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人喫粗糧,穿素衣,體質好,不得病。富人保養貴還體質差嬌貴,為何那麼多人願意當富人。


有很多原因:

  1. 中國人力成本低,修車便宜,修不好可以不給錢。
  2. 特有的中國式品牌認知問題。
  3. 盲從,跟隨

中國人力成本很低,一般底層美國人月薪3000美刀,現在去修車,例如換個空格過濾器 150美刀。你換算一下對應中國人應該 24000左右 要花多少¥。另外車沒有修好也要支付工時費。所以雷克薩斯在北美連續8年被評為最可靠車型。

品牌認知問題,就如同哈根達斯,麥當勞,肯德基。在外國都是最低端的。

盲從,中國人還處在第一輛車的階段,外國人已經第五代人了,中國人買車去網上查,外國人買車可以聽聽父母,周圍朋友的建議。


因為德國和日本的造車理念不一樣啊。日本造車就是要經久耐用,而德國更注重駕駛品質。

舉例來說,豐田的新款2020 supra,採用的是寶馬z4的全套架構。發動機,底盤,都是寶馬的。yyp在節目中說到,豐田把z4發動機(代號B58 B3001)拿過來的時候,據說為了提高耐用性,修改了5000多個零部件。側面說明瞭德國和日本造車理念的不同。

德國車呢,一開始買來的時候,行駛質感爽的不行。但是相對來說可能五年是個坎,因為五年之後德國車的一些易損件就磨損的差不多了,行駛質感出現明顯的區別。在國外的買車軟體上也可以看到5年之後德國車的價格會出現一個比較大的波動。

日本車可能一開始開行駛質感是什麼樣子,過了6年,10年,行駛質感和原來區別也不是很大。

以上觀點皆是個人看法,哪裡不對歡迎交流討論。


毛病多是相對的,而且德系也有自己的優點,槓精們也別說什麼自己的車開了多少年什麼毛病都沒有,有個東西叫倖存者偏差


人造材料的包便宜又耐用,為什麼Lv、gucci那些還沒倒閉?


增壓發動機愛壞,維修成本高,容易燒機油,製造成本還高,那就用自吸發動機不就是車開起來肉嗎?不壞就是好。終於用了增壓發動機,不但不燒機油還越來越多。

AT變速箱,雙離合變速箱愛壞,成本高。那就用cvt,不就是傳動差開起來肉嗎?不壞就是好。

什麼是駕駛感、操控、調教這些有什麼用?不壞就是好。

我家拖拉機20多年了沒怎麼壞過!


人一問你開什麼車,你說開賓士,寶馬,奧迪好聽還是豐田,本田,尼桑好聽。有的人要的是面!


謝邀!

人在美國剛下飛機

是這樣玩的嗎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