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是个内向性格,不喜欢跟不熟悉的人一起吃饭,因为人一多我就特别不爱说话,我知道这样挺影响人际交往的,不过懒的改,改的过程太痛苦了,我了解自己真不喜欢人多的场合,所以同事之间的饭局我一般都拒绝,别人都一起走了,我不去就显的很另类。这样是不是很不合群,应该改啊????


90后一枚, 从小开始到现在30岁 一直讨厌饭局,尽量不参加的就不参加,不管是亲戚同事。怎么说呢,就是觉得饭局不适合我,好虚假的一堆人坐著吃饭聊天,相互吹捧,我受不了这种场面。也许有人觉得我是异类吧,但是我自己开心就好,我参加了饭局才感觉自己是异类。


首先表明立场:我跟你一样,极其讨厌饭局,无论同事的或者公司组织的。

首先说利(其实说利几乎没有)自己内心舒适,不知道你是怎么样,如果我能逃掉一场,我会内心大呼快哉!很舒心。

其次就是弊:首先如果是公司同事私下组的,你不去就会被说:这人也太摆架了吧,只是同事的一个小小聚餐都不参加,太不入伍了。再就是公司的,尤其是大领导宣布的,你也拒绝,真的在领导那里很扫他面子,而且会觉得你很不懂事。如果你在公司中的地位是技术大咖或者有其他的异于别人的本领还好说,如果平平无奇还这样的话基本升职加薪不会发生在你的身上(除非公司硬性规定的统一加薪)。

不知道题主从事的是哪一行,我从事的是工程类的,说实话就是个需要与人打交道,参加饭局的一个行业,所以如果继续保持这样的话是极不利于工作的。现如今都提倡跳出舒适圈,我也逼著自己多多参加这种活动,可是效果甚微,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效果,反而是负面效应更大(参加完一次就反省一次,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行业)

现在年底了,什么年会聚餐都开始了,我又开始想辞职了。。。


呃 你就不要全部都不参加这样很容易就被排斥的适当的参加 可能5局参加2,3局那还好 不过完全不参加就有点孤僻了

请钱姐姐她们吃咸鱼的故事,虽然已经过去了十二年,但是那个画面仿佛就在昨天。

几乎她每次来,我们还都会聊起那个画面,聊起我人生第一次的那个四百万融资。

这几年日子过好了之后,我请她吃饭的标准也发生了改变。

每次至少两餐。

一个在餐厅,一个是家宴。

钱姐姐这次来,除了带著孙公科和董俊,还有一个重要的人。这个人我亲自去接的,以后的日记里,他会成为一个出场相当频繁的人物,我卖个关子,暂时称他为锋哥。

鉴于孙公科和董俊对伊芙丽贡献很大,加上重要人物锋哥的到场,我请客的级别做了提升,安排了一餐米其林。

安排米其林也是为了仪式感。

法国的餐饮文化之所以可以称霸世界,就在于他们独有的米其林体系。我们一说起法国大餐,一个是做得的确不错,另一个就是他们对于规则流程的输出——米其林规定了吃饭的程序,所有的正规饭局都从前菜开始,然后主菜,最后甜点结束。最讲究的米其林大餐有九道菜,两道前菜,三道主菜,两道甜点,除此之外在前菜和主菜以及主菜和甜点之间设置了两道过度菜。

程序相当复杂,不过逼格高。

在这种餐饮体系下,法国的餐饮规矩几乎统治了全世界,英国王室请人吃饭,菜单都是法语的,既是传统也是礼节。

我定的餐厅跟我很熟悉,大厨也是我的朋友。他有几个菜做得相当好,特别有个前菜沙丁鱼,据说是巴黎最好吃的,不过我最喜欢的还是鹅肝酱饺子。

这是孙公科第一次吃米其林,董俊以前来的时候我跟他吃过,那是四年前。

点了两瓶勃艮第。

五个人相谈甚欢。不过对于熟悉的朋友来说,聊天的主题无非就是谈谈过去,或者说说未来。

大家一至认为,对于伊芙丽,对于我,特别是锋哥,未来都相当令人期待。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感觉,就是一起吃饭的机会越来越不容易有了,处在上升期的人,时间越来越值钱。

就像钱总,她在服装行业是个腕了,而且还是个大腕。在杭州要是约她吃饭,一般就是提前十五天,即使这样,一般人也约不到。

她现在几乎没有无效社交,单纯的吃饭就没有了,都是在谈事。

跟她比,我虽然不是腕,但是我有个性。我晚上不外出,中午的午餐也不接受一个礼拜之内约的饭局,这样做的原因,一个是因为太忙,再就是装一下腔调,毕竟也是个老板。

不过,很有意思的是,每个人这样做的结果都不一样。钱总提前十五天约饭,大家都争著排队,我这样的策略,结果就是一个请我吃饭的都没有。

孙公科还有董俊没有那么讲究,只要有美酒或者美女,说是随叫随到都行。用孙公科的话说,只要我去杭州,上午约,晚上就可以。虽然以前我去了杭州几次,约他,他都没有时间,但是当面他这样跟我说,我也很谢谢他。

但愿下次去杭州他能请我吃顿饭。

五个人中的重要人物锋哥,是约饭最难的。我们认识十多年,只吃过三顿饭,根本见不上,即使钱姐姐要见他,都是提前约。这次来,我才有机会加了个微信。

米其林之后,孙公科和董俊回国,钱姐姐继续陪著锋哥在巴黎。在我的印象里,这也是钱姐姐第一次单独去陪一个人,并如此用心。

我提出家宴。

钱姐姐征求了锋哥意见之后,决定来我家吃饭。以前钱姐姐每次来巴黎,都要到家里吃顿饭,主要为了看看三个孩子,另外也是相互表达一种仪式感。

这次带锋哥来,刘太太很重视。

我因为项目的事情,这几天没有陪钱姐姐,也不在家,一直在外瞎忙。

刘太太问我,锋哥第一次来,做啥菜。

我提了指导意见。

第一个,做几个钱总喜欢的,钱总和锋哥关系很近,口味应该类似。家常菜做几个,特别是要做个水煮牛肉。另外,去海鲜店,买最贵的海鲜,吃不吃无所谓,关键是贵就行,让人感觉到重视。

越熟悉的人越不能随便。

大部分人社交上犯的最大的错误就是「杀熟」,这个杀熟不是卖东西刻薄坑友的杀熟,而是对于最熟悉的朋友的忽略。因为太熟了,觉著差不多就行了,用不著太用心了,比如第一次认识的时候喝茅台,熟悉了十几年后反而上了二锅头。

顺序弄反了。

我们总是对陌生人太好了,而忽略了身边最重要的人。

钱姐姐处理朋友关系是个典范,她是对越熟悉的朋友越用心。这么多年了,我的每一次去杭州,都是高规格接待,一开始就是二锅头,现在呢?

还是二锅头。

当然这是个玩笑。

一个人如果事业做得成功,那么,做人这一块基本上就靠谱了,做企业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理顺了一切。

我从钱姐姐身上学了点皮毛,这么多年来一直受益。所以每次家宴,好好准备这是态度。

据说,虽然我不在,家宴很成功。

锋哥也很满意。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在社交场合中,看人下菜非常重要,一定要弄明白,吃饭的人中谁是最重要的,就比如这次钱总带来的锋哥。

我一眼就看明白了钱姐姐对锋哥的重视,所以,接待的过程我把焦点集中在锋哥身上就可以了,钱总也就其次了。

对我来说,下一个目标,就是把锋哥变成朋友。


我也不参加,没事的,人生最重要的是快乐。一味地所谓的合群什么的结果自己心里不愉快我觉得也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不会,你不觉得说实话大多饭局很无聊吗?有这时间还不如去干点你喜欢的事。另类的这个问题,我是觉得就是这样另类的人太少,也许是因为很多人出于对钱或者职位的渴求也许是一种从众心理又或是生活所迫,但如果你这样的人能多些就不叫另类而是正常了,我不敢说所有人都不喜欢饭局,但参加这些的人也有不遵从自己内心想法的,所以比起那样的至少你怎么想就怎么做,这点就已经挺牛逼也挺屌了。最最主要就是遵从你的内心,不然即使你参与千万次饭局,你也不会觉得那状态有多舒服。


跟题主很像 不喜欢参加饭局 不喜欢跟不熟悉的人吃饭 虽然有些是同事工作了蛮久的 但是我依然觉得跟他们聊不到一块去 就像是彼此认识的陌生人 在饭局上看著他们互相吹捧 敬酒 就觉得自己是一个局外人 回来时感觉自己的能量都被吸走了 所以我是能拒绝就拒绝了 不用太在意别人怎么想 可是当我这样想的时候 就已经在意了


没辞职前我会选择性的参加,能不去就尽量不去,但也是很不喜欢的!辞职后,那就不用说了,基本一概不参加!朋友同学的家庭聚餐之类的,三个和三个家庭以上的基本拒绝,人多就是浪费时间精力!

身边就有这样的人,开始觉得不理解,时间久了,觉得他活的轻松自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