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的定義是什麼?

祝總斌先生的定義是同時擁有議政權和監督百官執行權的官員,就可以稱為宰相

請問這種說法對嗎


說一個笑話,蔣公去世後,經國先生先任行政院長後任總統,時人問道:民國是總統制,還是內閣制?

答曰:蔣先生做行政院長,便是內閣制;蔣先生做總統,便是總統制。

宰相的權力也是皇帝賦予,這是根本。傳統中國雖然也是文官政府,但並不存在一個由漢弗萊爵爺們組成的公務員集團———或者說因為沒有哈克大臣這樣的職業政客,所以所有的中國漢弗萊都得兼職哈克。除非他是九品之外的胥吏。

因此,不能把宰相理解為內閣秘書那樣的實權事務官僚,他們更接近現代的政務官。就此而言,他們彼此之間的勾心鬥角才是主業。你讓高拱和徐階把自己認同成一夥兒人,認同成「文官集團」,他倆還沒等你說完呢,自己就得先掐起來了。

西漢前期的蕭何曹參陳平可謂理想中的宰相,但沒過多久,景帝的智囊,內史晁錯,就把宰相申屠嘉氣死了。試問此時誰才是真宰相?這樣的相權,在武帝朝更是被打壓到極點,公孫賀拜相時就感嘆全家藥丸,最後果然完了。這也不是啥太大的先見之明,武帝朝宰相里,有好下場的,一隻手都數得過來。

元帝以後,權臣標配是大司馬大將軍,丞相不過是橡皮圖章而已。

東漢更不用說了,三公坐而論道,事歸台閣。

唐朝是比較典型的群相制度,但也有門下侍郎被中書舍人懟回去的先例,所以這種情況下主要就是看個人本事了。群相制度就意味著「異論相攪」,就意味著大家互相牽制各辦各的事,看誰能討好皇帝(或者太監),誰就發達。而只要你的勢力夠強本事夠大,不做宰相也沒人敢把你不當回事。唐朝中後期黨爭劇烈,說白了也不過如此。武則天讓面首做大將軍出征,宰相給做行軍司馬———李昭德可是公認比較「沽權」的宰相,這都能被薛懷義欺負,這宰相做得也夠憋屈的,還不如那些能被皇帝叫「老先生」的明朝閣老呢。至於周興來俊臣等輩,權傾朝野,整死的宰相都有一籮筐了。同樣,李林甫辦得成的事情,楊國忠張九齡就不行。元載獨相十餘年,末了差點被一個沒相位的劉晏架空。至於裴度李德裕這些真正的強勢宰相,他們的相權強勢對應的恰好是憲宗武宗兩朝的皇權強勢,更可見相權本就出自皇權,皇權不振相權也就不振。

晚唐以至五代,軍閥政治達到頂峰,樞密三司各有職銜,宰相不過虛位理民政而已。馮道歷仕四朝十君而不倒,其實就是說他老作為宰相,四朝十君的重要決策都插不上手。宋代以後馮道名聲漸差,一個原因也是宋人以今度古,拿本朝實權宰相去衡量五代的虛銜宰相,自然覺得馮道毫無氣節。大宋特色,想當然爾。

北宋家法就是異論相攪,更不用想宰相獨大的事情了。王安石變法那麼重要的事,神宗都讓死硬舊黨文彥博掛著樞密使在一邊兒看著。至於說到能和皇權抗衡的相權,要到南宋的秦相公史相公了,但這倆我想起來就噁心。

歸根結底,如果是定義問題的話,那麼明代首輔不是宰相,明代的丞相在太祖朝就廢掉了。如果以權力而論的話,那麼是看人不看位,是政治實力到位才做得宰相,而非宰相本身能帶來足夠政治實力,更不用說是和皇權抗衡的政治實力。謂予不信,可以看我大明最後一位丞相胡惟庸,他老手裡的權力,與嚴分宜徐華亭何如?更進一步,與太祖何如?

最後說一句,我大清也是有宰相的。自雍正朝開始,只要是大學士加軍機大臣,就是公認的真宰相。李鴻章和袁世凱鬧翻,也是因為老袁在甲午戰敗以後急著去找李中堂,勸他退休,實則是讓他把大學士的位子辭掉,好給老袁新主子軍機大臣翁同龢騰地方,李中堂豈是好糊弄的人,一頓臭罵狗血淋頭了事。


先說結論——不是。

明朝原先是有真宰相的,即中書省丞相,上承天子,下統各省部院,後因胡惟庸案廢之,皇帝乾綱獨斷,獨運大柄;後設內閣,聊備顧問,大學士僅為兼銜,位不過五品,此時閣臣之間亦無明顯區別,並無首輔次輔之說,直至英宗天順年間,李賢「首鈞國秉」,方才有了首輔、次輔、群輔的區別,閣權漸重。

然後歷經成化、弘治、正德,直至嘉靖年間,內閣輔臣才在與部院大臣的鬥爭中獲得里程碑式的勝利,在旨諭中有了明確的稱呼,自此「閣臣始專」,然而也不過是承旨辦事,不能專斷,皇帝威權凌於百官。

至萬曆,張居正橫空出世,獨掌文武大政,閣臣皆淪為首輔僚屬。

而後閣權漸衰,首輔更不必說。

明朝內閣首輔葉向高曾言「我朝閣臣,只備論思顧問之職,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權勢稍重者,皆上竊君上之威靈,下侵六曹之職掌,終以取禍。臣備員六年,百凡皆奉聖斷,分毫不敢欺負,部務盡聽主者,分毫不敢與聞。然昔之宰相,事得專行,故不必於謀議。今之閣臣,虛冐相名,自票擬而外,毫無事權。苟中有所見,而默無一言,是並謀議而失之矣。

在這段話里,葉向高除了表示自己「聽話」外,還說了「昔之宰相,事得專行,故不必於謀議。」而明朝首輔很明顯,不能專行。

黃宗羲說:「或謂後之入閣辦事,無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實也。曰:不然。入閣辦事者,職在批答,猶開府之書記也。其事既輕,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內授之而後擬之,可謂有其實乎?

直接把閣臣貶低成書記官了。

而在清朝人眼裡,司禮監之權,猶在內閣之上

明朝首輔徐階曾說「以威福還主上,以政務還諸司,以用舍刑賞還公論」,如果是真宰相還用還嗎?都還了那內閣還能剩個啥?

所以明朝內閣位置其實是很尷尬的——

1、無正式名義

中國人講究「名實相副」,而內閣「始終無名」,在《明會典》里,一直掛名於翰林院之下,沒有法定地位,始終不是最高的一級行政機構,故而時常和部院爭執,權力運轉不暢,原因就在於此。

2、受制於皇權、司禮監

與漢唐宋之宰輔相比,明代內閣輔臣政績寥寥,既受制於皇帝,又受制於閹奴。

3、受制於台諫

明代內閣受制於言路的情況,較之於前代尤甚,故而掣肘極多,動輒黨爭,不能正常施政。

出於一般印象,很多人都覺得明朝大臣猖狂跋扈,皇帝則隱忍委屈,其實是很錯誤的。明代皇帝作為天下之主,政權合法性的來源,有司禮監、東廠、錦衣衛為爪牙,又有廷杖、詔獄,想要收拾幾個文官,還是極為輕鬆的。沒道理說閹人假借皇權都能辦到的事情,正牌皇帝卻辦不到,所以明代的皇權專制,肯定是要遠勝前代的。

宋代宰相富弼敢對不孝的宋英宗說,「伊尹之事,臣能為之。」明朝內閣首輔敢嗎?

如果是真宰相,還需要和部院大臣鬥爭百年,才漸漸獲得凌駕於其上的地位嗎?

明代內閣,說白了就是個秘書室;首輔,就是秘書長。

所以明代首輔,不是宰相。

只有張居正,才是真宰相。


當代學界主流觀點認為明代內閣首輔並非宰相。

而且內閣權力不同時期也大不一樣。明太祖朱元璋設立殿閣大學士,最初他們都只是一些顧問性質的皇帝近臣,輔助朱元璋處理一些瑣事,類似今天的普通秘書

明成祖朱棣篡位後,僅過一個月便特派翰林院官員解縉、胡廣、楊榮等7人入文淵閣,參預機務,此後漸漸有了「內閣」之稱,但這時內閣大學士官職品級只有五品,而且地位相近,沒有明顯的首次之分。開始類似秘書處秘書長

之後內閣權力地位日趨上升,內閣官員間漸漸有了主次之分,經太宗、仁宗、宣宗、英宗、代宗,到復辟的英宗,李賢二度入閣,英宗命其「掌文淵閣事」,加少保吏部尚書兼華蓋殿大學士,在內閣地位獨尊,內閣首輔產生。但此時內閣尚有六部與之相爭,一些如吏部、禮部等部尚書地位不在內閣閣臣之下。

一直到嘉靖朝,內閣在閣、部之爭中佔據上風,沒有加官的閣臣也位列尚書之前,此時內閣首輔權力開始踏上高峰,文臣中已沒有能與之相提並論的存在,但內閣首輔雖有票擬權,卻沒有獨立裁決的權力,仍是承旨辦事,權力再大也被「祖制」壓著,沒有完成宰相化,雖然有少數首輔,如張居正,利用自身威望加皇帝年幼,在位期間取得了一些幾乎等同宰相的權柄。

張居正死後的悲慘下場,使得繼任者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同時因為張居正的擅權,神宗開始奪取內閣權力,首輔的權勢開始日趨衰落,權力地位下滑,已難以發揮作用。到天啟、崇禎朝,內閣成員幾乎成了皇帝甚至宦官的家臣,內閣幾乎名存實亡。


宰相本身也是不好定義的,各個時期的宰相似乎又不一樣。普遍來說漢代前期的丞相擁有行政權,是最理想的相權時代。唐代的三省六部制度,看上去是群相制度,可是只有尚書省是統領六部,尚書省的長官自然有著更大範圍的行政權,但是決策權降低了。

從權力來講,明代的首輔並沒有統領六部的職權,當然與漢代的丞相,唐代的尚書左右僕射不同了。明代的六部長官較之前代權力非常大。更像是個議政機構。

而從權力上講,首輔又確實是文官之首。

民間的看法普遍認為宰相就是文官最高的官職,這樣看無論時明代首輔或是清代的軍機大臣,都可以看作是宰相。

從名稱上看,宰相這個詞實在也從來不是什麼正兒八經的官名,一直就是一種通稱,比如西漢的丞相,唐朝的中書令、尚書左右僕射……怎麼叫的都有,正兒八經的官方文書就是沒有宰相這個稱呼,你說奇怪不奇怪。

所以把首輔叫做宰相也沒啥不妥。因為宰相究竟是個什麼定義,沒有人清楚,那就只能隨著老百姓的意見囫圇著叫了。

其實所謂的君權相權鬥爭,西漢初期的那套理想的丞相制度當然不是任何君主願意接受的,可是多數皇帝又不願意累著自己,不想累著自己,總得有人來牽頭政事吧,這個牽頭的久而久之成了慣例,就成了丞相的穢土轉生,新來的皇帝又不樂意了,不能這樣,又想著法削弱,於是就搞分化,再後面的皇帝又覺著不行,分化是分化了,可是他們天天吵來吵去這得多煩,於是又專門信任一兩個人,這一兩個又有了大權。要麼皇帝自己干,要麼讓一個所謂的宰相干,要麼就是朋黨之爭,要麼讓太監幫著干。


有多少人能分清丞相和宰相的區別?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