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靖難之役中,南軍將領有人「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殺了朱棣,班師回朝。首先,當著眾人的面,建文帝朱允炆會責怪那個將領一番,不是跟你說了,一定要活捉嗎?為何不聽朕的話,殺朕親叔呢?接下來,等眾人走後,朱允炆獨自對那個將領說,幹得好!


看平安鐵鉉的勁頭,也沒覺得他們留一手啊


按正常思維的皇帝的邏輯,肯定是明降暗升,明貶實褒,處罰雷聲大雨點小,好處肯定給夠,畢竟武勛階層還在朝堂上有一定的影響,戰場上刀劍無眼誰能說得准,真處罰了太傷人心。

但是,我轉折了哈,依朱允炆的邏輯會怎麼樣還真說不準。畢竟是僅次於崇禎的騷操作。


沒後果,「無使朕負殺叔父名」本來就是野史段子,建文並沒說過這話。


但願你有個臨死前爬到屋頂上污言穢語的罵建文的哥哥。


倒霉是註定要倒霉的了,就是看時候了。建文要是當時就要仁義的臉就當時弄死,建文要是回頭再要臉那就回頭弄死。

前面收拾幾位叔叔還是有點理據的,而且也沒有明面上動刀。

周王由次子舉報圖謀不軌,除國流放也算是名正言順,而且是親子舉報親爹戲碼,人們又怎能不懷疑是否周王果有異謀。

代王品行確實差勁,無論是太祖時期的《御制紀非錄》中就提及代王打死管馬的千戶,打傷民人甚多,而後在永樂時期,惡名不減,成祖還敲打過代王:「聞弟縱戮取財,國人甚苦,告者數矣,且王獨不記建文時耶?」。所以從上下來看,代王德性惡劣是長期的習慣,也是有目共睹的,廢為庶人大家可能也覺得代王咎由自取。

齊王那就更不是東西了,齊王在《御制紀非錄》里基本堪稱太祖諸子中的第一混球。以往居上位者不親掌刀斧,皇帝或封疆一地的王,親手砍人腦袋這種事在國史上極少有聞,有聞的話基本就是史書標準的黑點文獻,除了被爾朱榮逼急了的北魏孝庄帝還能被讀者稍加憐憫。一方面干擾地方布政司、按察司工作,一方面濫殺,尤其以紀非錄中:「聽信指揮邾庸等左使,殺死指揮千百戶校尉人等並全家,殺死計四百八十二名。」為殘忍。所以建文廢黜並禁錮齊王簡直是為民除害,大家也是喜聞樂見的。而且這位在成祖時期,恐怕也未見收斂受到彈劾,而後還被搜出不法器具,就又被留置(禁錮)起來。留置京城了還嘴裡念念叨叨,估計是想著上次被建文禁錮時候有人靖難,這次又遭禁錮,便祈求外面哪位兄弟再靖難一次了吧,於是並其子又一次廢為庶人。

岷王也是21世紀以來出鏡率比較高的太祖下成祖外的皇子了,但是在太祖眼裡這個兒子其實並不比其他兒子出色多少,而且可以推測的是,太祖皇帝在喜歡沐英還是喜歡岷王的角度上,可能真的是喜歡沐英。在大朙異姓王黔寧王,永鎮雲南,聽聽,這什麼牌面!然後岷王跟沐家不對付,這事需要深深地品一品:太祖皇帝在對外自己兒子以外的將領勛貴有道德潔癖,就不說眾多慘死的公侯了,以侄子朱文正的遭遇,推知沐英一定是又能幹又忠誠又深得聖心的又沒有多少劣跡醜聞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岷王跟沐家不對付,是非曲直推測可知八成是岷王自己的問題。建文削了一遍以後,岷王在永樂又被廢了兩次,好像建文做的決定也未必是壞事。

最後,是壯烈慘烈的湘王。湘王是爽冽的冰泉,是熊熊的烈火,是一條硬漢,上馬能軍,下馬可誦(用小學作文水平讚頌一下),但是就是這麼個經歷與性格的湘王真是註定走向了最後自焚的結局。時至今日我們不禁要問:是什麼逼迫一個曾經在就藩而別時刻說出君父不可背的少年,在未必真實的指控下憤而自焚。當然,在建文的指控中有偽造寶鈔,擅虐殺人條目,但是從上面四王上看,這點毛病真是宗室的傳統藝能。而且擅虐殺人數量可能跟齊王比都不是個數量級,否則《御制紀非錄》理應有充足的篇幅。反正,不論如何,我想當湘王看到使者的時候,腦子裡想到的應該是李廣。因此湘王恥於面對刀筆吏,身騎白馬,腰懸弓矢,奔赴烈火。

湘王的壯烈震撼了諸王,給建文也帶來了十足的惡名,不論如何誅殺家族長輩,哪怕身為君臣,都不是光彩的事情,建文帝心裡不欲留殺叔之名幾乎是儒教傳統下的必然。

(當然燕王的劣跡就不列舉了,燕王偉光正怎麼可能有劣跡?但是如果稍微猜測猜測,燕王有沒有可能有宗室傳統藝能,從其後的作為上看,或許是有的,此處不妨「莫須有」一把)

而,倘若哪個將領真的突前一步,亂軍中徑取金甲大將,梟首而還,那麼等著的只有兩種戲碼:

遠了說,這不是成家兄弟么?

近了說,這不沉明王的廖永忠么?

畢竟,上面是要臉的

最後,還是我們魯王最好了,從不給人找麻煩,湘王喜歡道術或許並非真的喜歡,只是附庸風雅罷了。哪有我們魯王真的是親嘗丹藥,毒發傷目冠齡而亡,靠著襁褓小兒傳了魯藩。建文再想削藩,總不能對著襁褓小兒說他有反心異志吧。

魯荒王,魯荒王,荒唐一世,都雲魯王痴,誰解其中味。

魯荒王:大侄子,大哥哥,你們玩著,沒什麼事,我就先掛了。


估計會死,朱允炆這個人政治火候不到家,又死要面子,估計會殺了他。當然,心裡開不開心不知道,只要背殺叔叔之名的不是他就行。


即或是真有「勿使朕負殺叔之名」這種事,那這句話的的解釋也只有唯一一種,就是在戰場上幹掉他,不要把他帶回來讓我親自殺了。


逆賊害叔 使朕陷不義 不知何刑可告慰皇叔之靈 必要從重嚴懲 今權封侯 以觀後效


「鐵鉉愛卿,以你的功勞,本來應該封公爵的。可是你沒保護好朕的皇叔,讓他意外死於軍中,只能給你一個侯爵了。」


朱允炆一定會很生氣的訓斥道,本來以你的功勞,封個王,世襲罔替是沒問題的。現在只能功過相抵,勉強分你個國公吧!


不請自來

這個將領心得有多大啊,建文帝那既想當婊子又要立牌坊的尿性,妥妥的成濟第二啊


明實錄沒有記載這事,不知道是否真的存在。且不說這句話真假存疑,在實際操作中,刀劍向來是無眼的,朱棣打仗又喜歡親自衝鋒陷陣,戰鬥過程中,南軍將領平安差點斬殺朱棣,南軍將領瞿能的兒子曾經一箭射掉朱棣的頭盔上,鐵鉉密謀詐降用門閘砸死朱棣,縱觀盛庸、鐵鉉、平安等人的行為表現,南軍將士可是很想很想殺死朱棣這個反賊叛逆的,所以,即使平定叛亂,擊殺朱棣,班師回朝自然是加官進爵,封侯封公了


我覺得有些人沒理解朱允炆的意思,原話是「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個人理解核心不是說不殺叔,而是不要讓皇帝本人留下殺叔的名聲,那意思就在於前方大將怎麼理解,當然,最好是不要活著綁到南京城,又不留下皇帝下令格殺勿論的名聲。我覺得鐵玄和平安他們都理解了,只是沒能完成任務而已。


千萬不要讓朕背上殺叔的罪名,難道真正的意思不是,請在戰場上把他弄死吧,別帶回來讓我為難,謝謝。

比如鐵公在濟南差點殺了燕王,建文可有什麼警告處罰?反而給他加官進爵。


這個問題其實很容易回答:

  1. 就算這幫子人不體察上意,戰場上殺了朱棣,回來也一定會給朱允炆以各種理由處決;
  2. 而即使朱允炆憋住了,不在朝廷上發飆,留他們一條命,也必然會在若干年後隨便找個什麼理由要了他們的腦袋。
  3. 且不說朱允炆究竟事先有沒有說過「毋使朕負殺叔父名」,且當他說過吧,若這話是真的,朱允炆要的也既不是朱棣的腦袋,也不是什麼,而是純粹是要樹立一個「仁君」的形象以增加自己在朝廷的話語權,來穩固他那本來就不怎麼穩固的皇權,而基於這一點的邏輯,只要神不知鬼不覺地除掉朱四,無論做點什麼都行。

朱允炆缺乏自己可以依賴的政治勢力。他不是老朱這類鐵腕的政治強人,除了是老朱欽點皇孫、繼承大統之外,明初的政治舞台上幾乎就沒有他的位置,他更缺乏老朱那樣對於臣子業已達到爐火純青的掌控能力。

具體點說:

  • 他既無力駕馭淮西軍事貴族集團,也不能駕馭浙東文官集團,更無力同時掌握兩方勢力使其達到均衡以最終能為己用;
  • 實際上,即使這兩派在老朱生前遭到清洗因而勢力大損,但明初的政治舞台上這兩派仍然舉足輕重,朝中群臣往往出自兩派,關係錯綜複雜,勢力盤根錯節,與各個宗室親王的關係也很密切。
  • 無論是淮西集團還是浙東集團,歷經洪武三十餘年錘鍊,能拖到老朱升天、活著混到建文年間的,是個個都是實打實的人精,政治手段已經相當老練了。老朱這類精明強幹的皇上都能瞞得過,更何況是如同黃口小兒般的朱允炆呢。
  • 想想後來朱四隨口問了句「解縉猶在耶」就知道他腦子裡轉的是個什麼念頭的錦衣衛指揮使紀綱,這群跟隨老朱起家,誅滅暴元的紅巾軍元老,又順利躲過洪武末年各種喵喵喵事件的(或者至少是老朱特意留下來的),不太可能不知道他朱允炆這句「毋使朕負殺叔父名」究竟是什麼意思。想想一個資歷尚淺的紀綱都能體察上意,說這幫子老油條聽不懂朱允炆到底想幹什麼,怕是連傻子都騙不過。
  • 可以說,這兩派倒向誰,誰就是未來的皇上。

而這兩派勢力朱允炆均未能合理利用。實際上,洪武年間「天子居中、文武相制,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政治格局中,除了齊泰黃子澄那倆死讀書的窮酸秀才之外,朱允炆也幾乎沒有什麼能夠仰仗的人。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朱允炆的政治素質不僅比他爺爺老朱真是差得沒邊兒,也遠不及他四叔。他這個人,既能力不足,又不如朱四那般精於拉攏分化瓦解,還要死要面子,猶如他的後世親戚朱由檢那般剛愎自用,更何況自靖難以來,朱允炆昏招頻出,就算是讓李善長劉伯溫這樣的大賢來輔佐恐怕也是無力回天,就更別提齊泰黃子澄之類的只會滿口仁義道德而滿腦空無一策、只會死讀書的窮酸文人了。


誰殺誰死,必死無疑

建文雖然蠢

但他好歹是個皇帝,是個政治人物

我尋思他都把湘王一家逼得舉火自焚了,怎麼還有人真的信他是不想讓朱老四死的?

他早之前還被朱老四絆了一腳呢

別讓他背上殺叔之名,都逼死一個了還在乎多死一個?

很明顯是想找個人當白手套

人家李景隆軍事鬥爭沒實踐過,但人家是勛貴,還是二代,對皇帝可沒有當初朱八八和他的老兄弟們的革命友誼,洪武年可是眼看著朱八八搞死了那麼多的叔叔伯伯,你建文對勛貴既不好又不信任,我嫌自己命長是咋的給你背黑鍋

你在想pich呢


要看朱棣咋死的

被俘虜後殺掉這當然是不行的,這會讓建文背上殺叔的名頭

如果是戰陣上不小心朱棣戰死了,那建文能高興的去放炮,當然面子還是要做的,要臉的話就成濟殺曹髦,不要臉的話就是許褚殺許攸

另外南軍出征時建文給領軍大將說的那句話很有深意「勿使朕背負殺叔之名」,啥意思,真的不想殺的話說別殺朕叔不就行了。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戰場上弄死他,別俘虜,俘虜了我不好處理

讀書人太尼瑪腹黑了


朱允炆會殺了這個將領祭奠朱棣,然後回後宮偷著樂,既滅了造反的叔叔,又殺了以後有可能造反的將領。


回朝?

你是要造反嗎?

燕藩即除自當戊守陰山,威鎮北元。再不濟也得在北京修修縫縫補補。或者乾脆拉著軍隊去朝鮮轉轉。

等風平浪靜再回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