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吃粗粮,穿素衣,体质好,不得病。富人保养贵还体质差娇贵,为何那么多人愿意当富人。


有很多原因:

  1. 中国人力成本低,修车便宜,修不好可以不给钱。
  2. 特有的中国式品牌认知问题。
  3. 盲从,跟随

中国人力成本很低,一般底层美国人月薪3000美刀,现在去修车,例如换个空格过滤器 150美刀。你换算一下对应中国人应该 24000左右 要花多少¥。另外车没有修好也要支付工时费。所以雷克萨斯在北美连续8年被评为最可靠车型。

品牌认知问题,就如同哈根达斯,麦当劳,肯德基。在外国都是最低端的。

盲从,中国人还处在第一辆车的阶段,外国人已经第五代人了,中国人买车去网上查,外国人买车可以听听父母,周围朋友的建议。


因为德国和日本的造车理念不一样啊。日本造车就是要经久耐用,而德国更注重驾驶品质。

举例来说,丰田的新款2020 supra,采用的是宝马z4的全套架构。发动机,底盘,都是宝马的。yyp在节目中说到,丰田把z4发动机(代号B58 B3001)拿过来的时候,据说为了提高耐用性,修改了5000多个零部件。侧面说明了德国和日本造车理念的不同。

德国车呢,一开始买来的时候,行驶质感爽的不行。但是相对来说可能五年是个坎,因为五年之后德国车的一些易损件就磨损的差不多了,行驶质感出现明显的区别。在国外的买车软体上也可以看到5年之后德国车的价格会出现一个比较大的波动。

日本车可能一开始开行驶质感是什么样子,过了6年,10年,行驶质感和原来区别也不是很大。

以上观点皆是个人看法,哪里不对欢迎交流讨论。


毛病多是相对的,而且德系也有自己的优点,杠精们也别说什么自己的车开了多少年什么毛病都没有,有个东西叫幸存者偏差


人造材料的包便宜又耐用,为什么Lv、gucci那些还没倒闭?


增压发动机爱坏,维修成本高,容易烧机油,制造成本还高,那就用自吸发动机不就是车开起来肉吗?不坏就是好。终于用了增压发动机,不但不烧机油还越来越多。

AT变速箱,双离合变速箱爱坏,成本高。那就用cvt,不就是传动差开起来肉吗?不坏就是好。

什么是驾驶感、操控、调教这些有什么用?不坏就是好。

我家拖拉机20多年了没怎么坏过!


人一问你开什么车,你说开宾士,宝马,奥迪好听还是丰田,本田,尼桑好听。有的人要的是面!


谢邀!

人在美国刚下飞机

是这样玩的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