可能。

【徐佳莹:请继续迷人的选曲标准】对于大批年轻观众来说,徐佳莹的选曲越发让人惊喜了。从上期的陈粒《小半》,但这期老王乐队的《我还年轻 我还年轻》,徐佳莹算是这季《歌手》最会选曲和有路人缘的歌手了。就这样唱下去吧,不得冠军也赢了。


比较心痛吧~

我对著首歌没什么感觉,但我听得出来他真的很努力了。

他的技术放到二代唱功、三代唱功都是OK的。

他强吗?平心而论,虽不顶尖,但真不弱!

技术达到了85%的孙楠,审美唱商虽然一般,但毕竟选的歌也没有那么突出。

从作品上来看,是一首中等水平的作品,但高水准的完成度!

我个人一点都不反对在舞台上「口出狂言」

我不怎么喜欢大家和和气气的中庸之道,来到了赛场上,有些锐气和必胜的信念是很有必要的!

我能感受到曾一鸣内心的报复,也能感受他声音技术的锤炼!

但,也看到了他的上限!他已经到了拼审美、作品立意、编曲制作的路口,但没有一个人、一个方向带著他继续走下去……

他花了七年的时间走上了《歌手》

而《歌手》却极有可能变成他往后最大的舞台~

也许七年前会有人买账、但最是岁月不饶人啊……

他只要有几首好的作品,或者OST。也许就能当一个晚会常客,有通告舞台收入!但很显然他的追求不仅是有通告有收入而已。他希望做一个被大家认可、有作品、有音综、有群众支持的一个纯正的实力派歌手!

奈何世间本就这样无情……

这种淘汰机制但凡中高考过的人都懂~

虽然我不认为他能进,也不认为他这个作品优秀。

但我还是想吐槽华语的大环境!以及技术流歌手何处是归途?


他预告的时候说选这首歌我就断定他输了,芒果这一季的大众评审已经非常年轻化了


曾一鸣强弱混喉上下关闭咽音头声强假,边缘发声技术非常全面,至少领先所谓歌王万年头声边缘强假咽音的华晨宇20年。


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首先,同各位关注此问题的朋友们一样我也为曾老师的淘汰而遗憾。

我也是《最强音》一路听过来的,他的《我要快乐》是我听过流行音乐中最印象深刻的live。13年到20年他确实等了七年,说实话大部分歌迷们也像我一样期待了他七年。

直到去年微博弄啥网路投票,让人们看见了苗头,但最终却也很遗憾的没被选上,以龚琳娜助唱身份上台,很不体面,也没啥亮点。

今年,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他终于来了。但从我看到演唱曲目到他唱完,心一直悬著。因为这歌儿选得实在太破了,光是看到这歌原唱为仅有《当》一首歌为大众知晓的动力火车,我就意识有问题了。

回到作品本身,歌词的好坏不谈,因为毕竟决定大多数听众们(包括评审)能否认可一首歌的标准还是在于旋律,而《第一滴泪》编曲乍一听就是一个很难听的弦来回扫,让人听得疲乏至极,副歌也毫无副歌该有的味道。虽然曾老师的技巧与情感得到了表达,但介于情感载体(即本作品)实在无法触动大众心弦,评审们终归还是走肾不走心,将票投给了发挥还不错,旋律还不错的老萧,为曾老师以及歌迷们的七年等待划上了一个令人心寒的句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