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看國內和日本作家的書比較多,很少看歐美和其他外國作家的書,不是不想看,而是看不懂,以《霍愛》和《六便士》為例,一來是邏輯思維不一樣,然後覺得太口水,再次就是太不符合我價值觀,但是書評和很多網友又給了極高的評論,我雖然不是一個認知很高的人,但也有基本的價值觀和一定的獨立思考能力,就這兩本書吧,我想問問其他的網友,你看完之後的感受。


可是國內和日本不是更口水么……

想看不口水的,可以去看卡爾維諾啊。


讀過月亮與六便士。能夠經歷很久時間流傳在世的能夠成為名著的書,大多都值得一讀。下面討論內容有些許劇透。

先說很多人提到的月亮與六便士,書里被描寫的斯特里克蘭,拋妻棄子,離家出走,離經叛道,對幫助了自己的朋友不但沒有感激還橫刀奪愛,對於因他而死的女子他沒有一絲觸動,就算最後與島上女子再婚也是從頭到尾沒有愛過她。這個就是大家都說的貶低女性,是有的。

但是書中第一人稱不是拋妻棄子的斯特里克蘭,而是以斯特里克蘭的一位朋友的角度,日記一樣的方式,記錄下來的這樣一個怪人。

從頭到尾,這個朋友對於斯特里克蘭都是蔑視和看笑話的態度,最後對他態度的轉變是由於斯特里克蘭拚命在屋裡畫下的超越世俗,超越時光的一副畫,也就是說,朋友是被藝術折服的,不是被斯特里克蘭混亂的感情史感動的。

反而,對於斯特里克蘭的原配妻子對於循規蹈矩的丈夫突然拋棄自己流浪天涯的行為的反應,在法國朋友們對於自私無賴的斯特里克蘭的照顧的描寫,島上再婚妻子的描寫,有著觸動人心的作用,就像是一個旁觀者記錄著生活百態,開了一扇允許你窺探最陰暗和最光明角落如何融合鬥爭的窗,一本好書就是能夠多角度分析多角度感悟,私以為月亮與六便士是做到了的。

值得一讀。

兩篇都看過的來答。

初讀確實會給人有點口水的感覺,但個人感覺《霍愛》要比《六便士》更好一點,其實兩部小說看完,給人的感覺確實沒有非常的蕩氣迴腸,也沒有當時讀完《百年孤獨》的那種深深地宿命概念。但是,像霍愛這樣的小說,只有整部完全地讀下來,才能夠感受到愛情的堅不可摧和頑強,才能感受到為什麼有人願意半生歸來,仍舊在遠處等候那個心中的人。也才能夠透過口水的日常、平凡的瑣碎看到背後的忠誠和堅毅,才能真正被其中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所觸動。而六便士給我的感覺則是一種極大的勇氣,扔掉一切追隨內心的勇氣。其實六便士的篇幅並不長,重點突出的也是那個完全背棄了傳統的人,凝練一點的話,就是很敬佩這種拋棄六便士,追尋月亮的人,但是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暫時)不會做那樣的人。

所以,整體來看,答主更喜歡在讀完小說之後,凝練出自己的看法和收穫,在讀小說的時候走入角色的內心,去體驗不一樣的人生;在讀罷之後再去用上帝的視角,去看看這每一個渺小人物的一生,是以怎樣的宗旨前行著。

另外建議答主去看達芬奇密碼(如果喜歡日本懸疑類小說的話),這樣的小說不會給人很口水的感覺~~


高二看霍愛完全是情懷支撐下去的。好幾次看不下去

月亮我蠻喜歡的,就不說了

歐美的書我看的比日本和國內多,我覺得好書都蠻想通的。不存在口水不口水a。。。但是電影,是相差蠻大的。

說實話柴靜和石黑一雄我是看不下去,但就這樣忍著看完了也蠻佩服自己的。主要是那段時間家裡斷網。。。。

太有道理的話我也說不出,反正你看著來,想看就逼一下自己


滿地都是六便士,誰能抬頭看到天上的月亮呢?


看過月亮與六便士


《霍亂時期的愛情》已經買來好幾年了,很殘愧光第一章就讀了至少三遍後面還是沒讀下去,只知道苦杏仁味的愛情了。發誓今年假期一定要讀完!


我覺得讀月亮與六便士,它的核心就是理解思特里克蘭德這個人,其它的都是一種襯托。如果你在生活中也曾有過一種覺得一切都毫無意義,人只是和其他動物一樣,都只是為了更好地活著而已,並能夠以對自己絕對誠實對別人絕對坦誠地態度觀察思考過這個世界的一些片段,我想你就能對思特里克蘭德有一定的了解,就不再覺得他的行為是荒誕而難以理解的,而只是覺得他比自己更勇敢,真夠膽子將一直灌輸於自己的束縛給完全拋棄掉。就如同毛姆其他小說《面紗》《刀鋒》等一樣。

那,現在我要很靦腆地告訴你啦!我沒看過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