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5g wifi 理论峰值有1g的下行速率 但是 普通家庭的宽频最大撑死也只有20m了 连802.11n450m都都不能完美支持 确实在5g频段干扰会比较少 感觉就像一段公路 入口宽10米 出口由50变100有用么


无线网路的物理层速率不等于实际传输速率,一般情况下,按照50%的效率转换计算会好一些,即如果450Mbps的话,那么可能实际才有225Mbps,如果客户端较少,那么效率会提高点,如果客户端多,那么效率会减少。然后目前5G的频段干扰是较少一些,毕竟802.11ac需要终端和路由同时支持才可以在5G频段下工作,即使很多用户换了路由,但是终端不支持,所以占时也没有太占用5G的频段,所以还是空闲一些的,但是可能在不远的将来,5G可能还是会出现拥挤的情况,其原因在于,802.11n以及802.11ac在搬移至5G频段的同时,其也允许更大的带宽占用,由于带宽变大,所以原来在2.4G,只有3个信道可以同时工作,而到5G,好像最多也只有3个160MHz信道可以同时工作(这里是两个还是三个记得不是特别清楚,如有错误还请指出),但是如果还是使用20MHz带宽的模式可能会好一些。然后关于802.11ac实际上最大的改进则是在MU-MIMO上面,简单的说就是能够在功率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信号的质量,而且不仅仅能够提高802.11ac客户端的信号质量(即显式波束成型)也能够提高之前协议的客户端的信号质量(如802.11a/n,即隐式波束成型),如果学术点这里应该是MIMO和发射分集的区别。因为无线传输的实际速率与信号强度有关,在802.11n的情况下,入网速率假设为20Mbps,客户端接收速率是39Mbps(信号质量导致),效率是50%,所以实际只有18Mbps。而在802.11ac的情况下,客户端接收速率可以提高到78M,效率还是50%,那么20Mbps的带宽才可以用的上。

不过以上都有一些吹毛求疵,确实在20Mbps的情况下,除非网路质量不好,否则没有太多使用802.11ac的必要,除非弄了比如说NAS之类的,内网存在需要高速网路传输的硬体。不过现在很多网路接入也都是100Mbps了,对应100Mbps的情况下,还是有点点价值的。


你不能用大陆的烂网来衡量wifi标准。毕竟wifi不是大陆制定的。

体验一下啥叫做「家居宽频」(千兆每月698港币,实际签约优惠后价格在350港币左右):注意以下服务都是面向家用,面向家用,面向家用。而不是面向商用的,那个更快。https://www.netvigator.com/chi/pages.php?url=fiber_in_house_1000m_and_beyond

频宽规格是指根据所申请的网上行网路由您住所的数据机的宽频线连接至第一台网路器材或机楼之网路规格。100M, 200M, 300M, 500M 及1000M光纤入屋宽频计划频宽规格,最高下载及上载频宽均分别为100Mbps / 200Mbps / 300Mbps / 500Mbps / 1000Mbps

当然,如果有钱,还可以选择家用的10G接入(每月2888港币):https://www.netvigator.com/chi/pages.php?url=10Gig-broadband10G光纤入屋宽频计划频宽规格是指根据所申请的网上行网路由您住所的数据机的宽频线连接至第一台网路器材或机楼之网路规格,其最高下载及上载频宽分别为10Gbps及2.5Gbps。 不过你选用10G接入的时候,由于目前wifi仍然太慢了,所以还是需要CAT6的网线配合万兆交换机来用的。


除非你家里没有区域网,不需要互相传数据,否则用处很大!
20年前以为64K就是天堂了
如果只用到上外网一个功能,那确实什么千兆双频之类的概念用途不大。然而无线路由器不只有上外网一个功能,它是家里所有无线设备的中枢,无线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就很重要,比如两个电脑之间传文件,比如用电视盒子播放NAS里的视频等等,这些都是传输数据量超大的场景,ac5G比bgn可是有成N倍的提升。现在家里一般都有几台手机、一两个pad、几台电脑、一两个电视盒子吧。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