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傍晚天桥偶遇,有感而发


可能由于自己是藏族的原因,从小妈妈和姥姥就教我逢乞必施,以前家里条件不是很好,但小时候母亲出门都会把五块钱换成零钱,就是那种一毛一毛的,遇到了就给一毛,她告诉我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没有人会抛下自尊去乞讨,所以到现在我不管是假乞丐还是真乞丐,我都会给点零钱,我在重庆上大学,学校门口的乞丐,重庆火车站的乞丐,可能真的没有没拿过我的钱的乞丐,少则一块,多则十块。 其实在我心里,我也觉得施舍就是积福。好人会有好报的


今天去汽车站买票就遇到了一位乞讨者,站在取完票的唯一出道口,伸手向每一个人要钱,不管是没看见他,还是装作没看见他的人,他都会伸手拉拉他们的衣袖。当然他拉我的时候我还是没有扭头看他。之后,取完票走的时候,他使劲的把手朝我伸来,一直递到我的面前,虽然我手里有硬币,但是真的不想给,他的行为让我厌烦。看也没看他,匆匆走掉了。

我似乎从来没有给过乞讨者钱,当每次看见前方有人乞讨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在想,到底一会该不该给钱呢?一般我总是在路过乞讨者前开始思考,然后当我经过他们时,我一般还是没有想好,最后已经走过去了,我也没有思考的必要了,最后每次都是不了了之。

当然如果能绕开,我会选著毫不犹豫的避开的,因为我的第一选择是不会给的,如果我确实能从他身上了解到他确实需要帮助的话,我会毫不犹豫的伸出手的。比如,我之前对他有一些了解的话,或者他是真的是考手艺、才艺,靠自己生活的(不过这样就不能算是乞讨者了,也行我对有些事情理解不合理吧)。

我上小学的时候,经常有个奶奶去我们教室捡废品,后来一次机缘巧合,我在学校垃圾堆旁边和一群小学生一起和那个奶奶聊天,奶奶人很好,和我们小孩子聊天,然后拿出在垃圾堆里捡到的「有用的东西」问我们要不要。那是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她,感觉很和蔼可亲。后来,上了初中,发现那个奶奶就住在初中的校园里面,一间小屋,也大概了解到了一点她的身世,忘记是不愿去孩子那住,还是和孩子闹得不愉快了,或者就一直这样一个人生活(我也记得不太清楚了),反正就她一直一个人住,靠捡废品生活。奶奶和蔼可亲,在校的同学都很喜欢她,我们经常能在放学后看见她进教室捡废品。初一的时候,我们学校安装了多媒体,重新安装了黑板,有些教室里就留下了很多带一层薄膜的纸。我们一群在校生刚好下晚自习看见奶奶在费力的一点点撕下薄膜,于是就去过去帮忙,帮奶奶把废纸整理好。后来有一次,下午放学了,我们班几个同学还在教室里学习,刚好碰到奶奶进来捡废品,临走时奶奶特意抓了一把糖果给我们(当时教室里只有一个男孩纸,他也是唯一一个没有得到糖果的人,事后他委屈的不行,哈哈)。奶奶给糖果的时候,我整个人是又惊讶又惊喜,被感动的不得了。又后来,初三的中午,和同桌从宿舍去教室的路上,遇到奶奶在路边给学生们送煮的红薯,我和同桌很激动的凑了过去,奶奶还和我们说,锅里还有,不够我去拿,我和同桌虽然很害羞,但奶奶人真的很好,我们也不怕他很喜欢她。我当时也没有什么零花钱,生活条件也很拮据,于是就在寝室里积攒废品,准备送给奶奶。(其实我也没有想过给奶奶钱,她也是不会要的)但是,并没有等到那么一天,有一段时间没见到奶奶了,之后突然有一天,在经过学校的时候,看见学校一堆黑烟,这时候知道奶奶离世的消息,她的东西都被烧了。于是就再也没有后续了。那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懊悔,自己为什么不早一点帮助奶奶,也就不会再有遗憾了。这样的人,以后就不一定在会遇到了!

还有一个人的故事,也是一个差不多的奶奶,她就住在我们村附近。他有一个儿子,但媳妇却很凶,对她很不好,把他赶出了家(儿子不知道是太怕媳妇了,还是就是一个不知恩的人,对母亲不管不问)。她每个月的补助金也被她儿子领了,自己靠捡废品为生,一顿饱,一顿饥的。但她心态很好,总是能看到她笑眯眯的背著一堆废品,在大太阳地下往家赶。这个奶奶虽然年纪也很大了,但好在身体依旧健朗。因为大家住的都不远,我们一起玩的孩子也一起帮她拔过一种可以卖的草药,当时都还小,可能并不明白「乐于助人」,也许就是单纯的觉得好玩吧。(毕竟小时候我们空闲的时间很多,总是大夏天的中午不睡觉,出去到处瞎逛)

这个世界,生活不好的人有很多,只有那些努力自食其力,努力生活,拥有感恩的心的人才值得我们尊敬。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一切随心就好。


这没啥该不该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给或不给的理由。

感觉这事用理论来讲谁也不能说服谁,反正到头来指导我这么做的是个人经历。我自从在车站边上被骗了十块钱所谓的路费之后就再没给过。我当时给完之后走了五十多米就停下了,那人大概以为我走远了,就拿钱当著我面买了烤冷面。我看见之后浑身是气,顿时感觉给钱就是损失钱和看见人性善良面的希望。以后即便遇到大概是真的的乞丐也这么想,你缺钱?我还缺比钱还重要的东西呢。我花不起那钱来试试乞丐的真假以抚慰我的心灵。

给,增加了乞丐收入,刺激乞丐消费,推动经济发展。

不给,减少了不劳而获的人数,鼓励工作,增长廉价劳动力数量,推动经济发展。

该不该,看心情。


现在的乞丐简直就是多样化的存在,有挨个门市拿个盆要钱的,有断胳膊少腿商场门口要钱的。至于该给不该给,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依据。我呢,四肢健全的不给,看上去不傻不呆的不给。现在这社会,少胳膊少腿也能找到工作。讲真,现在的乞丐也是少了,我是说真正的乞丐,无家可归,走到哪乞到哪。再者说了,若真是乞丐,给口吃掉,给口喝的,实在不行帮他买。倘若非是要钱的话,不给也罢。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