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类型
    • 尼康Z卡口
    • 格式
    • FX/35mm
    • 焦距
    • 50mm
    • 最大光圈
    • f/1.8
    • 最小光圈
    • f/16
    • 镜头结构
    • 9组12片(包括2枚低色散ED镜片,2枚非球面镜片和带纳米结晶涂层的镜片)
    • 视角
    • FX格式:47°;DX格式:31°30′
    • 对焦系统
    • 内部对焦系统
    • 最近对焦距离
    • 约0.4m
    • 光圈叶片数量
    • 9片(圆形光圈孔)
    • 涂层
    • 纳米结晶涂层
    • 滤镜尺寸
    • 62mm
    • 尺寸
    • 约76 mm(最大直径)x 86.5mm(从相机镜头卡口边缘开始的距离)
    • 重量
    • 约415g
    • 自动对焦
    • 提供
    • 内部对焦
    • 提供
    • 对焦模式
    • 自动,手动


满分10分我给9分

年初买了Z6和2470F4S 50 1.8S,想来比云键摄更有发言权。

锐度:高,没用过Z7至少Z6上全开睫毛脂肪粒什么的都很明显,拍完被妹子吐槽那种

色散:没怎么见

标头不谈畸变

对焦:以拍妹子来讲够了,我拍婚礼用50是敬酒阶段,成功率比较高,目前Z系统的对焦应对非剧烈运动可以,拍剧烈运动不行

颜值:见仁见智,我喜欢这样黑色配银字的低调组合,遮光罩也不错

手感:超赞,宽大的对焦环尽管是电子的,但手感比金圈G定好太多,很顺滑。轻便,不像适马50ART,我是无法接受一个和2470一样重的标头的,如果一定是拍影棚之类的,还不如上85或70200。

缺点:长,尼康从2470G开始,都是太长了,Z35 50都很长,当然我用锐玛的小号三角包Z6 50 1.8S挂机正好,所以说扣的1分就是这个长度。

性价比:真香!9102年还有人觉得1.8的高素质标头也要和人精 小痰盂一样卖600,非蠢即坏。光学水平全方位的提升,不是看见1.8就要600,35 1.8就要和EF35/2 AF35/2D那样卖2000的,只会看规格的键摄水平实在太低。现在旗舰级标头FE 50 1.4ZA 松下50 1.4不也只是个1.4,为何不用EF 50 1.4和50 1.4G的价格去衡量?摄影器材(或者很多商品都是如此)一分钱一分货,两毛钱两分货,三块钱三分货是正常的,你不尊重市场规律那就去玩小痰盂嘛。相比55 1.8za我觉得Z50就是长了这一个缺点,但是也更便宜,完全值票价,如果你是Z系统玩家,在50 1.2S没发布的情况下(或者发布也买不起)那先租后买各50 1.8S,绝对值得。

下面放几张图,都是NEF格式原图,连白平衡和曝光都没有调过

ISO2000的情况下,且这是拍的镜子里的影像不是直接拍的人

轻巧,便宜,锐度爆炸,强无敌

容易挨打的锐度

锐度方面,绝对配得上兰拓说的「新时代人类光学精华」

可以说比较典型的容易二线性的背景吧我觉得还好,9000块钱以下的镜头谈什么bokeh

F1.8全开直怼阳光,可以看出除了有一处不大的炫光 (下边的绿点)之外,没有明显的雾化的现象,我用的是凤凰的EX系列UV,一百多的UV直怼太阳这个表现,说明镜头本身的镀膜很棒

以上。并再次鄙视云键摄。


Z6+2470S+50S。

在英国玩了一个多月用的最多的还是2470。

由于22点天黑,5点日出,所以基本没用几次50,除非第一天用2470拍过了第二天考虑带50出去补点照片。所以下面的也是拍的为数不多的几张,拍著玩玩。

对这镜头的文字评价有其他人补充,我也忙于搞论文准备回国开学被导师排队枪毙,就不多说了,看图~

这桌垫在我以往回答里也是老朋友了

还是A73漂亮些,但实用性比A73略强些

阿布?对不上?不存在的

所有夜景都是手持拍摄

此回答中暗角都是自己加的,原片基本没有

口径蚀还是有的

爱丁堡Waterloo车站上方

伦敦的乞丐米其林

纽卡斯尔中国城。同手持

照片不一定好看,但都选了真实反应镜头素质的样张,懂的自然懂~

总结:和单反标头5组6片比贵很多,也锐很多。和索尼55 1.8比,便宜且好很多,但又重又大不少(MTF吊打之)。

(萌新,完)。


刚刚入手这支镜头,现在作为日常挂机头使用。

买了z6之后一直是转接著玩,对机器很满意,拍照的时候也十分享受惬意,但转接镜头拍摄视频时afc的「咔咔」声实在是很烦人,不堪其扰,于是决定入手一支z卡口镜头,纠结一番后选择了50 1.8s,看中它标准的50mm焦距最为实用(其实是因为这个头最便宜)。

因为还没有使用很长时间,没有什么满意的样片,只能给出粗略的第一印象。以后有了喜欢的样片会加上。

外观上,这支镜头和传统的单反「小痰盂」相比,外观设计还是差别挺大的,做工十分精致,虽说是泰国军工,但手感十分可观,让人体会到「虽然是50 1.8,但花了这么多钱买到的毕竟不是小痰盂呀」的欣慰。对焦环采用的并不是容易老化发粘的胶皮,深得我心。

轻巧。虽然比以往的各家50 1.8要大一些,但相比转接减少了ftz转接环的重量,还是感觉轻巧了许多,挂机一天也不觉得累。

对焦很快很安静,尼康引以为傲的双步进马达配合上z6的对焦系统,可以在几乎没有声音的情况下快速对焦。这一点是我购买这支镜头的主要原因,在使用后我个人还是挺满意的,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从此以后,终于可以随意外接麦克风进行视频录制而不需要为消除杂音而绞尽脑汁了,大大增进了拍摄视频的体验!

这支镜头为了拍摄视频做的各种优化,在实际使用中也可以感受得到。拍摄视频时,镜头的呼吸效应十分小,对焦几乎没有声音,焦点的转换十分果断有力,相比g系列镜头的老前辈们可谓是大有进步。

镜头的焦外被人吐槽,我倒是觉得只是中规中矩,远远没有到「不好看」的地步。色散和彗差的控制十分优秀,眩光和鬼影几乎不存在,依稀记得尼康在宣传这支镜头时吹嘘镜头使用了新的镀膜技术,看来效果还是很不错的。

才疏学浅,mtf这些太专业的数据我就不分析啦。以现在这支镜头趋于稳定的价格来看,尼康研发这支镜头的初衷就是为了对标索尼蔡司的55 1.8,而毫无疑问,这支镜头完成了它的使命,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和高超的素质超越了55 1.8。

尼康z50 1.8s这支新时代的50 1.8,已早已不是曾经的「小痰盂」,「人精」等1.8标头所代表著的廉价入门定焦镜头,而是一支十分优秀的标头,素质对得起价格,对于尼康z卡口的用户来说,绝对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如果是想要提升拍摄视频的体验,发挥出z6这一视频神器的全部实力的话,入手一颗z卡口标头更是不二之选。

看著隔壁rf镜头一支又一支,尼康粉丝也只能默默恰柠檬了。但值得欣慰的是,每一支z卡口镜头都十分优秀,在保证轻便的同时画质杰出。z口无狗头,希望尼康能在加快镜头研发速度的同时,保持这一风格,我们粉丝也会在反馈意见的同时,让更多的人知道尼康无反系统的优秀之处(众所周知,尼康没有市场部)。加油,尼康!

我目前的日常装备~


或是目前Z卡口最香一颗头了,表现极佳,非常值得入手。

在1米以外的表现为今后的50mm镜头树立了新的标杆。

堪称战斗痰盂、能自动对焦的otus、最强1.8光圈标头、as good as apo summicron

  • 画质方面,镜头表现极佳,焦内点光源还原良好,色散对解析度的影响极低。在整个对焦距离内畸变小于1%,无穷远到1米都有非常均匀的锐度和平整的像场,但1米到0.4米范围内,残余球差增加,有比较明显的大光圈焦点漂移。0.4米有较明显的像散和场曲。像差基本都消干净了,可能目前所有1.4/1.2标头收到f2都打不过的它,要比较的话可能应该找50APO。彗差修正采用了类似蔡司的凹玉的布置方式,相当ok
  • 对焦方面,虽然没有没有采用双内对焦方式,但是采用镜组的远心化设计,所以呼吸效应相比传统单浮动Sonnar设计更小。
  • 价格方面,初期售价较高,目前国内已经降到了比较合理的价位了。海淘的话,甚至可以3000左右拿下,属于买就完事了的价格。

唯一不足的是尼康保留了传统艺能,镜头前组中使用了一片粘贴在高折射玻璃上的塑料非球面镜片(是1635GM待遇)

另外就是焦外有点点硬,没有和55za仔细对比过,应该是差不多水平。这个价位也不能奢求太多是吧


除了体积有点大,基本没啥可挑的了,硬要找问题的话也就是焦外比较凑合了。。。

耐克z口的新1.8军团目前出了的35和50(马上出的85目测也差不多,只是目测)可以说是新一代傻锐的标杆了,在合理的代价下做到很好的解析度,把高级一些的人像需求交给1.2,蛮合理的策略,比隔壁大法家的三个1.8要高一个档次,价格也合理,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至于为什么我还抱著a7不换门。。只能说z机身和镜头的长相实在不符合我的审美。。。。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