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很大,很複雜。

一涉及到「水平」的時候就要考慮靜態和動態。靜態的話,即局部均衡水平,當然可以有,並且通過合理的外匯資產的數量和種類管理就能達到。動態的話,即一般均衡水平,我認為沒有最佳,只有最合適。

其次,是「一國」的問題,大國還是小國。每個國家執行的貨幣制度和匯率政策各有差異,經濟狀況也不盡相同,以及國家政策,央行的結構與地位。這些因素一方面是勾勒「一國」的特徵,另一方面也恰恰說明了動態均衡的異動性。


中國的最優外匯儲備水平

這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對當下的經濟而言,多少外匯儲備是最優的?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看看外匯儲備的作用。近十年以來,由於出口的增長和國際直接投資(FDI)流入的不斷增多,中國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出現雙順差,從而使得外匯儲備不斷積累和增長,從1999年的1546.75億美元一直增長到最高的近4萬億美元,年均增長率為28.66%,成為世界上外匯儲備最多的國家。外匯儲備確實在歷史上幫助中國抵禦了外來金融和資本衝擊,但是近年來也受到越來越多的指責──巨量的外匯儲備轉變為國內流動性的滔天巨浪,不斷壓縮並主導了中國貨幣政策的獨立操作空間。一國為什麼需要積累外匯儲備?我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的需求:

  支付需求和預防需求。

  支付需求包括為調節國際收支,保證對外支付所必須付出的外匯儲備。這裡面既包括對進口支付的需要,還有對外債支付,對內投資利潤匯出,對外投資成本保障以及個體購匯需求等等,這些傳統的因素就規定了外匯儲備的最低要求。而預防需求則是外匯儲備極為重要的功能,這才是外匯儲備積累的決定性因素。預防需求包括預防貨幣匯率波動;預防本國金融市場因衝擊失序和經濟的內外失衡。

  支付性外匯儲備必須滿足:(1)進口需求的係數根據最為經典的特里芬比率,外匯儲備需要保證三至四個月的進口支付;(2)外債包括短期外債和長期外債,其中短期外債就包括貿易信貸等,長期外債包括銀行長期貸款等;(3)FDI每年產生的外匯利潤主要有兩個用途,一是再投資,二是進行購匯匯回,在此處我們假設FDI利潤全部匯回所需要支付的外匯;(4)隨著中國一帶一路以及走出去戰略的不斷推進,每年對外直接投資(ODI)量增加非常迅速,同樣這就要求國內企業支付外匯以保障ODI投資的各項項目順利展開;(5)個人的購匯需求,這部分購匯需求主要來自旅遊。

  預防性外匯儲備測算首先是預防貨幣波動。可以將預防貨幣波動的儲備需求分為兩塊:日常干預性需求和應急性需求。日常干預性需求可以表示人民幣在岸市場總交易量的一定比例,這裡主要分為銀行間交易和銀行櫃檯交易兩部分,事實上自從2005年匯率改革以來,銀行間的外匯市場才開始蓬勃發展,2013年時交易總額超過2006年的8倍以上。按照過往研究的結論,一般選擇交易總量的10%作為干預需求,但是我們認為央行的日常交易更多的是發生在銀行間市場。

  應急性外匯儲備需求不妨參照2014年俄羅斯央行抗擊盧布貶值投入的外匯儲備來簡單估計一下。俄羅斯央行在此次干預中總共使用了近1000億美元干預市場,儘管盧布仍然處在貶值通道,但1000億美元的干預已經基本消除了市場上關於盧布恐慌性下跌的情緒。事實上,1998年時香港也基本動用了1000億美元的外匯干預基金最終阻止了投機資本的攻擊,所以我們認為應急性的外匯儲備在當下的格局中處在500-1500億美元的範圍就足夠能夠應對各種金融波動和貨幣攻擊。

  外匯儲備另一個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於保護國內金融市場,因為脆弱的金融市場容易因為國際資本流動的影響而發生非常大的波動和衝擊,所以當一國的金融市場還處於較低發展水平的時候,一國的央行為了維持國內資產價格的穩定就必須儲備一定的外匯來應對可能發生的「黑天鵝」衝擊造成的破壞性影響。

  金融市場主要分為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近幾年中國的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佔GDP的比例一直在上升,尤其是債券市場的發展尤為迅速。當國內的市場市值不斷上升時,我們認為外匯儲備的需求量就可以下降。另一方面,我們同樣看到,股票和債券對外負債的存量在不斷上升,不難想像,對外負債存量的上升意味著央行必須準備更多的外匯儲備以應對外資從金融市場的撤出。所以,決定預防金融市場衝擊的外匯儲備最優數量就取決於對外負債存量/市場市值的比例。並且我們認為最優的外匯儲備數量等於股票和債券對外負債的存量總和(即全部外資證券投資撤出)。

  最後是預防內外失衡。一國經濟內外失衡時很可能會面臨匯率調整顧此失彼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就需要適時的增加或者減少超額外匯儲備來緩解這種矛盾。

  如何度量內外失衡呢?對於外部失衡,我們使用中國的勞動生產率增速與美國生產率增速的差。根據傳統的巴拉薩薩繆爾森效應,當中國的生產率增速超過美國時,中國的實際匯率就應升值,例如今年中美生產率差值上升5%,那麼就意味著人民幣實際匯率也應升值5%──如果現實中人民幣升值5%,那麼外部達到平衡;如果現實中匯率只升值2%,則意味著外部失衡,還需要繼續升值3%才可以。對於預防性的外匯儲備來說,為了滿足升值3%的目標,就需要放棄一部分超額外匯儲備來達到外部均衡;而如果現實中匯率反而貶值2%,則外部失衡更加嚴重,因為這下就需要升值7%了,所需要放棄的外匯儲備就更多。


  再來看內部均衡,我們定義內部均衡是一國質量增長與數量增長平衡發展,一般經驗是,當一國偏向於更多投入要素的數量增長時,就會要求匯率升值;而一國偏向於更多技術投入的質量增長時,就會要求匯率貶值。當質量增長更快時,要求匯率貶值5%,若此時現實中實際匯率就貶值了5%,則內部均衡達到。如現實中實際匯率只貶值了2%,則內部失衡就要求再貶3%,這自然的就會增加額外的外匯儲備,即為了滿足內部均衡的要求,必須使得外匯儲備進一步增加。如現實中實際匯率非但沒有貶值,反而升值2%,那麼實際匯率就必須貶值7%才能達到內部均衡,也就是說必須積累更多的外匯儲備才可以。

  將實際外匯儲備與測算的最優外匯儲備繪製於圖1中,可以看到,測算的外匯儲備最優規模整體的趨勢與實際值較好的吻合,但在大多數年份中,均低於實際值。從最優外匯儲備的構成來看,近年來,預防性需求所佔比例越來越高。最優外匯儲備開始由支付性需求主導逐漸演變成由預防性需求主導。總體來說,從目前來看,最優的外匯儲備規模應該在3萬億美元左右,也就是說相對於目前3.7萬億左右的實際儲備規模,我國的外匯儲備過多。因此完全有可能和必要在近期國際套息資金反向流動時間,進行一次徹底的外匯儲備的脫媒操作。

  最理想的情況就是讓外匯儲備逐漸從貨幣供應機制中脫鉤,例如財政部發特別的國債,把所有的外匯儲備都買下,當然還是可以通過外管局來經營完全沒有問題。這樣中央銀行的主動性和部分獨立性就能實現,而外匯一旦給到主權基金(當然還有民間投資,藏匯於民),我們拿著這麼多外匯就可以購買海外購資產,投資「一帶一路」、絲路基金等,都可以這樣去操作,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海外投資機會,這就是一種脫媒,也就是把外匯從央行脫到主權基金和民間的一系列投資主體上去。這樣資本賬戶開放,解放匯率都可以實現,不可能三角關係被徹底打破。更進一步,在外匯儲備的支持下,以全新的利益格局構造對外交往的新局面,無論是新的貿易協定,中國版的馬歇爾計劃,目的是逐步實現全球配置資源,最終人民幣國際化並佔據全球化4.0的金融制高點。

  中國是一個大型經濟體,它的貨幣政策應該主要基於內部經濟環境,預計未來一方面基礎貨幣的供應會轉向我們的國債或者各種准國債(包括抵押補充貸款(PSL)、地方債、政策金融債),過渡時期可以加大對銀行抵押債(包括中期借貸便利MLF、常設借貸便利SLF)的再貸款支持等,同時大幅降低銀行準備金。

  這個有沒有可能,其實回顧下歷史答案就很清楚,在2000年以前,再貸款一直是中央銀行貨幣基礎投放的重要來源,直到2003年,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才6.5%,而外匯儲備差不多是六千億美金,然後就是非均衡增長的全球化3.0高潮階段(2003-2010)。現在這個過程其實就像慢動作回放一樣,所以我們覺得在未來存款準備金率必然會大幅度下降以提升貨幣乘數,並通過各種各樣的國內債務作為貨幣發行的來源。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儲備下降到最優水平,對應的存款準備金率應該是多少呢?

  (本文作者邵宇;任飛。文中所述僅代表作者的個人觀點。)


與該國發展規劃,該國貨物和勞務購買力有關。
爽身粉絲絲入扣件數
自家不濫飲鈔票,擔心啥外匯呢

樓上說的複雜了,我通俗解釋下

外匯儲備這個東西就像你口袋裡的閑錢 ,是你在最近一段時間可能付給別人的錢,而對於國家來說就是國家可能因為貿易或者資金流出要找給別人的錢。

一個正常人,不可能口袋裡把所有的老本全放口袋裡,這樣解釋算通俗易懂吧。

正常來說國際上外儲水平要保持三個月的付給別人的錢,稍稍多點也沒什麼事,發達國家比較貿易比較穩定,可以少往口袋放點,發展中國家流動逆轉的大,多存點防止系統性風險也都很正常,所以沒什麼最優,要看具體國家具體分析。

大致如此,手機碼字有需要再補充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