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陽毛尖茶本身嬌貴,適應了秦嶺淮河獨特的氣候後,其實對於豫南地區的鹽鹼地也有著極高的要求,所有信陽茶配信陽水才算是雙雄,信陽地區茶片面追求信陽毛尖茶,卻忽視對於南灣水品牌的建設,這個對於信陽毛尖茶走出豫南是一大瓶頸。

另外一個問題就是運輸問題,茶葉屬於冷藏運輸,儘管信陽位於交通便利之地,但是茶葉外運成本還是太高,一來如何降低茶葉外銷運輸成本,二則是考慮如何儲藏好信陽毛尖。

儘管是老生常談,但是一直一來也沒有合適的解決方案,如果把這些作為普惠的政策,我相信信陽毛尖還是大有客觀的。


作為土生土長的信陽人,作為茶行業從業者,卻不賣信陽毛尖,目前做台灣高山茶。

信陽毛尖之所以做不大,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茶葉本身的各種因素,當地政府的管理,引導和推廣也明顯做得不夠。茶葉消費的地域性很明顯,但是近些年,很多茶客也會嘗試不同地方出產的好茶。舉個例子:信陽毛尖,沖泡要求較高,對水質、茶具、水溫及沖泡時間和品飲方式都有要求,即便是我這個信陽人,不同時間也會衝出截然不同的味道。所以,政府及信陽茶從業者,在推廣茶葉本身的同時,也要著重教會大家怎麼沖茶才能獲得更好的口感體驗。

以下附上一篇模仿舌尖上的中國的信陽毛尖的推廣軟文,幾年之前寫的。也希望家鄉茶能做強做大,那樣我就回去種茶了。

農曆二月,大別山深處漫長的冬季已接近尾聲。春種、夏耘,秋收冬藏,在這裡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劉老漢,深知這四季的輪迴中,隱藏著一套嚴密的曆法,歷經千年而不衰。冬天,是土地和作物休息的季節,也是辛勤勞作的人們,享受勞動果實,養精蓄銳並整裝待發的時間。

茶,深山裡最早感知春天的植物。大山裡的耕地稀少,劉老漢只有二畝多農田,卻擁有上百畝茶園。靠山吃山,不僅是自然對人們的饋贈,也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和勞動者世代流傳的智慧。茶葉是劉老漢一家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在深山裡,制茶工藝的傳授仍遵循著口耳相傳,心領神會的傳統方式。祖先的智慧,家族的秘密,堅毅的大山居民獨沽一味,一種茶做了上百年。清香微苦,回甘奇異的味道,深刻進了斑駁的歲月。味覺記憶的頑強,召喚著老茶客一路追隨。

採茶。最好的信陽毛尖採摘於清明節前,這是劉老漢一年中最忙碌的季節。天氣轉暖,沉睡了一冬的植物次第蘇醒。明前茶的採摘期只有短暫的十五天左右。過了這個期限,成茶的質量和價格都會大打折扣。與時間賽跑,人手的多寡,是輸贏的決定性因素,全家出動已是必然。白髮蒼蒼的老人是劉老漢年邁的母親,年逾九十,身體依然硬朗。恬淡的生活、原生態的飲食、腳踩土地頭頂藍天的踏實感,應該是老人長壽的秘訣。然而這些清新的環境、平淡緩慢的日子,以及在勞動中找尋到的樂趣、充滿田園氣息的生活,曾經是我們的傳統,但在今天,它開始變得稀有和珍貴。

制茶。辛苦採摘的茶芽,需要儘快炒制。萎調、炒青、揉捻、烘焙,看似井井有條的制茶工藝,需要劉老漢一絲不苟地完成。艱辛的勞作要持續一整個茶季,相對於制茶技藝,傾注的心力才是最值得珍惜和回味的。幾近失傳的傳統制茶工藝,與劉老漢匆忙的腳步並行著。清明時節,雨水和祭祖的人們一起多了起來,劉老漢屋後的大山便一直籠罩在雲霧中。新茶褪去了艷綠和生澀,在一雙布滿老繭的手中發生了奇妙的變化,干茶變得條索整潔、茶香涌動。信陽毛尖的秘密,是山風、雨水、土壤和陽光的秘密,也是辛勤勞作的人們雙手的秘密。老茶客對於明前春茶的考校·,有著教科書一般的嚴苛。好茶依賴於生長環境和制茶工藝的支撐,干茶保存也同樣重要,最好的春茶製作完成,密封冷藏。這是劉老漢一年中最安穩的時刻。

品茶。古老的工藝和悠久的傳說,就這樣一一展現。眼前的新茶,來自遙遠的深山。一片片鮮葉,歷經道道工序,有條不紊。直至注水沖茶,便似產生了裂變性的奇觀。若以人情世故來看葉與火、與水的交融,有的是讓人叫絕的天作之合、有的是叫人動容的邂逅偶遇、有的是令人擊節的相見恨晚。茶的味道,深植在每位茶客的記憶中,這是不自覺的本能。這些深植的味道,一旦生根發芽,即使走的再遠,熟悉的味道也會提醒你,心的方向。現代生活,把飲茶簡化成貼上價箋的消費品,快樂的飲茶方式能讓人思考自然和活的關係。信陽毛尖獨有的形態,裹挾著特有的栗香和春花香氣,使得茶湯有了綿長的回甘。明前茶入口滋味細膩滑潤,茶香清醇,這也是它價格昂貴卻使人趨之若鶩的原因。

在這個物慾橫飛的時代,每一個人都經歷著太多的苦痛和喜悅,中國人習慣將苦澀藏在心裡,表現出信心和樂觀來。然而,不管是否情願,生活總會催促我們邁步向前,整裝、啟程、跋涉、落腳。停在哪裡,哪裡就會留下茶的蹤跡。干茶入杯,注入沸水,曾經的色澤和新綠瞬間復活。漫長的人生還有許多事要做,但做事如品茶一樣,不能心急。


這個問題很大,大到沒有個兩三萬字根本說不清。即有橫向的問題又有縱向的比較。

我試著掛一漏萬的闡述一下。

首先,狹義的信陽毛尖,產地極其有限。只有浉河港,董家河,譚家河三個地區。而當地人所最大化認同的也只有環南湖所產的茶被稱為信陽毛尖。而廣義上,整個信陽地區,包括新縣羅山商城所產的茶,勉強能稱為信陽毛尖。但當地人並不這麼認為。「浉河中心水,車雲頂上茶」。產地有限,那麼產量也必定有限。

綠茶的「劣根性」。茶分白茶,綠茶,紅茶,黑茶。唯有綠茶是最嬌貴的,也是最不具有收藏價值的。打個比方,你拿出一瓶82年的紅酒白酒,那叫范兒,你拿出一瓶82年的啤酒,那叫2。綠茶的特性就是這樣,只能新茶,不能久放。

繁瑣的產業鏈全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了,種植,養護,採摘,炮製,運輸,流通,保存,喝茶。對,您沒看錯,連喝茶您都必須會,否則您就喝不到最好的味兒。別的茶,開水沖泡,沒問題,但毛尖不行,必須開水之後降溫,75至85度水沖泡,溫度高,燙壞了,黃湯,溫度低,沖不出茶香。這對消費者極其不友好。並且,前面所說每一個環節都有其需要注意的地方,如果我是一個消費者,我寧選紅茶,黑茶,而不是綠茶。運輸環節,如果在高溫下,茶業很快變質,這種變質,不是不能喝,而是變難喝。不要相信毛尖在運輸中不冷藏沒事,事實是,品質下降太多了。

產業布局。信陽毛尖的產業布局起步太晚。90年代才有ZF介入,00年前後才出現較大的茶企。而最大那個,玩的還是磚茶(盧氏),而不是綠茶。而對比鐵觀音普洱,別人70年代80年代已經起步,佔據了中國茶業市場的大半壁江山。(10年前後,鐵觀音產值2000億,而信陽毛尖100億左右,零頭都不到)這種布局的落後,口味兒的固定消費,渠道的缺失,追趕起來,太難了。大型茶企的缺失,缺乏品牌效應,更別說某個當地茶企,做的缺乏誠信的事兒(這沒法說,太長了)使得信陽毛尖的內部整合,極其困難。茶山歸個人,茶企茶山有限,如何統一品質,如何增強競爭力?政府在這方面,實應該做的更多。

這裡要橫向對比西湖龍井,龍井有太多信陽毛尖要學習的地方,但也沒法細說,從名氣,到地方zF的推廣力度,再到茶企的整合,核心產區的定位,品牌的建設,每一點都是長篇大論。

坑爹的分級制度,好看的毛尖,不好喝還貴,好喝的毛尖不好看,所謂芽頭,就是坑冤大頭的。太嫩了,這個只有政府才能規範,我輩無話好說。

還有假貨問題,以次充好問題,這些不好說,說不好,也沒法說。

一句話,信陽毛尖,想從小眾做到大眾,路很長。


不是做不大,而是全國茶葉市場的衝擊。

你信陽毛尖,賣400一斤。四川茶做的仿製信陽毛尖賣200。口味還比你的好。

茶商不是傻子,利潤一定要有。不然生意怎麼做?

而現在的市場是,你賣真的別人賣假的。你不掙錢別人掙錢。

請問你怎麼賣呢?消費者便宜買到的信陽毛尖,茶商不說鬼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幾個人能喝出區別?

而你說的什麼地理環境全是扯淡。

安吉白茶,黃山毛峰。不僅僅是當地有,四川廣西一大片。假的有假的特別之處。又不是賣不掉。價格美麗利潤可觀,茶商為啥不賣?

另外,運輸問題不用擔心。

茶葉在外面放個十天半個月沒事。只要不暴晒就行。不需要什麼冷藏運輸。有的時候新茶做出來還要特意放幾天回味後才進庫保存。

利益相關 做了30多年的實體茶商


7月6日更新。今天又參加了在青島西海岸舉辦的茶博會,整個展會只有一家來自河南信陽做毛尖的企業。三三倆倆的客人,玻璃杯中細細的芽尖,渾渾的茶湯,興趣頓失。礙於銷售人員的熱情,茶桌前就坐,來杯一芽一葉或者一芽二葉的吧,純芽的就罷了。最後喝了一杯一芽一葉的,「咦……,你MLGB」一切在意料之中,繼續作死吧!

原答案

信陽毛尖自己做亂、做爛了,扯什麼運輸和水?恰恰相反,運輸和水的問題對信陽毛尖的發展影響可以忽略不計。


從茶產業鏈角度闡述一下個人觀點:

  1. 信陽毛尖相對比來說還是略顯小眾,而且產區所在的河南省的飲茶文化相比浙江、福建和廣東遜色不少,當然這些都是客觀原因里的主要原因,和山東的日照綠茶有些同病相憐;
  2. 主觀原因呢?還是做的人,當然這裡包括茶農、茶企和ZF相關部門的產業發展政策制定者;
  3. 信陽應該藉助信陽毛尖這款名優茶,把整個產業推向一個高潮,適應新時代消費特點,走標準化、產業化、規模化之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