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二是什么体验?我tm奔三了!

今年过年妈妈说:「过了年你就二十岁了」

我听完一愣,印象里我也是过年收压岁钱的小孩子啊!我反驳说我的第二十个生日还没过,现在还是十九岁。

写年终总结的时候突然意识到,原来已经是20年代了。恍惚想起,那年费尽心力在小学作文里编造著20年代的未来。

一眨眼,中国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当初心心念念的大学过去了近一半,我眼看著从十几岁长到了二十岁,早知道就不眨眼了。

北京奥运会已经十二周年了,马航MH370已经过去六年了,周杰伦结婚六年,来自星星的你已经是七年前的剧,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九年前上映的,九零后说的已经是快30的人。十年前啊,其实是10年,而不是零几年,或许某一天,一转眼的功夫,我们就老了 ???。

去年六月听说发小结了婚,今年寒假回来孩子都快满月了。我不太能想像比我仅仅大六个月的人怎么撑起一个家,带著老婆孩子过日子。在这种自己还没过明白的时候再加上两口人,换成我我估计会抑郁的疯掉。

从前,总觉得时间很长。过了今天,还有明天,过了春天还有夏天,过了秋天还有冬天,有大把时间盼望,也有大把时间惆怅。

总以为岁月漫长有大把时间来挽回和原谅。

现在发现,时间过的好快,某天突然感知到河岸的风带来凉意,少年的心绪不了了之,中学的青春潦草收场后关上了门。恍惚想起自己明明没有做好准备,来不及跟夏天挥手告别,就被推搡著长大成人。

那天看到一个回答说2018年的夏天究竟怎么了?

恍然间想起那个夏天我一边在紧张的准备高考,一边期待和憧憬未来的远方。而2018年真的就这样成了我口中的「高考那一年」了。

临近高考,开始滚动的数字从三位变成了两位最后变成了个位数,刺痛著视觉神经的每次考试的分数,百日誓师大会上大家吼得声嘶力竭,疯狂的模拟考试。

那年三模前我过了人生第一个五四青年节,高考前那个晚上打著吊瓶安慰自己我可以,6月7号坐在考场上强提精神奋笔疾书,第二天的下午五点考试铃声响起,我没有收刀入鞘的骄傲,却仿佛有种一切都过去了的释然和洒脱。

我们高考用四张答题卡和试卷赌一个明天,高考后,我们像蒲公英飘向四方,各自带著录取通知奔赴各自的远方。后来,我终于知道散落在天涯是什么意思。有些人,真的高考后就再也没见过,遗憾的是当时未曾好好道别。

长大真的是个很沉重的词。那个夏天,我第一次开始尝试规划自己的人生,有种淡淡的离开了避风港的失落感,带著些许要独自面对挑战的畏惧感,和不知前路如何的迷茫。但是我明白,我要开始为自己所有的幸与不幸负责。

时间好像越来越快,又好像不那么快,大概是时间逐渐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我又没有完全适应。

年幼时坐在门前石阶上等太阳西沉,和邻家小孩玩耍,等母亲从窗口探出头来喊我回家吃饭,动画片总是如约而至,那时觉得时间可以是很慢的东西,那时觉得还会有无限可能的未来。那时自己的愿望就是快点长大,这样就可以不用听父母的话,去尝试自己想要的东西。

十几岁的时候,我们对这个世界只有浅显的认识。那时候以为成绩不好,被批评,有好感的人不喜欢自己,友情的背叛等等就已经是天大的哀伤。

后来才发现,其实生活本身远比这更残酷,那些只是你生命里微小的瑕疵。或许成长的意义,就在于我们一边拥有,一边失去,一路经历,一路铭记。

我从未想过回到过去,因为以往的日子过于辛苦难熬。但生活却总又夹杂著细微的美好,初中与好友望著天空期盼未来的午后,高中带著耳机迎著夕阳回家的傍晚…?

有一句话我觉得很对:「我们用初中三年去盼望高中三年,我们用高中三年去憧憬大学四年,而用大学四年去怀念中学六年,最终用我们的一生去祭奠我们的青春。」

当时光逝去,我们轻轻回望,该发生的总要发生,该过去的终究要过去。

「没有人永远18岁,但永远有人18岁。」

慢慢的随著年龄的增长,自己也逐渐消融了不切实际的想法,接受了难以为继的事实,也不再那么心比天高。

「7岁到17岁,这中间是10年。17岁到27岁,这中间是一生。」开始我不以为意,后来我逐渐意识到并相信这个真实的有些残酷的现实。

我之前写过很多关于00后的回答,在其中大概也表述过我的一些观点和经历,就不在这里赘述。

凌恒:00后真的贫富差距特别大吗??

www.zhihu.com图标

其实00后的压力都还挺大的吧,那天看到一句话真的被戳中。

他们不会觉得「就这样回家好了」,回到那个有爸爸妈妈的屋子里,把接下来的日子过完。或者重新振作再出发。

很多人其实不把家当做退路的。低谷时,家人甚至会给予更大的压力。我看到很多的年轻人站在路中间,就那样站著哭。身后没有灯火,身前白雾茫茫。

不过,虽然有些迷茫,但还是依然坚信自己拥有光明的未来吧。

凌恒:你看好中国的 00 后吗??

www.zhihu.com图标

祝好。


下面贴一些00后相关的回答:

凌恒:00后想不想生小孩,对于生小孩有什么看法??

www.zhihu.com图标凌恒:截至目前,你的个人阅读史「十佳」有哪些??

www.zhihu.com图标凌恒:20岁最多能存多少钱??

www.zhihu.com图标凌恒:女生到底应不应该去试探男朋友??

www.zhihu.com图标凌恒:你为什么还单身呢??

www.zhihu.com图标凌恒:学计算机的,因为家里穷买不起计算机而自卑怎么办??

www.zhihu.com图标凌恒:网恋靠谱吗?姐弟恋怎么样??

www.zhihu.com图标凌恒:你们觉得找对象难吗??

www.zhihu.com图标凌恒:如何看待教育部取消毕业前补考的意见,会对大学教育带来怎样的影响??

www.zhihu.com图标


感觉还是挺真实的,加入了我三年前最喜欢的公司实习,实力随时间变化的导数总体来说也是正的 (最近变负了),开始认真学习数学也是前几年没做到过的。很讨厌吹自己,但是看到这个问题有这么多关注者,而自己最近涨粉欲望强烈,就决定自黑一把。以前遇到过类似的问题都因为觉得自己太菜瞭望而却步,现在隔离期间刚好本周的工作时间用完了就来写个回答吧。

实习了两年了,分别在一家后来被阿里收购的静态分析公司、分散式资料库公司、某公司数学研究部门工作过,后两个都是远程实习。三份实习都很喜欢,公司氛围都很不错,三位 mentor 都很喜欢。投过三次简历,每次找工作都是定点投放,失败率 0%,当然也没有鸽过 offer,留下了良好的信用记录 (狗头)。因为自己还是大二的全职学生,而大公司应该没办法远程实习,所以至今没去过大公司。学校上的 Java 课都在教 Spring,而我在公司里都只写过命令行字元串处理程序 (又名编译器) 和桌面应用程序 (又名 IDE) 的插件,感觉和世界格格不入 (狗头)。

感觉自己写代码的能力在去年大一结束时就陷入了停滞,那个时候参与了一个现在接近十万行的 Haskell 命令行字元串处理程序 (又名编译器,下略) 的开发,写了点庸俗的小功能,那时候感觉对代码的组织又有了一些彻悟的感觉。后来用 Rust 试图复刻这个命令行程序,期间被迫重新学习了 lens mtl 之类的都快忘了的设计模式,总之就是阅读了大量的那个 Haskell 项目的代码,主要是那个 type checker 内核,又有了不少领悟,就像有气质有内涵的女孩子领悟到大部分男生其实还是颜控的感觉一样 (jojo 的奇妙比喻,指意识到了很多操作其实只能 dirty hack,一些小时候的幻想破灭了,比如 build deBruijn context from patterns)。不过最后还是暂停了开发,因为实习太忙,加上有两个另外的有合作者的小项目,就暂时搁置了。有时间肯定会捡回来,我都把他们的整套 term substitution 的框架都搬运过来了,怎么可能就让我自己的劳动成果浪费掉 (叉腰)。哦,对了,因为用了一小段时间 Rust,我又变成了 intellij-rust 和 rust-analyzer 这两个项目的 contributor (狗头)。

专注写代码的能力倒是没变,昨天在 b 站直播了至少 12 小时,一直在写代码 (以及和 mentor 讨论代码),具体来说是给我现在参与开发的命令行程序做个 REPL,我花了很多心思去模拟一些 GHCi 里面的功能和作用域规则,顺便又熟悉了一下 type check 的流程,为今后做一些更复杂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中途好像没吃东西,感觉这样下去还是不行。不过比较搞笑的一点是,我跟著我 mentor 开始一起觉得我司开发的编程语言很难用了 (狗头)。

科研方面,就写过一篇论文,投稿被拒 (好处是这个过程让我熟悉了 TeX),现在有了新的 idea,还没开始写,不过我觉得等我填完一个坑后就可以开始了。另外,最近还有若隐若现的新坑。啊,真是令人 high 到不行 (开脑洞.jpg),这种有了确定的方向后可以放心大胆地把时间花在上面的感觉,真是令人想要高歌一曲般的爽快。

三次元同学鲜有对技术感兴趣的,网上的奇怪的人又不信我是 00 后,比较亲近的网友大多又能同时在年龄和技术上吊打我。这种充满违和感的生活真是鸭嘞鸭嘞打贼。啊,对了,我的博客地址是 ice1000.org ,github 账号是 ice1000。

唉,半年过去了,我还是没打成面包。刚查了血,保佑我吧。

感觉这样的 20 岁,勉强可以算是没有虚度吧?虽然我还是渴望 16 岁年轻美好的肉体啊啊啊啊!!!

希望你们能原谅我的意识流回答,毕竟这种东西容易读起来挺费劲的,读到这里你会发现你已经浪费了人生中宝贵的几分钟,嘛啊真是不好意思。然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前天我骑摩托车出去解闷,

在马路上碰见一群小孩在打羽毛球,

一群不超过十岁的孩子,

可能都是10后吧,

他们在听见我的喇叭声后慌慌张张地站到马路边上,

在我经过他们身边一刹那,

我和其中的一个小男孩对视了一秒,

稚嫩的脸蛋,

一双清澈见底的眼睛,

天哪,

那不就是我十年前的模样吗,

我可以感受到他眼中对我投来的几丝羡慕,

十年前我在马路上打羽毛球时也这样注视著摩托车上的人,

我羡慕车上开车的人儿,

羡慕他们口袋里的钱可以买吃不完的零食,

看不完的动画片,

羡慕他们可以想去哪就去哪,

可事实上,

现在我口袋里的钱是可以买吃不完的一块钱一包的零食,

可我再也不会舔手指上的味精;

我是可以看一整天的动画片,

可我再也不会对著动画片哈哈大笑。

我开始每天忙于生活中的各种大事小事,

开始担心日后的自己碌碌无为,

开始接受自己的平庸,

开始忙于生计,

开始慢慢接过父亲肩上的重担,

开始慢慢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记得三年前我17岁刚上大一有天去外面吃饭的时候不小心撞到了一个叔叔,

当时那个叔叔摸著我的头一脸仁慈地问我上初二还是初三,

那时还暗暗在心里高兴自己长得还年轻,

今天去镇上理发,刚进理发店,理发师瞥了我一眼就问我上大二还是大三,恍然间才想起自己已经二十弱冠,

小时候有无数个瞬间以为我长大成人了,能独当一面成熟地处理问题了,

而真正长大才发现,成长是一件悄无声息的事,

就好像是你觉得你昨天还是马路上和小伙伴打羽毛球的小男孩,

今天就在算著离20岁生日还有几天,

你甚至还来不及做准备,

而时间早已暗中把你推向了那段注定只有你一个人要坚持走完的路。

所以,你问我作为第一批00后奔二是一种什么体验,

我只能这样告诉你,

我经历了小升初,中考,高考,开始一步步踏入社会,

可是这个世界并没有十年前我想像的那么简单与美好,

甚至在某一刻,我想跳下车走到小男孩面前夺走他的羽毛球拍踩在地下大声的告诉他这个社会的险恶,

但是,又何必呢,

放过十年前的自己,

又何尝不是对现在的一种释怀。

既然成为不了小时候别人口中的超人,

那就做自己的英雄吧,

毕竟,

这个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

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

鉴于大家的优秀建议,我把利益相关去掉了。

小透明第一次收获了这么多赞,感到很开心。

而且第一次发现跟我有相似的想法的人有这么多!

以下原答案

————————————————

不请自来。

作为出生于一月份的00后,我一边踩著99年的尾巴,一边跨入了千禧年。

要说奔二的体验,绝对是痛苦并快乐著。

奔二是很痛苦的事情,因为我逐渐发现我的能力无法匹配我的野心。

高中毕业来到一个陌生的城市,不知名的大学,本想好好学习却沉迷于参加各种活动,玩各种游戏,而忽视了学习。

现在大三了,感到很痛苦。就业压力很大,考研很难,课程很多而且不简单,更可怕的是我发现我快要毕业了,却拿不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本事。作为一名普通人,觉得挺失落的。

作为一名男生,虽然是独生子,但是很害怕买房子买车娶老婆生孩子,因为知道自己的能力很一般,所以到现在都不敢耽误优秀的女孩子,也不希望动父母的养老钱在北上广深杭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买房。

我也不想去谈恋爱,目前还没玩够,自己都照顾不好也没法照顾别人,毕竟我希望自己有责任感 。

当然,也有快乐的事情。虽然父母逐渐衰老,但是在他们身边能多陪伴一下绝对绝对是很开心的。疫情使我在家里呆了这么久,可以陪著爹娘,也算尽尽孝心,别等著他们彻彻底底老到走不动了才发现什么美好的记忆都没留下。

在家里话语权也逐渐被母亲交到了我的手上,以前我负责的是听命令和做任务,现在偶尔也可以策划组织了。也就是说更自由,更民主…唔,更懒散。

我还在策划我的各种行程,父母想抽时间去西藏溜达溜达,我想的则是有机会去新疆去甘肃去冰岛去马来西亚。因为是东北人还喜欢滑雪,奔二了也可以选择一个俩个自己的爱好去著重培养了,自然是非常开心的。

由于是第一次做人,奔二给我带来的体验还不错,希望我能……有个光明的未来吧,诸君共勉。


01年,原本就时常觉得自己是个five了,看见这么一个问题就更觉得自己是个five了。

我们通常认为十五六岁的少年是明亮的,青春的,拥有一切可能的。但我的,甚至千千万万小县城少年的十五六岁是苍白的,苦中作乐的,被试卷淹没的。

我那时候的确对未来充满了向往,同时也是那么一点渺茫的幻象支撑著我一遍一遍地做数学题目,背《逍遥游》。偶尔放假的时候我打开知乎,看看大佬们的生活,然后告诉自己,要努力学习啊,要去一个更好的地方,遇见更好的人。

后来却发现不是那样。我纵然不是清北华五人的水平,但真正来到某所985,才发现:所谓的令人向往之地,也不过如此啊。这里也是个普通的地方,有人夜晚刷题,有人早起背单词,有人天天泡在图书馆,也有人颓废著,浪费一些时间后又惊讶地跳起来赶作业,比如我还有我的一些同学。

我高中时候的幻梦,首先被现实击碎了。

我们通常认为二十岁是进取的,奋斗的,活力四射的。但我的,甚至千千万万佛系大学生的二十岁是苦恼的,对自我极其不满意的,迷茫的。

我完全清楚学习的重要性,也愿意学习,甚至对几乎所有领域的知识都保持好奇心。但也只是有学习的意愿和好奇心而已。我难以控制自己,线性代数和数字逻辑在元气骑士面前落败,早起在晚睡面前落败。

我知道一切应该干的事情,我脑子里有无数的攻略,我有一切精密的合理的计划,但是没有一次被成功执行。

我期待著将来毕业,自力更生,自己养活自己,不用买房,顺利的话租著房子独自过完这一辈子。但我也害怕这个未知的社会,这么一个陌生的,复杂的地方,会不会险象丛生?

我高中时候幻想的我是什么样子?我会努力学习,好好上课,拿到好看的学分绩,保研,然后拥有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

事实上呢,说来惭愧,我沉迷于赶ddl,在凌晨三点补8点早课要交的作业,在考试周拚命翻书。50%的学分绩,绝无保研的可能。

我知道要给自己攒一份漂亮的简历就得参加各种比赛,但我又畏首畏尾,止步不前。我甚至看著那些比赛的名字和要求就决定放弃了。我一遍一遍跟自己讲,我不行的。

结果这样的我,还真就快20了啊。

我已经看透了我自己,也厌倦了无休止的flag,只希望在20岁真正到来的时候,我能比现在更好一点。

比如,不再在下一周自学上一周的教学内容。

/手动滑稽。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