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也不是于謙一個人說了算,而是朝中共識。

大概有三點考慮:

1、「國有長君,社稷之福」。當時明軍大敗,皇帝被俘,社稷動搖,立幼主為帝恐怕「主少國疑」,引發權力爭鬥,不能集中力量抵禦外敵。

2、朝臣對英宗寵信王振早有不滿,敗訊傳來立即清算了閹黨,客觀上是剪除英宗、太子一系羽翼,倘若立太子為帝,難道就不怕新帝親政之後反攻倒算?擁立郕王可以搏一個擎天保駕的從龍之功。

3、儒家以孝治天下。倘若立太子為帝,不顧親父生死有違孝道。


于謙的名望達到頂點是在北京保衛戰之後,而在此之前,他並沒有那麼高的地位能左右皇帝的歸屬。再者,像這種定帝位的天下第一大事兒,他又如何敢為天下先,別忘記于謙也是個沉浮官場十餘年的人,深知為官之道,說話做事兒都要給自己留後路。

於公聞言,泣奏太后曰:「今士庶慌惶,莫知有主。倘有不測,其如宗廟何?乞太后念社稷為重,早定大計、以安社稷,以慰群黎,天下幸甚。」太后不允所奏。

于謙只說「早定大計」,這皇家的事兒,當然還得皇家來定奪。

明日,閣下陳循、高谷,尚書王直、于謙、胡瀠,又率百官伏闕啟奏。太后垂簾,群臣奏曰:「今皇上實為生民親征,不意蒙塵。臣等雖奮死前驅,必欲救君父返國。奈路遙兵戰,率難以頃刻回鸞。而國家豈可久虛君位。乞太后聖慮思之,或立太子以臨群庶,或命郕王以輔嗣君。伏乞早建大計,早慰生民。」太后見群臣如此,乃遣太監金英傳太后旨云:「皇太子幼沖,未能遽理萬機。郕王年長,是宣宗皇帝親子,宜嗣大統,以安家國。」旨下,眾官見時方多事,國有長君,社稷之福。於是群臣交章勸進,宜早登大寶。郕王固辭再三不出,太后復降旨讓王。郕王不得已,乃尊太后旨,遂即位。遙尊正統為太上皇帝,尊皇太后孫氏為上聖皇太后,尊生母吳氏為皇太后,冊封汪氏為皇后。追封英國公張輔為定興王,謚忠烈。改明年為景泰元年。

出主意的不是他一個人,而且也不是一個選擇,最後拍板兒的還是太后。其實太后最後的決定也是最合適的,立朱見深為皇太子,保證不會帝系轉移,讓郕王朱祁鈺即皇帝位,保證一個成年人來料理朝政能讓大家信服。相信當時于謙和太后的想法是一致的,至少在這兩條兒應該是一致的。


危難時刻,國賴長君,即使立了兩歲的朱見深為帝,那還是要由郕王監國,既然如此何不直接立郕王為帝呢,更何況郕王也是宣宗子嗣,而且立郕王為帝的一個條件就是不改變朱見深的太子地位,這樣既有了長君,又保證英宗子嗣將來能繼承大統,何樂而不為


郭德綱不願意


當時不立朱見深為帝唯一的原因就是年齡太小,才兩歲,如果是承平年代那也罷了,但當時是亡國關頭,一旦按繼承法立朱見深為帝,那朝廷沒有主心骨,于謙當時的品級與威望並不高,他後來能夠力挽狂瀾,是因為景帝全力支持他。即便如此,立朱祁鈺為帝的前提是立朱見深為太子作為交換條件,說明在當時滿朝文武的態度是很明確的,就是朱祁鈺是個代理皇帝,千秋之後要把皇位還給朱見深,帝系是不能轉移的。


因為郭德綱不讓


派系不同,于謙想立。但有人反對。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