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你这简直是啥也不知道啊。

以物种数、个体数或生物量之任何一个作为标准,地球上大多数生物都不是有性生殖的。

而在这一部分搞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里,单细胞藻类和酵母菌的物种数、个体数要远远多于多细胞真核生物。它们在平时是单倍体,并通过分裂繁殖出更多单倍体,只在环境极端恶劣的情况下两两融合形成二倍体合子,在环境变得合适时再减数分裂为单倍体。它们也没有性别分化。

细菌、古菌、一部分真菌、一部分原生动物、立克次体等结构简单的生物没有性别,也不需要同类,自己分裂或散布孢子繁殖。

涡虫、水螅等结构较为复杂的多细胞动物仍可通过分裂、出芽等方式自行繁殖。蚂蚁、白蚁等社会性昆虫有大量经常性孤雌生殖的物种,只有雌性。棉蚜等蚜虫可周期性孤雌生殖。家蚕、一些毒蛾和枯叶蛾等偶尔也进行孤雌生殖。

大多数有性别的物种只有两个交配型,但在整个自然界里这根本不成为规律。许多真菌、黏菌具有几十种、上百种交配型。盘基网柄菌(Dictyostelium discoideum)有三个交配型,每一种都可以与其他两种交配。白色小鬼伞(Coprinellus disseminatus)有143种交配型,每一种都能与其他142种交配型交配。裂褶菌(Schizophyllum commune)有23000多种交配型。

还有很多无脊椎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就有雄性、雌性、雌雄同体个体,也可以算是3性别,例如线虫Auanema rhodensis。

在脊椎动物里,鸸鹋算得上有3种性别(性染色体ZZ、ZW、ZZW的鸸鹋均有繁殖能力),还有一些鸟类算得上有4种性别。


1. 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只有雌雄两种。

2. 只有能繁殖的生物才叫同类。

你这两个问题都是因为你本身对生物的理解有错误导致的。


为什么没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可以上网?


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

这个问题我拒绝回答,你中学生物老师要是知道你问这个问题,会把你腿打断,不不不,那样太野蛮,你老师会说,别说我教过你...


先纠正一下题主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生物都只有雌雄两性。

有些生物连性别都没有。比如题主所熟悉的新型冠状病毒。它的繁殖是通过将其基因注入宿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中的物质复制出新的病毒。而且不需要其他同类的参与就能繁殖。

说所以提主的问题应该改为:「为什么有的生物只有雌雄两种?为什么有性别的生物需要同类繁殖?」


其实吧,有些动物从社会性上演化出了三种性别:雌性、基因提供者(老王)、供养者(喜当爹)

雌性和基因提供者繁衍后代,但由雌性和供养者一起抚育后代


问问题之前,可以先百度下。

还有,上课好好听讲。

生物的本质是生存于繁衍,繁衍是基因得以永生的生存手段。

如果只是无性敷衍,那碰到小病小灾,这个基因代表的个体们就会直接被团灭,于是基因需要交换和变异。

最终因为有变异和交换,这个基因得以存在数十亿年。


为什么所有生物都只有雌雄两种?

首先来明确下问题的准确性,并不是所有的生物都有雌雄两种,也存在很多具有繁殖能力的来说。就生物来说其中最大的板块就是真核生物域,该域下又分: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其中就有不少没有遵循大家的认知,大自然就是这么的神奇,哈哈。

2018年的一篇发表在《Nature ecology evolution 》上的文章介绍了生物界并不是总是只有两性,可能还会有其他的模式,例如盘基网柄菌有三种交配型:每种类型可以和其他两种类型交配。而名叫播散鬼伞的一种白色蘑菇,竟有多达143种交配型,每种可以和另外142种进行交配。

播散鬼伞,交配型「小王子」

虽然自然界的生物确实存在著除雌雄之外的性别,但是确实地球上的生物普遍具有雌雄两性,其中高级动物一更是遵循著两性原则,比如我们人类,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我们的遗传密码是以DNA双链进行的,而最初始的双链的组成,是又精子和卵子各提供一半的才构成一个新的生命序列。并且这种双链的组合也更加稳定,他们之间会相互制约,彼此监督,防止出现生命纰漏,对于生命演化的稳定性也更好一些。

脱氧核糖核酸示意图(英文DeoxyriboNucleic Acid,缩写为DNA)

并且其中最为有主要的就是生物进化出了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态是由遗传物质所决定的,生物个体的差别的原因,是因为它们携带了不同的遗传物质。有性生殖也让两个个体的的遗传信息得到交流。由精子和卵融合而产生的新个体,可以恢复像亲代一样的二倍染色体数目,从而继承了两个亲代的遗传性,并且以通过受精而产生的子代,既有亲代遗传的特特征,也使著新的子代表现有个体的特异性。

两性生殖的出现,是大自然极具伟大又神奇的创造力的展现。

第二个问题:为什么所有生物都需要同类繁殖?

生物只能同类繁殖的原因,是因为生殖隔离的产生,原因也有很多方面亲缘关系接近的类群之间在自然条件下不交配,或者即使能交配也不能产生后代或不能产生可育性后代的隔离机制,若隔离发生在受精以前,就称为受精前的生殖隔离。

生殖隔离大致相当于从前所说的生理隔离,与地理隔离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地理隔离由外因引起,而生殖隔离一般是在具有遗传差异(内因)的基础上才有可能(遗传隔离)。

一般亲缘关系较远的话,是不行的。因为它们的精子和卵细胞表面的膜蛋白不能相互识别,也就不能启动膜的融合,所以精卵不能结合。

可能有人会提出马和驴子可以繁育后代,还有雄狮与雌虎繁育出的狮虎兽,以及雄虎与雌狮繁育出的虎狮兽会成为跨物种繁育的反例,但是他们的子代是不能进行下一轮的繁殖的,所以也不算是成功的跨物种的繁殖哦!

狮子,老虎,狮虎兽,虎狮兽

植物中也存在著柑橘科的植物之间可以广泛杂交的例子。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路)

欢迎大家者赞同,评论,分享,收藏我——化石君,一个普通的职业科普工作者。

化石君之后会继续为大家科普各个方面的知识哦!欢迎与大家讨论各种问题,相互学习,谢谢!


并不是只有雌雄两种,细分的话有100多种性别


性别是为了增加基因的抗风险能力不至于被团灭。

只有同属于一个种才能繁殖的话,你能想像所有生物都能杂交生出后代吗?那么保留父亲的还是母亲的基因作为表达并且形成生殖细胞呢?这样整个圈子都乱套了。低生态位生物再怎么劣势,一代就能翻身,画面太美不敢看。


我猜题主是想问为什么生物不会两种以上性别共同繁殖吧。

有性生殖的好处是可以剔除不利变异,有助于生物适应多变的环境等等。但是坏处也很明显,其中之一是不太容易找到配偶。

所以如果真的存在三种性别,每次繁殖需要三种性别同时参与的话,那找到配偶的概率就更低了。

另外两种性别已经可以产生足够多的遗传变异,三种并不能显著增加变异程度和适应性。

所以,也许曾经存在三性别的物种,但是这样的特征产生的不利大于有利,自然选择把它清理掉了。


进化的偶然性让你认为大部分生物只有雌雄两性


经过漫长的进化,拥有跟题主一样想法的生物个体都被自然淘汰掉了。


细菌、真菌没有性别


学习各位大神了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