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更新

我提這個問題不是想引戰啊....可能當時編輯的時候太急了,沒注意自己的用語....對於《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我喜歡作者的第一人稱視角,我只是不喜歡男主角的所作所為。我覺得一個人可以追求夢想,可以擺脫平靜的生活,但是我不想為了追求夢想傷害別人。咱除了夢想以外還應該有道德和善良,這是我的觀點。每個人的想法不一樣,看一本書的感受也不一樣,我覺得大家想法不一樣可以互相交流,那些很喜歡這本書的人的觀點我也會認真思考的。但是如果有人因為觀點不合就人身攻擊,那就請繞道吧。實在談不來可以各自保留想法,人身攻擊就是素質問題了。

我還挺喜歡毛姆的文筆,也喜歡這個第一人稱視角說一些有哲理的句子。這本書我看完確實生氣,但我也承認它有好看的地方。對於我來說,我只是反感為了自己的夢想去傷害別人,良心不會痛嗎......真要是為了追求夢想不惜傷害別人的話,那就真的是很壞很壞的人了。

還有,希望大家別吵了,理智交流.....佛系

今天剛看完這本書,挺生氣的,感覺這書三觀不正。雖然作者文筆優美,寫出很多有哲理的句子,但是男主角也太渣了吧。拋棄妻子兒女、綠了自己朋友、拋棄情人、害情人自殺、吃軟飯。朋友好心幫助他供他吃住,帶他看病,他卻覺得朋友是傻子,毫不感激。利用完情人就馬上拋棄,情人自殺以後還要諷刺她是個「蠢女人」後來到了小島上繼續吃軟飯。自私無情、沒有道德、天天諷刺人,就算追求夢想也不至於踐踏別人的好意和善良吧。我覺得這樣的人要是在中國早就被人揍了。


怎麼說,憤怒也是情緒的一種,也是收穫的一種情感。對書的評價,見仁見智。

小說中,記敘的常常是非比尋常的事,可能會讓你感到三觀不正。但反過來想,若只是平平淡淡,好好先生又怎麼會被寫入小說的世界。若以三觀評價書的好壞,那大部分名著都要歸於下等。《呼嘯山莊》為愛復仇的希刺克利夫,欺騙、貪婪、偏執,你可以說他忘恩負義、欺善怕惡,看時也會感到三觀不正。但不可否認,愛情是他的全部,除了愛情哪怕一無所有也無關緊要。《紅與黑》於連與主人妻子偷情,自卑的想進入上等人的社會,卻又因為極大的自尊心瞧不起上等人。他的所作所為,總是與身邊的人格格不入,令人害怕。這也是三觀不正。《弗蘭肯斯坦》創造了一個不屬於這個世界的生物,卻不給他合適的生存環境,只讓他感受孤獨。這也是三觀不正。

經典之所以是經典,必不會空穴來風。三觀是一方面,在三觀之後必有優於普通作品的一點。我覺得讀書時,不必糾結三觀。


有時候讀文學就得學會看什麼不看什麼,當然這並沒有定論,取捨主要在於作者的核心內容和筆法。

若只用從自己身邊社會的眼光出發去讀,那洛麗塔純粹只是一個戀童癖的獵奇故事,挪威的森林只是私生活混亂到極點的中二變態少年少女亂搞,失樂園更別談了,中年男女搞婚外情……如果用這個邏輯看,很多作品忽然就失去了價值,而且三觀極其不正。

但這不是,或者不能全是讀文學作品的眼光。

先預設好堅定立場再去讀作品是無用的,因為閱讀本身的價值就在於接受別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打碎自己再拼貼重組。這並不意味著你要被別人左右思想,但正確的順序至少應當是先理解了作者的想法,再用自己的價值觀去評價。

而且一個好的小說作者,往往不是在講一個對的道理,而是在講一個好的故事,描寫一種可能的人生,一種既存的社會現象。他沒有說過「我筆下的主人公代表絕對正義」或者「我推崇這種做法」,因此也就不存在說 三觀是歪的 這種說法。

其實我能理解你的想法,男主人公在社會裡「會被打」,確實如此。因為作者描寫了一種他的理想中的完美藝術,他認為這種藝術應當是有原始的野性,是去社會化,是不受利益關係的影響的。所以對男主人公來說,一切都是絆腳石,要麼完全世俗像他之前的生活,要麼與社會斬斷一切關係。

在這個時候,他連「自私」都稱不上,因為他的目標是完全純粹的藝術,他已經宛如繆斯附體,化身成了一支「筆桿」,只有畫畫這件事對他才有意義。因此對他講「道德」是沒有意義的,這也絕非僅僅是「追求夢想」這樣輕淺的事情。

作者也知道這樣的人世間少有,即便有,也無法在世俗的社會裡生存。

所以他最後回歸了自然。


我jio的吧…看小說嘛…帶著三觀沒必要,因為重點不是去對人物道德批判啊!對人物不滿也正常,而且寫的好和憤不憤怒沒啥關係。依我淺見,你的閱讀思路有一點點問題。

我舉一個通俗的例子,洛麗塔。是一個老男人對小女孩的性幻想組成的帶一點意識流的故事,這讀起來真的令人憤怒,但是也不妨礙它好看,文學價值高。

再舉一個更通俗的例子,包法利夫人。不瞞你說,我第一次看的時候,是把這個書當黃色讀物看的…因為其中的sex描寫實在很多…道德也極度低下,講的是貴婦出軌的故事,足以被吊起來批判。

再舉一個比較久遠的例子,少年維特的煩惱(名字有點忘了),這個三觀也不正,講的是一個男青年喜歡鄰居家少婦的故事,簡直是和精神文明建設背道而馳。

總的來說,小說講的就是一個故事。作者是這個故事的講述者,人物和故事活在作者的精神世界中。讀者讀的是作者的筆觸,情緒,表達方式,立意,欣賞不同人物的形象,引導自己進行思考,而不簡簡單單是對人物產生單一的情緒,用自己的道德強加在人物上,對他進行批判。如果可以用這樣的方式閱讀的話,應該會獲得更好的閱讀體驗!

祝好。


你進化得比較完全,是社會性上的人,野獸當然沒辦法用社會性來描述,還是求同存異比較好。博弈論的基礎就是建立在野獸假想上的。可以要求自己但是不能強加在別人身上,如果對方選擇背叛也要願賭服輸。

我個人還是覺得其實這本書簡單來說就是書里那個希臘大夫的故事,那個大夫人品上總沒有缺陷了吧。

無論是真正做到單純本我還是單純超我人格的要求,其實都很困難,因為純粹就是困難的。某種意義上來說,唐僧還有孫悟空之所以非常符合我們的核心價值觀,就是因為他們堅持了神一樣的自律,完完全全作為社會人存活沒有私慾。

那麼多女妖怪誘惑唐僧,他不為所動,那麼多人也好妖怪也好想吃唐僧,他還是不為所動。胡蘿蔔加大棒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管理技巧,沒什麼定力的人可以被輕易掌控,但是一旦你忍住了或者說真正意義上思無邪,達到就像泰戈爾寫的佛陀一樣的境地去了,其實世上再沒有東西可以困住你了。

而這本書裡面的這個主角,他恰恰相反,某種意義上而言,他遵從的是另一種思路。「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有些人他眼中有肉,所以吃齋念佛還是逃不開貪嗔痴,但是有些人心中沒有肉,所以即使在俗世紅塵之中生活也不被牽制。

有點像,唐僧他是知道,如果被女妖怪騙走原陽就把這麼多世的修行給廢了,從結果導向而言,這明顯是非常愚蠢的行為,畢竟成佛以後不僅可以長生不老受人供奉還能被後世人寫書讚美,他犯不著為了一時的蠅頭小利放棄他的大利益。

但是這本書的主角不是的,他根本無所謂這些事情,也不在乎因果報復循環。確實誠如有一位答主所言,他就像西方諸神的混合體。他已經是神了,還在乎個屁呀?

我們往往看見樓塌了的時候會很替人惋惜,紅樓夢最後歸了大空,水滸傳作鳥獸散了,三國演義被司馬狗賊奪取了天下,但是西遊記的結尾何嘗不是這樣悲傷呢?

他們一個個從有感情的有骨氣的青年變成了沒有感情的金漆佛像,這是人對於社會的讓步,乍一看成了大功果,但是故事結束了。

就好像人總是要死的,到死那一天,你搞這些大利益什麼的,還有什麼意義呢?

人沒有辦法反抗死亡,但是可以反抗壓迫。家庭婚姻擋住我前進的腳步,我就捨棄它,償還人情擋住我,我就捨棄它,人擋殺人,佛擋殺佛。有什麼規則?沒有規則。若有規則,我就是規則。

你以為不反抗單純遵守規則就不會被揍嗎?被揍也是正常的事情,唐僧那麼柔弱馴服不也天天被妖怪抗走,孫悟空那麼牛逼不也經常陷入困頓。沒有人一輩子還沒被人揍過,總會遇到更強的,大多數時候還是規則也就是很多很多死人聯合起來的約束親自下場揍人。

人家叫你往東走,你就不敢往西,這是第一重壓迫,人家看你聽話不還手揍你,這是第二重壓迫。對比來看,至少月六的男主他就跳過第一重壓迫,直接到第二重了,還少受一次打擊。而且還不一定是誰揍誰呢,至少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已經比大多數揍人者強了。

當然現實中不是所有人都是npc就你是主角,還是得顧及別人感受。不知道為啥我想起來有一本被群嘲的電視劇《破產姐妹》,裡面代表底層規則和思想的max經常嘲諷各種方面都比她優秀的caroline,因為她上流社會的做法在底層是無法成功的,規則不一樣。用生活普適價值觀看文學作品也是一樣,沒有兼容性,不開轉換器不轉格式(現在不知道還是不是這樣),怎麼在word裡面打開wps文檔啊?


補充一點,有一本昆汀小說改編的電影叫《天生殺人狂》。

一開始這個故事和現在飽受爭議的《小丑》一樣,無非是兩個反社會的枉顧王法,但是到結尾的時候升華了。男女主變成神的凡間化身一樣主持公平和正義。看到他們兩個在結尾的樣子遠比看見雕琢完美的教堂更讓人心生敬畏。

可能這本書並沒有表達清楚,但是那本電影講的非常清楚。

其實還有好幾本書講的是類似的,比如說《源泉》。這種書煽動性確實強,但是總有不少人不會受到它的荼毒。

其實《水滸傳》講的和這本也沒有多大區別。無非就是「單槍匹馬與世界對飲,歷經磨難也不忘初心」,哈哈哈哈哈哈哈,至少有三首流行歌曲提到了跟世界對著干,怎麼沒有人去罵他們幼稚鬼?

我總是覺得這種尼采式的英雄或者如人們常講的拜倫式的英雄,走到哪裡都是被人罵的,但是罵歸罵,很多人心底里還是有點認同的。

就好像好人家女兒非常看不起蕩婦,但是要有機會扮作蕩婦,沒有一個不躍躍欲試的。

試問誰不想拋妻棄子,卡夫卡舉手,你們有老婆的一天到晚拋棄老婆,我們這些沒老婆的可怎麼辦?

行了,人家都開始看加繆了,我還在看艾茵蘭德和卡夫卡,是我輸了。

有沒有人看老舍啊?

有,小學老師。

很多人錯誤地估計了自己承受能力,以為自己可以接受,但是他們的良心不允許他們接受。

哈哈哈哈哈哈哈,最慘的莫過於另一類人。看書的時候自己可以當超人,可以當太陽,實踐沒多久就發現,太陽挨的罵比太陽挨的打還要多。

還不如下水道里的老鼠,至少還能苟且偷生。

我時常在動搖,應該成為一個人還是應該成為一個人,看著小太陽尼采遭受的待遇,我就覺得還是成為一個人好,但是看著馬一龍的前女友我又覺得還是成為一個人好。

dilemma,between a rock and a hard place,我壓根不知道到底應該怎麼做。或者說我知道,但是我做不到啊。

畢竟我現在還不能養活自己。


看書,特別是看小說,就是為了去看看自己無法經歷的人生

你覺得憤怒,ok,你是一個有樸實的婚姻愛情觀的好人,你應該不會去做一個渣男,這是好事,也說明你生活幸福,無憂無慮,可以既要六便士又要麵包,這更是好事

但是文學作品,就是為了帶給你不一樣的體驗,沒必要去批判一個虛構人物的價值觀,而且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才華橫溢不代表道德高尚,理想於現實很多時候真的就是無法調和的

每個作者都有時代的局限性,每個故事都是和作者跨越時間與空間的交流

而且不要有事沒事抨擊文學作品的三觀,你不可能把入土的作者拉出來鞭屍

最後,如果真的很不喜歡一本書,其實可以選擇不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