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作為中華經典傳世之名著,對中國的哲學、文學、政治、法律、天文、曆法等都產生了重要影響,值得我們認真地學習與品讀。


謝邀。生物者,天地也,繼之以生長變化者,人也,萬物也。不息者,終而繼之以始,使其生生不息,故謂之易,此聖人之所立於天地間也。君子觀察天地的變化,取法天地之道,從而盡性知命,繼之以仁人愛物,自強不息,這纔是精髓所在。

第一講 乾卦

  乾卦象徵天,天的四種本質特徵是:元、亨、利、貞。

  1、天之陽氣是始生萬物的本原,稱為"元"。

  2、天能使萬物流佈成形,無不亨通,稱為"亨"。

  3、天能使萬物和諧,各得其利,稱為"利"。

  4、天能使萬物,正固持久地存在,稱為"貞"。

  總之,天之陽氣是萬物資生之本,又制約,主宰著整個世界。天有開創萬物並使之亨通,正固的"功德",元、亨、利、貞被稱為乾之"四德"。

  《彖》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意譯:天的運行剛勁強健,君子因此不停息地發憤圖強。

  乾卦六爻的爻辭:

  初九,潛龍勿用。

  意譯:龍潛在水中,暫時不能發揮作用。

  《彖》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

  意譯:初期階段,應暫行潛藏。

  乾卦的卦辭以天為象徵,六爻的爻辭以龍為象徵。龍是善變之物,能夠潛水,行地,飛天,海陸空三棲,取龍為象,可以達到假象喻意,以明變化的目的。

  九二,見龍在田,利見大人。

  意譯:龍出現在田間,有利於大德大才之人出現。

  九三,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

  乾乾:健行不息。若:語助詞。厲:危險。

  意譯:君子整天勤奮不息,甚至夜間時時警惕,雖然面臨危險也無禍害。

  九四,或躍在淵,無咎。

  意譯:相機而動,躍起上進,無咎害。

  九五,飛龍在天,利見大人。

  意譯:飛龍上天,有利大德大才之人出現。

  九五在所有卦裏都是最吉之爻,此爻為"君位"。皇帝通稱"九五之尊",就是這麼來的。乾卦九五,剛健中正,純粹而精,最為可貴。

  上九,亢龍有悔。

  意譯:龍高飛到了極點,必有過悔。

  用九,見羣龍無首,吉。

  意譯:出現一羣龍,都不以首領自居,吉祥。

  常用佔斷用語:

  1、亨:通達,順利。

  2、利:有利,適宜。

  3、吝:遺憾,麻煩,艱難。

  4、厲:危險。

  5、悔:憂慮,困厄。

  6、咎:過錯。

第二講 坤卦

  坤:元亨,利牝馬之貞,君子有攸往,先迷,後得主,利。西南得朋,東北喪朋,安貞吉。

  意譯:元始,亨通,利於雌馬以柔順堅持正道,君子有所往,如果爭先前行會迷入歧途;如果隨從人後,就會有人出來作主,有利。向西南走會得到朋友,向東北走會失去朋友,這時安於堅持正道是吉祥的。(攸:所。貞,堅持正道。)

  坤卦以柔順的雌馬為象徵,堅持柔順便是正道。坤是純陰之氣,本質是陰柔順從,乾為君道,坤為臣道。

  初六,履霜,堅冰至。

  譯:踩著微霜,知道堅冰快要出現了。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譯:正直,端方,胸襟闊大,方能擔負起輔佐之重任。不用"修習",也能成功。"無為而無不為"。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譯:蘊含美德,不顯露,吉。輔佐君王的事業,不以成功自居,最後才會有結果。(章:文采、美德。)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譯:紮緊囊口,免遭危害,也不求讚譽。

  六五,黃裳,元吉。

  譯:穿黃色裙裳,大吉。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譯:龍在原野上爭鬥,流出青黃混雜的血。龍是本氣陽的象徵物,坤陰氣極盛,轉化為與乾陽抗爭,血流遍野。

  用六,利永貞。

  譯:永遠堅持正道,以陰返陽為終結。

第三講 屯卦

  屯:元亨,利貞。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譯:亨通,利於堅守正道,不宜有所前進,利於建立諸侯。(攸:所。)

  屯卦意為"初生",象徵萬物始生狀態。

  《彖》曰:屯,剛柔始交而難生,動乎險中,大亨貞。

  譯:初生,陽剛陰柔開始結合,艱難也隨之產生。在艱險中變動,如能堅持正道是極為亨通的。烏雲與雷聲混雜,大雨將至,象徵"初生"狀態。

  初九,磐桓,利居貞,利建候。

  譯:徘徊不前,利守正而居,利於建立諸侯。初爻是陽剛之爻,在卑賤的兩個陰爻之下。在危險、風險面前,徘徊思考是正確的。

  六二,屯如,邅如。乘馬班如,匪寇,婚媾。女子貞不字,十年乃字。邅如,難行不進貌。班如:紛紛而來狀。

  譯:創始艱難,彷徨不前。乘馬的人紛紛而來,他們不是強盜,而是求婚者。女子守正不嫁,過了十年纔出嫁。(字:許嫁。)六二凌乘初九,六二得六五之應的力量,一陰一陽,關係密切。

  六三,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

  譯:追逐野鹿沒有虞的引導,只能盲目跟著獵物跑,君子放棄不逐,繼續追趕會帶來遺憾。

  六四,乘馬班如,求婚媾。往吉,無不利。

  譯:乘馬紛紛而來,是求婚者。前往應婚,吉。

  九五:屯,其膏。小貞吉,大貞兇。(膏:恩譯。)

  譯:艱難創業時,需要廣施恩譯。柔小者,守持正道可獲吉祥。剛大者,即使守正道也有兇險。

  上六,乘馬班如,滋血漣如。

  譯:騎在馬上盤旋不前,哭泣得血淚漣漣。

  屯卦強調萬事創始時期的艱難危險,不要輕舉妄動,要善於積聚力量。

第四講 蒙卦

  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瀆,瀆則不告。利貞。

  譯:亨通。 不是我去求矇昧的童子,而是矇昧的童子來求我。初次請問應該回答,對同一問題再三地濫問,那是對先生的褻瀆,就不再回答。利於守持正道。

  《象》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

  譯:山下流出泉水,象徵矇昧的開啟,君子以果敢的行為來培育品德,人的智慧應該表現在品德修養上。

  初六,發矇,利用刑人,用說桎梏。以往吝。

  譯:啟發矇昧,施加懲罰手段是有利的,使人免犯罪過。聽任其發展下去必然造成遺憾。刑人:罰人。桎梏音:木製刑具。說:脫。

  九二,包蒙吉,納婦吉。子克家。

  譯:包容矇昧,吉;容納昏暗,吉。兒輩能治家。

  六三,勿用取女,見金夫,不有躬,無攸利。

  譯:不要娶這樣的女子,見到有錢的男子,就失身子,娶她為妻子是不利的。(取:娶。不有躬:失身。)

  六四,困蒙,吝。

  譯:困在矇昧之中,這是憾事。

  六五,童蒙,吉。

  譯:童子矇昧,吉。

  九二,陽剛居中,啟迪羣蒙,是有道"師表"的象徵,六五以"童蒙"身處,是好學,"君子"的象徵。

  上九,擊蒙,不利為寇,利禦寇。

  譯:以猛擊來啟發矇昧,過於暴烈是不利的。嚴防其為非作歹是有利的。

  《易經》的思維模式是辯證的,處處給人以啟發。在施教方式上,一般說來是主張寬容的,但在必要時也不排斥嚴厲。

第五講 需卦

  需:有孚,光亨貞吉。利涉大川。

  譯:需卦象徵等待,信守正道,前途光明而亨通。

  《象》曰:雲上於天,需。君子以飲食宴樂。

  譯:雲氣上升到天空,象徵等待,君子因此飲食娛樂。

  初九,需於郊,利用恆,無咎。

  譯:在郊外等待,利於保持恆心,這樣不會有過錯。

  九二,需於沙,小有言,終吉。

  譯:在沙灘上等待,有些小小的言語中傷,最終是吉祥的。

  九三,需於泥,致寇至。

  譯:在泥淖中等待,可能招致賊寇到來。"寇"是危害的象徵,九三靠近於水,瀕臨於險了。但是畢竟沒有直接陷入水中,災禍危險仍然在外面。如果自我去招致,那是咎由自取。

  六四,需於血,出自穴。

  譯:在血泊中等待,能從陷穴中脫出。血者,殺傷之地,穴者,險陷之所。

  九五,需於酒食,貞吉。

  譯:在酒食宴中等待,持正道吉祥。

  上六,入於穴。有不速之客三人來,敬之終吉。

  譯:落進陷穴。有不請而至的三個客人來,恭敬相待,吉。

  需卦的提示:在險外,不輕進;在險中,靜守待援。處險的基本態度是沉著,等待。

第六講 訟卦

  訟:有孚,窒惕。中吉,終兇。利見大人。;不利涉大川。譯:誠實,剋制,警惕。中途停止是吉祥的,爭訟到底有兇險。利於出現大人。不利於涉越大河。(窒:堵塞。見:出現。)

  《彖》曰:訟,上剛下險,險而健,訟。

  譯:陽剛居上,坎險在下,陰險又剛健,就會與人爭訟。

  《象》曰:天與水違行,訟。君子以作事謀始。

  譯:天向西轉,水向東流,違背運行。產生爭訟。君子在謀事時要仔細策劃好的開始。

  初六,不永所事,小有言,終吉。

  譯:不長久糾纏爭執之事,略有言語磨擦,最終是吉祥的。(永:長)

  九二,不能勝訟,趕快回家,像犯人逃亡一樣。他的三百戶領地中的農戶可以免災。克:勝。逋:逃亡。眚:災禍。

  六三,食舊德,貞厲,終吉。或從王事,無成。

  譯:安亨舊有的俸祿,守持正道,以防危險,終將吉祥。輔助君王的事業,不以成功自居。德:俸祿。厲:危險。

  九四,不克訟,復即命,渝安貞,吉。

  譯:不能勝訟,迴心轉意而歸向正理,改變態度而安守正道,可獲吉祥。復:回頭。即:靠攏。命:正理。渝:改變。

  九五,訟,元吉。

  譯:能夠決斷爭訟,大吉。

  上九,或錫之以鞶帶,終朝三褫之。

  譯:或許會得到賞賜佩帶,也必然在一天之內三次被剝奪。錫:賜。鞶帶:大臣的佩帶。褫:剝奪。

  整個訟卦提示:忍讓息訟是有益的。

第七講 師卦

  師:貞,丈人言,無咎。

  譯:師卦象徵軍隊,守持正道,以賢明長者為統帥,無災禍。

  《象》曰:地中有水,師。君子以客民畜眾。

  譯:地中聚藏水,象徵民眾。兵藏於民中。君子因此注意蓄民眾。

  初六,師出以律,否臧兇。

  譯:軍隊出動要用紀律來約束,軍紀不良必有兇險。否臧:不善。

  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

  譯:統率軍隊,守持中道,可獲吉祥,無災禍。君王多次賜命嘉獎。

  六三,師或輿屍,兇。

  譯:軍隊可能會載屍而歸,兇險。

  六四,師左次,無咎。

  譯:軍隊撤退駐守,沒有災禍。左次:撤退。

  六五,田有禽,利執言,無咎,長子帥師,弟子輿屍,貞兇。

  譯:田地有禽獸,捕捉是有利的。沒有災禍。剛正者可以率兵出征,平庸小子必將載屍敗歸。守持正道可以防兇。

  上六,大君有命,開國承家。小人勿用。

  譯:國君頒發命令,封賞功臣,分封諸侯,大夫。小人不可以用。開國:冊封新的諸侯。承家:封為大夫使之承家繼業。

  《象》曰:大君有命,以正功也。小人勿用,必亂邦也。

  譯:國君頒發命令,是為了評定功勛。小人不可重用,因為重用小人必然使國家發生動亂。

  師卦,可稱為古代兵法的總綱。兵者,凶多吉少,用兵當慎之又慎。

第八講 比卦

  比:吉,原筮,元永咎,不寧方來,後夫兇。

  譯:比卦象徵親附,吉。要經過考慮觀察再俾決定,有尊長之德,可以長久不變,能堅守正道,無災。不安順的邦國也來親附了,後來者危險。

  《象》曰:地上有水,比。先王以建萬國,親諸侯。

  譯:地上有水,象徵親附。先代君王因此卦建萬國,親近諸侯。

  初六,有孚比之,無咎。有孚盈缶,終來有它吉。

  譯:心懷誠信地親附,沒有過錯。充滿誠信如同美酒盈缸,終究會有意處的吉祥。缶:盛酒的瓦器。

  《象》曰:比之初六,有它吉也。

  譯:有開始階段的親附,會有意外的吉祥。

  六二,比之自內,貞吉。

  譯:從內部親附,堅持正道必獲吉祥。

  六三,比之匪人。

  譯:想親附而不得其人。(匪:非)

  六四,外比之,貞吉。

  譯:在外部親附,堅持正道可獲吉祥。

  九五,顯心。王用三驅,失前禽,邑人不誡,吉。

  譯:光明正大的親比是吉祥的,由於九五處正中,捨棄違逆者,容納順從者。聽任前面的禽獸逃掉。對屬下的邑人也不特別告誡。吉祥。

  上六,比之無首,兇。

  譯:比附於人而沒有良好的開端,兇險。

  比卦指出:不論是親附於人,還是為人所親附,都要正而不邪,心懷誠信,充分有利條件,得到吉祥的結果,做任何事業都需要合作,必須協調好人際關係。

第九講 小畜卦

  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譯:小畜卦象徵微小的蓄聚。亨通。從西方吹來的濃雲密佈,卻不降雨。

  《象》曰:風行天上,小畜。君子以懿文德。

  譯:風流行於天上,象徵微小的蓄聚。君子因此蓄養文明之德。(懿: 蓄養美德)

  初九,復自道,何其咎?吉。

  譯:返回於本位,會有什麼害處呢?吉祥。

  九二,牽復,吉。

  譯:被牽連而返回本位,吉祥。

  九三,輿說輻,夫妻反目。

  譯:車輪的輻條散脫,夫妻反目失和。(說:脫)

  六四、有孚,血去惕出,無咎。

  譯:心懷誠信,就能免去傷害,脫出惕懼,不會有過失。九五,有孚攣如,富以其鄰。

  譯:心懷誠信,緊密合作,充滿至誠之心,並且推廣影響到它的近鄰。(攣如:結合緊密。)

  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徵兇。

  譯:密雲已經降雨,陽氣已被畜止,高尚的功德已經圓滿。婦人應該堅守正道以防危險,要像月亮將圓而不過盈。此時,君子如果繼續前進,將有災禍。處:被畜止。載:積滿。幾望:將圓。徵:前進。

  小畜,就蓄聚的主體看,量"小"者,"陰"者。作為從屬的"陰"只能在適宜的限度內發揮主觀能動作用,蓄積作為主導者的"陽",促使陰陽的和諧統一。

第十講 履卦

  履:履虎尾,不咥人,亨。

  譯:履卦象徵行走。跟在老虎尾巴後面行走,老虎卻不咬人,亨通。(咥:咬。)

  初九,素履,往無咎。

  譯:以質樸的態度行事,繼續前進必無過錯。

  九二,履道坦坦,幽人貞吉。

  譯:行走在平坦的大路上,安靜恬淡的人堅持正道可得吉祥。

  《象》曰:幽人貞吉,中不自亂也。

  譯:恬淡人生,緊守正道,沒有擾亂自己的內心世界。

  六三,眇能視,跛能履。履虎尾咥人,兇。武人為於大君。

  譯:獨眼卻自以為能看,跛腳卻自以為能行。跟著老虎行走被虎咬,有兇險。這是一介武夫,只能郊力於大人君主。眇:一隻眼盲。

  九四,履虎尾,愬愬終吉。

  譯:跟在老虎後面行走,保持恐懼謹慎,吉。

  九五,夬履,貞厲。

  譯:果斷地辦事,守正道以防危險。(夬:決)

  上九,視履考祥,其旋元吉。

  譯:回顧行動的歷程,考察吉凶的徵兆,自己省悟,大吉。祥:吉凶的徵兆,旋:轉身。

  履卦強調慎行防危的行為哲學。

現摘錄隋廣義解析易經十句名言,重溫先哲們那豐富而深刻、極富哲理性的思想。

一、亢龍,有悔

乾卦上九爻的爻辭是「亢龍,有悔」。亢,是高的意思,亢龍就是飛得過高的龍。有悔,意味著有悔恨,表示前面的行為會給自己帶來不好。

按照字面的意思來說,一條乘雲升高的龍,它升到了最高亢、最極端的地方,四顧茫然,既無再上進的位置,又不能下降,所以它反而憂鬱悔悶了。

人做事,如果沒有經過深思熟慮,去考慮最終的結局與後果,以及種種可能與變化,所導致的失敗與悲劇或是慘禍。「亢龍,有悔」啟示我們,做任何事都要知進知退,既要前進,又要為自己找好退路,否則就會有兇險。

劉邦曾經問韓信:「你認為我能統率多少兵馬?」韓信說:「陛下不過能統率十萬。」劉邦說:「你怎麼樣?」韓信回答說:「多多益善」。韓信最終慘死的根本原因就在於功高震主、不知進退。

所以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太過,倨傲者勢必招禍。

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這是坤卦的第二爻的爻辭。厚德載物,首先要我們擁有直、方、大這三種德行。

直。《論語·雍也》中說,「人之生也直。」人性出於自然,本皆相近樸實,受後天種種習氣薰染才偏離。人的先天本性真實自然,沒有雕飾。

方。《易經》坤卦文言說,直其正也,方其義也。君子敬以直內,義以方外。直是就內在而言的,方是就外在而言的。

大。《孟子》中說,充實之謂美,充實而光輝之謂大。力行其善,至於充滿而積實,則美在其中而無待於外矣。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和順積中,而英華髮外;美在其中,而暢於四肢,發於事業,則德業至盛而不可加矣。

一個人如果能正直仁信,原則處世,宏大包容,依此處世,君子順其自然本性,無往而不利。

三、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大有卦的上九爻辭講:「自天佑之,吉無不利。」很多書裡面說,「自天佑之」就是來自於上天的保佑,其實這是不對的。上天不會保佑任何人。

孔子在解讀《易經》的時候說:「佑著,助也。天之所助著,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履信思乎順,又以尚賢也。

孔子講,佑就是幫助的意思。上天「願意幫助的是那些順從天道的人;人們願意幫助的是那些敦厚誠實,篤信善道的人。如果我們能夠做到待人(事物)誠懇,講究信用,時時刻刻提醒自己說話辦事遵循客觀規律,既不盲目行事,又不心存僥倖和投機取巧,平時多向道德品行高、操守好、行為能力強的人學習,主動向他們看齊的話,事事就能如願以償,不可能出現咎害。這就叫「自天佑之,吉無不利!」

四、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整句話的意思很明白:積累善行善德的家族,這個家族的福報不會斷絕,家族的後代也會承受福報。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這個家族會經常發生災禍,甚至連累後代。

荀子說,「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古代大德教人改心,現在人叫調整心態,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當以善念,當每晚省身,害人傷人之心切不可有,助人諒人之心還須思之。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也是家風傳襲的必然結果。

好的家訓家風傳承,會成為一個家族每個人一生的航標,一個人如果從小就受良好家風的薰陶,在生活、處世上則會有「法」可依,堅守內心不被外物所影響,人生之路才會走得更好更遠,家族才會越來越興旺。

五、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

泰卦中的九三爻辭講:「無平不陂,無往不復。艱貞無咎。」陂是坡地的意思。這句話是說,沒有平地不變成山坡的,沒有去了而不回來的,在艱難困苦中應堅守純正,必然會有好的結果。

艱、貞是兩個詞,艱是說外在環境的艱苦、窮困,貞是君子內在對貞正的堅守。君子在艱苦、窮困的環境中,保持內心和品行的貞正,是沒有什麼過錯的。孔子說:「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這就是君子和小人一個最大的區別。

人生艱難和困苦雖然不能避免,但只要我們保持一顆堅忍和貞正的心,就能將其轉變成平坦的大道。

六、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龍蛇之蟄,以存身也

尺蠖是一種蛾的幼蟲,樣子有點像蠶,它把身子不斷彎成弓形再放直,如此反覆,所以它才得以前行。龍蛇這樣的事物,身體是要蟄伏起來的,為的是可以繼續生存。

人在世上要想幹出一番事業,則需這種「屈伸」的精神。屈,並不是失敗後的頹喪自卑和怯懦;伸,也並非功成名立後的傲慢自負,目中無人。這是避讓鋒芒、待機而發的謙忍智慧,是身正無畏、樂觀自信的心態。為人應如此,處事亦如是。

但現實中,能伸的人不少,在受辱受挫時能伏下身子沒有抱怨的卻不多。《道德經》中說「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弊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有些時候低低頭,彎彎腰是為了更好的抬起頭。

七、天地不交,否。天地交,而萬物通

否和泰,都是《易經》上的卦象。否的卦象是天地不交,泰的卦象是天地相交。在《易經》中,「交」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交」有「通氣」「結合」的意思。

天地之氣互不交通,萬物不生,這就是大凶之卦。只有天地之氣相交,萬物才能生長,世界才會亨通。這就是大吉。這啟示我們,做人做事都要學會溝通。

八、

天道虧盈益謙,地道變盈流謙,

鬼神害盈福謙,人道惡盈好謙

天道、地道、鬼神之道,人之道,可以說都在一個「謙」字裏了。謙卦是《易經》之中唯一一個六爻全吉的卦象。

謙卦上是坤,下是艮。艮為山,坤為地,山體高大,但在地下。卑下之中,蘊其崇高,屈躬下物,先人後己,所以謙卦象徵謙虛、謙遜。

老子《道德經》中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在道家學說裏,水為至善至柔;水性綿綿密密,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水有滋養萬物的德行,它使萬物得到它的利益,而不與萬物發生矛盾、衝突,人生之道,莫過於此。

九、蹇,君子以反身修德

蹇是《易經》第三十九卦,原義為跛,引申為困難、艱險,行動不便。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會經歷「時運不齊,命途多舛」的時候。面對蹇塞的道路,《易經》告訴我們,要學會「反身修德」。

孟子曰:「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意思是說君子遇到困難,首先一定要省察自己,看看困境是不是由自己造成的,或者想想如何化解難題,也就是蹇卦所說的反身修德。

十、君子以正位凝命

正位,就是擺正自已的位置,坐得穩,坐得正。凝命,「凝」就是凝聚精神,發掘智慧。「命」,就是人的命運。所以,正位凝命意思是說,君子應當擺正自已的位置,端正而穩重,凝聚精神,發掘智慧,以此來完成自已的人生使命,實現人生的最高價值。

怎麼對自己的命運當家作主呢?核心是需要「正」。「正」是道德的內蘊,正是對偏和邪而言,如果人品走偏了,那麼位置一定坐不穩。所以才需要一個正派、端正的人來正位。

但是正的標準是什麼呢?實際上在中國社會這麼幾千年來,已經凝聚成一個普遍的標準——就是仁義禮智信。

所以,正位凝命必始於修身。《大學》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知修身,則知正位凝命矣。


陰陽辨證

題主有些本末倒置了,其它的就不說了

我們都知道它可以用來趨吉避兇,指導我們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比較好,是一種獲取信息的方法。

但在商朝還有一個很大的意義,就是以前只有燒龜殼之類的占卜方法,這種方法只有君王可以做這種事(君權神授,雖然沒有教皇加冕之類的儀式,但是當時大家都覺得君權是需要通過神授的,所以有後面的鳳鳴岐山,劉邦斬白蛇之類的事情,塑造君權的合理性,君王祭天祭山也說明這個),周易的產生意味著不只是只有君王纔有占卜的權利。

只要肯學,你也可以!


易經也是中國文化的產物,精髓就是中國文化,確切地說中國封建社會文化

前人總結的很好了!

最重要的一點,大概就是 善補過 了吧!


被稱為「大道之源,羣經之首」的《易經》,自然是包羅萬象,博大精深。總結三句話:

第一句話,吉無不利,自天佑之。

第二句話,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第三句話,順天應人。


沒那麼複雜,簡單來說《易經》是一門唯一包含了宇宙萬物的學說。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