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名將眾多,為何只有少數幾位,吳起,孫臏留下自己的兵書?


時間太久,失傳了啊。要不是七幾年考古發現,所謂的《孫臏兵法》恐怕也會一直是個久遠的傳說。

《魏公子兵法》就一直被我身邊的朋友心心念念,祈禱著哪天能從地底挖出個隻言片語。

還有趙奢,《戰國策》里說田單讀過他的書,《史記》也說趙括讀父兵傳不知變通,很明顯趙奢是有著作的,但沒流傳下來。


關鍵詞「門閥」

說到門閥第一反應是科舉,但其實他的核心是「文武分途」。

按照這個思路順藤摸瓜,其實門閥就很容易理解了。

在春秋時期,戰爭是君主帶著領主一起,領主要帶兵,包括他們身上的防具,武器,要帶糧草(這也就意味著補給很可能跟不上),所以那時候一般不會有曠日持久的戰爭,頂多你認個慫,道個歉,把罪魁禍首交給我我就退兵了。

攻城?不是沒想過,沒那個能力圍城。

到了戰國時期,情況變了,軍人變成了職業軍人,將領輪流換,但是戰爭是一門多方面的技術,牽扯到很多種東西,我來舉幾個例子:

戰前動員的問題,怎麼忽悠人;

糧草的問題,防守還好,進攻的話10萬的兵至少要有8萬運輸;

怎樣紮營?石亭之戰和街亭之戰都在山上紮營,為什麼石亭贏了,街亭輸了?其實就是街亭的水源被控制住了,我沒吃的我還能堅持7天,沒喝的3天就翹辮子了;

戰爭本身的問題,陣型如何排?哪個方向做為突破口?援兵什麼時候進場能達到最大效果?

戰後如何安撫失去親人的士兵情緒?

策反,離間,暗殺等等這些東西都是武將需要知道的。

至於外交上的施壓,政治上孤立,經濟上的封鎖,那是朝廷乾的事,不歸武將管。

而門閥並不是史書中所說輸送官員,他是輸送軍事人才也就是將軍的。

謝安在大後方就能指揮贏淝水之戰,他真能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他連地形都不勘探,對方什麼兵種,什麼陣型都不知道,就能打贏淝水之戰?真是謝安的功勞?

錯,是整個謝氏家族的功勞,上面說的這些東西都已經有人做了,一攬子全包了。謝安做的頂多是戰略方面的事,比如謠言啊,離間之類的,戰役本身他沒任何貢獻。

戰爭的複雜性只有這些門閥掌握,細節只有這些門閥知曉,從這些門閥走出來的門生知識底蘊都是差不多的,誰不比誰差,唯獨不同的就是運用上。

如果家族內有個大儒,向朝廷輸送官員,僅僅是個彩頭。

奪權的君主必須依賴他們,因為除了他們沒人會打仗,如果僅僅是一堆耍嘴皮子的門閥,直接屠了根本沒壓力。

而科舉是直接粉碎門閥的事物,但科舉真的是楊堅拍腦門子想出來的嗎?

我看未必,因為科舉太完備了,直接就是成品。

我認為科舉這東西早就在門閥里運行了,楊堅只是將他從門閥里搬到了朝廷上,直接和門閥搶生意,門閥當然火了。

袁紹四世三公,門生遍布天下,或許這些門生就是經過考試出來的,再清議下,從此就是袁氏的人了。

公孫瓚和劉備都是盧植的學生,公孫瓚和劉備其實背景差不多,劉備不用說,公孫瓚也是庶出,開始僅是郡小吏,既然家族看不起我,我就去范陽盧氏(盧植是范陽盧氏的祖師,但當時估計沒啥勢力,完全就是奔盧植去的),於是到了相,對於庶出的公孫瓚已經不錯了,至於劉備,考試都不及格,繼續編你鞋子吧。

而自從科舉打壓了門閥,人才全跑到朝廷了,門閥漸漸沒落,文武也漸漸分途,但朝廷不會打仗了。

因為門閥能夠立千年不倒,那是有原因的,門閥可以看成一個個國防科技大學,每年都在更新換代,我們研究最新的武器,我們研究最新的陣法,關於戰略我們也研究。

而朝廷呢?教科書自楊堅起就是那本教科書,到了唐玄宗還是那本教科書!

以至於五代十國僅有的教科書被燒毀後,宋朝不會打仗了!

外交戰略上就是賠錢,你不敢打至少去離間敵方啊?沒

關於戰爭,守城那叫勝仗嗎?遭遇戰贏過幾次?

對於科技也不扶持,人家成吉思汗上繳回回炮圖紙立馬封王(至少副國級),南宋上繳神臂弓圖紙就打發個副科級,焉有不敗之理。

說個冷知識,成吉思汗軍隊實力很強,但真的沒走多遠,話說從台灣到塔里木的距離等於塔里木到冰島的距離,因為地球是圓的,越北方半徑越小。

之後的明朝因為有了火器也就可以歸於近代戰爭了。

而現在一個個大學已經代替了門閥的功能了。


1.敝帚自珍,中國很多東西都是口口相傳的

2.從李靖和侯君集的典故得知,兵法這種東西,呵呵呵,還是不要學的好


很多都失傳了。

主要是兵法這種東西算是屠龍技了,在知識壟斷的時代,想學這種大殺器不太容易,

周文,陳之賢人也,曾侍奉春申君、項燕,知兵事,所以無寸土之功卻能統率大軍攻秦,可見專業的重要性。

如張良還要受黃石公考驗才有機會受三略,

項羽這種世家子,學劍不成想學萬人敵,項梁很快就能教他,家學傳承而已。

兵書未必只言戰爭,還有許多為人、為政之學,算是一門統治者的綜合學科。

加之去蕪存精,後人在前人的基礎上加以總結歸納,所以孫子兵法等作為有數的「教材」流傳開來。


先問是不是,再問為什麼。。。

春秋戰國是兵書流傳下來最多的,武經七書有四本成書於春秋戰國,秦漢兩本,唐朝一本。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