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无二主,国无二君,最高权力不容分享,题主只知道有太上皇,却没有深入了解历史上多位太上皇的结局。

1.赵武灵王,自己退位立子为王,最终与儿子矛盾无法调和活活饿死。

2.刘邦之父,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天下是刘邦打下来的,太公只是占个名号,没有任何权力。

3.李渊。玄武门之变被迫退位,并处在监视之中。

4.唐玄宗,也是被迫退位。

5.宋高宗,这个还比较和谐,因为高宗无子,抱养了一个同宗的,对高总比较感激。

6.明英宗,夺门之变复辟,还废了景泰帝的帝号,其实皇帝最怕的就是太上皇复辟。

7.乾隆,名为退位,实则还紧紧握著权力,嘉靖只是实习。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大部分并不是你想的那么和谐,而是充满了血雨腥风,最大的问题是,如果太上皇和皇帝有了矛盾,该听谁的?听太上皇的,这皇帝等于被架空,听皇帝的,太上皇会甘心?满朝文武都是太上皇的旧部,来个复辟你猜皇帝受不受得了。


政治不是闹著玩的,赵匡胤禅位之后掌权不掌权?掌权赵光义甘心吗?不掌权赵匡胤能保证自己不落的一个晚景凄凉吗


不是,请问你图啥?

宋太祖在继承人上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家族内缺少成年男性(应该说,按照五代的标准,赵德昭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成年」,一个足以独当一面的成年男性宗亲,至少要在25+甚至30+以上)。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多子多福,能任事、能干活儿的成年男性越多越好。

而在当时,赵家成年的、能干活的男性,一共就仨——赵匡胤、赵光义、赵廷美(赵光美),赵德昭都只能算候补队员,更不要说赵德芳、赵元佐、赵元僖、甚至是赵恒了。

赵匡胤要做太上皇,让赵光义称帝,直接结果就是,不管这哥俩谁掌权,一个成年劳动力算是废了。

更别说题主又出了个馊主意,要让赵廷美做皇太弟,这等于连赵廷美也给废了——不明白?你知道当年李从荣为什么不愿意做太子吗?太子、太弟贵为储副,实际上限制很多,很多事都做不了,很多实权都得让给别人;而在五代,储君名头真不如实权来得实在——太祖一直没有正式立赵光义为储,除了盛传的三传约、或者太祖本身在犹豫等原因,也不排除有这个考虑。

题主这一招,一下子把赵家成年男性全给废了,独留下一个至尊之位孤家寡人戳在那里——题主敢,相信我,赵匡胤不敢,也绝对不干。

多说几句:

宋太祖真的没有很多键盘侠那么聪明。

赵匡胤生长于五代乱世,见的是藩镇割据,兵连祸结,甚至还有外族(契丹)的袭扰烧杀抢掠,他脑子里想的,是怎么把赵宋世世代代延续下去,怎么让「大宋」、让「赵家」立于不败之地,怎么让邻国臣服(卧榻之侧不容他人鼾睡)——直到他死,想的也还是怎么灭北汉、伐契丹、抢回(或者买回)燕云十六州。

他可不是个看著九龙夺嫡宫斗宅斗长大的键盘侠……

后周怎么亡的?没有成年男嗣!

更进一步,因为汉隐帝杀光了后周二帝的大部分直系血亲,以至于周世宗死得时候,不敢信任「表哥」李重进(没有血缘关系),不敢信任「妹夫」张永德(不知道世宗和晋国公主有没有血缘关系),不能信任「表弟」柴贵(这是亲弟弟,但是关系不亲,而且关键是和郭威没关系)——正是世宗的这种不信任,才让他赵匡胤得以钻了空子,欺柴宗训「主少国疑」,篡位自立。

当然,周世宗那是没办法,李重进、张永德、柴贵那几位的身份,换了谁也没法信任,毕竟,他们谁也不姓郭。

可赵光义是宋太祖一母同胞的、最疼爱的亲弟弟啊!陈桥兵变的时候,宋太祖都要把赵光义带在身边,我个人觉得,潜台词已经说明了,如果最糟糕的结果发生了,赵家像郭家一样死绝了,起码要保住他这个弟弟——也就是赵家未来的继承人。

宣祖五子,只活下来他们哥仨(赵廷美的嫡庶还有争议),后周前鉴不远,赵家经不起内耗。

在局势完全稳定下来之前,赵家不能先开始玩什么夺嫡、宫斗,赵匡胤必须团结赵家能团结的所有力量,拧成一股绳,一致对外——当然,不是说一定不能玩,五代这么玩的玩家有得是,顺便一说,那些未攘外先内斗成一锅粥的玩家,历史证明,全都出局了。

等到局势完全稳定之后——很遗憾,赵匡胤根本就没活到那个时候——他弟弟赵光义在内斗上段位很高、玩得很好。赵匡胤真要拿自己的短板去磕他弟弟的长处,能不能斗赢且不说,赵光义都已经给出内斗的教科书范例了,干什么要剑走偏锋玩禅让呢?(上一个玩禅让的可是柴宗训……)

真是想撕破脸把皇位给儿子,让赵光义「造反」就好了,赵普怎么帮太宗操作的,也完全可以怎么帮太祖操作一次。(赵廷美:……)

要不然就老老实实把位置留给弟弟。

题主这操作,我是真的不明白,这是想干嘛???


赵匡胤不至于脑抽成那样……

别的我不多说,等大神来批。我就说说有一个时代是皇上迫不及待做太上皇的,就是岛国院政时代,可是那时候是为了摆脱摄关的控制,金蝉脱壳。

宋朝不存在这种情况,杯酒释兵权了都, 赵匡胤要像您说的这样……那叫当街裸奔。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