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流行音乐,大多音域都在两个八度以内,除去在这两个八度以内不协和不好听的旋律组合,剩下的相对来说应该是一小部分吧。现在听流行音乐听起来总是那么像,有种听过的感觉。

请大家指教。


从排列组合的角度讲,是永远不可能写完的。

但这个问题是没有意义的,就算是会写完,存量的曲库也足够大,对个人而言,这辈子都不可能听完。

所以,与其问旋律会不会写完,不如问存量的旋律已经有那么多,为什么还要创作新歌?

原因很简单:情感寄托。

过去的歌写得再好也不能代表今时今事,只要这首歌能让你产生情感的共鸣,旋律是不是新的其实并不重要。

我们不妨设想一个场景。假如你有一个女朋友,她在你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偷偷学了尤克里里,辛苦地练习只为在你的生日party上为你弹唱一首《生日歌》。虽然歌词只是简单地改成「祝你生日快乐Dear ××」,换上了你的名字。但仅这一处改动就足以令你感动,让这首歌和你产生情感的联结。对你而言,这首再普通不过的歌有了特殊的意义和爱你的人对你的情感寄托。

音乐是情感表达的最好工具,正如语言是传达意义的最好工具一样。我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这些话里的词和结构大部分是重复使用的,比音乐的重复率高多了,为什么语言不会让你感到boring,音乐却会呢?

因为你说的话是你自己要表达的东西,别人说的话如果不能引起你的兴趣,同样会让你觉得很烦。

我们平时听的歌都是别人写的,说到底表达的是别人的情感。为了保证歌曲能大卖,音乐人往往喜欢写爱情这类容易引起共鸣的主题,但写得多了就会同质化,让人心生厌烦。

所以问题不是出在旋律的可能性不够多,而是我们的音乐和用户建立的联结不够。很多音乐产品在试图增强联结感,如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全民K歌的K歌模式,诸如此类。正如没有人担心话会被说完一样,只要音乐能够成为像语言那样的自由表达工具,「旋律会否用尽」的问题也就没人在意了。


首先,我确实不是那种懂音乐的人,所以还是选择站在一般人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

有人说音乐就是在无穷的排列组合里拣出喜欢的那一段;有人为了回答这个问题特地计算了一下,计算方法我认为相当中肯,假定地球上七十亿人每人每分钟写一句,具体你可以自己找一下,总之算出来的结果就是要花非常长久的时间才能够写完;但是难道因为数字太大,就没有意义了吗?我相信不是的!如果说讨论人类能否活到那个时候有意义,那么讨论音乐到那个时候的样子,如何又没有意义了呢?何况今天我们都知道的人工智慧,Ta已经能够通过大数据,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等手段进行简单的创造了;未来的AI如果足够成熟,它们创作的速度可能是你无法想像的

所以不论你问旋律会写完吗,还是小说会写完吗,甚至画会画完吗,哪怕你问海里的鱼能数完吗。。我认为都不是没有意义的;只不过不需要杞人忧天,现在你用心创作音乐的话仍然是有价值的,就像前人的创作一样完全是有价值的;毕竟机器人目前在最基础的行业都不能完全胜任,我们怎么知道未来的科技真的能够代替人类完成相对超高难度的创造呢,即便可以,你我只怕也远远活不到那一天吧!不过呢就好比今天出现的电子音乐等等,当旧的旋律不能够满足时人总会探索新的可能,这一点我是比较赞同的


已经写完了。

https://zhuanlan.zhihu.com/p/184900082?

zhuanlan.zhihu.com图标

理论上你能听到的所有的旋律都在这687亿段旋律里面了。

不过古语有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你能挑出来并组合起来本身就是一种本事了。


是的

越来越难挖掘新的旋律组合了

新歌,听上去跟老歌像,这就是旋律挖掘殆尽的表现

但愿新曲出来的时候,人们都不记得老歌


不太可能,因为不光是旋律在起作用,还有织体,节奏,调性,等等等等


你吃了这么多年粮食 粮食还没吃完么?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