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且能对未来48小时内的天气状况作出一个粗略的判断


就这几张图而言,如果只是想看懂这几张图: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 《天气学分析》应该就够了。 不过天气学原理方法又需要高等数学,偏微分等基础知识。图上的一些基础概念则需要学习《大气探测学》《大气物理学》后才能理解好。

如果想做预报,更多的是需要实践方面的积累,只是根据这几张图,只能对大范围天气形势有一个把握,例如知道有几个槽,槽大概怎么动了,副高在哪等等,而不能做预报。如果预报,还要结合数值模拟结果,结合水汽条件,变温情况等诸多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
这几张图是国家气象中心的实况分析图。看懂这几张图,只能用外推法做预报,仍然是非常不准确的。根据你的情况建议你,看江苏省气象信息共享平台上的数值预报。http://218.94.36.199:5050/grib/europ.htm我们专业预报员能得到的主要的一些资料都在这里有体现。

现在业务预报其实是 数值预报+实况分析+预报员经验 的一个综合结果。数值预报决定了预报准确率的下限,预报员经验决定了预报准确率的上限。普通人的话如果想简单做天气预报,直接看数值预报就好了。

另外,楼主提及的风的预报,对于每个地方的风都是有自己的特点的。当地预报员应该报的更好一点。就我所知,系统性的灾害大风,预报的准确率还是可以的。普通人在相同用相同资料的情况下,应该很难赢当地的预报员。建议在中国天气网直接参考本地的天气预报。再推荐一个非官方的预报网站给你 天气在线 t7online-全球城市两周天气预报 天气实况 会员服务 商用气象服务希望回答对你有帮助,预报是个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是难以速成的,细节的问题我们可以继续讨论。

推荐日本作者武田康男拍摄与撰写了一本科普书籍《气象观察图鉴:风雷云雨的真身与魅影》。

武田康男先生毕业于日本东北大学地球物理专业,曾作为一名气象学家与气象摄影家参与过极地科考工作。


这本书可以说几乎将我所学的大气物理学的全部内容以照片的形式包括其中,从千形万态的变化云层到或轻柔或磅礴的雨雪,从混乱纷杂的无形阵风到气势恢宏的电闪雷鸣,从壮美绚丽的天际晚霞到惊鸿一瞥的温婉虹彩,你都能在这本书中有所发现。


作为一本图鉴,最重要的其实就是图片了,或者确切地说,应该被称为「摄影作品」,作者通过一双犀利的发现美的眼睛与高超的摄影技巧为我们带来了数百张精彩的照片。从这些照片中你能以另一种角度观察平时常见到却被忽略的现象。「有多久没有仰望天空了」,或许你不禁会问自己,亦或许你也会重拾孩提时的乐趣,不经意地去抬头看看头顶上的天空。你也会知道在这片天空中有不同的云彩,在我们所触及不到的高空中也有呼啸的气流,在飞机之上的天空也会出现绚丽的晕影。


如果说摄影作品是本书的一大亮点,那么配合摄影作品的科学讲解就是第二个亮点了。也许摄影作品会让观察的种子在你心中发芽,那么科学讲解就是告诉你怎样去观察了:风没有形状,无法见到,那么,这本书可以教你怎么去发现风的形状;云千变万化,这本书也可以教你怎么去发现不同的云彩。这是一本优秀的科学图鉴能带给读者最大的帮助了。

下面就由我来带领各位细细地品读与讲解这本书的具体内容吧,我将这本图鉴分为三大部分来解读,分别是云、温暖的雨和寒冷的雪,以及天空中的光学现象。


首先我来讲解第一部分——云。


其实从人类文明出现开始,对于各种各样的天象的观察就没有停止过,只是那时候的天象观察是大气科学与天文学的混合体,一直到近代,我们才将二者分开,天象这个学科关心的是大气层之内的现象,而另一个学科天文学,则主要关注其他的天体,虽然二者也会在大气最外层有所交叉,但就目前来说,已经各自发展成为一个独立又成熟的学科。


自古以来,云一直都是天象观察的重中之重,从古代农学需要观云识天来进行农业生产,到近代航海家需要观云来躲避海上的风暴,再到现代各种气象卫星的出现,人类对云的认识似乎越来越全面。自从鲁克·霍华德在 1802 年发明了云的命名体系,两个多世纪以来,世界上几乎所有的气象学家都沿用或改进著他所发明的云的命名法。当云在极高的天空出现,像丝绸一样、由冰晶组成的是卷云,那些高耸的是积云,平坦的是层云,而带来降水的就是雨云了;那些高耸的、带来降水与雷电的就是积云和雨云的合体——积雨云,而略微隆起而有许多个体铺满天空的,就是层云和积云的合体——层积云。云也像动植物一样,有著自己的命名体系。


那么云究竟在大气中扮演著怎样的角色呢?我们又为什么需要观云呢?事实上,云可以说是一个显著的征兆,或者可以认为是一个图腾,可以让我们判断出大气的状态。我们知道,云主要由水滴组成,当然了,那些很高的云,像是卷云或者积雨云,它们上部分的温度很低,那成分就是由水滴冻结后的冰晶了,但无论形态如何变化,它的核心都是由水组成的,风和热力则负责修饰云的外观。其实云的形成就是大气中水、温度以及风的游戏与博弈。所以,云可以表征大气中看不见的水汽、能量,以及看不见摸不著的风。


当我们发现云快速隆起的时候,就知道大气中有著充足的能量在释放,也有著充足的水分,那么就有可能出现强烈的风暴。亦或者在夏天,当发现云如同城堡的城墙一样高高低低错落有致,又像是烧开的水一样,不断地冒泡又破裂,就知道大气中有能量在积累,将有可能出现雷雨……类似这样的由云预示的现象还有很多,沿海的渔民曾通过「跑马云」的现象来判断是否有台风接近,所谓的「跑马云」,就是指云层在天空中快速地移动,看上去就像宾士的骏马。当然了,现在天气预报技术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短期天气预报的精确度越来越高,可靠程度早就远远地超过了通过观云得到的结论,现在的观云更多的是验证一个现象,或许下次当听到海上有台风正在接近或者在附近的预报时,你也会发现天空中出现了大量的快速移动的云朵。


随著现代科技的发展,现代航空业也从螺旋桨飞机变为了以喷气式飞机为主流的飞行客运手段。于是,喷气式飞机喷出的高温尾气与高空寒冷的空气发生混合并降温的过程,形成了一条一条的航迹云或者更通俗地被称为飞机云,这些云作为新时代科技的象征从未在以前的人类文明史上出现过,可以说是人类造就了这样的云,是一种「人造云」了。随著气象卫星的发射,我们又多了一种全新方式来监测一个地区甚至全球的云,气象卫星上安装的可见光、红外线甚至水汽的高解析度相机会为我们忠实地拍摄下云的各种特征,并通过数学方法将这些特征变成计算机可以识别的资料,输入运行在超级计算机上的天气预报数值模拟模式中,可以更准确地预报将来的天气。

最低 0.3 元/天开通会员,查看完整内容

本内容来自讲书

讲书

气象观察图鉴

漠北

1. 其实云的形成就是大气中水、温度以及风的游戏与博弈

¥0.00 会员免费


这个图应该是2013 年11月2日北京时间08时(世界时0时)的实况图,从上到下是500hPa,700hPa,850hPa,地面的高度场和温压场还有风场,以及其他的一些观测数据

500hPa上:我国处大部分在西风带中,高纬是两槽一脊,两槽一个在西伯利亚西部,一个在贝加尔湖以东,脊在贝加尔湖以西;中纬度在河套附近也有一条槽,这些槽脊系统都是自西向东移动的。南海附近有一个台风,把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切成两段,未来将会北上

这里插播一句,业务上一般定义副高的标准是500hPa上588线以内,700hPa上316线以内,850hPa上152线以内,其中500hPa上是最明显的。台风的移动受多个力的影响,其中副高的形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台风会沿著副高边缘移动

700hPa和850hPa上总体形势和500hPa上差不多,只是一般不叫作槽线,而是叫切变线,降水一般发生在切变线的附近,也就是锋面降水;还有切变线南侧的急流(大风速区)附近,也就是锋前暖区降水。850hPa在四川附近有个低涡,应该可以算西南涡,在向东移动的过程中将会发展,雨区不断扩大东移,降水逐渐增强


天气学原理和方法,这本书把非推导部分吃透就行了,至于高数,你又不做数值分析,无视就好了。


看日本的气象传真图比较好...里面有很详细的气压变化,以及特殊天气下的简述,不过你需要了解一下关于气象方面的一些知识,至于预报的精确现在基本上是由求解的方式来解决影响天气因子的数值来预测,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有运算速度特别快的计算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